学术投稿

不同剂量雾化吸入剂治疗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的疗效观察

杨必军

关键词:雾化吸入剂, 老年人, 支气管炎, 慢性, 治疗结果
摘要:目的 观察不同剂量雾化吸入剂治疗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的疗效.方法 将92例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随机分为盐酸氨溴索高、低剂量的观察组与对照组,随访2年,观察疗效及生活质量评价.结果 随访2年,高剂量组有效率达89.13%,低剂量为78.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躯体、情感、认知功能和整体健康状况评分的均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P<0.05);两组治疗后乏力、食欲减退、呼吸困难、咳嗽等症状评分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剂量组雾化吸入剂在提高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远期疗效,及改善生活质量评价方面作用显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传统化疗方案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肺结核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传统化疗方案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肺结核的疗效.方法 将我所2010年2月-2011年3月收治的79例肺结核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39例)行传统化疗方案,实验组(40例)联合左氧氟沙星.对患者进行2~6个月的随访,对比两组2、6个月转阴率.结果 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2、6个月转阴率分别为50.0%、82.5%,均高于对照组的38.5%、6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肺结核运用传统化疗方案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有利于痰菌阴转和病灶吸收,可显著提高疗效.

    作者:陈英杰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左心室功能的影响研究

    目的 应用超声心动图(ECHO)分析评价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及静脉溶栓治疗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左心室功能的影响.方法 60例AMI患者,随机分为PCI组(30例)与溶栓组(30例),两组的内科治疗相同.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测定两组患者治疗后第2、4周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射血分数(EF)及左室短轴缩短率(FS)的变化情况,以评价左心室功能.结果 PCI组患者治疗后第4周与第2周LVD、LVEDV、LVESV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EF及FS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溶栓组患者治疗后第4周与第2周LVD、LVEDV、LVESV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EF及FS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溶栓组治疗第2、4周的LVD、LVEDV、LVESV、EF及FS与PCI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直接PCI开通梗死相关动脉,改善左室重构,提高左心室功能较静脉药物溶栓疗效显著.

    作者:赵婕;李辉;刘玉玮;宋海涛;王恒东;刘洋;周毅峦;李秀春;赵小燕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多索茶碱治疗哮喘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和评价多索茶碱治疗哮喘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疗效.方法 将134例患者分为多索茶碱(治疗组,72例)和氨茶碱组(对照组,62例),观察两组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多索茶碱治疗哮喘及COPD疗效确切,且用药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倪国峰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急性自发性脊髓硬膜外血肿误诊为急性冠脉综合征一例报告

    1 病例简介李某,男,63岁.主因:胸背部疼痛60min于23:00来诊.患者60min前准备睡觉时突然出现胸背部疼痛,以背痛为重并向两肩放射,伴两肩发沉感.既往:高血压、冠心病、脑梗死史.入院体格检查:BP 165/100mmHg,P 90次/min,R 22次/min,T 36.5℃.神清,痛苦貌,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软,无压痛,肝脾不大,四肢肌力Ⅴ级,病理征未引出.

    作者:曹玉萍;蒋学忠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结扎术后盆腔静脉瘀血症的诊治分析

    盆腔静脉瘀血症是妇科独立的盆腔血管疾病,由于其主诉症状较多、而却无特异性阳性体征,往往诊断为神经官能症、附件炎等,而导致久治不愈.而由于结扎术式、结扎部位不当,手术操作粗糙等因素均可引起盆腔血液动力学改变而致盆腔静脉瘀血症.因此临床医生应正确认识,以期更好地预防结扎术后盆腔静脉瘀血症.

    作者:许秋丽;魏炜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心源性胸痛疾病的超声检查研究进展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压力的不断提高,以胸痛为首发症状到急诊科就诊的患者日益增多,而患者的发病年龄也呈年轻化趋势出现,在引起患者胸痛的病因中常见为心源性疾病.因此对患者进行快速的准确诊断是挽救患者生命的重要的环节之一.

    作者:梁淑银;刘桂娟;潘勇翔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氯诺昔康治疗痛风急性发作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氯诺昔康治疗痛风急性发作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急性痛风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氯诺西康组(治疗组,30例)和布洛芬缓释片组(对照组,28例).治疗组给予氯诺昔康片8mg,口服,1次/12h,给药4次.对照组给予布洛芬缓释片300mg/次,口服,1次/12h,给药4次.采取疼痛类比目测法评分标准,选初诊,第1、13、25、37h服药后的第4h作为观察点,分别测定视觉模拟评分(VAS)及记录药物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服药第29h、第41h VAS疼痛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服药第5h、第17hVAS疼痛评分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发生不良反应1例:头晕感,发生率3.33%.对照组患者发生不良反应1例:出现呕吐症状,发生率3.57%,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氯诺昔康治疗痛风急性发作有良好的镇痛消炎作用,且耐受性好.

