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门诊药房药品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与探讨

赵辉

关键词:门诊药房, 药品质量管理
摘要:药品调剂是药品质量体系的一个环节,药房窗口为患者提供全方位的服务,保证药品的质量安全是根本.通过对药房日常工作中药品不合理存放的细微环节的分析,提高药房工作人员对药品保存认识,减少影响药效的各种人为因素,确保医院药房能够提供安全、有效的药物.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复方白芨灌肠液治疗重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临床观察及社区应用前景

    目的 探讨复方白芨灌肠液对重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治疗效果及社区应用前景.方法 将符合入选标准的46例重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对照组各23例,均给予抗炎、抑制免疫反应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复方白芨灌肠液灌肠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表现、结肠镜表现、粪便常规及C-反应蛋白、血沉等指标的变化.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临床严重程度、结肠镜表现、粪便常规、C-反应蛋白及血沉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疗效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复方白芨灌肠液可以有效降低重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C-反应蛋白、血沉水平,并能较好改善临床症状、结肠镜表现、粪便常规,治疗效果显著,为社区合理、安全、有效防治该病提供了实践基础.

    作者:武玉俐;孙冰;董青;马利群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妇女TORCH感染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风疹病毒、弓形虫、巨细胞病毒的IgG、IgM在产科和妇科人群中的分布,为预防TORCH感染和做好优生优育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产科和妇科人群的风疹病毒、弓形虫、巨细胞病毒的IgG、IgM,并对两组人群进行比较.结果 育龄孕妇风疹病毒IgG阳性率为82.65%,弓形虫1gG阳性率为0.09%,巨细胞病毒IgG阳性率为94.75%;风疹病毒IgM阳性率为9.25%,弓形虫IgM阳性率为3.55%,巨细胞病毒IgM阳性率为2.49%.结论 育龄妇女巨细胞病毒、风疹病毒感染率较高,提示应及早进行育龄妇女TORCH筛查,以做好优生优育工作,提高出生人口素质.

    作者:胡春颖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降糖速度分析

    目的 探讨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佳降糖速度.方法 选取31例糖尿病合并冠心痛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现察组16例,降糖速度控制在<4mmol·L-1·d-1,对照组15例,降糖速度控制在4~6mmol·L-1·d-1,比较两组患者降糖前后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肝肾功能变化情况.结果 现察组治疗后患者LVEF显著高于治疗前(t=21.320,P<0.05)和治疗后的对照组(t=13.624,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尿素氮(BUN)、肌酐(Cr)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在无严重低血糖事件发生前提下,降糖速度控制在<4mmol·L-1·d-1,能使患者受损的左心功能得到逆转,有利于患者的预后.

    作者:宁方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螺旋CT结合超声对肝门部胆管细胞癌的诊断分析

    目的 研究分析螺旋CT与超声相结合对肝门部胆管细胞癌(Klatskin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穿刺活检或手术病理证实的23例肝门部胆管细胞癌的螺旋CT及超声资料.结果 23例患者中,采用螺旋CT与超声相结合的检查方法,有21例检出并显示侵及范围,正确率达到90%以上,只有2例误诊为单纯性胆道炎症.结论 螺旋CT与超声联合应用提高了肝门部胆管细胞癌诊断准确性,为术前方案的制定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作者:高芳;朱纹枢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不同方法检测HBsAg结果比较

    我站为了保证血液质量安全,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血站质量管理规范>、<血站实验室质量管理规范>、<临床输血技术规范)和相关国家标准,规定HBsAg检测必须经过初筛和复筛.具体操作流程如下:无偿献血者在流动采血车上先用胶体金试纸条法检测HBsAg(初筛),初筛合格后,再采血并留取该血样标本,送交站内检验中心进行检测(复筛).检验中心再用2种不同厂家试剂采用ELISA法进行检测.只有初筛和复筛结果全部为阴性,才能报HBsAg阴性结果.笔者经过5个月的数据统计,得出将初筛和复筛结果结合起来,更能有效保证血液的质量.

    作者:盛利珍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基层卫生院药品管理办法的实践与总结

    基层卫生院药房管理工作比较繁琐,其中包括药品管理、人员管理、调剂管理、抗生素合理应用管理、门诊及住院医师处方管理、卫生管理、设施管理等,其中药品管理是核心.我们医院药品管理经历了两种模式,即粗放式管理和精细化计算机网络管理,两种管理模式各有利弊,现分别分析如下.

