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医院感染现患率与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分析

张萍;付辛芳;葛敏;秦彩玲

关键词:医院感染, 现患率, 抗菌药, 数据收集
摘要:目的 了解我院医院感染的横断面情况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方法 采用床旁和病历相结合调查方式,填写个案调查表,对全院所有住院患者进行了调查日当天的医院感染情况及抗菌药物应用情况进行调查.结果 调查597例患者,发生医院感染18例,现患率为3.02%.医院感染部位构成中呼吸道感染居首位,占44.4%,其次为手术切口感染,占38.8%.抗菌药物使用率65%,单一用药82%,二联用药18%.病原菌送检率51%.结论 通过医院感染现患率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调查分析,及时发现医院感染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干预,有利于控制和预防医院感染、促进抗菌药物合理使用.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乳腺癌化疗患者的健康教育新进展

    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在乳腺癌的治疗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特别是现代化疗技术运用.然而在化疗的过程中还会面临许多的健康教育方面的问题,如帮助患者解决一系列的心理问题,使患者的焦躁、恐惧心理有所降低,利于患者保持健康良好的心理状态,积极地去配合各种化疗、治疗等.

    作者:黄明江;唐鹏 刊期: 2012年第33期

  • Proseal喉罩在颈淋巴结核病灶清除术中的应用研究

    颈淋巴结核病灶清除术系颈部浅层组织手术,喉罩作为声门上通气工具已有应用于颈部甲状腺切除手术和喉癌造口术中的报道[1-3].从2010年我院引入Proseal喉罩在颈淋巴结核病灶清除术中加以应用,取得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洁;韩俊杰 刊期: 2012年第33期

  • 精神分裂症患者发生冲动行为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重性的精神障碍.本研究对199例发生突发冲动行为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一般症状资料及发生原因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预防与护理对策,以达到减少精神分裂症患者突发冲动行为的发生,减轻所造成的不良后果.

    作者:费惠慧 刊期: 2012年第33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肺宁合剂中麻黄碱的含量

    目的 探究HPLC法测定肺宁合剂中麻黄碱的含量.方法 采用HPLC法测定.结果 麻黄碱在0.3~1.6mg范围内峰内面积与进样量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加样平均回收率100.2%,RSD为0.34%.结论 采用HPLC法测定肺宁合剂中麻黄碱的含量在一定范围内峰内面积与进样量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加样平均回收率较高.由此该方法具有简便可靠、稳定准确、灵敏度高、重复专属性好的特点,适合于含有麻黄碱的复发制剂,以此可作为产品质量控制的重要依据.

    作者:李步阳;聂彦丰 刊期: 2012年第33期

  • 舒芬太尼复合左布比卡因硬膜外麻醉用于剖宫产术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剖宫产时舒芬太尼复合0.5%左布比卡因硬膜外麻醉的效果.方法 将40例行剖宫产术产妇根据硬膜外麻醉用药不同分为两组,每组各20例.Ⅰ组,舒芬太尼15μg+0.75%左布比卡因10ml,用0.9%氯化钠溶液稀释至15ml.Ⅱ组,1.73%碳酸利多卡因12ml用0.9%氯化钠溶液稀释至15ml.观察两组产妇血压、心率、SpO2、术中镇痛效果、腹壁肌松质量、有无寒颤反应情况、新生儿即刻Apgar评分及不良反应.结果 术中镇痛效果于探查时有显著性差异,其余时段无显著性差异,血压变化和寒颤反应Ⅰ组明显优于Ⅱ组.结论 舒芬太尼复合左布比卡因用于剖宫产术镇痛效果确切,循环稳定,并可减少寒颤反应等不良反应.

    作者:包天秀;李敏;孙建宏 刊期: 2012年第33期

  • 依达拉奉与疏血通联合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依达拉奉与疏血通联合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2009年6月-2011年12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采用依达拉奉与疏血通联合治疗.观察两组疗效.结果 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ESS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第1、2周 ESS值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DL值治疗后第2、3周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脑梗死患者采用依达拉奉联合疏血通治疗,可显著提高临床效果,具有一定的安全性,使患者脑梗死神经功能缺失情况及生活能力明显改善,进而在较大程度上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王力川 刊期: 2012年第33期

  • 乳腺癌患者经外周静脉留置中心静脉导管发生异位的正位处理

    目的 分析乳腺癌患者经外周静脉留置中心静脉导管(PICC)发生异位的情况,探讨正位处理方法和护理对策.方法 对乳腺癌患者PICC发生异位的情况进行分析,再进行正位处理.结果 本组42例乳腺癌患者PICC发生异位的患者,经过分析和处理,40例正位成功,其中2例血管畸形正位不成功,总有效率95.24%.结论 乳腺癌患者PICC发生异位的正位处理与是否撤导丝关系不大,主要在于选择合适的血管,以及根据胸片将导管撤出合适的长度.

