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护理干预对心胸外科手术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研究

刘春蓉

关键词:心胸外科手术, 康复, 护理
摘要: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心胸外科手术患者康复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心胸外科2009年1-12月收治的开胸手术患者96例为研究对象,按住院先后顺序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8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取健康教育、呼吸功能训练及术后康复指导,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术后肺功能情况、拔管时间、呼吸系统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出院时间.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呼吸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呼吸频率降低,血氧饱和度升高,大通气量、时间通气量及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明显提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呼吸系统并发症发生率(4.17%)明显低于对照组(27.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拔管及住院时间观察组分别是(4.52±2.20)d、(10.54±3.52)d,而对照组分别为(5.63±2.60)d、(13.20±3.81)d,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理干预可以改善心胸外科术后患者肺功能情况,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并能提高治疗效果及患者的生活质量.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早期肺癌的影像学诊断

    目的 探讨X线、CT对早期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分析经我院X线平片检查和CT扫描诊断为早期肺癌并得到病理证实的30例患者的影像资料,分别从病灶形态、边缘、内部结构等方面进行分析,发现其特点以提高诊断符合率.结果 本组30例患者,中心型肺癌12例,周围型肺癌18例;病理组织学分类鳞癌13例,腺癌8,小细胞未分化癌5例,大细胞癌2例,转移癌2例.X线检出病灶25个,检出率83.3%,诊断12例,诊断符合率40.0%;CT检出病灶30个,检出率100.0%,诊断23例,诊断符合率76.7%.结论 X线作为胸部疾患诊断的基本手段,是肺癌早期普查的首选方法.而胸部CT是胸片有价值的补充,能显示X线所不能显示的癌灶,可对早期肺癌做出定性诊断.

    作者:李秀芳;孙卫伟;吴俊凤;潘旭民;陈慧妙 刊期: 2012年第27期

  • 厄贝沙坦联合拉西地平治疗高血压的疗效观察

    厄贝沙坦是现在临床使用很多的抗高血压药物,在临床的实践中发现有很多的高血压的患者单用厄贝沙坦治疗还不能控制好血压.所以,本研究用厄贝沙坦联合拉西地平来治疗,观察疗效和不良反应,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丰 刊期: 2012年第27期

  •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临床特征分析

    目的 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临床特征及耐药情况进行分析,并对临床用药进行合理的指导.方法 对135例MRSA患者的细菌株进行培养鉴定分析.结果 135例MRSA患者对头孢西丁、苯唑西林、红霉素、环丙沙星、青霉素、利福平、万古霉素的耐药率分别为95.5%、94.07%、97.8%、100%、91.11%、2.22%、0.结论 MRSA的耐药性异常明显,除了对利福平、万古霉素等少数抗生素敏感外,对头孢西丁、苯唑西林、红霉素、环丙沙星、青霉素等多种抗生素均不敏感.

    作者:杜坤;李昌庆 刊期: 2012年第27期

  • 我院2009-2011年口服降糖药的用药情况分析

    目的 了解医院口服降糖药的使用情况,促进合理用药.方法 对医院2009-2011年口服降糖药的应用频率、消耗金额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该院口服降糖药的消耗金额逐年增长,临床常用的口服降糖药是阿卡波糖、二甲双胍和瑞格列奈.结论 医院口服降糖药的使用呈增长趋势且应用合理.

    作者:王宪英;王梅 刊期: 2012年第27期

  • 米非司酮在中期妊娠引产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观察米非司酮在中期妊娠引产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60例中期妊娠引产孕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给予口服米非司酮,早25mg,晚50mg,1次/12h,共4次,再羊膜腔内注射利凡诺 100mg,观察孕妇用药后的反应.对照组不服米非司酮,只在孕妇羊膜腔内注射利凡诺100mg.结果 观察组从注药到胎儿、胎盘排出时间短,从阵腹痛发生到胎儿、胎盘排出时间短,胎膜残留及失血量少.结论 此方法简便、安全,能有效减轻引产痛苦、胎膜残留及失血量少,应积极推广应用.

