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护理干预在腹腔镜下输尿管切开取石术中的效果观察

彭立英

关键词:腹腔镜, 输尿管结石, 护理
摘要:目的 观察护理干预在腹腔镜下输尿管切开取石术中的效果.方法 66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3例.观察组采用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2组卧床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卧床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理干预可促进行腹腔镜下输尿管切开取石术患者早日康复,护理效果满意.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缺血修饰白蛋白在慢性肾病合并心肌缺血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 评价IMA作为慢性肾脏患者急性心肌缺血的早期标志物的价值.方法 72例慢性肾病患者根据心肌缺血诊断标准分为心肌缺血组、非心肌缺血组各36例,选择30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应用ACB原理检测3组IMA水平.结果 CKD心肌缺血组、非心肌缺血组IMA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CKD心肌缺血组IMA水平值高于CKD非心肌缺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MA可作为早期诊断CKD患者心肌缺血的灵敏、特异的指标.

    作者:王红梅;胡耀华;田黎明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利用eFilm实现医院X线光片共享的效益分析

    医学影像检查手段的不断丰富和成像技术的飞速进步伴随着大量信息的出现,使不同学科和部门间的信息交流变得愈加频繁而广泛.建立高效率、无胶片化的X线光片共享传输系统,已成为医学影像科和临床各科广泛关注的热点.

    作者:闻亚军;熊润红;杨雪霜;祁艳萍;李永军;高焕武;李志明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血液透析中低血压的观察及护理体会

    低血压是血液透析中的常见并发症,是指透析中平均动脉压较透析前下降≥30mm Hg(1mm Hg=0.133kPa),或收缩压降至<90mm Hg,伴或不伴低血压症状.其特点是发病急、进展快,部分患者发生前无明显前兆症状.低血压可造成血液透析的中断或结束,降低透析充分性.另外,低血压也是造成动静脉内瘘闭塞的一个重要因素[1].因此,早期发现、及时治疗低血压,对维持血液透析治疗、提高透析质量、保护动静脉内瘘等方面均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靳红霞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吴茱萸、小茴香外用治疗小儿口疮120例体会

    小儿口疮是婴幼儿时期常见的口腔疾患,以口颊、舌边、上鄂、齿龈等处发生溃疡为特征,影响小儿的进食和休息,给患儿带来极大痛苦.常用治疗方法为内服消炎药,外敷冰硼散、思密达等药,但其局部刺激性大、疼痛,患儿不易接受,疗程长且效果不佳.

    作者:欧翠敏;邵国兰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嗜铬细胞瘤切除术15例麻醉管理体会

    嗜铬细胞瘤是由嗜铬组织发生的较少见的肿瘤,90%发生于肾上腺髓质,10%发生于肾上腺外嗜铬组织,包括腹膜后和后纵隔等部位.虽然大多数嗜铬细胞瘤为良性,但因其合成和分泌去甲肾上腺素和(或)肾上腺素,导致阵发性或持续性高血压及其他并发症,如心脑血管意外而危及生命[1].嗜铬细胞瘤患者的麻醉处理比较困难,急剧的循环功能紊乱是麻醉与手术危险的根本原因.本院2000年以来实施嗜铬细胞瘤手术15例,现将其麻醉管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赵海泉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甘精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近期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甘精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格华止)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探讨治疗2型糖尿病的佳药物治疗方案.方法 将门诊及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9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9例.对照组给予甘精胰岛素治疗,观察组给予甘精胰岛素联合格华止治疗,治疗6周后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及临床疗效.结果 2组患者治疗后FBG、2hPG、HbA1c水平均下降(P<0.05),且观察组下降更显著(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7.8%高于对照组的7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甘精胰岛素联合格华止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俞铖杰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新生儿医院感染原因分析及预防

    新生儿室是危重患儿监护及治疗的特定区域,收治的患儿多是病情重、早产、体质量极低、先天发育不全等异常新生儿,免疫功能极为低下,是医院感染的易感人群[1].本院对其采取有效预防措施,以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现报道如下.

    作者:梁丽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外伤性昏迷患者32例急诊护理体会

    昏迷主要是由大脑皮质和中脑的网状结构发生高度抑制所致[1].外伤性昏迷是急诊科常见的外科急重症,是急诊外科死亡的主要原因,及时快速的诊治和细致、完善的护理是抢救成功的关键.本院急诊科2009年8月-2010年10月共收治外伤性昏迷患者32例,经积极救治均平安收入本院或转上级医院治疗,现就有关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陈育存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医疗纠纷处理困难的原因及处理技巧

    近年来,医疗纠纷频发各级各类医疗机构都难以摆脱.频发的医疗纠纷干扰了医疗机构的正常工作秩序.频发的医疗纠纷增加了社会管理成本,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焦点问题,也成为困扰医疗机构管理层和医务人员的一大难题.医疗纠纷的增多是社会的进步,与人民群众法律意识的提高相关.一方面说明人民群众开始懂得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另一方面也对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提出了如何依法行医、规范诊治,优化服务以及如何依法保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有关问题.