    作者:吴丽华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自动生化分析仪与快速血糖仪血糖测定的对比分析

    目的 探讨INTERGRA-4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与快速血糖仪检测血糖结果的相关性及差异性,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应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和快速血糖仪分别对45例患者的血清和末梢血进行测试,测得的数据用SPSS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结果 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与快速血糖仪测得的血糖值分别为(7.27±3.41)mmol/L和(7.87±3.30)mmol/L,快速血糖仪测得值较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得值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分析表明,二者呈正相关(r=0.91,P<0.001).结论 标本未及时测定是引起血清血糖值假性偏低的主要原因.因此,标本采集后应立即送检,以使结果有较高的准确性.

    作者:刘德山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自拟消淋汤治疗2型糖尿病女性无症状菌尿46例临床分析

    目的 现察自拟消淋汤治疗女性2型糖尿病无症状菌尿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符合诊断标准的8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6例)和对照组(34例),治疗组中药口服并外洗,对照组口服抗生素,记录治疗前后患者的临床表现、尿常规、中段尿培养等指标,对比分析,并进行随访.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9.13%,对照组为70.59%,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后治疗组尿耐药菌、真菌的检出率低于对照组,治疗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药可有效治疗女性2型糖尿病无症状菌尿,并可减少复发.

    作者:张焱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Kugel腹股沟疝修补术15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Kugel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的经验.方法 采用美国巴德公司生产的Kugel补片,于2006年8月-2007年10月为15例腹股沟疝患者施行无张力修补术.观察手术时间、术后舒适性、并发症和复发率.结果 15例患者术后至今均未复发,手术效果满意.结论 Kugel腹股沟疝修补术是一个开放的、无张力的、免缝合的经腹膜前途径腹股沟疝修补术式,同时也是微创术式,不需要全身麻醉,只要求较少的组织分离和需要-个比全腹膜外人工材料修补法(TEP)更小的空间,亦无需像经腹腔腹膜前人工材料修补法(TAPP)那样进入腹腔.同样也不同于其他开放手术,本术式能够修补整个腹股沟区,包括内环口、海氏三角以及股管,而且不用解剖、包绕精索.具有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的优点.

    作者:李辉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皮试初探

    目前国内外尚无任何资料显示皮试可准确预测头孢菌素类抗生素是否会发生过敏反应,亦无公认的操作方法及判断标准,仍应以同批号原液的配制液做皮试为宜.

    作者:赖庆敏;王晓玲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高血压急症60例诊治体会

    高血压急症是内科常见病和多发病,是指原发、继发高血压,缓进型、急进型或恶性高血压,在某些诱因下,血压突然急剧升高而引起的心、脑等重要脏器的严重功能障碍,急需紧急处理[1].现总结分析我科2007年3月-2010年11月收治的60例高血压急症患者,并将治疗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孙慧兰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胎儿脐带缠绕围生期观察及临床处理

    目的 探讨胎儿脐带缠绕孕妇临床特点及处理方法.方法 连续进行胎心宫缩监护,比较现察组(脐带缠绕组)和对照组的胎心率(FHR)改变、羊水Ⅰ~Ⅲ度粪染率、新生儿窒息率、分娩方式、脐带缠绕周数及脐带长度.结果 脐带缠绕组阴道胎吸助产率、剖宫产率、胎儿宫内窘迫及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但自然分娩率仍高于剖宫产率.结论 对脐带缠绕的孕产妇加强围生期保健,产时密切监护,适时产科处理是降低新生儿窒息、围生儿死亡的有效措施.同时说明脐带缠绕的孕产妇不能盲目首选剖宫产术,应密切观察产程,当出现胎儿宫内窘迫时才行剖宫产术,并且脐带缠绕2周或2周以上好选择剖宫产术.

    作者:李合心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补肾化浊胶囊制剂治疗糖尿病肾病98例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补肾化浊胶囊对糖尿病肾病的治疗作用.方法 将162例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均给予控制饮食、控制血糖、控制血压等常规治疗,对照组给予洛汀新口服,治疗组给予补肾化浊胶囊口服制剂,连用3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中医症候积分、尿蛋白、血脂、血清一氧化氮(NO)、血清C-反应蛋白(CRP)的变化.结果 两组治疗后中医症状积分变化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尿白蛋白排泄率、24h尿蛋白定量均减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血清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及CRP水平降低,N0水平升高,与治疗前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TC、TG、CRP、NO水平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补肾化浊胶囊可改善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症状,通过降低尿蛋白、抑制肾脏内炎症反应、升高血清N0、改善脂代谢异常实现对肾脏的保护作用.

