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贤云
目的 探讨肾绞痛患者解痉镇痛的急诊治疗方法.方法 选择53例患者使用黄体酮联合阿托品治疗并与51例使用杜冷丁和阿托品治疗的患者进行比较,统计两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以及复发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黄体酮联用阿托品用于肾绞痛解痉镇痛效果优于度冷丁与阿托品联用,其临床疗效更佳且复发率更低,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吴晓云;苏晓燕;宋福乃 刊期: 2012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慢性根尖周炎应用一次性根管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将2010年9月-2011年7月于我院诊治的慢性根尖周炎患者54例分为观察组(28例)与对照组(26例).观察组应用一次性根管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根管治疗.结果 两组54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根管治疗并均随访6个月.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4%(27/28),对照组总有疗效为96.2%(25/26).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只要熟练把握一次性根管治疗适应证,一次性根管治疗能在缩短治疗时间同时取得与传统根管治疗同等疗效,是治疗慢性根尖周炎患者的有效方法.
作者:孙红玲 刊期: 2012年第18期
目的 对胃穿孔手术后患者的临床护理工作进行总结.方法 以我院136例胃穿孔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采取如文中所述的术后护理措施.结果 132例痊愈出院,4例死亡.死亡患者均为老年,原因为术后失血性休克合并多脏器功能衰竭、应激性溃疡出血.另外,有4例患者出现了吻合口梗阻、4例患者出现了切口感染,均在护理人员采取应对性措施后消除并痊愈出院.结论 全面、科学的护理同样在促进胃穿孔手术患者痊愈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护理人员在日常工作中应注意对各项操作技巧进行熟练掌握,从而为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提供更多保障.
作者:杨海弟 刊期: 2012年第18期
化疗是治疗恶性肿瘤的一个重要手段之一.但目前临床所应用的化疗药物均缺乏特异性,在杀伤肿瘤细胞同时对机体正常组织和器官也产生不同程度的损害,使患者在化疗的同时出现心理和生理方面的不适,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对化疗中病人的全方位护理是完成化疗计划的保证.
作者:吕召莉;李雪;李晶 刊期: 2012年第18期
目的 观察黄蒲茯苓胶囊对慢性胃炎胃黏膜的修复作用.方法 将68例慢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4例,治疗组采用黄蒲茯苓胶囊;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方法治疗.结果 黄蒲茯苓胶囊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常规治疗组(P<0.05).结论 黄蒲茯苓康胶囊治疗慢性胃炎疗效显著.
作者:王智森;赵献超;高飞;赵正平;吴存虎;李乃印 刊期: 2012年第18期
目的 应用超声心动图(ECHO)分析评价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及静脉溶栓治疗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左心室功能的影响.方法 60例AMI患者,随机分为PCI组(30例)与溶栓组(30例),两组的内科治疗相同.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测定两组患者治疗后第2、4周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射血分数(EF)及左室短轴缩短率(FS)的变化情况,以评价左心室功能.结果 PCI组患者治疗后第4周与第2周LVD、LVEDV、LVESV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EF及FS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溶栓组患者治疗后第4周与第2周LVD、LVEDV、LVESV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EF及FS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溶栓组治疗第2、4周的LVD、LVEDV、LVESV、EF及FS与PCI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直接PCI开通梗死相关动脉,改善左室重构,提高左心室功能较静脉药物溶栓疗效显著.
作者:赵婕;李辉;刘玉玮;宋海涛;王恒东;刘洋;周毅峦;李秀春;赵小燕 刊期: 2012年第18期
目的 通过建立嘌呤霉素(PAN)诱导小鼠足细胞MPC5损伤模型,观察甘草甜素(GL)及地塞米松(DEX)对足细胞及受损足细胞增殖的影响作用,探讨GL在体外培养足细胞损伤中是否具有类似DEX的防护作用.方法 体外培养小鼠足细胞,分为对照组、PAN组、GL组、DEX组、PAN+GL组、PAN+DEX组.对照组采用RPMI-1640培养液培养;PAN组加入终浓度50mg/L PAN;GL组加入不同浓度的GL,终浓度分别为50、100、200、400、600、800mg/L;DEX组加入终浓度1μmol/L DEX;PAN+GL组同时加入PAN(终浓度50mg/L)和GL(终浓度分别为50、100、200、400、600、800mg/L);PAN+DEX组同时加入PAN(终浓度50mg/L)和DEX(终浓度1μmol/L),培养24h及48h,采用MTT检测细胞的增殖活性.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PAN组24h及48h时足细胞增殖的光密度(A)值均明显降低(P<0.01),抑制率(IE)分别为55.56%、59.10%;GL组中不同浓度组24h时A值较对照组均明显降低(P<0.01),48h时GL50mg/L组A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组A值较对照组均明显降低(P<0.01);低浓度GL组(100~400mg/L)对足细胞的IE48h较24h明显下降,高浓度GL组(600~800mg/L)对足细胞的IE48h较24h明显升高.DEX组24、48h足细胞增殖A值较对照组均明显降低(P<0.01),48h时足细胞的IE较24h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AN+GL组50~600mg/L浓度范围内,24h、48h时足细胞增殖A值均呈剂量依赖性升高(P<0.01),但PAN+GL组800mg/L浓度时足细胞增殖活性不再增加.PAN+DEX组24、48h时足细胞增殖A值均明显升高(P<0.01).结论 PAN能显著抑制足细胞增殖,GL及DEX对体外培养的正常足细胞增殖有轻微抑制作用,但二者均能促进受损足细胞的增殖,且GL在一定范围内呈剂量依赖性关系,对PAN诱导足细胞损伤具有类似DEX的防护作用.