    作者:王春琼 刊期: 2012年第27期

  • 小剂量曲安奈德腱鞘注射配合手法治疗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的疗效观察

    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是门诊常见的痛症之一,以往多以腱鞘内注射局麻药、糖皮质激素混合液为主要方法.我院于2009年开展以小剂量曲安奈德腱鞘注射配合手法治疗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昌文;曾涛 刊期: 2012年第27期

  • 论舒适护理在神经内科护理中的运用

    目的 探讨舒适护理模式在神经内科护理中的应用.方法 将神经内科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观察组在住院期间实施舒适护理,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对照组在生理、心理、社会环境等方面的不适均明显改善,护理满意度达98.33%,与对照组的78.33%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舒适护理应用于神经内科可以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减少住院天数,提高患者的康复质量.

    作者:陈娜 刊期: 2012年第27期

  • 肺癌患者股静脉置管化疗的护理体会

    肺癌并发上腔静脉综合征(SVCS)是肺癌患者严重并发症之一.我科自2008年起对25例肺癌并发上腔静脉综合征患者采用股静脉穿刺置管取代传统的外周静脉用药,取得满意的效果,不仅减少患者直接静脉穿刺的痛苦,更重要的是可以避免化疗药对外周血管的破坏和局部组织的刺激,避免了反复静脉穿刺引起的机械性静脉炎、化疗药外渗引起的化学性静脉炎与组织坏死,现报道如下.

    作者:谢小琴 刊期: 2012年第27期

  • 病情发展对临床合理用药的需求

    目的 在我国当今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内外药品种量繁多,不合理用药现象普遍存在,又特别是在医患关系紧张的大环境下,医疗纠纷时常发生,所以促进合理用药工作已成为医疗服务行业和社会普遍关心的大事.

    作者:金迪 刊期: 2012年第27期

  • 中成药不良反应增多原因探讨

    中成药物在临床使用中有很大的误区,加上内在因素、外界环境因素以及人为因素等等很多影响,致使中成药物的不良反应症状逐年增长.其临床表现主要是变态反应,血液、神经、泌尿和消化系统都受到损害.对此要加强对中成药物不良反应的知识宣传,强化中成药物工艺流程和组方的监管,鼓励医药企业更深入地对中成药物的药理、毒理和有效成分等的安全研究,减少降低中成药物的不良反应.

    作者:许科 刊期: 2012年第27期

  • 沐舒坦雾化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新生儿肺炎的疗效观察

    新生儿肺炎是临床的多发病,由于新生儿自身的生理解剖特点及薄弱免疫系统,容易受各种致病因素影响引起肺部感染,治疗不合理可导致心力衰竭、呼吸衰竭等并发症,是新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除了采用抗生素抗感染治疗外,积极保护肺功能,清理呼吸道,保持呼吸道通畅具有很重要的临床意义,有效的抗炎与祛痰是治疗方案不可缺少的部分.本研究观察布地奈德联合沐舒坦雾化吸入治疗新生儿肺炎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程健国 刊期: 2012年第27期

  • 硝苯地平控释片联合赖诺普利治疗高血压的疗效观察

    赖诺普利是现在临床使用很多的抗高血压药物,在临床的实践中发现,很多高血压患者单用赖诺普利治疗还不能控制好血压.所以,我们用赖诺普利联合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高血压患者,观察不良反应和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罗根艳 刊期: 2012年第27期

  • 连续性静-静脉血液滤过治疗尿毒症脑病的疗效研究

    目的 观察连续性静-静脉血液滤过(CVVH)对尿毒症脑病的治疗作用.方法 选取27例尿毒症脑病患者,给予内科常规治疗,同时行CVVH治疗,并观察治疗前后意识情况及测定肾功能和电解质、酸碱、血浆β2微球蛋白(β2-MG)水平.结果 27例尿毒症脑病患者,治愈20例,好转2例,无效2例,死亡3例.治疗后患者血尿素氮(BUN)、肌酐(CR)、K+、β2-MG较治疗前均有所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尿毒症脑病经过CVVH治疗后,患者水电解质酸碱失衡得到持续、缓慢、稳定的纠正,尿毒症毒素得到稳定清除,患者耐受性良好,CVVH有利于尿毒症脑病的治疗.

