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药学实验教学改革的探讨

曲丽丽;邱敏

关键词:药学, 药学教育, 实验教学, 改革
摘要:尝试建立一套新型的实验教学模式,结合药用植物学、生药学、药物化学、药物分析、药剂学、天然药物化学及药理学等专业知识,形成分层次、阶梯式、一体化的教学体系,进一步培养学生系统的专业思维模式,增强全面的实践能力,形成独立的实验教学理念,提升实验教学地位,摆脱理论教学束缚,真正培养出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过硬,符合社会需求的药学人才.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蚓激酶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蚓激酶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急性期脑梗死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急性脑梗死患者95例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45例.治疗组应用蚓激酶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对照组应用复方丹参注射液加入低分子右旋糖酐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实验室指标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0%,高于对照组的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纤维蛋白原(Fb)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指标较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Fb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未出现出血、皮疹等反应.结论 蚓激酶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急性期脑梗死安全有效,不良反应小.

    作者:赵培祥;石广莲 刊期: 2012年第20期

  • 腹腔镜治疗异位妊娠100例分析

    2010年6月-2011年6月笔者采用腹腔镜治疗异位妊娠患者100例,现将腹腔镜在异位妊娠诊治中的作用介绍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异位妊娠患者100例,年龄19~45岁,中位年龄25岁,其中未婚16例,未育25例,分娩1胎40例,放置宫内节育环16例,行人工流产1~3次32例,有不孕病史9例.术前均诊断明确,有手术指征.1.2 方法根据病情变化及患者是否保留生育功能可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输卵管增粗或先兆破裂或破裂口大且不要求保留生育功能者采取输卵管切除术.有生育要求者可用电凝刀切开输卵管,钳出胚胎及绒毛组织,出血点电凝止血.伞部妊娠可行伞部挤压,挤出胚胎组织.卵巢妊娠可行卵巢部分切除术.

    作者:秦洪霞;刘学玲 刊期: 2012年第20期

  • 药学实验教学改革的探讨

    尝试建立一套新型的实验教学模式,结合药用植物学、生药学、药物化学、药物分析、药剂学、天然药物化学及药理学等专业知识,形成分层次、阶梯式、一体化的教学体系,进一步培养学生系统的专业思维模式,增强全面的实践能力,形成独立的实验教学理念,提升实验教学地位,摆脱理论教学束缚,真正培养出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过硬,符合社会需求的药学人才.

    作者:曲丽丽;邱敏 刊期: 2012年第20期

  • 喜炎平注射液治疗小儿秋冬季腹泻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喜炎平注射液治疗小儿秋冬季腹泻的临床疗效,总结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秋冬季腹泻患儿6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观察组应用喜炎平注射液治疗,对照组给予病毒唑注射液治疗,比较2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9%,高于对照组的7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喜炎平注射液治疗小儿秋冬季腹泻能够有效缓解临床症状,无明显不良反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付新芳 刊期: 2012年第20期

  • 老年冠心病患者106例健康教育及其效果分析

    目的 观察老年冠心病患者的健康教育方案及其效果,为防治冠心病提供科学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病例自身对照方法,给予106例冠心病老年患者疾病、饮食、运动、遵医嘱行为等方面的综合健康教育方案,对比教育前、教育6个月后患者的疾病认知程度及遵医嘱行为.结果 健康教育6个月后,患者的自我管理评分优良率、定期复诊率高于教育前,并发症发生率低于教育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健康教育方案可提高老年冠心病患者对疾病的自我管理,提高定期复诊率并有利于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作者:靳芹 刊期: 2012年第20期

  • 小梁切除术以穹隆或角膜缘为基底结膜瓣对泪膜的影响

    目的 探讨以穹隆或角膜缘为基底结膜瓣行小梁切除术对基底结膜瓣的影响.方法 将行小梁切除术的青光眼患者90例(120眼)随机分为角膜缘组42例(60眼)和穹隆组48例(60眼).角膜缘组以角膜缘为基底结膜瓣行小梁切除术,穹隆组则以穹隆为基底结膜瓣.观察2组结膜异物感、畏光感,检查结膜充血及分泌物情况,术后检测基础泪液分泌情况、泪膜破裂时间等.结果 角膜缘组术后2、4周异物感、分泌物情况优于穹隆组,术后1、2、4周畏光感、结膜充血情况亦优于穹隆组;术后1d及1、2、4周基础泪液分泌量多于穹隆组,泪膜破裂时间长于穹隆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以角膜缘为基底结膜瓣行小梁切除术对泪膜的影响较小,可有效减轻青光眼的症状、体征及干眼症情况.

