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红玲
目的 观察低分子肝素钙预防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09年3月-2011年10月在我院进行的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3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50 例,两组患者均进行功能练习,观察组加用低分子肝素钙.结果 观察组发生深静脉血栓形成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低分子肝素钙在预防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安全有效,值得研究推广.
作者:陈振宇 刊期: 2012年第18期
典型的急性胆囊炎、急性胃肠炎患者不难诊断,据多年临床经验发现,相当大一部分患者症状不典型,这就有了胆囊炎、胰腺炎被误诊为胃肠炎的可能.为此,就要提高医师的理论基本功和诊断与鉴别诊断能力以及工作态度是否严谨.
作者:周佩锋 刊期: 2012年第18期
目的 对于乙肝病毒(HBV)携带肺结核患者采用替比夫定进行预防治疗,观察其对于肝脏损害的保护作用.方法 将2009年10月-2011年6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56例携带乙肝病毒(HBV)的肺结核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预防组(28例)患者在抗结核治疗的同时服用替比夫定进行预防治疗治疗,对照组(28例)患者在抗结核治疗时没有服用替比夫定,比较两组患者抗结核治疗有效率及肝脏损害的发生率.结果 预防组患者抗结核治疗的有效率为96.4%,对照组患者抗结核治疗有效率为92.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预防组患者肝脏损害发生率为9.8%,对照组患者肝脏损害发生率为4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替比夫定对于携带乙肝病毒(HBV)的肺结核患者治疗效果较好,能够有效地预防肝脏损害的发生,其临床应用价值较好,可以推广应用.
作者:池继富 刊期: 2012年第18期
目的 观察静脉套管针连续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在断指再植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1年12月我院收治的110例断指再植术的患者,患者随机分成两组,53例患者为对照组采用单次常规臂丛神经阻滞;57例为观察组采用静脉套管针作连续臂丛神经阻滞.观察麻醉效果以及术后4、8、12、24、36h视觉模拟评分比较.记录两组再植指的血管栓塞率,再植指成活率.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麻醉效果(71.7%),观察组麻醉效果(91.2%)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各时间段视觉模拟评分观察组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有6指因吻合口血栓形成而导致再植指坏死,成活率88.7%,研究组成活率100%,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静脉套管针连续臂丛神经阻滞麻醉能明显提高断指再植术中麻醉效果,减少患者术后疼痛,增加了断指再植术的成活率.
作者:曾志民 刊期: 2012年第18期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性高血压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0年10月-2011年10月在我院进行诊治的83例糖尿病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观察组患者有效率为95.1%,对照组为53.7%,观察组患者血压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性高血压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白云 刊期: 2012年第18期
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是常见的上胃肠动力障碍性疾病,与酸或者胆汁反流等相关.主要是指胃内容物,包括从十二指肠流入胃的胆盐和胰酶等反流入食管,分生理性和病理性两种.亚洲地区以每周至少发生一次烧心或反酸为标准,亚洲大部分地区GERD患病率在2.5%~7.1%,近年来呈上升趋势[1].
作者:尹向前;郭红 刊期: 2012年第18期
近年来,随着城市工业化的发展,空气污染的加重,哮喘发病率呈上升状态.我院ICU室自1996-2011年共收治哮喘持续状态患者20例,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20例哮喘持续状态患者,诊断均符合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会支气管哮喘的诊断、分期和疗效的评定标准.其中,男16例,女4例;年龄21~72岁,平均51岁.本次发作诱因:上呼吸道感染17例,有明确过敏源接触史2例,无明确诱因1例.
作者:雷润华 刊期: 2012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研究老年内科肾衰竭患者的血液透析与围术期的感染预防.方法 选取本院2006年6月-2010年1月本院内科所收治的104例老年内科肾衰竭患者,对患者的临床透析情况与感染发生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 51例患者在透析后围术期中共计发生了66例次感染,感染部位依次包括肺部感染31例次(46.9%),尿路感染21例次(31.8%),急性胃肠炎感染7例次(10.6%),胆囊炎5例次(7.6%),置管处局部皮肤感染2例次(3.0%);感染患者的发病原因分别依次为慢性肾炎16例、糖尿病肾病14例,高血压肾病13例,多囊肾病7例,其他原因1例,且51例感染患者所发生的66例次感染中共包括大肠埃希菌、表皮葡萄球菌以及屎肠球菌三种共计10株,分别为7株、2株、1株.同时将感染组51例与未感染组53例患者的平均年龄、血红蛋白指数、血清白蛋白指数、血透时间进行了临床对比发现,A、B两组间患者的平均年龄、血红蛋白指数、血清白蛋白指数、血透时间等指标相比均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结论 在对老年内科肾衰竭患者进行临床血液透析治疗时,应由其注意预防控制临床感染的发生,而这样的关键在于积极控制慢性肾炎、糖尿病等主要原发病,并针对常见的大肠埃希菌、表皮葡萄球菌等采用抗生素抑制,除此以外建立良好血管通道并保持长期通畅.
作者:程勇祥 刊期: 2012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中心供应室下收下送过程中如何与临床科室沟通.方法 针对沟通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原因,采取相应的措施,下收下送主动了解临床一线无菌物品如何使用及使用过程.结果 通过与临床科室进行有效沟通,促进科室之间的和谐,满足临床需求.保证无菌物品优质快捷的供应和安全使用,达到临床需求和供应服务为一体.结论 消毒供应中心与临床科室在沟通协作中及时解决问题,不断完善规章制度,提高人员素质减少中心供应室与临床各科室矛盾.