    作者:王淑花;赵丽;邢文广;唐淑芬;裘松雅;韩文生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枸橼酸莫沙必利片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研究

    目的 观察枸橼酸莫沙必利片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我院2009年5月-2010年10月收冶的胃食管反流病患者102例,随机分为现察组51例和对照组51例,两组患者均常规服用奥美拉唑肠溶片,同时对照组加用多潘立酮片治疗,观察组加用枸橼酸莫沙必利片治疗,比较分析两组的疗效及安全性.结果 现察组总有效率为98.0%,明显高于对照组84.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5.9%、9.8%,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枸橼酸莫沙必利片治疗胃食管反流病临床疗效满意,且安全性高,是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首选方法之一.

    作者:孙咏涛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复方丹参、654-2注射液及胰岛素外敷治疗糖尿病足部溃疡35例疗效分析

    目的 观察复方丹参、654-2注射液及胰岛素外敷治疗糖尿病足部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35例糖尿病足部溃疡(1~2级)患者在抗菌、清创及降血糖等治疗基础上用复方丹参、654-2注射液及胰岛素外敷治疗溃疡局部,1次/d,总疗程3个月,观察治愈率、好转率.结果 治愈22例(占62.8%),好转9例(占25.7%),无效4例(占11.4%),总有效率为88.5%.结论 复方丹参、654-2注射液及胰岛素局部外敷治疗糖尿病足部溃疡,消除局部高血糖状态,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提高抵抗力,利于溃疡愈合,有较好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张堪宝;范书艳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心脏病或高血压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的护理体会

    腹腔镜胆囊切除(LC)是一种新兴的外科手术治疗手段,是在电视监控下通过腹腔镜实行胆囊切除术,LC具有创伤小、痛苦轻、对患者全身及腹腔局部的干扰少、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和遗留瘢痕较小等优点,但不少患者往往并发不同程度的心脏病、高血压,给LC带来一定的困难和危险.因此,做好心脏病和高血压患者围术期的护理是保证手术成功的重要措施.现将对76例心脏病、高血压行LC患者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刘建英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小儿高热惊厥60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小儿高热惊厥(FC)的临床特点、诊断、治疗及预防.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60例小儿FC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引起小儿FC的常见原因是上呼吸道感染,有效降温是防治FC复发的关键.结论 FC反复发作易发展为癫痫,预防比治疗更重要.

    作者:贺良青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急性心肌梗死早期溶栓治疗的护理配合

    急性心肌梗死早期溶栓治疗可减小梗死面积,改善预后.溶栓治疗时间越早,梗死面积越小,疗效越显著,尤其是在2h内溶栓更佳[1-2],病死率较低.但静脉溶栓也有一定的风险,不可避免地会发生各种类型的并发症,甚至造成死亡.所以加强护理配合有特别的意义.

    作者:丁先琼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替米沙坦对胰岛素抵抗大鼠体质量及糖脂代谢的影响

    目的 探讨替米沙坦对胰岛素抵抗(IR)大鼠体质量及糖脂代谢的影响.方法 3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10只)和高脂组(20只),分别给予普通饲料喂养和高脂饲料喂养(制备IR大鼠模型)8周.8周后高脂组大鼠再随机分为模型组(9只)和替米沙坦干预组(9只).随后替米沙坦干预组大鼠给予替米沙坦5mg/kg灌胃,其余两组则给予等量0.9%氯化钠注射液灌胃,6周后分别测定体质量(BW)、血脂[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IC)]、游离脂肪酸(FFA)、空腹血糖(FBG)、胰岛素(FINS)等指标,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ISI).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替米沙坦治疗后大鼠的体质量、附睾脂肪重量、TC、TG、FFA、FINS显著降低,而ISI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替米沙坦能减轻IR大鼠的体质量和内脏脂肪重量,改善糖脂代谢紊乱,提高胰岛素敏感性.

    作者:黄颖睿;汪小燕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机关在职干部亚健康人群的健康管理

    目的 探讨对亚健康人群实施健康教育的意义.方法 对参加健康体检的149人进行各项常规检查,并对亚健康人群进行健康行为干预.结果 患病的病种和序列中,代谢性疾病和心脑血管疾病已成为危害人们健康的主要疾病.结论 坚持定期体检,早发现致病危险因素,应及早对亚健康人群开展健康教育及管理.

    作者:吴婷玉;刘靖 刊期: 2011年第06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