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喜兰
连翘叶与连翘果实在化学成分上有很大的相似性,民间广泛作为清热解毒药物使用,也有以连翘叶提取物取代连翘药材提取物入药而引起较大混乱.本文分析了这种现象的成因,并分析了中药现代化研究中存在的普遍性问题及其研究思路.
作者:叶华;吴臻;李发荣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了解咸宁学院大学生错牙 合畸形的患病率,为咸宁地区制定相应的治疗对策提供依据.方法 以个别正常牙合和Angle错牙合分类为标准,制定统一的问卷对咸宁学院888名大学生进行口腔错牙 合畸形检查和问卷调查,并做详细记录.结果 错牙合畸形率为64.53%(573/888),AngleⅠ、Ⅱ、Ⅲ类错牙 合畸形构成比分别为32.98%、39.62%及27.40%.牙列拥挤39.64%,深覆盖37.84%,前牙反牙合13.51%,牙齿错位或扭转9.23%,深覆牙 合6.76%,前牙牙间隙4.50%,锁牙合3.38%,前牙开牙合1.12%,前牙对刃牙合2.25%.结论 大学生的错牙 合畸形患病率偏高,人们对口腔预防意识较差,对牙病防重于治的认识不足,可见口腔健康教育工作任重而道远.
作者:吴楠;陈黄琴;郑超;吴红;周美玲;熊炎斌 刊期: 2011年第09期
小儿肛周炎是儿童保健门诊及儿科门诊的常见疾病,通常表现为肛周皮肤红肿、瘙痒、渗液、皮疹、白色乳块状物,特别是患有腹泻、肥胖、多汗的儿童更易发生,且难以治愈.近年来,我们在实施抗炎、收敛等传统治疗方法的同时,在患儿肛门周围皮肤采用卫生纸局部隔离,收到了较好的疗效,现将资料完整的50例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50例患儿均来自儿童保健门诊,年龄20d~3岁,男31例,女19例,其中有29例是因生理性腹泻前来就诊,12例是在健康体检时发现,9例患儿以肛周红肿前来就诊,后21例患儿皆因多汗、肥胖,导致肛周局部通气不畅、分泌物刺激导致肛周炎.
作者:王孝林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治疗中发生反跳现象的原因.方法 对53例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的诊治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38例经积极洗胃、催吐、导泻、利尿及阿托品、解磷定等联合治疗,中毒症状逐渐缓解,平稳痊愈.7例出现反跳现象,其中4例经积极抢救,平稳治愈,另3例抢救无效,死亡.8例来院后虽经积极抢救,症状一直无缓解,终死亡.结论 诊治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特别是乐果中毒患者,要严密观察,彻底洗胃,反复洗胃,切断吸收途径;阿托品和解磷定应用足量,特别是前者停药不能太早,减药不能过早、过快,有条件时可根据胆碱酯酶的动态变化调整阿托品用量,但必须重视反跳时该指标可不下降;一般应在病情稳定,症状消失后仍然维持使用阿托品5~7d.
作者:李馨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替罗非班治疗急性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1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55例.两组患者入院后均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同时给予替罗非班治疗.两组均于用药后4h、24h、72h观察ST段恢复情况.结果 治愈率观察组为80.00%,对照组为67.27%;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2.73%,对照组为85.4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4h、24h、72h ST段恢复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替罗非班治疗急性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临床疗效显著,可使病变的ST段恢复正常.
作者:李玉春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肝硬化门脉高压合并消化性溃疡的发生率.方法 对120例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进行胃镜检查,观察肝硬化门脉高压合并消化性溃疡的发生率.结果 120例肝硬化门脉高压中合并消化性溃疡的发生率为20%.结论 肝硬分门脉高压的患者消化性溃疡的发生率较高,应引起临床重视.
作者:王步峰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评价重建钛板、管状钛板固定治疗肱骨髁间骨折疗效.方法 2004年6月-2008年12月,经尺骨鹰嘴双钛板内固定手术治疗肱骨髁间骨折34例,随访资料完整32例,男21例,女11例;年龄19~72岁,平均42岁.开放性骨折3例,闭合性骨折29例.32例肱骨髁间骨折按AO/ASIF分型:C1型11例,C2型12例,C3型9例.行切开复位AO重建钛板、1/3管状钛板内固定,并常规尺神经前置,取肘后正中切口,经尺骨鹰嘴截骨入路30例,其中尺骨鹰嘴关节外截骨11例,另2例为合并鹰嘴骨折直接经骨折断端进入.术后早期行肘关节功能锻炼.结果 随访6~24个月,平均16个月,术后12~20周,骨折全部愈合.采用cassebaum评分系统进行疗效评定:优12 例,良 14 例,可 4 例,差 2 例;优良率为 81.2 %.5例尺神经损伤均完全恢复,无一例发生迟发性尺神经麻痹.结论 经尺骨鹰嘴关节内或关节外截骨显露肱骨髁关节面良好;双钛板治疗肱骨髁间骨折能提供牢固持久的固定,能更早的功能锻炼,有利于肘关节功能康复;尺神经前置能减少尺神经麻痹的发生.