    作者:余业明;李艳春;姜俊;侯文婷;陈善平 刊期: 2012年第20期

  • 慢性酒精中毒患者36例复饮状况分析

    目的 探讨和分析引发慢性酒精中毒患者复饮的各类因素,为解除慢性酒精中毒患者的心理依赖提供有效手段和依据.方法 针对该院36例慢性酒精中毒患者的复饮状况,采用明尼苏达多项个性调查表(MMPI)和自制量表对其人格特征及社会心理因素进行测试分析.结果 F、Pd、Pa、Sc、Ma评分均显高分(>60分),K分较常模分低(<45分),提示被测试者存在较严重的心理偏离现象,人格改变明显,处于精神病状态和偏执模式.结论 慢性酒精中毒者存在较严重的心理卫生问题,其复饮与心理素质、人格特征缺陷、社会心理因素有直接关联.建立健全完善稳固的医疗、家庭、社会综合康复体系,将是有效解除患者心理依赖,防止和减少复发、复饮的关键.

    作者:冯竹娥;侯玉玲;王成喜;韩润和 刊期: 2012年第20期

  • 系统护理干预对小儿轮状病毒肠炎治疗效果的影响

    目的 探讨系统护理干预对小儿轮状病毒肠炎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轮状病毒肠炎患儿9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5例.在相同治疗基础上,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给予系统护理干预,比较2组症状缓解时间.结果 干预组发热、腹泻、脱水症状缓解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系统护理干预对提高小儿轮状病毒肠炎治疗效果有显著的积极作用.

    作者:杜续兰 刊期: 2012年第20期

  • 晚期胃癌老年患者临床用药1例分析

    胃癌是全球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居恶性肿瘤死因的第2位,目前首选治疗方法仍是手术切除,晚期胃癌患者中位生存期仅为6~9个月,5年生存率低,为提高晚期胃癌患者的中位生存期,辅助化疗及全身化疗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李泳桃;何永泉;肖志斌 刊期: 2012年第20期

  • 手足口病患儿328例护理体会

    手足口病是一种由肠道病毒(以柯萨奇A16和EV71型多见)引起的急性传染病,经粪-口传播或通过唾液中的飞沫传播[1],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以夏秋季节多见.多发生于<5岁小儿,<3岁婴幼儿发病率高.本病传播性强,多数患儿症状较轻,以发热、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为主要症状,经规范治疗后可痊愈,少数病例出现无菌性脑膜炎、脑炎、急性迟缓性麻痹、神经源性肺水肿等.个别重症患儿病情进展快,短时间内可引起死亡[2].笔者对2010年6~8月收治的手足口病患儿328例,经过精心细致的治疗及护理,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梁冬芳;崔向莉;赵欣 刊期: 2012年第20期

  • 晚期癌症患者便秘的预防与处理

    便秘[1]是指大便次数减少,一般每周<3次,粪便干结,排便困难.晚期癌症患者约23%~80%需要接受通便治疗.现将晚期癌症患者便秘的预防与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2007年9月-2010年12月收治晚期癌症患者1230例,男725例,女505例,年龄≤30岁39例,31~50岁302例,51~70岁644例,>71岁245例.发生便秘患者897例(72.9%).消化系统患者627例,其中肛门、直肠癌患者125例,肝癌患者188例,胰腺及胰头癌患者169例,食管癌患者21例,胃癌患者87例,胆道及胆囊癌患者37例.大量腹腔积液53例,长期卧床115例,恶病质78例,药物治疗后便秘825例.

    作者:尹艳玲;张宗艳;章冰;寸美仙;谢安所;赵柳萍;封在李;杨领东 刊期: 2012年第20期

  • 益生菌与红霉素治疗早产儿喂养不耐受临床疗效对比分析

    目的 观察益生菌与红霉素治疗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探讨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治疗方法.方法 将93例喂养不耐受的早产儿随机分为常规组30例、红霉素组32例和益生菌组31例.常规组单纯给予常规治疗,红霉素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红霉素治疗,益生菌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益生菌治疗.观察并比较3组临床有效率、胃肠道症状消失时间、达到全胃肠喂养时间、恢复至出生体质量时间及腹泻、便秘发生情况.结果 益生菌组和红霉素组有效率高于常规组,胃肠道症状消失时间、达到全胃肠喂养时间、恢复至出生体质量时间短于常规组;益生菌组腹泻、便秘发生率低于红霉素组和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P<0.01).除腹泻、便秘发生率外,益生菌组和红霉素组其他观察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益生菌与红霉素治疗早产儿喂养不耐受均有较好疗效,但红霉素在治疗过程中腹泻、便秘相对明显,在无胃肠道发育畸形的情况下,益生菌更有利于早产儿胃肠系统的生长发育.