    作者:舒敏;于长久;黄镭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电话回访在优质护理示范病房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责任护士对出院患者的电话回访在优质护理示范病房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我科2010年160例出院患者设为观察组,150例出院患者设为对照组,观察组于出院的第3天,开始定期进行电话回访,回访时间为6个月,对照组出院时给予常规出院指导并嘱其复诊未实施电话回访.6个月后对2组患者的健康知识知晓率、复诊率和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的患者健康知识知晓率、复诊率和满意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责任护士对出院患者的电话回访不仅满足了患者出院后的健康需求,提醒患者按时复查,还提高了患者满意度,促进了优质护理示范病房的发展.

    作者:孟淑兰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急性化脓性阑尾炎的围术期护理

    目的 分析急性化脓性阑尾炎围术期的护理方法,总结其护理体会.方法 选取我院2008年11月-2010年11月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患者26例,均采取手术治疗,并给予针对性的护理干预,观察分析经治疗护理后治愈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26例患者经治疗护理后,治愈24例,治愈率为92.3%,二次手术1例,占3.8%,出现切口感染2例,占7.7%,其中手术时间在24h内的患者有17例,出现切口感染1例,占5.9%,手术时间在24h以上的患者有9例,出现切口感染1例,占11.1%.结论 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手术前后给予针对性的护理干预,能有效缩短手术时间,较少发生并发症,减低二次手术率,对提高手术治愈率,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杜桂萍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褥疮的预防及护理

    褥疮的发生与患者年龄、营养状况、所患疾病、局部皮肤清洁及创口处理、医疗环境舒适程度、护理质量有极大关系,尤其是护理质量.褥疮的护理应以预防为主,治疗为辅,未病先防,已病防止恶化,忌单一护理局部褥疮,忌单一护理方法.通过阅读大量相关资料,联系临床实践,吸取先进经验.从而了解褥疮发生的原因、诱因、易发人群,总结褥疮的防治方法,以减少褥疮发生率和减轻患者痛苦.

    作者:陈玉萍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上消化道出血的内科护理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进行内科护理的效果.方法 对2008年3月-2011年3月乡镇卫生院的47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7例患者在经过护理人员积极有效的护理治疗,显效38例,有效7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5.7%.结论 护理人员在护理工作中应该给患者提供人性化的护理.通过对患者病情观察、心理护理和饮食护理等精心护理,引导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态和乐观的精神.从而促进治愈率的提高,降低患者的病死率,使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谭贤云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胃穿孔手术后的护理

    目的 对胃穿孔手术后患者的临床护理工作进行总结.方法 以我院136例胃穿孔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采取如文中所述的术后护理措施.结果 132例痊愈出院,4例死亡.死亡患者均为老年,原因为术后失血性休克合并多脏器功能衰竭、应激性溃疡出血.另外,有4例患者出现了吻合口梗阻、4例患者出现了切口感染,均在护理人员采取应对性措施后消除并痊愈出院.结论 全面、科学的护理同样在促进胃穿孔手术患者痊愈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护理人员在日常工作中应注意对各项操作技巧进行熟练掌握,从而为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提供更多保障.

    作者:杨海弟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宫颈评分在胎膜早破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不同宫颈Bishop评分胎膜早破患者破水至临产时间、产程及分娩方式的不同,为合适的临床处理提供重要依据.方法 328例胎膜早破患者并自然临产者按宫颈评分分为两组,即宫颈成熟组(0~5分)和宫颈不成熟组(≥6分),分析宫颈评分与破水至临产时间、产程及分娩方式的关系.结果 宫颈成熟组破水至临产时间、产程较宫颈不成熟组均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宫颈成熟组阴道分娩146例,剖宫产22例;宫颈不成熟组阴道分娩66例,剖宫产94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促进宫颈成熟度极其重要.

