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亚急性甲状腺炎误诊为上呼吸道感染2例分析

宋素霞

关键词:甲状腺炎, 亚急性, 上呼吸道感染
摘要:例1.女,38岁,以咽痛伴颈痛3个月,加重2d为主诉来诊.3个月前患者感冒后出现咽痛、腮腺肿大、发热,经门诊抗病毒、抗菌治疗1周后,腮腺肿大好转,热退,但仍咽痛明显,伴耳部、颈前部疼痛,四肢无力,食欲下降,曾多次来我院耳鼻喉科就诊,诊断为咽炎,而口服多种药物,无好转;2d前受凉病情加重,伴咳嗽、无痰来呼吸科门诊就医,当时查体:T 36.8℃,精神不振,咽红,双侧扁桃体不大,颈部淋巴结无肿大,甲状腺未触及肿大,双肺呼吸音清.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中成药用药咨询调查分析

    目的 调查我院中成药咨询情况,为我院中成药合理使用提供参考.方法 统计我院用药咨询记录中中成药使用的情况,并根据咨询的相关内容进行分析讨论.结果 中成药的用药咨询占咨询总量的34%,咨询者以18~44岁为主;中成药和西药联合使用多的是内科;使用的中成药主要是祛湿剂和妇科用药;咨询的内容以药物的用法用量为主.结论 加强门诊中成药用药咨询有利于提高药物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用药的依从性,保证用药安全有效.

    作者:许浩云;谢黎崖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2010年我院门急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调查研究

    目的 调查医院门急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评价用药合理性.方法 随机抽取该院2010年门急诊处方1800张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处方使用抗菌药物606张占33.7%,不合理处方57张占9.4%.所使用抗菌药物有10个种类,共36种,其中使用频率较高的为头抱克肟、头孢泊肟酯、头孢呋辛.儿科抗菌药物使用率高.结论 该院抗菌药物使用基本合理,但也存在一些不合理情况,药师应定期监测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促进药物的合理应用.

    作者:覃逢超;陈楚雄;林茵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病毒性心肌炎26例心律失常分析

    病毒性心肌炎是嗜心性病毒感染引起的心肌细胞及其组织间隙局限性或弥漫性炎症.其病理特征是心肌细胞本身变性坏死和间质损坏,有时病变可累及心包或心内膜.约半数发病前1~3周有病毒感染前驱症状,约5%病毒感染后可累及心脏.近年来,病毒性心肌炎发病率有逐年上升趋势,2009年1月~2010年12月我科共收治病毒性心肌炎患者26例,均合并有心律失常,现报道如下.

    作者:赵晓敏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舒适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早期溶栓中的作用

    急性心肌梗死是当今涉及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随着心血管疾病诊断治疗技术的提高,尤其是溶栓治疗的发展,其病死率也逐步下降,尿激酶静脉溶栓方法简单,并发症少,易被患者接受,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溶栓的成功与否及并发症的防治与护理密切相关,特别是舒适护理的应用.2009年1月-2010年1月笔者对我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21例应用舒适护理模式,取得了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吴风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谵妄患者38例临床分析及护理对策

    谵妄是一组临床常见的非特异性脑器质性综合征.病因不一,起病急,病程短,病变发展迅速.护理工作在谵妄治疗过程中至关重要.我科2008年1月-2010年1月收治谵妄患者38例,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郑红;金佳燕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经皮肾穿刺活检术312例护理体会

    肾穿刺活检术即选定穿刺点用肾穿刺针经背部皮肤,刺人肾下极,取出少量肾组织,进行病理分析,是肾脏病明确诊断、指导治疗、判断预后、探讨临床分型与病理分型的关系以及肾脏病研究中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适用于各种原发、继发及遗传肾实质疾病(尤其对弥漫性病变)[1].我科2007年1月-2009年12月对312例患者行肾穿刺活检术,通过系统护理,取得较好疗效.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赵淑芹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对少数民族地区糖尿病前期患者实施健康教育效果研究

    目的 探讨对少数民族地区糖尿病前期人群进行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 选择108例糖尿病前期患者,用多种形式进行健康教育,教育前后以问卷形式对患者进行糖尿病知识及生活方式的调查,同时测量教育前后患者的空腹血糖和餐后2h血糖.结果 实施健康教育后,患者对糖尿病知识知晓率较健康教育前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健康教育后空腹血糖及餐后2h血糖均较健康教育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健康教育后生活习惯改善情况优于健康教育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健康教育对控制糖尿病前期患者的血糖,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减少糖尿病的发生有重要作用.

