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伍来
目的 观察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和沙利杜胺分别联合第3代含铂化疗方案治疗晚期实体癌的疗效.方法 53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5例和对照组28例.2组患者均应用第3代含铂化疗方案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应用沙利杜胺,对照组应用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化疗期间2组均常规预防性使用止吐药物及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和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进行治疗.完成4个化疗周期后评价近期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53例患者中完成>4个周期化疗48例,其中治疗组23例,对照组25例.治疗组CBR为73.9%,对照组为76.0%,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主要包括恶心呕吐、低热、白细胞和血小板计数下降以及血压升高.有5例患者因不良反应退出研究.结论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或沙利杜胺在联合第3代含铂化疗方案治疗晚期实体癌时疗效较好,不良反应尚能耐受,沙利杜胺价廉,可替代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
作者:刘福臣 刊期: 2011年第11期
胃肠镜术已成为胃肠息肉不可缺少的常规诊疗方法之一.近年来一种新的借助麻醉和镇静药物实施胃肠息肉治疗的方法即无痛胃肠镜术在临床逐渐推广应用.我院2008年3月-2011年3月应用该技术行胃肠息肉治疗458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袁维 刊期: 2011年第11期
OTC药物是指经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不需医师处方,消费者据药品说明书可自行判断和使用的安全有效的药品但应保证在药品质量,合理用药的前提下.如果不合理使用不仅浪费医药资源,更重要的是给消费者带来严重的伤害.因此,我们针对零售药店OTC管理的现状设计了调查问卷,通过数据分析,找出了一些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作者:孟丽 刊期: 2011年第11期
药品不良反应(ADR)是指合格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或意外的有害反应.自2004年<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颁布实施以来,医疗机构ADR整体上报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但上报率依然较低.由于联合用药及不合理用药等因素的影响,ADR发生率相应增加,国内统计资料显示我国因ADR导致死亡人数占全部死亡病例的7.7%,高于欧美发达国家[1].
作者:徐康林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小柴胡汤加减治疗肝郁脾虚型胆囊息肉样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 7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7例和对照组33例,2组均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小柴胡汤加减.观察2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1.1%高于对照组的4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柴胡汤加减对肝郁脾虚型胆囊息肉样病变有良好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袁立红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愈脐胎毒清用于新生儿脐部护理的效果.方法 240例正常足月新生儿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2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脐部护理方法,试验组在传统脐部护理方法的基础上使用愈脐胎毒清护脐带.2组断脐方法、日常护理及出院指导相同.结果 试验组脐带脱落时间短于对照组,脐部炎性分泌物、脐部周围皮肤破损和渗血情况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使用愈脐胎毒清护脐带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新生儿脐部护理方法.
作者:赖静;王新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支架内血栓形成(ST)的发生率、危险因素、治疗及预后.方法 选择AMI行PCI治疗后发生ST的患者28例,围手术期均使用阿司匹林、硫酸氯吡格雷片或噻氯匹定双重标准抗血小板治疗和肝素抗凝治疗.结果 因胃溃疡或出血未用或停用抗血小板药物后发生ST 8例,在经球囊扩张(PTCA)并尿激酶溶栓术中发生室颤死亡1例,发生ST后急性左心功能衰竭死亡1例.22例均于PTCA或PCI治疗血管再通.2例经冠脉搭桥术(CABG)治疗好转.2例可能的ST在术后24h内出现心绞痛,心电图示ST段抬高,肌钙蛋白升高,经加强抗凝抗血小板治疗后病情好转.多因素logist回归显示前壁心肌梗死、心功能不全、C型病变、支架的长度及早期停用抗血小板药物是发病的危险因子(P<0.05).结论 AMI患者PCI术后的ST形成发生率很低,但是预后较差.复杂的冠状动脉病变型类型和抗血小板治疗依从性差可能是ST形成的主要危险因素,积极早期介入治疗可改善预后.
作者:李爱焕;薛莉 刊期: 2011年第11期
健康教育是通过信息传播和行为干预,帮助个人和群体掌握卫生保健知识,养成有利于健康的行为生活方式的教育活动与过程.而糖尿病是由遗传原因和环境因素作用而累及全身的病变并需终身治疗的疾病,疾病本身及各种并发症正威胁着人们的健康及生活质量.进行良好的健康教育,以充分调动患者的主观能动性,使其积极配合治疗,防止各种并发症的发生发展.