作者:胡劲松;罗忠纯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外科术后无创穴位刺激对术后恶心呕吐的防治效果.方法 选择2008年11月-2009年9月全麻和连续硬膜外麻醉术后患者266例,随机分试验组131例和对照组135例.两组患者均按常规治疗和护理,试验组患者术后回病房即行内关、足三里点压按揉穴位刺激每穴3 min,1次/2 h,有恶心症状随时按揉;而对照组患者不施加上述措施.观察两组患者术后24 h内恶心呕吐控制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患者恶心呕吐控制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结论 内关、足三里穴位点压按揉能有效预防术后恶心呕吐.
作者:彭秀晴;董素婷;王书霞;王红欣;郭明珂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新型扩张血管药盐酸法舒地尔治疗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08年1月-12月治疗的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对照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盐酸法舒地尔,观察评价两组患者的显效率、有效率、无效率.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疗效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χ2= 2.31,P<0.05).结论 法舒地尔能增加病灶侧大脑中动脉和大脑前动脉的血流速度,对于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治疗是一种有效的药物.
作者:孙洪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颈外浅静脉留置针在化疗患者中的临床应用特点与护理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150例颈外浅静脉留置针,观察颈外浅静脉留置针置管成功率、留置时间、颈外浅静脉留置相关并发症等.结果 颈外浅静脉留置针穿刺成功率为95.3%;导管留置时间5~8d,平均6d;静脉输液期间无并发症及液体外渗发生.结论 颈外浅静脉留置针在化疗患者中静脉输液安全可靠,可减轻患者痛苦,提高临床护理质量,是肿瘤患者化疗经济、安全的方法之一,具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刘惠兰;邓太美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和胃安神法对亚健康失眠者的临床症状及睡眠质量的改善效果.方法 148例亚健康失眠者随机分为对照组(73例)与试验组(75例),分别采用养心安神法与和胃安神法治疗,疗程均为4周,治疗前后应用亚健康中医证候测量量表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量表进行量表检测评分.结果 对照组与试验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1.2%与92.0%,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前对照组与试验组的症状总分分别为(166.84±19.75)分和(172.73±23.54)分,治疗后两组的症状总分分别为(101.27±14.06)分和(89.61±15.71)分,两组患者症状总积分降低均较显著,但试验组中医临床症状的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和试验组的睡眠质量完全改善率分别为64.4%和81.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对照组与试验组的PSQI总分分别为(12.00±2.13)分和(12.47±2.68)分,治疗后两组的PSQI总分分别为(10.17±2.26)分和(8.95±1.14)分,两组患者治疗前后PSQI总分的变化均较显著,但试验组PSQI总分降低程度较对照组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和胃安神法对亚健康失眠治疗效果明显,能显著改善亚健康失眠者的临床症状和睡眠质量.
作者:李绍旦;杨明会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36例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CVST)患者的起病形式、可能病因、临床表现及治疗结果.方法 对36例CVST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患者多急性或亚急性起病,病因多样,临床表现多为高颅压综合征,脑脊液压力多数升高,影像学表现静脉血流减慢、闭塞.脱水、抗凝等综合治疗疗效佳.结论 及早行血管检查(MRI或MRV)明确诊断并进行治疗,对于提高本病的生存率,降低致残率,减少严重并发症有重要意义.
作者:李兴明 刊期: 2011年第09期
早产儿较足月儿来说,由于其脏器结构及功能发育不完善,易发生多种特有的并发症,其中喂养不耐受是早产儿较常见的并发症.我科2007年7月-2010年12月共收治早产儿50例,其中发生喂养不耐受15例,我们均采用小剂量红霉素静脉滴注治疗,疗效良好,无明显毒副作用发生,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2007年7月-2010年12月我科收治的15例早产儿喂养不耐受,胎龄32~35周,体质量1500~2000g,男9例,女6例,其基础疾病为,吸入综合征的8例,咽下综合征的3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2例,新生儿窒息2例.
作者:张志兰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硫酸镁、硝苯地平缓释片在治疗轻度子痫前期中的意义及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将90例符合轻度子痫前期条件者分为硫酸镁治疗组(30例)和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组(30例)、临床观察组(30例),对三组发生重度子痫前期、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产后出血以及终止妊娠孕周、剖宫产率等进行比较.结果 三组无一例发生子痫,无一例围生儿死亡,发展为重度子痫前期以及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硫酸镁组、硝苯地平缓释片组产后出血均较对照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硫酸镁、硝苯地平缓释片不能明显地阻断轻度子痫前期病情的发展及改变妊娠结局,且产后出血量增多,对轻度子痫前期的患者进行密切观察是安全可行的.
