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膀胱痉挛的常见原因及护理干预

高子兰

关键词:前列腺电切, 膀胱痉挛, 原因分析, 护理
摘要:尿道前列腺电切术( TURP)目前成为治疗梗阻性前列腺增生患者一种有效方式,是前列腺增生症(BPH)手术治疗的金标准[1].膀胱痉挛性疼痛是BPH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分析发生膀胱痉挛的原因,积极预防并控制膀胱痉挛的发生,对减少患者痛苦及促进康复有着重要的意义.我科2009年3月-2012年1月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患者117例,对55例发生膀胱痉挛的患者针对其发生的原因进行了有效护理干预,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来曲唑治疗晚期乳腺癌的临床分析

    来曲唑是第3代芳香化酶抑制剂,大量临床研究表明,其对于绝经后激素依赖型晚期乳腺癌有较好疗效,且药物不良反应小,患者易于耐受.我院2008年5月-2010年5月采用来曲唑治疗晚期乳腺癌患者21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德荣 刊期: 2012年第26期

  • CT扫描及气道三维重建在咳喘患儿病因诊断中的应用

    咳嗽、气喘是小儿呼吸系统疾病的常见症状,临床上引起咳喘及咳喘反复发作的原因很多,诊断有一定难度,极易出现漏诊、误诊.我院2010年2月-2011年8月共有54例咳喘反复发作或治疗效果不佳的患儿接受了多层螺旋CT扫描及气道三维重建,有效减少了漏诊、误诊,现报道如下.

    作者:邱薇;徐益民 刊期: 2012年第26期

  • 环氧化酶-2与金属基质蛋白酶-9在侵袭性垂体瘤中的表达及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环氧化酶-2(COX-2)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在侵袭性垂体瘤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性,为侵袭性垂体腺瘤的诊断和治疗提供理论和试验依据.方法 应用SP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侵袭性垂体瘤36例、非侵袭性垂体瘤28例中的COX-2、MMP-9蛋白的表达,并分析其表达与垂体腺瘤侵袭性的关系以及两者间的相关性.结果 COX-2在侵袭性垂体腺瘤组织中的强阳性表达率和总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2.8%、91.7%,高于在非侵袭性垂体腺瘤组织中的10.7%、57.1%;MMP-9在侵袭性垂体腺瘤组织中的强阳性表达率和总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0.0%、86.1%,高于在非侵袭性垂体腺瘤组织中的14.3%、5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侵袭性垂体腺瘤中COX-2与MMP-9表达呈正相关(P<0.05).结论 COX-2、MMP-9对侵袭性垂体瘤生长过程均有促进作用,并相互促进.

    作者:董晓辉;王春生 刊期: 2012年第26期

  • 麻疹患者的临床治疗及护理

    人体通过麻疹病毒( measles virus)的感染所引发的一种急性传染性呼吸道疾病在临床上称为麻疹.全身性斑丘疹、结膜炎、高热、心率加快、口腔麻疹黏膜斑、咳嗽、腹泻等是麻疹患者在临床上的主要症状表现,病情严重的患者还会产生肝功能损坏、心肌炎、喉部发炎、脑炎及支气管炎等严重并发症[1].目前对于麻疹病毒有效的预防措施就是对人体进行麻疹疫苗的注射,随着该方法的普及,我国低龄人群的麻疹发病率正在逐年降低.麻疹的发病趋向大龄化,并且患者在临床症状方面的表现也出现了很大变化,这样容易导致误诊、漏诊现象的产生,从而使患者的病情加重,甚至产生并发症[2].以下对于2008年6月- 2010年6月在我院就诊的40例麻疹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并对治疗、护理的方法及效果进行探讨.

    作者:熊琼春 刊期: 2012年第26期

  • 糖尿病足356例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糖尿病的临床特点.方法 对2007年5月-2011年5月356例住院糖尿病足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糖尿病足患者入院时血压、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脂及血液流变等指标的平均水平高于正常,好发年龄段为50~69岁,多同时存在神经和血管病变,病足多在右侧.结论 积极预防和治疗糖尿病的各种慢性并发症能有效预防糖尿病足的发生、发展,减少病死率.