    作者:冯永歌 刊期: 2012年第20期

  • 城市地区避孕套发放工作与非意愿妊娠的关系

    计划生育药具工作是整个计划生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人口控制目标的物质保证.药具管理工作是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的重要手段;另外,药具管理作为计划生育行政管理需要和婚育人群生殖保健需要的重合点和连接环,客观上为稳定低生育水平提供了优质服务的平台.城市是我国早开始实行计划生育政策的重要地区,我国城市计划生育工作及药具发放形式随着社会经济的变革与发展也经历了不同发展阶段.

    作者:徐楠;刘克军 刊期: 2012年第20期

  • 手术患者的心理干预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和护理技术的发展,心理护理的重要性日渐体现出来.护理心理学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学科,已得到普遍认可并广泛应用于临床护理实践.手术室有其特殊性,手术室护士与患者接触时间较短暂,而患者在接受手术前后的心理变化又十分复杂,如何在短暂的时间里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对手术室护士来讲是非常重要的[1].护士只有掌握每位手术患者的心理特点,恰到好处地进行心理护理,解除其思想顾虑,使患者以佳心理状态接受手术和护理,有助于手术的顺利进行及疾病的早日康复.

    作者:戴云芳 刊期: 2012年第20期

  • 硬膜下血肿CT与MRI诊断对比分析

    硬膜下血肿(SDH)是发生在硬脑膜与蛛网膜之间的血肿,是颅脑外伤中常见的颅内血肿之一.根据血肿形成的时间和临床外伤后出现症状的早晚,可分为急性、亚急性和慢性硬膜下血肿三型,常为外伤造成皮层动脉分支或静脉断裂,是严重的脑挫裂伤并发症,一般为新月形,但慢性硬膜下血肿及特殊部位硬膜下血肿形态则不同.本文回顾性分析经手术证实硬膜下血肿42例,比较CT、MRI对其定位的诊断价值,旨在进一步提高对本病的认知水平,为临床制定手术方案提供依据.

    作者:刘荣成;赵玲玲;张萍 刊期: 2012年第20期

  • 依达拉奉肝损害分析

    近年来自由基清除剂的研究成为神经保护剂研究的热点,依达拉奉作为一种脑保护剂(自由基清除剂),对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并可抑制脂质过氧化反应,减轻脑内花生四烯酸引起的脑水肿,减少平暗带面积,抑制迟发性神经死亡[1],还能防止血管内皮细胞损伤,促进神经功能恢复.依达拉奉治疗中与其他抗栓药物联用不影响血液凝固、血小板聚集、纤维蛋白溶解等的出血时间,因此不会增加出血风险[2].但其对肝脏的损害尚无系统的研究.笔者通过对<维普医药信息资源系统>检索,收集国内正式发表的依达拉奉临床应用的文献资料,回顾性分析其肝脏损害发生情况,以期为临床更安全有效使用依达拉奉提供有价值的证据.

    作者:梁丽容;王启跃 刊期: 2012年第20期

  • 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对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的诊断价值

    近年来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实体器官移植的广泛开展,高强度免疫抑制剂和大剂量化疗药物的应用以及各种导管的体内介入和留置等,临床上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IPFI)的发病率明显上升.现对我院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患者36例的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期提高该病的临床诊断水平.

    作者:吴华容 刊期: 2012年第20期

  • 防范医疗纠纷的几点思考

    医疗纠纷是医患间或患院间因医疗事件而发生的矛盾和矛盾激化的表现形式.各种迹象表明,医疗纠纷对当事者等多方构成的危害不言而喻,如医师名誉受损、医院秩序混乱、患者痛苦增加、患属违法闹事、干扰他人就医等.如何降低医疗纠纷的发生率笔者的体会如下.

    作者:段同华;周幸福;季洪彬;何彬;焦保健;路扬;纪燕红;陈建;西传波 刊期: 2012年第20期

  • 肝胆外科手术后患者的护理

    据相关临床医学数据统计,我国肝胆疾病发病率正呈现逐年上升趋势.肝胆外科已发展为医院重要科室,而术后的临床护理工作对手术治疗效果及健康的恢复等有直接的影响作用[1].现将我院肝胆外科手术患者50例临床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胡仁芳 刊期: 2012年第20期

  • 初孕药物流产与人工流产对再妊娠分娩并发症的影响

    目的 探讨初孕妇女药物流产对再妊娠分娩的影响.方法 采用前瞻性调查方法对有药物流产史的初孕妇女62例及有人工流产史初孕妇女128例妊娠分娩结局进行比较.结果 产妇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早产、胎膜早破及胎儿窘迫的发生率,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药物流产组因胎盘因素所产生的妊娠分娩并发症,包括胎盘粘连、胎盘残留发生率及产后出血发生率明显低于人工流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初孕妇女药物流产后再次妊娠分娩因胎盘引起的并发症明显少于人工流产组,且安全性较高.

    作者:吕学娣 刊期: 2012年第20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