作者:余险峰;卢朝霞 刊期: 2011年第09期
重型颅脑损伤后由于原发颅脑损伤和继发病理改变,常并发严重的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高钠血症是一种常见并发症,治疗相当棘手,病死率极高,国内重症监护病房(ICU)和神经外科报道的颅脑损伤并发高钠血症的发生率和病死率分别为5.3%~11.6%和53.57%~71.4%,越来越受到ICU和神经外科医生的关注.本文对我院ICU 2007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的28例重型颅脑损伤并发高钠血症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总结如下.
作者:闫秀林;李开宇;王钊鹏;赵志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研究在现有医疗模式下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血脂干预后的达标率与直接医疗成本.方法 回顾性实境研究糖尿病管理数据库中随访超过1年的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30例,从数据库检索治疗前后血脂情况,计算代谢指标达标率、药物费用,并根据糖尿病筛查路径计算年检查费用.结果 30例糖尿病患者合并高脂血症治疗后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P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均有明显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合并高脂血症患者中血脂达标为11人(36.7%).就诊过程中支付治疗药物的费用平均为6 307.1元/人·年,其中降糖药费用为4 897.9元/人·年;合并高脂血症患者降脂费用平均为1 928.0元/人·年.在血糖达标组中每降1% HbA1c的降糖药费用平均为 4 615.3元/人·年.结论 虽然糖尿病患者规范化管理有助于提高血糖及血脂的达标率,但现有的达标现状仍有待提高.目前效益目标为纠正代谢紊乱所带来的医疗费用仍比较高.但是该项研究寄希望于血糖、血脂长期达标使远期并发症发病率下降,就可以节省治疗并发症的费用而提高治疗效益.
作者:姚德良;连文喜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比较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与恩替卡韦单药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疗效差异,为乙型肝炎肝硬化提供治疗方案.方法 21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使用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单药治疗组29例使用恩替卡韦治疗,进行基线情况及抗病毒48周时疗效的分析.结果 两组的性别、年龄、Child-Pugh评分、基线HBV DNA水平、HBeAg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8周时病毒转阴率、Child-Pugh评分均较治疗前好转,但两组之间疗效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及或恩替卡韦单药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其HBV DNA水平下降、Child-Pugh分级明显改善.但治疗48周两组疗效无差异.
作者:林占洲;谭斌;周华坚;杨小云;温帆渊;李韶光 刊期: 2011年第09期
随着医学的发展、人口老龄化和医疗需求的不断增加,如何既能保证并持续改进医疗质量和工作效率,又能控制医疗成本、降低医疗费用,已成为各国政府、医疗保险机构和医疗机构共同的目标.临床路径(clinical pathway,CP)作为确保医疗质量、控制医疗成本、优化医疗服务流程的管理工具,在许多国家医院管理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作者:南虎松;尹永日;金春姬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研究中西医结合配合食疗治疗月经量过多所致贫血的效果,以求探索出一种相当于输血效果的改善术前贫血的治疗方法,来替代术前输血.方法 选用2007-08-2009-09在我院妇科门诊就诊的月经量过多所致贫血患者200例,随机分为A、B两组.A组采用传统西药(富马酸亚铁0.1g,3次/d,维生素C 0.1g,3次/d,叶酸5mg,3次/d )治疗;B组采用中西医结合(西药同上,中药为人参归脾丸9g,1次/d)治疗,同时配合桂圆蛋方(干桂圆肉6g、鸡蛋2个,1次/d)食疗; 疗程均为2周.观察比较治疗前后Hb、RBC、HCT的变化,进而了解贫血的改善程度.化验所用设备为深圳迈瑞DC-5380血液细胞分析仪,试剂与仪器配套.结果 B组较A组患者各项指标增加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B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A组,B组患者HB平均每周增长1~2g/dl,相当于输一个400ml血的治疗效果.结论 中西医结合配合食疗治疗月经量过多所致贫血,疗效显著,完全可替代妇科术前利用输血来改善贫血.
作者:李慧英;陈艳红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提高冰冻切片质量的方法和体会.方法 细化冰冻切片的切前准备、取材以及切片全过程各个环节.结果 节省切片时间,切片完整均匀,镜下细胞形态清晰,核浆染色对比分明.结论 冰冻切片的每个环节都需要认真对待,精益求精,才能有效提高冰冻切片的质量.
作者:王亮 刊期: 2011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