    作者:陈庆如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关于病理组织制片及染色过程失误的探讨

    病理组织制片及染色的过程中,切片质量对病理诊断有很大的影响.制出理想切片,既有助于病理的正确诊断,也可为教学和科研工作提供理想的标本.笔者以多年来从事病理专业技术工作的经验,分析总结组织制片处理失误的形态表现,并探讨其原因,提供解决办法.

    作者:武智明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孕妇营养知识水平和膳食行为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邛崃市孕妇营养知识水平和膳食行为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和理想膳食模式(DDP)调查评价400例孕妇的营养知识水平和膳食行为.结果 营养知识和DDP的总体得分较好,但标准差较大.孕妇的营养知识水平得分越高,其饮食行为的DDP越接近理想模式,膳食构成越合理,饮食越有规律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孕妇的营养保健问题突出,应大力宣传孕妇营养保健知识,同时应建立和健全各级孕期保健体系、提高产科工作者孕期营养知识水平、加强孕期营养,从而降低孕产妇病死率及病残儿出生率.

    作者:祝学谦;吕燕;李建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五官科不合理用药的典型实例分析

    笔者在长期的临床药学实践工作中,发现五官科不合理用药情况较多,现将其归纳总结,并提供门诊典型实例以研讨、借鉴或参考,并共同促进临床用药的合理性.

    作者:程运扬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归脾汤加减治疗脑外伤后综合征20例临床观察

    脑外伤后综合征是临床常见病,其发病率有逐年上升趋势.2003-2010年笔者用归脾汤加减治疗脑外伤后综合征患者20例,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

    作者:武拥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内镜下逆行性胰胆管造影50例护理体会

    目前内镜下逆行性胰胆管造影(ERCP)已成为胆系和胰腺疾病诊断和治疗的基本手段之一[1].在临床上怀疑有胆、胰系统疾病而超声、实验室或CT扫描等检查未能确诊时,可行ERCP检查,其诊断准确率为92.1%[2],如证实有胆、胰疾病且有内镜治疗适应证者,可同时进行内镜括约肌切开取石术(EST)、扩张、放置引流等相应的内镜治疗.我院2008年5月-2009年12月对50例患者行ERCP,均取得满意效果,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李味梅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纳米银应用于经外周行中心静脉穿刺20例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纳米银在预防经外周行中心静脉穿刺(PICC)穿刺处感染中的应用和效果.方法 选择行PICC置管患者1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0例,观察组使用纳米银抗菌敷料覆盖穿刺处,对照组使用常规透明贴换药.结果 观察组总感染率为1.1%高于对照组的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纳米银抗菌敷料预防PICC穿刺处感染效果好,是预防PICC置管后穿刺处感染的有效方法.

    作者:杨梅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高频电刀在宫颈病变治疗中的应用

    宫颈病变指宫颈范围内出现的各种病变,包括损伤、肿瘤、畸形、炎症等.如果长时间得不到治疗,就会出现官颈糜烂、宫颈感染或宫颈赘生物等病,对患者的健康产生严重影响.高频电刀在治疗宫颈病变中有比较广泛的应用,其操作简单,一次性治愈的概率较大,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且治疗效果得到了广大医者和患者的认可[1].我院2009年8月~2010年5月使用高频电刀治疗宫颈病变患者150例,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展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整形患者术后引流管护理体会

    外科引流的目的是将人体组织间或体腔中积聚的脓、血、液体引至体外,防止术后感染,影响切门愈合[1].通过观察引流情况及早发现病情变化.引流后可减轻压力,缓解疼痛,减少液体对周围组织的损害作用,防止感染发生,有利于切口愈合等目的.我科在整形手术后加强引流管的护理,使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率降低,促进了患者术后恢复,现报道如下.