    作者:翟硕;姚武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影响检验结果的因素分析及质量控制

    检验工作是利用熟练的检测技术和先进的仪器设备,对各种标本进行正确地分析,为临床提供可靠的诊断和治疗依据.检验报告单是病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鉴定医疗事故的重要证据之一,为了杜绝或减少医疗纠纷,必须对分析前、中、后进行全面质量控制.即从医师开化验单开始,后经标本的采集、运送、处理、保存乃至打印,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处理不当,都会影响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因此,要求检验科与临床科必须把握好每一个环节,共同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真实性.

    作者:任国庆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断指再植术后189例护理体会

    手指具有复杂、精细、灵巧的功能,也是人体易受伤的部位.一旦发生断指缺损将严重影响患者生产、劳动及美观,使患者心灵受创.因此,加强术后观察及护理,提高断指再植成功率尤为重要.笔者现将断指再植患者189例的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薛协颖;王秋丽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病毒性心肌炎11例治疗体会

    心肌炎是指心肌中有局限性或弥漫性的急性、亚急性或慢性炎性病变,常为各种全身性疾病的一部分,其中病毒性心肌炎发病率高.病毒性心肌炎是病毒所引起的心肌急或慢性炎症.一般是在病毒感染(如感冒、咽痛、腹泻等)后的1~3周内发生.导致心肌炎的病毒有多种,主要经呼吸道或肠道感染,少数肝炎患者可发生心肌炎.病毒可直接损伤心肌,也可通过免疫机制导致心肌炎症.

    作者:宋素霞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常用宫内节育器6种临床效果比较

    目的 分析评价6种宫内节育器的避孕效果和术后不良反应情况.方法 选择自愿要求放置IUD的妇女600例,按放置IUD的类型分为A、B、C、D、E、F 6组各100例,观察6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E组不良反应较为严重;B组脱环和带器妊娠发生率较高,其次是C组;D组续用率高,其次是F组.结论 元宫型(Cu220)和花式HCu280是临床上使用效果较好的IUD,医务工作者应根据受器者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IUD.

    作者:李锐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成批伤员的急救护理对策

    成批伤员的特点是突发性强、伤员数量多、伤情复杂、抢救难度大[1],对医院的应急性抢救的组织管理提出了严竣挑战.本院是一所综合性一级甲等医院,承担本矿区及周边地区重要的抢救工作,现回顾性总结了批量伤员的急救护理组织管理流程,以不断完善护理组织管理,提高抢救成功率.

    作者:崔琴娥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老年人健康教育方式及效果调查

    目的 探讨社区老年人健康教育方式及效果.方法 采取随机抽样方法对社区300名老年人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进行调查和研究,并实施护理干预.结果 干预后老年人医疗保健知识知晓率、参与文艺体育活动率、人际关系满意率均显著高于干预前,慢性疾病发病率低于干预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健康教育明显改善老年人不良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降低慢性疾病的发病率,增强自我保健意识,提高生存质量.

    作者:蔡燕颜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腹泻80例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160例腹泻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仅给予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葛根芩连汤治疗.观察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50%高于对照组的7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腹泻效果更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玉;冯鹏远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超短波辅助治疗慢性附件炎38例疗效观察

    慢性附件炎是常见妇科疾病,大量普查资料表明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临床普遍采用抗炎药物治疗,但效果并不理想.近年来我院采用超短波辅助治疗慢性附件炎患者38例,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许温;张如春;王文霞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胆总管切开探查后一期缝合21例临床分析

    传统的胆总管切开探查手术常规将胆总管内放置T管引流,为患者术后护理等带来不便.国内外已有成功采用胆总管一期缝合的报道,但在病例选择及效果判断等方面尚未取得理想的一致意见.本院普外科2008年1月-2010年1月共实施胆总管一期缝合手术21例,现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进一步探讨该手术的可行性及临床意义.

    作者:王勇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加替沙星联合抗结核药物治疗复治菌阳肺结核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加替沙星联合抗结核药物治疗复治菌阳肺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 5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抗结核治疗方案;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于强化期每天加用注射用加替沙星0.4g.2组疗程均为8个月.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高于对照组的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加替沙星联合抗结核药物治疗复治菌阳肺结核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袁茂荣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静脉麻醉下行胃镜检查的观察及护理

    随着人们生活标准的不断提高,希望在无痛条件下进行胃镜检查者越来越多.本院2010年7~10月采用丙泊酚行无痛胃镜检查120例,现将其临床观察及护理体会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患者120例,年龄20~65岁,体质量40~90kg,无严重并发症者.

    作者:王晨阳 刊期: 2011年第08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