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继民;袁海玲
抗菌药物是临床中常用的药品之一,在治疗感染性疾病方面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近年来,随着抗菌药物新药的不断出现以及临床使用的增加,抗生素使用的合理性及安全性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对某医院普外科手术患者今年四月已出院病例进行了用药情况调查,旨在探讨手术患者抗菌药物使用中存在的问题,从而促进临床合理用药,减少抗菌药物的滥用.
作者:彭彩萍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四妙汤颗粒对糖耐量异常胰岛素抵抗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糖耐量异常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患者严格控制饮食及适量运动;治疗组(3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之上加用四妙汤颗粒.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胰岛素敏感指数较对照组治疗后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四妙汤颗粒对糖耐量异常胰岛素抵抗患者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作者:周黎 刊期: 2011年第03期
将细胞中具备抗原性的成分制备出相应的抗体,利用抗原抗体特异性结合的特点,通过化学反应,使标记于抗体上的显色剂(通常为酶、金属离子、同位素)显示一种颜色,借助于电子、荧光或普通光学显微镜观察其颜色变化,从而在抗原结合部位确定组织细胞某种成分的方法,即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1].
作者:乔吉祥 刊期: 2011年第03期
高血压急症是急诊常见急危重症,病情凶猛,可造成机体重要脏器的严重损害,甚至致残、死亡.因此,能否对高血压急症进行及时恰当的治疗、对病情进行严密监测和护理,对控制病情、减少并发症至关重要[1].我科通过对收治的25例高血压急症患者进行一系列护理干预措施,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宗彩霞 刊期: 2011年第03期
肝脏含有丰富的药酶系统,是药物代谢的主要场所,故其容易遭遇药物或毒物的损害而致病,尤其是肝脏有病时更易发生肝损害.本研究显示抗生素、非甾体抗炎药、抗结核药、中药为常见药物致肝损害的因素.
作者:李忱;胡菱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20%甘露醇对持续性头痛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1995-2001年的持续性头痛(头痛持续时间均超过4h)患者126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2例)和对照组(64例).在治疗原发病的基础上,治疗组另给予20%甘露醇和非甾体类解热止痛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疗效.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显效50例,有效12例,无效0例;对照组显效8例,有效39例,无效17例.结论 甘露醇对持续性头痛有良好的治疗作用,能显著改善头痛症状.
作者:李馨 刊期: 2011年第03期
国家卫生部和中医药管理局在2002年初联合颁布的<医疗机构药师管理暂行规定>中提出了医院应逐步建立临床药师制的规定.因此,积极推行临床药师制,开展以患者为中心的药学服务将是医院药学的发展方向.
作者:王秀兰 刊期: 2011年第03期
阑尾周围脓肿是阑尾炎转归的一个病理类型,多采用阑尾周围脓肿切开引流术.我院2008年12月-2009年1月收治阑尾炎37例,手术治疗35例,其中阑尾周围脓肿5例,现将5例阑尾周围脓肿病灶清除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巩怀玉 刊期: 2011年第03期
IgA肾病(IgA nephrophathy)特征是肾活检免疫病理显示在肾小球系膜区以IgA为主的免疫复合物沉积,以肾小球系膜增生为基本组织学改变,因此也称为Berger病[1-2].
作者:何琳;孔庆歆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 从体外抗菌试验的角度观察比较黄芩颗粒和煎剂两种剂型的抗菌效果.方法 用试管内药液两倍稀释法分别测定黄芩颗粒和黄芩煎剂对9株试验菌小抑菌浓度(MIC).结果 两种剂型对各实验菌的MIC为:黄芩颗粒为0.1250~0.0039 g/ml,黄芩煎剂为0.1250~0.0020 g/ml.结论 黄芩颗粒对白喉棒状杆菌和绿脓假单胞菌的抑菌作用优于黄芩煎剂;而黄芩煎剂对白色念珠菌的抑菌作用优于黄芩颗粒;对大肠埃希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的MIC两者相同,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甲型溶血性链球菌和卡他球菌的抑菌作用大致相当.
作者:罗海燕;邝枣园;黄雅丽;孙冬梅;黄少伟;李建婷 刊期: 2011年第03期
不稳定型心绞痛是介于稳定型心绞痛与急性心肌梗死之间的一种综合征.我院2007年10月-2009年6月用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和阿司匹林口服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士文 刊期: 2011年第03期
宫颈炎症为妇女的常见疾病,近年治疗方法有药物、激光、微波等,但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疗效不肯定.宫颈上皮内瘤样变过去往往子宫被切除,治疗复杂且致使妇女丧失生育功能.近几年来使用环形电切术(LEEP)手术治疗宫颈疾病,效果已得到广大学者的认可.我院地处山区,2008年1月-2010年1月用LEEP治疗122例各类宫颈疾病,短期观察疗效满意,现将资料报告如下.