    作者:秦凤停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开封地区农村胃肠炎患者发病情况分析

    目的 探讨开封地区新农合胃肠炎住院患者发病情况分析.方法 开封地区新农合胃肠炎住院患者8302例,按年度对胃肠炎病种、性别、年龄、发病季节进行分析.结果 胃肠炎患者8302例,其中女5098例占61.41%,平均年龄(47.40±27.71)岁;男3204例占38.59%,平均年龄(41.21±29.33)岁.前4位疾病是:胃炎4545例占54.75%;慢性胃炎1450例占17.47%,急性胃炎1417例占17.07%;未特指的胃炎379例占4.57%.胃肠炎夏季发病高,本组2802例占33.75%;其次是春季和秋季,各1964例占23.66%.胃炎春季发病率高,急慢性胃炎和糜烂性胃炎夏季发病率高,未特指胃炎和浅表性胃炎秋季发病率高.除糜烂性胃炎外,其他5种胃炎女性患者总数均比男性多.胃炎发病高的为<20岁患者,其次是>70岁人群.慢性胃炎在>50岁和<20岁的人群较高发.而急性胃炎呈两极分布,在<20岁和>70岁的人群高发.未特指胃炎以>70岁为高发年龄.浅表性胃炎和糜烂性胃炎均高发于<20岁人群.结论 胃肠炎疾病分布与病种、季节、年龄和性别都有一定的关系,患者应根据病情结合季节变化做好预防养生工作,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侯玉;卢大雷;徐丹;李惠;苏静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妇科癌症患者心理护理体会

    妇科癌症是严重影响妇女生命的疾病之一,一旦确诊,其心理上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压力,同时由于其角色的改变、社交能力的下降、躯体功能的改变、生活质量的下降等均能直接影响机体的免疫功能,降低机体抵抗力[1].笔者对妇科癌症患者100例的心理状态进行观察分析,找出其主要的心理问题,并实施相应的心理护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静;鲁敏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治疗交感型颈椎病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治疗交感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 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2组均给予推拿、牵引、运动疗法等非手术综合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观察2组起效时间、临床疗效、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治疗组48h内起效率为83.3%高于对照组的60.0%,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7%高于对照组的8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患者治疗第8周末HAMD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HAMD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和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反应程度均轻微,经对症处理后均可缓解或消失,治疗第1、4、8周末检查血常规、肝肾功能、心电图与脑电图均未发现明显异常.结论 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治疗交感型颈椎病,疗效确切,服用方便,安全性高,依从性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蒙云;俸小平;唐志浩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亚急性甲状腺炎误诊为上呼吸道感染2例分析

    例1.女,38岁,以咽痛伴颈痛3个月,加重2d为主诉来诊.3个月前患者感冒后出现咽痛、腮腺肿大、发热,经门诊抗病毒、抗菌治疗1周后,腮腺肿大好转,热退,但仍咽痛明显,伴耳部、颈前部疼痛,四肢无力,食欲下降,曾多次来我院耳鼻喉科就诊,诊断为咽炎,而口服多种药物,无好转;2d前受凉病情加重,伴咳嗽、无痰来呼吸科门诊就医,当时查体:T 36.8℃,精神不振,咽红,双侧扁桃体不大,颈部淋巴结无肿大,甲状腺未触及肿大,双肺呼吸音清.

    作者:宋素霞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晕厥患者375例病因及误诊分析

    晕厥是临床上常见的症状,导致晕厥的病因很多,机制复杂.患者发病急,意识丧失时间短暂,到就诊时意识往往已恢复,临床医师难于观察到晕厥发作的全过程,极易造成漏诊或误诊.部分晕厥患者具有高度猝死危险,不同原因所致的晕厥预后不同,治疗方法也不同.因此,寻找病因对晕厥的治疗和预后的评估都十分重要.笔者对375例晕厥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倪焕然 刊期: 2011年第11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