作者:王丽娜;余治奇;于力;于生友;吴汪丽 刊期: 2012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脑出血的综合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 将我院2010年6月-2011年9月收治的60例老年高血压脑出血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全方位的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出院时的日常生活能力、神经缺损程度以及再出血率.结果 观察组基本痊愈15例,显著进步9例,进步4例,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基本痊愈14例,显著进步8例,进步2例,总有效率为80.0%.两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在出院时的生活能力、神经缺损程度及再出血率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综合护理有利于提高老年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疗效,改善神经缺损情况,减少再出血率.
作者:陈霞 刊期: 2012年第18期
目的 分析雌激素替代疗法对于更年期女性体内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 收集在我院体检的更年期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在给予雌激素替代疗法后检测患者血液内雌二醇、促卵泡成熟激素、黄体生成激素、孕激素、碱性磷酸酶、总胆固醇及三酰甘油的水平.结果 在进行雌激素替代治疗后雌二醇水平明显提高、促卵泡成熟激素、黄体生成激素、孕激素、碱性磷酸酶、总胆固醇及三酰甘油的水平明显降低(P<0.05).结论 合适剂量雌激素替代疗法可以有效的模拟雌激素的生理学作用,改善患者的更年期症状,对于治疗更年期综合征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曹智英 刊期: 2012年第18期
目的 观察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氯沙坦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素水平的影响,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CHF患者96例,随机分为 CHF对照组(48例)和CHF治疗组(48例),并以28例健康成人作为正常对照组.CHF对照组和CHF治疗组均给予地高辛、利尿剂、硝酸甘油等常规治疗6个月,CHF治疗组除常规治疗外还加服氯沙坦片(50mg/ d)连续6个月.所有研究对象均在治疗前后测定心脏左室射血分数(LVEF)和甲状腺激素(TH)水平.结果 CHF 对照组和 CHF 治疗组的患者经过6个月的治疗后,两组患者的LVEF、TH水平均有升高(P<0.05).与 CHF 对照组比较,治疗6个月后CHF 治疗组 LVEF 的改善更为明显,TH升高水平更加显著(P<0.01).CHF对照组和 CHF 治疗组患者治疗前的TH、LVEF 明显降低(P<0.01),且 LVEF与TH水平成正相关(r=0.51,P<0.05).结论 氯沙坦可以进一步改善CHF患者的心功能,这种作用可能通过改善TH水平,从而改善其预后.
作者:刘正旺;云美玲;钟江华;郑磊;王明军 刊期: 2012年第18期
合理用药对疾病疗效有着显著的影响,直接关系到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也有着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祁玉清 刊期: 2012年第18期
目的 观察不同剂量的谷维素治疗心血管神经症的疗效.方法 将我院2009年12月-2011年12月收治的60例心血管神经症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采用谷维素联合β受体阻滞剂治疗,对照组谷维素的剂量为20mg/次,3次/d.观察组为100mg/次,3次/d.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躯体化症状自评量表(SSS)评分.结果 观察组治愈20例,有效7例,总有效率为9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3.3%.且观察组的SSS评分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 大剂量谷维素治疗心血管神经症的效果较好,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作者:张宇华 刊期: 2012年第18期
目的 总结老年患者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手术的术前、术中、术后护理体会以及出院护理指导.方法 选择63~85岁的老年患者42例,对其手术的护理配合内容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42例老年患者的置换手术,术后无一例切口感染,住院2~4周,经1~3年随访,骨折治愈,恢复良好.结论 手术室护士应认真配合手术医生完成手术,术中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以利手术顺利安全进行.
