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护患沟通技巧体会

赵素琴

关键词:沟通, 护患, 技巧
摘要:随着世界医学模式的飞速发展,护理工作在医疗方面越来越重要.护理工作由原来单纯的治疗疾病的护理模式转变为目前根据患者的身心、社会、文化需求提供高质量、人性化的整体护理模式.从重视疾病的康复保健向预防方面转化,重视社会生活和环境因素对疾病变化的影响,重视调动患者主动参与护理的积极性.为提高适合患者个体化的人文护理,促进疾病早日康复,防止医疗纠纷的发生,护士就必须与患者及家属进行交流沟通,以便大限度了解患者的满足和需求,促进医患关系良好发展.实际工作中怎样与患者进行交流沟通,需要注意的问题及沟通的方法,笔者将多年的临床护理经验总结如下.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垂直锁骨下臂丛神经阻滞用于肥胖患者上肢手术的临床观察

    肥胖患者行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时,体表定位困难,易致阻滞不全,外周神经刺激器在区域神经阻滞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1,2].本科对行手术治疗的肥胖患者48例应用新型Stimuplex HNS 12神经刺激器行垂直锁骨下臂丛神经阻滞,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孙岩;夏黎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丙泊酚联合芬太尼麻醉在无痛人工流产术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丙泊酚联合芬太尼麻醉在无痛人工流产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13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5例,对照组以丙泊酚麻醉诱导,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芬太尼麻醉.观察2组丙泊酚用量、苏醒时间及镇痛效果.结果 观察组丙泊酚用量少于对照组,苏醒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优良率为98.5%高于对照组的9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丙泊酚联合芬太尼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术中可产生较好的镇静和镇痛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日亮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无痛胃镜检查的护理体会

    随着内镜技术的发展及社会的进步,无痛胃镜检查已越来越受患者青睐,但在检查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不良反应.现将本院2006年6月-2010年6月无痛胃镜检查患者272例的不良反应归纳总结,并研究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法,以期更好的开展服务.现报道如下.

    作者:曹惠萍;樊美琼;杨日雯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不合理用药现象及促进合理用药措施分析

    合理用药是指安全、有效、经济、适当的使用药物.世界卫生组织(WHO)调查指出全球患者1/3死于不合理用药[1].我国医院的不合理用药情况也相当严重,占用药总数的12%~32%[2].不合理用药危害人类健康与生命安全,不但增加了有限的社会资金和个人的经济负担,也使人类生存空间的资源日益匮乏.现将不合理用药分析如下.

    作者:刘倩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门诊药房新型调剂模式的探讨

    门诊药房取药流程是就医流程的一个重要环节,此流程的工作效率和质量影响着就医过程的整体质量,为了实现既提供优质医疗服务又降低医疗费用的目标,我院门诊西药房为此进行了探讨,总结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经验,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义奎;李刚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手术室教学双方对实践内容需求认知的调查

    目的 了解手术室教学双方对实践内容的需求认知,以缩短教学双方的认知差距,为临床教学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自制调查表对20名护生、18名带教老师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护生对现代手术室护理理念不够明晰,在人际沟通和心理护理、对患者的健康教育、自我保护意识、带教老师的资历的认知方面与带教老师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P<0.01).结论 带教老师应运用自己丰富的学识耐心指导,树立护生整体护理观念,培养护生的人际沟通和健康教育能力.

    作者:万卫红;唐浪娟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门诊输液治疗中抗生素不良反应分析

    目的 分析门诊输液治疗中抗生素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Excel电子表和手工筛选方法,按患者性别、年龄、与ADR有关的抗生素种类、ADR的损害类型及其临床表现、ADR因果关系评价等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ADR报告中男女比例为1:1.09,以<10岁和31~40岁患者较多,其中<10岁儿童发生率高;引起ADR的药物主要集中在β-内酰胺类、喹诺酮类林可霉素;ADR损害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为主,共48例;新的、严重的ADR 2例;经积极处理,所有患者均治愈或好转.结论 加强医院输液室ADR报告和监测工作,分析有价值的信息,可以提高临床用药水平,保证用药安全有效.

    作者:郑帅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人性化护理在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 观察人性化护理在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10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2组均给予精神科常规治疗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人性化护理管理.分别于护理前、护理3个月末评定生活质量评分,并评价2组护理满意度.结果 2组护理3个月后生活质量较护理前均改善,且观察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率为80%高于对照组的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有利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其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

    作者:熊铁勇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高血压引起的主动脉夹层患者60例用药分析

    目的 了解主动脉夹层(AD)患者降压药物使用情况.方法 选择由高血压引起的AD患者60例,对其降压药物使用情况及血压、心率达标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入院时为尽快达到目标血压,首选硝普钠静脉用药联合多种口服降压药物;口服降压药物使用率排列:β受体阻滞剂>钙离子拮抗剂(CCB)>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α受体阻滞剂>利尿剂;出院用药仍为多种降压药物联合使用;患者出院时血压、心率达标率显著高于入院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高血压引起的AD患者降压药物使用特点为强效、多药联合,有效缓解了病情,但临床药师仍应加强药物不良反应监测、出院教育及随访工作.

