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书芝
目的 观察舒芬太尼和芬太尼联合异丙酚全凭静脉麻醉用于腹部手术术中静脉麻醉维持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腹部手术患者40例随机分为舒芬太尼组(SUF组)和芬太尼组(F组).2组均采用相同的诱导方法,麻醉维持2组均同时使用微量注射泵输注异丙酚,F组同时依临床判断采用静脉分次注射芬太尼和异丙酚,SUF组采用反复静脉滴注舒芬太尼5μg.术中间断追加罗库溴铵维持肌松.记录麻醉过程中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的变化,并观察手术后[诱导前(T0)、切皮后5min(T1)、切皮后30min(T2)、气管拔管时(T3)、气管拔管后5min(T4)]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气管拔管时间、睁眼时间及手术时间.结果 SUF组SBP、DBP及HR在T1~T4时较T0时无显著性差异(P>0.05);F组SBP、DBP在T1~T4时较T0时无显著性差异(P>0.05),HR在T1~T4时较T0时均显著上升(P<0.05);SUP组T1~T4各时点SBP、DBP及HR 均低于F组(P<0.05).SUF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气管拔管时间及睁眼时间短于F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腹部外科手术中应用舒芬太尼和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维持比芬太尼全静脉麻醉组更能提供稳定的血流动力学状态,苏醒和拔除气管导管时间更迅速,麻醉更平稳.
作者:刘厚东 刊期: 2012年第19期
探讨朱砂和雄黄抗病毒的药理作用.从药剂医师的角度了解病毒的生理结构和生物特性,灭活病毒蛋白酶的物质有酸、碱、砷化物和重金属.说明了朱砂(硫化汞)作为重金属对病毒蛋白酶有灭活作用的科学原理.说明了雄黄(二硫化二砷)作为砷化物对病毒蛋白酶有灭活作用的科学原理.有机地把中药化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药理学等医学科学的空间构向链接起来,解决了几种恶性病毒感染无药可用的残酷局面.朱砂和雄黄抗病毒药理作用有效,完全符合生物化学和微生物学和药理学的科学原理.
作者:丁新侃 刊期: 2012年第19期
门诊是医院的窗口,门诊护士是早与患者接触的医务人员,其工作态度不仅反映了医院的综合服务水平,也对医院的声誉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1].在全面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的今天,门诊护理服务流程的合理性,是门诊提高满意度的关键.所以说,门诊的护理服务同护理质量一样,是做好护理工作的关键.笔者结合上级医院及周边民营医院参观心得及三级医院评审要求,从以下几个方面对门诊护理服务流程的改造进行阐述.
作者:盛祥文 刊期: 2012年第19期
目的 观察早期与非早期康复护理对重型颅脑损伤(TBI)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将在病情稳定后48h内即进行康复护理的TBI患者38例作为早期组,另将在病情稳定后7~10d才施行早期康复护理的TBI患者30例作为非早期组.比较2组Barthel指数和Fugl-Meyer评分.结果 2组治疗3个月后Barthel指数及Fugl-Meyer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且早期组高于非早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TBI患者临床治疗及护理过程中,应尽早施行康复护理措施,可改善患者临床预后,促进其运动功能的恢复.
作者:雷晓霞;陈劲团 刊期: 2012年第19期
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医疗服务质量的要求日益提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对医疗卫生服务业逐渐产生优质服务、廉价消费的要求,同时人们对服务需求的不断提高与护士服务意识的相对不足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导致护患关系不和谐[1];另一方面护理人员编制短缺,护士与病床的比例达不到卫生部规定的标准,护患比例失调,护士工作量大,工作繁琐,而日常护理中患者的要求越来越多,有时由于工作繁忙而难以满足;患者认为护士对其不关心、不理解,对护士有抱怨情绪,从而产生护患矛盾.
作者:丁其琴 刊期: 2012年第19期
不同年龄儿童(从新生婴幼儿到中学学生)的听力筛查方法有很大的差异.由于目前尚无能有效地发现所有类型听力损失的方法,所以根据筛查目的不同,应各种方法联合应用.现将儿童听力筛查的进展报道如下.
作者:张雪花;张国红;苗滨媚;任志刚 刊期: 2012年第19期
随着影像学的发展,颈椎疾患的诊断技术逐步提高,因其颈椎前路手术可直接解除脊髓前方的压迫,已被众多骨科医师所接受,但此手术危险性大、并发症多,术前及术后的护理尤为重要,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王海英 刊期: 2012年第19期
目的 确定生津益气颗粒的成型工艺.方法 采用一步制粒制备生津益气颗粒,通过正交实验考察喷雾速度、浸膏相对密度、雾化压力、物料温度四因素对生津益气颗粒成品率、水分的影响.结果 优选的工艺为:喷雾速度15ml/min,浸膏相对密度1.13,雾化压力0.3MPa,物料温度65~75℃.结论 该工艺稳定可行,为工业化生产提供了依据、可在大生产中推广.
作者:黄占周;唐建涛;张志刚;苏聪娟 刊期: 2012年第19期
患者安全是医疗护理工作的基本要求,也是医疗护理质量控制和管理的核心目标,维护患者安全是护理工作的基本要求.护士是与患者接触多的群体,安全的护理行为直接关系到患者的利益,也关系到医院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不良事件上报制度是医院安全管理制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美国等国家时间证明,医疗差错和不良时间报告系统能促进医疗质量和患者安全[1~3].
作者:罗青芹 刊期: 2012年第19期
目前大肠癌治疗效果仍不理想,尽管西医术后有化疗、放疗等方法,但术后5年生存率大约为70%.由于术后微小肿瘤转移灶的存在,有40%~50%的患者术后出现复发或转移,其中绝大多数患者失去再治愈的机会.中药治疗肠癌可稳定病灶,减轻症状,提高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期[1];中药配合手术治疗具有防治术后复发与转移,对化疗、放疗具有减毒增效的作用.为提高临床疗效,本文拟根据中西药治疗大肠癌的特点探讨中西药结合治疗大肠癌的思路与方法.