作者:刘玉叶;赵莉 刊期: 2012年第18期
目的 观察山莨菪碱在前负荷充足的状态下对小儿感染性休克的疗效.方法 选取从2008年1月-2010年9月到我院进行治疗的感染性休克患儿3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山莨菪碱进行治疗.观察两组疗效.结果 治疗组中放弃治疗有4例,而对照组放弃治疗有6例,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3.3%,对照组为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我们认为山莨菪碱是治疗感染性休克有效的药物之一.
作者:卢永康;陈光;辛均连;杨建引 刊期: 2012年第18期
脓毒症是感染引起的失控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脓毒症时全身炎症平衡紊乱可导致进行性的内皮细胞(EC)功能障碍,白细胞和血小板被激活,凝血纤溶破坏,终导致多器官功能衰竭[1].EC功能障碍是脓毒症发展恶化的中心环节.脓毒症的发病率逐年上升,有资料显示[2],脓毒症的病死率为25%~80%.近年来国外有研究证明他汀类药物治疗脓毒症能够降低其发病率及病死率,其主要机制之一可能与保护内皮细胞功能有关.现对他汀类药物保护脓毒症内皮细胞(EC)功能的机制作一综述.
作者:李敏芝;田东莲;李敏;王艾红;赵鹤龄 刊期: 2012年第18期
目的 总结脑梗死患者的整体护理体会.方法 分析2010年1月-2011年11月收治的50例脑梗死患者的整体护理情况.结果 50例患者经过整体护理后,除1例患者因急性心肌梗死发作死亡外,其余均顺利治疗.结论 整体护理缩短了康复疗程,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提高了生存质量,对患者的康复治疗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作者:田永青 刊期: 2012年第18期
目的 分析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对肺不张的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 OlympusBF-P40 型纤维支气管镜及配套装置常规检查,发现可疑病变活检、刷检及灌洗液送病理及细胞学检查.结果 肺不张右肺多于左肺,上叶多于下叶,病因主要为肺癌、炎症、结核、异物.结论 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对明确肺不张病因、部位以及定性诊断具有重要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唐昕 刊期: 2012年第18期
目的 观察不同剂量雾化吸入剂治疗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的疗效.方法 将92例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随机分为盐酸氨溴索高、低剂量的观察组与对照组,随访2年,观察疗效及生活质量评价.结果 随访2年,高剂量组有效率达89.13%,低剂量为78.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躯体、情感、认知功能和整体健康状况评分的均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P<0.05);两组治疗后乏力、食欲减退、呼吸困难、咳嗽等症状评分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剂量组雾化吸入剂在提高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远期疗效,及改善生活质量评价方面作用显著.
作者:杨必军 刊期: 2012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不同宫颈Bishop评分胎膜早破患者破水至临产时间、产程及分娩方式的不同,为合适的临床处理提供重要依据.方法 328例胎膜早破患者并自然临产者按宫颈评分分为两组,即宫颈成熟组(0~5分)和宫颈不成熟组(≥6分),分析宫颈评分与破水至临产时间、产程及分娩方式的关系.结果 宫颈成熟组破水至临产时间、产程较宫颈不成熟组均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宫颈成熟组阴道分娩146例,剖宫产22例;宫颈不成熟组阴道分娩66例,剖宫产94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促进宫颈成熟度极其重要.
作者:周利 刊期: 2012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急诊科老年患者严重创伤的治疗方法和效果,为临床诊治提供线索和参考.方法 对急诊科严重创伤46例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作回顾性研究.结果 本组46例患者中,交通伤占17例(36.96%),跌倒13例(28.26%),坠落伤9例(19.57%),重物砸伤4例(8.69%),其他损伤3例(6.53%);治愈41例(89.13%),平均住院26d,死亡患者5例(10.87%),死亡原因为术后大出血、心脏骤停、抢救无效.结论 交通伤、跌倒、坠落伤是老年人严重创伤的主要因素,早期实施确定性抢救手术,可以有效地提高老年严重创伤的抢救效果.
作者:李永平 刊期: 2012年第18期
医与患是诊疗活动中的两个利益共同体,医生通过诊疗活动提高自己的诊疗技术,患者通过诊疗活动解除病痛的折磨.但现有医患关系比较紧张,对疾病了解的信息不对称.医务人员可通过对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向患者传达疾病的信息,不但让患者了解疾病的解决办法,还让患者了解疾病的预防方法及康复措施等,从而减少患方对医疗行为的误解,有效缓解紧张的医患关系.
作者:张文丽;周斐;董方林 刊期: 2012年第18期
目的 观察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进行内科护理的效果.方法 对2008年3月-2011年3月乡镇卫生院的47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7例患者在经过护理人员积极有效的护理治疗,显效38例,有效7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5.7%.结论 护理人员在护理工作中应该给患者提供人性化的护理.通过对患者病情观察、心理护理和饮食护理等精心护理,引导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态和乐观的精神.从而促进治愈率的提高,降低患者的病死率,使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谭贤云 刊期: 2012年第18期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压力的不断提高,以胸痛为首发症状到急诊科就诊的患者日益增多,而患者的发病年龄也呈年轻化趋势出现,在引起患者胸痛的病因中常见为心源性疾病.因此对患者进行快速的准确诊断是挽救患者生命的重要的环节之一.
作者:梁淑银;刘桂娟;潘勇翔 刊期: 2012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脑出血的综合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 将我院2010年6月-2011年9月收治的60例老年高血压脑出血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全方位的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出院时的日常生活能力、神经缺损程度以及再出血率.结果 观察组基本痊愈15例,显著进步9例,进步4例,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基本痊愈14例,显著进步8例,进步2例,总有效率为80.0%.两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在出院时的生活能力、神经缺损程度及再出血率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综合护理有利于提高老年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疗效,改善神经缺损情况,减少再出血率.
作者:陈霞 刊期: 2012年第1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