作者:谢琴;代丽仙 刊期: 2012年第18期
监测SpO2可早期发现病情变化,为患者赢得抢救时间.SpO2是急性心肌梗死病情变化的重要指标,是心源性休克或急性肺水肿心脏性猝死早发生异常的参数之一.
作者:刘月玲 刊期: 2012年第18期
目的 调查宁波市院前急救的现况.方法 对宁波市急救中心在2010年1-12月的全部病例共计18030例进行流行病学特点分析.结果 院前急救平均每天出诊49.40次,男女之比为1.10:1,以46~64年龄组患者为多,占53.94%;呼救-救护车到达时间为(10.41±1.62)min;发生率高的前5位疾病依次是创伤(56.78%)、脑血管急症(9.44%)、心血管急症(7.15%)、呼吸科急症(4.46%)、各种中毒(3.88%);月平均急救患者数为1502例,1月份急救出诊多,创伤以12月份较多,脑血管急症和呼吸系统急症以1、2月份较多;院前死亡患者217例,脑血管和心血管急症是院前急救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分别占35.77%和34.29%.结论 院前急救对提高抢救成功率具有重要的意义,建立和完善院前急救医疗服务和管理体系至关重要.
作者:胡苏珍;夏海鸥;王国文;郭玲玲 刊期: 2012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对于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应用炙麻黄合三子养亲汤加减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社区门诊2003年2月-2011年6月收治的300例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150例,治疗组给予常规治疗,如抗炎、吸氧、止咳排痰、平喘等,治疗组采用纯中药炙麻黄合三子养亲汤加减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咳嗽咳痰好转的时间,肺部啰音减少消失时间.结果 治疗组咳嗽咳痰好转时间、肺部啰音减少消失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社区呼吸疾病患者应用炙麻黄合三子养亲汤疗效显著,改善预后,并且降低了抗菌药物的使用,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颜瑜章 刊期: 2012年第18期
目的 研究逆行静脉穿刺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抽取于2008年6月-2010年3月在我院就诊的90例需长期静脉输液的患者,分成两组,对观察组进行逆行静脉穿刺操作,对对照组进行顺行静脉穿刺操作.比较两组的各项结果.结果 两组穿刺成功率、渗漏情况、手部活动受累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液体滴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为老年、慢性病等特殊群体的静脉输液,逆行静脉穿刺的护理操作不失为一个可靠、有效的方法,提高了一次穿刺成功几率,减轻了患者的痛苦,提高了其舒适度.
作者:侯玉芬 刊期: 2012年第18期
膀胱外翻是少见的先天性异常约3万~4万出生儿中有1例.男性约3~4倍于女性.在外翻性异常中多见.Connor等[1]指出,生后72h以内行膀胱闭合术患儿,治疗效果优于晚期治疗组.若治疗不及时,约50%病例于10岁左右及2/3病例于20岁前死亡,多死于肾积水和尿路感染[2].2007年我们收治1例,结合文献复习讨论,现报告如下.
作者:高景宇;徐学军;郝锦波;张传光;尹海军;王磊 刊期: 2012年第18期
目的 分析急性化脓性阑尾炎围术期的护理方法,总结其护理体会.方法 选取我院2008年11月-2010年11月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患者26例,均采取手术治疗,并给予针对性的护理干预,观察分析经治疗护理后治愈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26例患者经治疗护理后,治愈24例,治愈率为92.3%,二次手术1例,占3.8%,出现切口感染2例,占7.7%,其中手术时间在24h内的患者有17例,出现切口感染1例,占5.9%,手术时间在24h以上的患者有9例,出现切口感染1例,占11.1%.结论 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手术前后给予针对性的护理干预,能有效缩短手术时间,较少发生并发症,减低二次手术率,对提高手术治愈率,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杜桂萍 刊期: 2012年第18期
目的 对于乙肝病毒(HBV)携带肺结核患者采用替比夫定进行预防治疗,观察其对于肝脏损害的保护作用.方法 将2009年10月-2011年6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56例携带乙肝病毒(HBV)的肺结核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预防组(28例)患者在抗结核治疗的同时服用替比夫定进行预防治疗治疗,对照组(28例)患者在抗结核治疗时没有服用替比夫定,比较两组患者抗结核治疗有效率及肝脏损害的发生率.结果 预防组患者抗结核治疗的有效率为96.4%,对照组患者抗结核治疗有效率为92.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预防组患者肝脏损害发生率为9.8%,对照组患者肝脏损害发生率为4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替比夫定对于携带乙肝病毒(HBV)的肺结核患者治疗效果较好,能够有效地预防肝脏损害的发生,其临床应用价值较好,可以推广应用.
作者:池继富 刊期: 2012年第1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