作者:张中建 刊期: 2012年第19期
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是乳腺癌术后严重的并发症之一,表现为下肢持续性疼痛、肿胀、皮肤温度降低、颜色呈青紫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后遗症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能力,甚至致残.如发生肺栓塞将直接危及患者生命.因此,了解乳腺癌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相关知识,能使医务工作者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帮助术后患者得到更好的护理.本文对乳腺癌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护理措施,报道如下.
作者:钟秀彩 刊期: 2012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急性心绞痛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将急性心绞痛患者8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氯吡格雷治疗.观察用药期间2组临床疗效、心绞痛发作频率及持续时间和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3.3%高于对照组的5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后心绞痛发作次数明显减少,持续时间也有所缩短,观察组改善更为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氯吡格雷辅助治疗急性心绞痛,可缓解患者的心绞痛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杨锐 刊期: 2012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不同范围肝切除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86例肝内胆管结石患者采用手术治疗(左外叶切除、左半肝切除、右半肝切除和肝段切除术),比较不同范围肝切除治疗的临床效果.结果 左外叶切除术后结石残余率明显高于左半肝切除、右半肝切除和肝段切除的残余率(P<0.05或P<0.01).右半肝切除和肝段切除的并发症发生率高于左外叶切除和左半肝切除(P<0.05).本组80例获得随访,优良率为81.25%(65/80),左外叶切除优良率高于左半肝切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肝切除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有效的方法,对于非局限在左外叶的肝内结石,左、右半肝切除和肝段切除术优于左外叶切除术.肝切除范围与术后结石残留和手术治疗效果密切相关.
作者:夏子泳;潘修勇;郭居 刊期: 2012年第19期
目的 观察硝苯地平缓释片(纳欣同)联合依那普利治疗老年人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80例随机分为A、B、C组各60例.A组予纳欣同口服,每次20mg,每天1~2次;B组予依那普利片口服,每次10mg,每天2次;C组予纳欣同联合依那普利治疗,纳欣同用法用量同A组,依那普利片用法用量同B组.治疗后比较3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C组总有效率为96.7%高于A组的66.7%和B组的6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C组与A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各组患者均可耐受,不影响治疗.结论 纳欣同联合依那普利治疗老年人原发性高血压疗效显著,且不良反应轻微,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赵小兵 刊期: 2012年第19期
每年夏秋季节是细菌性食物中毒的高发季节,大多数是由于食入了被细菌污染或其毒素污染的食品而引起中毒,其发生不仅危害人民健康,甚至影响社会安定.细菌性食物中毒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实验室及时、准确、快速出具检验结果,对查明原因及现场针对性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笔者通过以往在处理食物中毒中遇到的情况,对影响食物中毒原因查明的影响因素及解决对策进行分析总结,现报道如下.
作者:秦健英 刊期: 2012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3种不同浓度的肝素钠封管液对缺血缺氧性(HIE)小儿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150例HIE患儿随机分为a、b、c组各50例.a、b、c 3组分别予浓度为25.8、62.5、25.0U/ml的肝素钠封管.使用10d后,比较3组血小板计数(PLT)及凝血酶原时间(PT).结果 3组穿刺前和肝素钠封管10d后PLT及PT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微量肝素钠封管液封管,对凝血功能正常的HIE患儿来说,是安全可靠的.但对于凝血功能障碍患儿仍应慎用,以免加重病情,出现不良后果.
作者:李萍;王俊兰;张莎;王利平;刘富德;马倩 刊期: 2012年第19期
分析社区慢性肾功能不全用药情况,根据肾功能不全时药物动力学和药效学特点,研究临床肾功能不全患者用药原则及抗菌药物的选择,以利提高社区临床医师的用药水平;研究肾功能受损时,药物吸收、分布、代谢、排泄以及机体对药物的敏感性均可能发生的改变,以提高临床合理用药水平.
作者:王年春;陈义泉 刊期: 2012年第19期
黄体破裂是妇科临床上比较常见的急腹症之一,以青年妇女为常见,虽发病率低,但近年来呈上升趋势,该病起病急,患者一般以突发下腹一侧疼痛就诊,有不同程度的腹腔内出血,大多可行非手术治疗,但当出血较多处理不及时,可发生失血性休克而危及生命.因此,临床医师因对黄体破裂有充分的认识,能迅速准确的早期诊断、及时治疗.现对我院2007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卵巢黄体破裂患者29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潘红艳 刊期: 2012年第19期
急性阑尾炎是妊娠期常见的外科急腹症,可发生于妊娠期任何阶段,在妊娠妇女中的发生率为0.1%~0.3%,与非孕期大致相同.因妊娠期孕妇的特殊生理和解剖改变,使阑尾炎的诊断和治疗受到影响,其临床症状和体征常不典型,易致诊断治疗不及时,威胁母婴的生命安全.妊娠早期合并阑尾炎患者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可获及时、准确、有效的诊治,保证妊娠的顺利进行[1].我院应用腹腔镜诊治妊娠中、晚期急性阑尾炎孕妇36例,并完成随诊工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蒲慧然;李全;车秀英;武鹏远 刊期: 2012年第19期
目的 观察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50例异位妊娠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25例.A组给予米非司酮治疗,B组给予甲氨蝶呤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血β-hCG水平、包块大小及不良反应.结果 A组总有效率为92%高于对照组的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血β-hCG水平降低,包块直径减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血β-hCG水平低于B组,包块直径小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赵辉 刊期: 2012年第1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