作者:康海叶 刊期: 2011年第11期
高血压脑出血是脑血管疾病中病死率高的疾病,其发病急、病情重、进展快,预后差.近年来,随着微创技术的应用较好的改善了预后.本院2006年1月-2010年1月施行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135例,术后施以精心护理,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赵瑞芹;张玲;王会芳 刊期: 2011年第11期
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器置入术是将脉冲发生器埋置入体内进行永久心脏起搏的技术,是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不可逆的心脏起搏和传导功能障碍性疾病的主要方法.我科于2003-2010年安装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器108例,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李雪彦;王淑兰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CA125检测在肾病综合征(NS)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110例患者中将有腹水的患者60例作为A组,无腹水的患者50例作为B组,选择健康者55例作为C组,观察3组CA125阳性率和平均浓度值.结果 A组CA125阳性率和浓度均高于B组和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B组和C组CA125阳性率和浓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A组进行6个月的随访,其中病情恶化2例,其余58例行正规治疗.结论 NS患者血清CA125浓度与病情严重程度无关,与是否有腹水关系密切.
作者:任国庆 刊期: 2011年第11期
急诊科实习是培养护生应急、观察、动手、沟通能力的重要环节.掌握急救技能是急诊科临床带教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为从事临床护理工作打好坚实的基础.现将男护生的带教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何娟 刊期: 2011年第11期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当今社会已经进人老龄化社会.在医疗活动中,需外科手术的患者将逐渐增多,但由于老年人的脏器功能衰退,并合并慢性疾病,再加上营养不良、血容量不足等不利因素,对麻醉和手术耐受力降低,危险性远远高于一般患者[1],如何大限度的帮助老年患者顺利渡过围手术期是摆在医疗护理人员面前的重要课题,现将老年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许丽娟;石在红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礼仪是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形成并应遵守的行为规范与准则,而护理礼仪是护理美学在护理实践中的具体表现,护士端庄稳重的仪容、和蔼可亲的态度、高雅大方和训练有素的举止体现了护士的外在美,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护士的内心境界和情趣川.而门诊服务是患者进入K院的第一站,也是医院服务的薄弱环节,作为门诊导医护士与患者接触多,因此应注重对礼仪的培训,培养其良好的职业形象和个人修养,为更好地服务于患者和今后的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作者:杨丽霞 刊期: 2011年第11期
谵妄是一组临床常见的非特异性脑器质性综合征.病因不一,起病急,病程短,病变发展迅速.护理工作在谵妄治疗过程中至关重要.我科2008年1月-2010年1月收治谵妄患者38例,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郑红;金佳燕 刊期: 2011年第11期
脑卒中是老年人常见多发病,是人类致残率和致死率高的疾病之一.笔者对我科98例老年人脑卒中患者进行观察,旨在探讨老年人脑卒中后抑郁发生率及相关因素.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金萍;曾永寿;凤武云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 调查我院中成药咨询情况,为我院中成药合理使用提供参考.方法 统计我院用药咨询记录中中成药使用的情况,并根据咨询的相关内容进行分析讨论.结果 中成药的用药咨询占咨询总量的34%,咨询者以18~44岁为主;中成药和西药联合使用多的是内科;使用的中成药主要是祛湿剂和妇科用药;咨询的内容以药物的用法用量为主.结论 加强门诊中成药用药咨询有利于提高药物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用药的依从性,保证用药安全有效.
作者:许浩云;谢黎崖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肝叶切除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措施.方法 77例肝病患者采取肝叶切除术给予围手术期护理,分别于术前及术后第15天测定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白蛋白(ALB)、总胆红素(TBIL)等肝功能指标.结果 治疗后AST、ALT、ALB、TBIL均高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肝叶切除对患者肝功能可能产生一定影响,合理的护理措施可有效避免并发症.
作者:潘伍来 刊期: 2011年第11期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是围产期新生儿因缺氧引起的严重脑部病变,是新生儿窒息后的严重并发症.临床出现一系列脑病的表现,主要为易激惹、兴奋或抑制、拒乳、反应差、肌张力改变、惊厥或呼吸异常等[1].HIE易导致各种后遗症.该病具有一定的CT表现特点,CT不仅能诊断脑损伤的情况,而且可对预后进行评价.笔者对46例HIE患儿的CT表现及预后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玲;赵瑞芹;王会芳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胫腓骨骨折的治疗方法与护理对策.方法 胫腓骨骨折患者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跟骨牵引、手法整复配合小夹板外固定的方法治疗.观察组采用单臂多功能外固定架固定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优良率为88%高于对照组的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单臂多功能外固定架治疗胫腓骨骨折效果显著,结合术后合理护理,可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曾瑛 刊期: 2011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