    作者:周利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老年内科肾衰竭患者血液透析的疗效及感染的预防

    目的 探讨研究老年内科肾衰竭患者的血液透析与围术期的感染预防.方法 选取本院2006年6月-2010年1月本院内科所收治的104例老年内科肾衰竭患者,对患者的临床透析情况与感染发生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 51例患者在透析后围术期中共计发生了66例次感染,感染部位依次包括肺部感染31例次(46.9%),尿路感染21例次(31.8%),急性胃肠炎感染7例次(10.6%),胆囊炎5例次(7.6%),置管处局部皮肤感染2例次(3.0%);感染患者的发病原因分别依次为慢性肾炎16例、糖尿病肾病14例,高血压肾病13例,多囊肾病7例,其他原因1例,且51例感染患者所发生的66例次感染中共包括大肠埃希菌、表皮葡萄球菌以及屎肠球菌三种共计10株,分别为7株、2株、1株.同时将感染组51例与未感染组53例患者的平均年龄、血红蛋白指数、血清白蛋白指数、血透时间进行了临床对比发现,A、B两组间患者的平均年龄、血红蛋白指数、血清白蛋白指数、血透时间等指标相比均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结论 在对老年内科肾衰竭患者进行临床血液透析治疗时,应由其注意预防控制临床感染的发生,而这样的关键在于积极控制慢性肾炎、糖尿病等主要原发病,并针对常见的大肠埃希菌、表皮葡萄球菌等采用抗生素抑制,除此以外建立良好血管通道并保持长期通畅.

    作者:程勇祥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卡马西平联合多虑平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卡马西平联合多虑平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疗效.方法 选取2009年3月-2012年3月我院采用卡马西平联合多虑平治疗的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114例,并以同期单纯采用卡马西平进行治疗的114例同类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起效时间、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卡马西平联合多虑平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赵世峰;李云香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左氧氟沙星联合丹参注射液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左氧氟沙星联合丹参注射液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96例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8例)和对照组(4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左氧氟沙星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丹参注射液进行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对照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75.0%,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93.8%,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左氧氟沙星联合丹参注射液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临床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症状和体征,促进患者康复,值得临床参考.

    作者:刘同丰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2008-2011年阳泉市梅毒血清学试验结果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本地区2008-2011年梅毒的流行特点、发病趋势等.方法 对2008-2011年自愿来我中心检测或者医院要求复查确诊患者,静脉采血同时进行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和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结果 阳泉市梅毒感染者和梅毒血清学抗体阳性者呈逐年上升趋势,在年龄上主要集中在21~50年龄段,占总阳性数的77.21%,胎传梅毒和梅毒感染者低年龄化呈持续高位上升趋势,性别上男女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阳泉市梅毒感染率和梅毒血清学抗体阳性率处于较高水平,人群性别上男女 有显著性差异,低文化程度和低经济收入人群是梅毒患者的主体,因此应加大宣传力度,使广大群众充分了解梅毒感染的危害性以及传播途径;加强对性活跃期人群安全性教育;加强对性高危人群的监测和性病预防知识的普及.

    作者:刘宝莲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阴道镜检查在诊断宫颈疾病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阴道镜检查在宫颈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367例宫颈细胞学检查阳性或者有临床症状的病人进行宫颈阴道镜诊断和宫颈组织学诊断.结果 宫颈慢性炎症阴道镜诊断符合率为97.39%,宫颈湿疣阴道镜诊断符合率为88.37%,CINⅠ~Ⅱ级阴道镜诊断符合率为80.85%,CIN Ⅲ级 阴道镜诊断符合率为66.67%,宫颈癌阴道镜诊断符合率为50%.结论 阴道镜检查对部分患者存在敏感性高,特异性低的缺点,阴道镜作为一种辅助手段,在阴道镜下活检是明确诊断宫颈疾病的重要手段.

    作者:赵卫华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沟通在供应室下收下送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中心供应室下收下送过程中如何与临床科室沟通.方法 针对沟通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原因,采取相应的措施,下收下送主动了解临床一线无菌物品如何使用及使用过程.结果 通过与临床科室进行有效沟通,促进科室之间的和谐,满足临床需求.保证无菌物品优质快捷的供应和安全使用,达到临床需求和供应服务为一体.结论 消毒供应中心与临床科室在沟通协作中及时解决问题,不断完善规章制度,提高人员素质减少中心供应室与临床各科室矛盾.

    作者:刘玉叶;赵莉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改良体位在小儿氯胺酮静脉全麻复苏期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改良体位在小儿氯胺酮静脉全麻复苏期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100例患儿按照单纯随机抛硬币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7例)和观察组(53例).对照组患儿去枕平卧,头偏向一侧;观察组患儿侧卧头后仰位.比较两组患儿血氧饱和度、呼吸道畅通情况、吸痰次数和情绪变化.结果 观察组无呼吸道阻塞症状;对照组有呼吸道阻塞症状5例,血氧饱和度下降6例.观察组患儿吸痰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对照组患儿烦躁发生率高于观察组.结论 侧卧头后仰位能保持患儿呼吸道通畅,稳定情绪,减少镇静药用量,减少并发症发生,是小儿氯胺酮静脉全麻复苏期合适的体位.

    作者:甘玉芹 刊期: 2012年第18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