    作者:林晓明 刊期: 2012年第26期

  • 哮喘患者使用糖皮质激素致皮肤紫纹2例

    糖皮质激素作为一种具有很强的抗炎作用和免疫抑制作用的药物,是目前控制气道慢性炎症基本,有效的药物.它有效的抑制了各种炎性介质的释放,阻断气道炎性反应中的多个环节,防止支气管哮喘患者病情发展.目前主要通过吸人途径给药,全身不良反应较少,是长期治疗慢性哮喘的一线药物,但是在哮喘急性发作期,为了快速平喘抗炎,缓解症状,往往需要口服及静脉方式给药,以致引发一些全身不良反应.其中以皮肤紫纹临床病例较为少见.现就我科治疗2例病例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谢涛云;李俊雄 刊期: 2012年第26期

  • 肺栓塞护理体会

    肺栓塞是肺动脉及其分支被血液和其他类型的栓子堵塞引起肺循环障碍的病理生理综合征[1 ],栓子的来源可以是血栓、脂肪空气或其他外来物质.在美国,每年约有70万例患者患病,其中有20%死亡,占死因的第3位[2].临床工作中具有高发病、高误诊、高病死的特点,近年来,随着诊断水平和治疗水平的提高,急性肺栓塞的治疗有了很大的进展,使得抢救成功率有了很大的提高,病死率下降.笔者于2008年3月-2011年12月,对本科收治14例诊断肺栓塞的病例,经过积极抢救治疗和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取得较好的效果.

    作者:刘伟 刊期: 2012年第26期

  • 2002-2011年钦州某医院医学论文发表状况分析

    目的 了解钦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医学论文发表状况.方法 对2002 - 2011年该院发表的医学论文分类统计分析.结果 该院医学论文共发表1 276篇,按年度分类:2002年70篇,2003年64篇,2004年52篇,2005年64篇,2006年108篇,2007年159篇,2008年156篇,2009年210篇,2010年178篇,2011年215篇.按期刊分类:分布在58个期刊发表,发表数量前4个期刊依次为《广西医学》169篇,《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139篇,《右江医学》90篇,《微创医学》77篇.按学科分类:居前3位的学科从高到低依次为护理学159篇,外科学发表了85篇,内科学发61篇.结论 该院论文发表数量呈波浪式增长,以护理、外科和内科为主,期刊分布以广西区内为主.

    作者:李庆梅 刊期: 2012年第26期

  • 老年外科患者的营养支持

    人口老年化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标志,是世界人口发展的必然趋势.国际上将≥60岁的老年入口比例≥10%称为老年人口型社会.WHO相关标准指出,年龄≥65岁者即为老年人,而在亚太地区则多以60岁作为标准.目前,我国已进入老年型国家,预计到2025年老年人口会增加到2.8亿以上,占总人口的19.2%,成为较老年的老年型国家.同时,研究还发现我国老年人口发展快,老年患者在外科住院总患者中的比例逐渐增多.尤以≥80岁的老年人口增长速度更快,故老年学、老年医学、老年外科学格外受到人们的关注.

    作者:孟庚;凌宝存 刊期: 2012年第26期

  • 改进无菌器械台布局对施械护士配合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施械护士在手术配合中不同的器械台布局,获得快、准、灵配合质量的方法.方法 连续观察普外科肝胆传统开腹手术器械台的器械布局摆放共100例,按手术先后顺序单双随机数字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分别实施规范布局摆放和个性化布局摆放的方法,比较拿取传递器械失误的次数及医师满意度.结果 试验组血管钳、纱块、纱垫及缝针项目评价失误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且医师对试验组施械质量的满意率为96.0%,高于对照组的8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器械物品规范化摆放有利于施械护士配合质量的提高.

    作者:黎少英;郭翠莹;梁妙珍 刊期: 2012年第26期

  • 利用计划生育药具监测平台保障宫内节育器使用安全

    计划生育是我国长期坚持的基本国策,为育龄群众提供安全有效的避孕节育措施是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重要任务.为进一步加强计划生育药具不良反应监测工作,改进和提高避孕药具安全性,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我县2008年6月来对县域内63199位使用宫内节育器(IUD)的育龄妇女进行排查,对不良反应和非意愿妊娠进行个案分析.

    作者:方春红 刊期: 2012年第26期

  • 埃索美拉唑联合马来酸曲美布汀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并糜烂性食管炎患者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埃索美拉唑联合马来酸曲美布汀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D)并糜烂性食管炎(EE)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1例FD并EE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1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给予埃索美拉唑联合马来酸曲美布汀口服治疗;对照组给予埃索美拉唑联合伊托必利口服治疗.2组总疗程均为8周.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内镜下总有效率为90.3%,高于对照组的73.3%;症状总有效率为93.5%,高于对照组的66.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埃索美拉唑联合马来酸曲美布汀治疗FD并EE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潘晨;杨杰;张永宏 刊期: 2012年第26期

  • 高血压脑病的基层处理

    高血压急症是指高血压病患者,血压在短时间内(数小时或数天)显著的急骤升高,同时伴有心、脑、肾、视网膜等重要的靶器官功能损害的一种严重危及生命的临床综合征.而任何类型的高血压病,只要血压显著升高,均可引起高血压脑病.此是由于血压的急剧升高导致了脑部急性血液循环障碍,引起脑水肿和颅内压增高.临床表现如剧烈的头痛和神志改变,有时会出现肢体活动障碍.随着血压得到迅速而及时的控制,高血压脑病可以完全恢复正常,但如果处理不当可留下后遗症,甚至导致死亡.