    作者:张婷;尚立华;张广英 刊期: 2012年第33期

  • 可吸收缝合线在会阴侧切中的应用

    目的 观察分析生物性可吸收缝合线在妇产科会阴侧切中的临床应用,总结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0年4月-2012年4月260例采用生物性可吸收缝合线的妇产科患者作为观察组;再选择246例采用普通铬制肠线缝合的妇产科患者作为对照组.观察对比产妇手术缝合时间、术后伤口肿胀和疼痛、术后愈合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在术后伤口肿胀和疼痛、术后愈合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可吸收缝合线作为一种生物材料,以其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机械强度,在妇产科手术中应用效果良好,在手术时间的缩短、术后感染率的降低、疼痛的减轻等方面对患者个人、科室及医院的管理都体现出了重大的意义,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孙唤明;高连 刊期: 2012年第33期

  • 莫西沙星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莫西沙星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我科收治的下呼吸道感染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左氧氟沙星治疗;治疗组给予莫西沙星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综合疗效、细菌性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细菌清除率及药物敏感率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轻微,均能耐受,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莫西沙星治疗下呼吸道感染效果肯定,可有效缓解症状,抗菌作用强,安全有效.

    作者:罗勇飞 刊期: 2012年第33期

  • 闭合复位经皮穿弹性髓内钉内固定配合中药治疗儿童前臂骨干双骨折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闭合复位经皮穿弹性髓内钉内固定配合中药治疗儿童前臂骨干双骨折的疗效,为儿童前臂骨干双骨折治疗提供借鉴.方法 将本院收治的30例儿童前臂骨干双骨折采取闭合复位经皮穿弹性髓内钉内固定配合中药治疗,术后进修X线检查与并发症观察,前臂功能评分,评价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随访3~6个月,本组30例,优21例,良7例,优良率93.33%.结论 闭合复位经皮穿弹性髓内钉内固定配合中药治疗儿童前臂骨干双骨折具有手术损伤小,固定牢固等优点,且并发症发生率底,是治疗儿童前臂骨干双骨折的有效方法之一.

    作者:李军 刊期: 2012年第33期

  • 保乳手术在早期乳腺癌患者中的应用及护理

    目的 探讨保乳手术在早期乳腺癌患者中的应用,并总结其护理方法,指导临床实践.方法 对2010年1月-2012年3月在我院治疗的65例早期乳腺癌患者,行保乳手术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总结经验.结果 所有患者均手术成功,术后恢复良好,住院时间5~10d,术后无并发症.结论 保乳手术在早期乳腺癌的治疗中,创口小、易愈合、疗效确切,加上有效的护理措施,是一种较理想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房思良;张宇;齐佳 刊期: 2012年第33期

  • 我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应用情况研究

    目的 对我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评价、分析,旨在发现问题、查找原因,从而指导我院抗菌药物的使用更加趋于合理.方法 以抗菌药物使用的类别及品种排序为指标对我院2010年6月-2011年12月住院部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全面评价.结果 非手术组使用类别以青霉素类为主,品种为美洛西林,手术组使用类别以头孢类为主,品种为头孢替安.结论 我院抗菌药物的使用基本合理,但是仍存在一定问题,应加大管理力度,使抗菌药物的使用更加安全、有效、合理、经济.

    作者:陈静;朱瑾 刊期: 2012年第33期

  • 交锁髓内钉与加压钢板治疗股骨干骨折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交锁髓内钉与加压钢板治疗股骨干骨折的疗效.方法 将136例股骨干骨折患者平均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交锁髓内钉治疗;对照组给予加压钢板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交锁髓内钉用于治疗股骨干骨折具有切口小、创伤小、愈合快、治愈率高等特点,符合现代微创手术要求,优于加压钢板治疗,是目前治疗股骨干骨折的优先选择.