    作者:罗婷;曹勇 刊期: 2012年第27期

  • 苯那普利联合氨氯地平治疗老年高血压的疗效观察

    苯那普利是现在临床使用很多的抗高血压的药物,在临床的实践中发现有很多的高血压的患者单用苯那普利治疗还不能控制好血压.本研究观察苯那普利联合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谢卫民 刊期: 2012年第27期

  • 胎儿窘迫的诊治分析

    胎儿窘迫是指宫内有缺氧征象而危及胎儿健康和生命的一种综合症状,主要发生在临产过程,也可发生在妊娠后期.缺氧时胎儿全身组织,尤其对中枢神经系统及心血管系统危害大,可造成胎儿死亡,及以后的胎儿智力发育异常.因此,积极预防、及时诊治与护理对减少围产儿死亡、改善预后、优生优育有重要意义.

    作者:项燕 刊期: 2012年第27期

  • 高血压的合理用药

    高血压是以体循环动脉血压增高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是终身性疾病.一旦确诊,一般需要在医生指导下终身服用抗高血压药物.合理使用降压药物可以有效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防止脑卒中、冠心病、心力衰竭和肾病的发生和发展.

    作者:许加红 刊期: 2012年第27期

  • 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后效应及合理用药

    抗菌药物后效应指的是当细菌和抗菌药物进行短暂的接触时,当药物的浓度逐渐下降直至比低的抑菌浓度还要低的时候或是其消除后,仍然可抑制细菌的生长的效应.目前对于抗菌药物的药效学的评价,抗菌药物后效应已经成为了重要的评价参数.随着对抗菌药物后效应的不断深入的研究,人们更是认识到抗菌药物中的峰浓度和其抗菌活性有着密切的关系,两者之间的剂量依赖性极为明显,也无需始终将患者体内浓度始终保持在有效的血药浓度水平上.当血药浓度比小杀菌浓度(MBC)和低抑菌浓度时(MIC)稍低时,其中由高浓度所产生的相应的抗菌后效应仍可以对细菌的生长起到持续的抑制作用.因此我们可根据抗菌药物后效应的相应特点对抗菌药物的使用进行合理的指导.

    作者:王艳春 刊期: 2012年第27期

  • 激素联合中药治疗小儿肾病综合征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激素常规疗法联合中药治疗小儿肾病综合征的疗效.方法 将我院126例肾病综合征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8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激素治疗,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常规治疗基础上结合中医辨证加服中药进行治疗,对比观察两组疗效.结果 治疗8周后,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9.4%,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6%,观察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激素联合中药治疗小儿肾病综合征疗效优于单纯激素常规疗法,疗程短、不良反应小,可有效促进患儿康复,值得临床参考推广.

    作者:冯振升 刊期: 2012年第27期

  • 护士长对病区休假日的临床护理安全管理探讨

    探讨护士长对病区休假日的临床护理,以及如何进行安全管理,以期对临床护理管理提供可靠的经验借鉴.我科从2011年1月-2012年3 月的各种休假日期间,制定休假日安全管理值班制度,杜绝了因护理工作缺陷而造成医源性问题的发生,为临床护理实际工作提供了参考.

    作者:陆伟;周丽娟;刘晓丽 刊期: 2012年第27期

  • 城郊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用药情况研究

    目的 分析城郊社区2糖尿病患者治疗用药情况及解决对策.方法 选取社区符合1999年WHO 2型糖尿病诊断标准的患者248例,详细记录患者的一般情况、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及治疗用药,分析血糖水平与治疗方案的相关性,并按治疗方案不同分为1种口服降糖药组、2种口服降糖药联合组、3种以上口服降糖药联合组及胰岛素组,比较各组间FPG、2hPG及HbA1c.结果 2型糖尿病患者HbA1c水平与药物治疗方案呈正相关(r=0.2158,P=0.001),胰岛素组HbA1c显著高于口服降糖药组,胰岛素组HbA1c显著高于1种口服降糖药组和3种口服降糖药联合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方案的选择和调整对血糖控制极为重要,应通过健康教育引导患者选择佳的治疗方案.

    作者:王建芳;骆波英 刊期: 2012年第27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