    作者:潘峰 刊期: 2012年第26期

  • 眼外伤所致继发性青光眼临床治疗分析

    目的 对眼外伤所致继发性青光眼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院2009年7月-2011年7月收治的54例眼外伤所致继发性青光眼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患者治疗后平均眼压降为(16.81±2.23)mmHg,低于治疗前的(39.74±5.43) mm Hg,且治疗后视力较治疗前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眼外伤所致继发性青光眼的病因比较复杂,患者的视功能受到了严重损害,治疗难度较大.在治疗之前要仔细分析患者的病因,如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措施可显著提高疗效,改善预后.

    作者:陈元芝;刘素美 刊期: 2012年第26期

  • 血液流变学检验质量控制体会

    血液流变学检查是通过检测全血还原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电泳时间、血小板电泳时间、纤维蛋白原测定、血沉及红细胞变形能力等多项指标,从而反映因血液成分变化带来的血液流动性、凝滞性和血液黏度的变化,血液流变学的检查有助于对某些疾病的病情和病变发展程度进行评定[1].目前,血液流变学检验方法日趋自动化、标准化、统一化,但其测定仍受诸多因素的影响,为此本文对血液流变学检验的质量控制进行了探讨.

    作者:覃彦平 刊期: 2012年第26期

  • 黄连素联合诺氟沙星治疗急性胃肠炎的临床疗效研究

    目的 探讨黄连素联合诺氟沙星治疗急性胃肠炎的临床疗效,以更好地指导临床用药.方法 将162例急性胃肠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81例.对照组单纯予以诺氟沙星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黄连素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和症状改善时间.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6%,高于对照组的80.2%,且腹泻、腹痛及呕吐症状改善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P<0.01).结论 黄连素联合诺氟沙星治疗急性胃肠炎的疗效优于单用诺氟沙星,值得进一步临床推广.

    作者:邓刚 刊期: 2012年第26期

  • 高压液相色谱法测定中药米口袋中木犀草素和芹菜素的含量

    目的 建立一种可用于评价米口袋药材质量的含量的高压液相色谱( HPLC)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Agilent ZORBAX SB-C18色谱柱,以0.2%醋酸水溶液和甲醇为流动相,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254nm;柱温:30℃.用梯度洗脱法同时测定米口袋药材甲醇提取物中木犀草素和芹菜素的含量.结果 测得木犀草素和芹菜素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01044 ~0.35g/L(r2=0.9997)和0.00391 ~0.125g/L(r2=0.9994);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5.96%和98.41%.结论 该法能快速、准确地测定米口袋中2个黄酮类成分的含量,为米口袋的质量控制提供了1种较好的检测方法.

    作者:黄海芹 刊期: 2012年第26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偏头痛48例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95例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中药组48例和西药组47例.中药组应用中药头风汤联合盐酸氟桂利嗪治疗,西药组单用盐酸氟桂利嗪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头痛持续时间以及发作频率.结果 中药组痊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66.7%、97.9%,高于对照组的40.4%、70.2%;2组治疗后头痛持续时间及发作频率低于治疗前,且中药组低于西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P<0.01).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偏头痛均具有一定的临床效果,其中中医治疗效果明显优于西医治疗.

    作者:李然 刊期: 2012年第26期

  • 妊娠合并腰椎间盘突出1例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妊娠期间,孕妇腰部关节韧带及筋膜松弛、稳定性减弱,逐渐发育成熟的胎儿加重了孕妇腰椎的负担,易引起腰部疾患.国外有研究表明,腰椎间盘突出在妊娠期妇女中的发病率约为1/10000,且多发生于多次妊娠的妇女[1].大多数患者采用保守治疗,而目前有将手术指征扩大的趋势,以手术作为首选治疗亦不乏见[2].我科于2011年11月28日收治了1例妊娠17周合并L5/S1腰椎间盘突出患者,经手术治疗及护理,患者病痛减轻且胎儿未见明显异常,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丁静静;卢晓燕;李娜 刊期: 2012年第26期

  • 眼球颤震及异常眼球运动与小脑及脑干的关系

    眼球运动障碍常见于椎基底动脉卒中患者,因脑干和小脑含有大量与眼球运动有关的结构,这些结构有些具有特殊功能,可产生各种眼球运动异常[1].脑干与眼球运动有关结构有:后连合、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内侧纵束头端间质核( riMLF)、内侧纵束(MLF)Ⅲ、Ⅳ、Ⅵ神经核及髓内传导纤维,桥脑旁正中网状结构(PPRF),前庭神经及眼球扫视和平稳跟踪有关的桥脑背外侧核、背内侧核团,这些结构的病变,对临床定位诊断均有重要价值,眼震在脑干和小脑受损时是常见的体征,但其定位价值是有限的.

    作者:张永红;高新 刊期: 2012年第26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