    作者:刘小淳 刊期: 2012年第33期

  • 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分娩方式的选择分析

    目的 探讨瘢痕子宫再次妊娠的分娩方式的选择.方法 对60例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孕妇的分娩方式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60例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孕妇中选择阴道试产35例,阴道试产率58.33%(35/60),试产成功率80%(28/35);剖宫产32例(其中包括阴道试产失败改剖宫产7例),所有阴道分娩和剖宫产母婴情况均良好.结论 瘢痕子宫并非剖宫产的绝对指征,对符合阴道试产条件者,在严密监护下阴道试产是完全可行的,降低再次剖宫产率,有利于产后恢复,进一步提高产科质量,促进围生医学的进一步发展.

    作者:潘莉 刊期: 2012年第33期

  • 小剂量米非司酮在妊娠流产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米非司酮在孕妇妊娠流产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07年8月-2011年3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74例妊娠孕妇,进行口服米非司酮治疗,剂量为75mg/次,1次/12h,共2次,停药12h宫腔放置冰镇水囊.结果 患者在接受治疗和处理后,引产时间缩短,出血量减少,成功率比较高,且没有出现并发症.结论 对于妊娠孕妇流产,采用米非司酮效果良好,操作简单,安全可靠,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李晶 刊期: 2012年第33期

  • 髋部骨折围术期的护理

    目的 探讨髋部骨折围术期的护理和康复功能训练,减少并发症,提高手术成功率.方法 对56例髋部骨折患者进行围术期的整体护理和早期功能训练,出院后康复期训练指导,随诊3~24个月.结果 56例患者中,1例高龄有慢性支气管炎史并发肺炎,1例高龄女患者张力性尿失禁,经对症治疗后好转康复出院.其余均无并发症发生,其髋部畸形疼痛减轻,稳定性和运动功能恢复和改善.结论 髋部骨折围术期的整体护理和正确康复功能训练,是可以预防并发症,恢复和改善关节功能,保护手术成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重要过程.

    作者:刘连芳 刊期: 2012年第33期

  • 多发性骨折致创伤性休克的急救护理

    目的 了解骨科创伤性休克的特点,缩短急救时间,提高抢救成功率.方法 采取边诊断边救治,再诊断再救治,优先处理致命伤的原则.结果 抢救及时迅速,13例休克患者均抢救成功.结论 对于创伤骨科而言,要求护理人员有更高的创伤骨科技术,复苏过程中,如何正确掌握补液速度,防止补液不足,有待进一步研究.

    作者:陈星星;蒋秋萍 刊期: 2012年第33期

  • 影响消化性溃疡幽门螺旋杆菌检测结果的相关因素研究

    目的 分析影响消化性溃疡幽门螺旋杆菌检测结果的相关因素.方法 收集本院2010年1月-2012年4月胃镜确诊的消化性溃疡患者1000例,分为观察组(药物治疗后)和对照组(未药物治疗),均使用活检病理切片及14C尿素呼气试验方法检测幽门螺旋杆菌.结果 观察组中细菌培养幽门螺旋杆菌阳性率为78.62%(625/795);对照组为18.67%(38/205),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幽门螺旋杆菌检测可能出现误差,临床确诊应注意结合症状体征和其他辅助检查.

    作者:刘盛会 刊期: 2012年第33期

  • 肛周脓肿一次性切开术治疗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肛周脓肿一次性切开术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0年2月-2011年9月肛周脓肿患者90例,行一次性切开术.结果 一次性切开术治疗肛周脓肿,方法有效,患者均好转出院.结论 通过对肛周脓肿患者的临床治疗,有助于减少其发病率,使病患更好地恢复健康,进一步提高临床的治疗水平.

    作者:唐鹏;黄明江 刊期: 2012年第33期

  • 急性肾功能衰竭病因及治疗

    目的 分析急性肾功能衰竭(ARF)的病因及治疗.方法 选择我院2010年1月-2011年12月收治的78例ARF患者,分析患者发病病因.将病因分为肾前性ARF、肾性ARF及肾后性ARF.根据常规内科治疗,结合患者病情进行血液净化治疗.结果 本组患者中,肾前性ARF29例,占37.2%;肾性ARF37例,占47.4%;肾后性患者9例,占11.5%,另有3例患者发病原因不明.患者经治疗治愈为54例,好转12例,死亡11例.结论 临床一般将ARF病因分为肾前性ARF、肾性ARF及肾后性ARF.如果患者发生ARF,应尽快明确病因,给予正确、及时的治疗,以降低患者病死率,改善预后.

    作者:吴志刚 刊期: 2012年第33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