作者:张彦君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 评价肝动脉化疗栓塞与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后联合应用艾迪注射液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原发性肝癌患者113例,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38例,采用单纯介入治疗;治疗组75例,采用介入术后联合应用艾迪治疗.以术后1个月、3个月症状及肝功能好转情况,CT平扫及增强肿瘤缩小率,甲胎蛋白(AFP)下降50%的比例,1年、2年生存率评估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患者治疗后症状及肝功能好转率、肿瘤缩小率、AFP下降50%比例以及1年、2年生存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肝动脉化疗栓塞术联合艾迪注射液是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较好的治疗方法.
作者:张建新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肾络通治疗以蛋白尿为主的IgA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20例以蛋白尿为主的IgA肾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在基础治疗基础上,治疗组予肾络通方,对照组予洛丁新,均治疗12个月,观察治疗前后两组疗效和中医症候积分、肾小球滤过率(GFR)、血肌酐(Scr)、24 h尿蛋白定量、血浆清蛋白(ALB)等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 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两组中医症状积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后24 h尿蛋白定量降低、ALB升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24 h尿蛋白定量、ALB差异亦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肾络通具有改善患者症状、降低蛋白尿、保护肾功能的作用.
作者:丁英钧;潘莉;王月华;蔡冀民;赵玉庸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环孢素A、司坦唑醇联合咖啡酸片治疗初治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CAA)的疗效及发挥疗效的机制.方法 将92例CAA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予以环孢素A、司坦唑醇联合咖啡酸片治疗方案;对照组予以环孢素A、司坦唑醇治疗方案.结果 实验组治疗后,无效2例,稍缓解25例,部分缓解20例,完全缓解2例;对照组治疗后,无效8例,稍缓解18例,部分缓解16例,完全缓解1例,两组疗效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879,P<0.05).;两组患者的血清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水平和血清血小板生成素水平在治疗前无显著性差异,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血清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水平和血清血小板生成素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骨髓粒细胞系所占比例和巨核细胞数在治疗前无显著性差异,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骨髓粒细胞系所占比例和巨核细胞计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咖啡酸片对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有很好的疗效,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刘冯;肖丁华;莫东华;文飞球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米非司酮(Mifepristone)又名息隐,是法国Roussel-Uclaf公司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推出的抗孕酮的甾体药物.米非司酮的化学结构中由于第11位的[4-(N,N-二甲基氨基)]苯基基团的特点,在与孕酮竞争受体时占优势而成为孕酮拮抗剂,其本身并无孕酮活性.它的研制成功是抗生育药物领域的重大进展.
作者:朱春芳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黛力新联合天舒胶囊治疗紧张型头痛的疗效.方法 选取2008年3月-2010年9月就诊的紧张型头痛伴有焦虑和(或)抑郁状态的患者261例,将其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131例,用黛力新+天舒胶囊治疗;B组对照组130例用天舒胶囊,进行随机单盲对照研究.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分对其抑郁和(或)焦虑情况进行治疗前及治疗后(第2、4周)的评估.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对照组为69%,两组患者疗效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黛力新联合天舒胶囊治疗紧张型头痛的疗效优于单药治疗,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潘鹏克 刊期: 2011年第03期
探讨合并有心力衰竭的大面积脑梗死在治疗过程中的方法技巧,总结在治疗过程中出现脑水肿与心力衰竭相互加重矛盾的解决方案.
作者:麻玉国 刊期: 2011年第03期
新生儿硬肿症是指新生儿期由多种原因引起的皮肤和皮下脂肪变硬,常伴有水肿和低体温的疾病,重症可出现器官功能损害.本病可能的致病因素如寒冷、早产、低体温、感染等,一般出生后一周内早产儿和低体重儿多见.
作者:高月连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 回顾性对比分析地塞米松(DX)和不同剂量甲泼尼龙琥珀酸钠(MP)治疗过敏性休克的临床缓解时间.方法 对36例过敏性休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随机分为3组:DX组12例,先静脉推注地塞米松注射液10 mg,然后将地塞米松注射液10 mg加入0.9%氯化钠溶液250 ml静脉滴注维持;小剂量MP组12例,先静脉推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40 mg,然后将甲泼尼龙琥珀酸钠40 mg加入0.9%氯化钠溶液250 ml静脉滴注维持;大剂量MP组12例,先静脉推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80 mg,然后将甲泼尼龙琥珀酸钠120 mg加入0.9%氯化钠溶液中静脉滴注维持.其他治疗措施及方法相同.分析比较3组患者症状缓解所需时间.结果 经抗休克治疗后3组患者症状均得到有效缓解,3组患者症状缓解所需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X组平均缓解时间长于不同剂量MP组,而小剂量MP组患者症状平均缓解时间要长于大剂量MP组,3组平均缓解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过敏性休克患者早期使用大剂量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治疗可迅速而有效的缓解临床症状.
作者:刘斌;欧阳晟;洪小英 刊期: 2011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