    作者:黄玉玲;张晓娟;杨敏;杨辉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甘精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近期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甘精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格华止)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探讨治疗2型糖尿病的佳药物治疗方案.方法 将门诊及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9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9例.对照组给予甘精胰岛素治疗,观察组给予甘精胰岛素联合格华止治疗,治疗6周后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及临床疗效.结果 2组患者治疗后FBG、2hPG、HbA1c水平均下降(P<0.05),且观察组下降更显著(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7.8%高于对照组的7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甘精胰岛素联合格华止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俞铖杰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静脉麻醉下行胃镜检查的观察及护理

    随着人们生活标准的不断提高,希望在无痛条件下进行胃镜检查者越来越多.本院2010年7~10月采用丙泊酚行无痛胃镜检查120例,现将其临床观察及护理体会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患者120例,年龄20~65岁,体质量40~90kg,无严重并发症者.

    作者:王晨阳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阿司匹林的临床药物研究

    阿司匹林(ASA)早期主要用于止痛、退热、抗炎及抗风湿治疗.20世纪70年代发现ASA在高危患者发生心肌梗死、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一、二级预防中是一种有效的抗血小板药物.研究表明,服用ASA的中年男性在5年随访期间首次心肌梗死的发生率下降44%[1].虽然ASA可以显著减低心肌梗死和缺血性心血管事件的发生.但是,许多患者并没有正规接受ASA的治疗.本文资料在使临床医师提高对ASA的了解,正规使用ASA,使更多的患者受益.

    作者:黄瑾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高龄股骨颈骨折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股骨颈骨折是我院骨科的一种常见病及多发病.随着社会发展,人类寿命的延长,高龄老人越来越多,股骨颈骨折的患者也逐年增多[1].临床上以>60岁的老年患者多见.若保守治疗时间较长易产生并发症,如:压疮、坠积性肺炎、深静脉血栓等,这些并发症不仅影响骨折的愈合,严重时可危及生命.目前认为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是治疗高龄股骨颈骨折的有效方法.现将本院骨科2008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的股骨颈骨折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的高龄患者30例围术期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南香菊;闫伟香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不典型乳腺癌3例彩色超声声像图表现

    例1.女,37岁,因乳房疼痛到我院就诊.临床检查:双乳对称,丰满,双乳腺局部皮肤无红肿、破溃,无橘皮样外观,乳头无内陷,无溢液,双乳可及多发散在片状,索条状腺体样组织,压痛,边界不清,活动度好.彩色超声检查:左乳下象限6点处可见3个实质低回声区,大小分别为:1.8cm×0.9cm, 1.6cm×0.7cm,2.2cm×0.8cm,呈条状,树枝状,散在分布,相互有连续;上象限2点处可见一个实质低回声区,大小2.1cm×0.6cm,呈条状,树枝状,边界清,内部回声不均,可见多个散在点状强回声,其周边可见2~3支血流.

    作者:曹亚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急腹症的观察与护理

    急腹症是外科常见临床症状之一,可发生于腹部损伤及多种腹部疾病(如阑尾炎、肠梗阻、胆道疾患、胰腺炎等).护理人员对病情的严密观察,能为医师提供早期疾病演变的信息,使患者得到及时抢救与治疗;耐心细致地周密护理,可有效预防并发症,使患者早日康复.笔者现结合临床实践将急腹症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黄玲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右心室心肌梗死1例院前救护体会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一种严重的心血管疾病,且多于院外突然发作.AMI患者早期处于高危状态,并发症多,易猝死.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疾病谱发生了相应改变,心血管疾病也呈增多趋势.因而AMI的院前急救显得极为重要.现将本科右心室梗死患者1例的院前急救与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蒋彩霞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干预措施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是指应用机械通气治疗48h后和停用机械通气拔除人工气道48h内发生的肺实质的感染性炎症,是导致死亡增加、住院时间延长及治疗费用增加的主要原因之一[1].通过对患者危险因素的分析,并运用综合有效的护理措施对VAP的发生进行预防和控制,可有效降低其发生率,提高疗效.

    作者:刘丽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肛周脓肿40例临床诊治体会

    肛周脓肿是肛窦感染化脓,蔓延到肛门直肠周围间隙而形成的脓肿,脓肿破溃或切开排脓后,脓腔逐渐缩小即形成肛瘘.以往国内对脓肿及肛瘘一直是按2种疾病进行分期手术,尤其是范围较大的脓肿和高位脓肿,先采取一期脓肿切开引流术,再进行二期肛瘘切开挂线术.2005年1月-2009年1月我科采用脓肿一期切开引流术、脓肿切开对口引流术、脓肿切开挂线术等方法治疗肛门直肠周围脓肿患者40例,均获得满意效果,现总结如下.

    作者:李洋军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脑梗死的诊断与治疗

    脑梗死是人们所关心的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其发病率及致残率都很高,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以往对该病的早期诊断及治疗缺乏有效方法,经过科研人员及临床工作者的不断努力,目前对该病的诊治有了很大进展,尤其在影像学的早期诊断及早期、超早期溶栓治疗等方面.

    作者:田秀辉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妊娠期糖尿病分娩期护理

    糖尿病是严重危胁人类健康的世界性公共卫生问题.目前,我国糖尿病患者数量已>4000万,且仍有增高的趋势,为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医疗负担.妊娠期发生或发现的糖尿病称为妊娠期糖尿病,是产科常见的妊娠合并症之一.妊娠期糖尿病对母婴影响严重,使自然流产、早产、并发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感染、羊水过多的机会大大增加.同时由于巨大儿出生率的增加,手术产和产伤机会增多,对母婴的健康危害增加.

    作者:周婉萍;姚红霞 刊期: 2011年第08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