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晖
目的 探讨在急诊中使用胺碘酮治疗快速型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佛山市南海区黄岐医院收治的68例急诊快速型心律失常患者,给予胺碘酮150mg+0.9%氯化钠溶液20ml,缓慢静脉推注,注射10min完毕,然后以0.1~0.3mg/min的速度静脉滴注.监测观察患者在治疗前后的心电图、血压、心率等的变化,对其进行分析.结果 68例患者完成治疗后,显效39例,有效23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91.2%(62/68).结论 胺碘酮在临床中治疗急诊快速型心律失常的可以取得有效的治疗效果且用药安全,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刘勇强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开展临床合理用药工作模式.方法 对开展的合理用药工作方法进行分析与总结,对临床药学工作开展的新方法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尝试.结果 通过工作实践,建立了一些新的有效的合理用药工作模式.结论 合理用药工作模式的探索,是多渠道、多形式来开展合理用药工作的有益尝试,对强化医护人员合理用药意识,提高医院合理用药水平起到了推动作用.
作者:徐丽婷;孙爱军;王娟;贾正平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为减少门诊药房、中心药房发药差错隐患提供参考.方法 调查我院门诊药房2009年外包装相似的药品,通过药房工作人员了解实际处方调配工作中因药品外包装相似造成的差错隐患.结果 共发现12对外包装相似的药品,相似内容包括图案、颜色、盒子大小等,因其包装相似造成的调配差错隐患共25次.结论 必须重视外包装相似的药品,并采取防范措施以消除因药品外包装相似而造成的处方调配差错隐患.
作者:陈宇红;陆卫忠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中药足浴法治疗慢性肾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00例慢性肾衰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予爱西特配合中药足浴法治疗,对照组口服爱西特;疗程均为4周.结果 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药足浴法治疗慢性肾衰竭疗效确切,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作者:于敏;赫岩;李萌;李伟惠;王安娜;史耀勋;田谧 刊期: 2011年第12期
减少碘对比剂外渗的发生率,对发生碘对比剂外渗的患者进行妥善处理.通过对碘对比剂外渗相关因素的防范,对发生外渗患者启动对比剂外渗风险预案,从使用对比剂的各环节加强管理,防范对比剂外渗.有效地减少了对比剂外渗的发生率,外渗患者得到及时治疗和指导,保证了患者的安全,减轻了患者的痛苦.
作者:赵国华 刊期: 2011年第12期
1 型糖尿病是由于胰岛β细胞破坏所致的胰岛素绝对缺乏.脐血干细胞具备的增殖和分化能力使其成为胰岛素分泌细胞的潜在来源.脐血干细胞可定向诱导分化为胰岛β细胞,进而发挥治疗糖尿病作用.脐血干细胞治疗糖尿病研究已取得了一定进展,部分实验已纠正糖尿病动物的高血糖状态.
作者:张丽欣;孙丽芳;邢利和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湿润烧伤膏(MEBO)对小面积浅度烧伤的治疗效果.方法 47例小面积浅度烧伤患者全程采用MEBO治疗.结果 47例烧伤创面全部治愈.结论 应用MEBO治疗小面积烧伤,止痛效果好,创面愈合快,减少瘢痕形成,疗效显著.
作者:吴川江;吴刚;王志文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乌司他丁(UTI)对脓毒症大鼠肠黏膜及肠黏膜屏障的保护作用.方法 9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组)、脓毒症模型组(SEP组)和UTI治疗组(UTI组),每组再分为0h,12h,24h,48h和72h 5个时间点.采用盲肠结扎穿孔法(CLP)制作脓毒症大鼠模型,术后三组均给予0.9%氯化钠溶液10ml/kg腹腔注射,每12h重复一次,其中UTI组0.9%氯化钠溶液中加UTI 10×104U/kg.采用分光光度法检测血浆二胺氧化酶(DAO)活性及血浆D-乳酸浓度.结果 SEP组和UTI组的血浆DAO活性均显著高于SH组,但UTI组较SEP组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血浆DAO活性变化趋势:SH组先升高后回落,SEP组逐渐升高,UTI组先升高后持平.血浆D-乳酸浓度检测结果与血浆DAO活性一致.病理组织学检查显示SEP组肠黏膜明显损伤,UTI组次之,SH组无明显损伤.结论 乌司他丁能减轻脓毒症大鼠肠黏膜损伤,对脓毒症大鼠肠黏膜屏障功能有明确的保护作用.
作者:孙艳;薛芊芊;李小民;陈晓兵;燕宪亮;赵宁军;许铁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分析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抗菌药物的合理性应用.方法 对本院2010年6月520例上呼吸道感染患者的门急诊处方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20张处方中,应用抗菌药物406例,使用率为78.1%,多为单一用药与静脉注射给药.上呼吸道感染抗菌药物使用率头孢菌素居首位,其次为大环内酯类和青霉素类.用药导致的不良反应稍多.结论 我院医师在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时,医院应加强对临床医师抗菌药物知识的培训与再教育,提高抗菌药物的临床合理应用水平.
作者:梁英萍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电子阴道镜对宫颈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我院妇产科2006-2010年166例宫颈疾病患者进行阴道镜检查并行宫颈活组织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比较.结果 (1)电子阴道镜在诊断宫颈疾病中敏感度为80.1%,特异度为87.3%,假阴性率为3.8%,阳性预测值为83.1%.(2)阴道镜图像与组织学结果相比:醋酸白上皮符合率为66.7%,二联征符合率为72.2%,三联征符合率100%,可疑宫颈癌符合率100%.(3)宫颈疾病以30~39岁发病者所占比例大(46.7%).结论 电子阴道镜检查技术诊断宫颈疾病结果准确可靠,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尤其对CIN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及降低宫颈癌的发生率有重要价值.
作者:谭炳云;闫芳 刊期: 2011年第12期
非甾体类抗炎药通过抑制环氧化酶的活性,进而抑制前列腺素和血栓素的合成,在起到解热、镇痛、抗炎作用的同时,也产生了各种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胃肠道反应、肾损害、肝损害、心血管事件等.现对其不良反应的类型、危险因素和发生机制进行综述.
作者:傅得兴;封宇飞 刊期: 2011年第12期
智齿即第三磨牙,一般在18~25岁时开始萌出,由于在进化过程中人类的颌骨变小,而没有足够的位置,从而形成智齿错位萌出,这种牙又叫阻生牙,常诱发一系列临床问题,临床多将智齿拔除以消除患者痛苦.我院采用地塞米松预防智齿拔除后肿胀,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杨士杰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酮洛酚贴外敷治疗颈源性头痛的疗效.方法 确诊为颈源性头痛的患者90例,采用酮洛酚贴外敷于患侧之上颈部,连续3周,第1周2次/d,后2周1次/d,定时更贴;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进行疗效判定.结果 优、显效率53.3%,有效率27.8%,总有效率81.1%;未见不良反应.结论 酮洛酚贴外敷治疗颈源性头痛,简便、安全、有效,无不良反应.
作者:罗宏柏;邹艳红;姜长林 刊期: 2011年第12期
早产儿胎龄在37足周以前出生的活产婴儿,称为早产儿或未成熟儿.其出生体质量大部分在<2500g,头围<33cm.其器官功能和适应能力较足月儿差,应给予早产儿特殊护理.颅内出血是围生期新生儿常见的脑损伤,主要病因与围生期缺氧或产伤密切相关,尤其是早产儿多见,由于早产儿凝血功能不健全,缺乏凝血因子,血管壁弹力纤维发育不完善,故在缺氧或损伤的条件下,易发生颅内出血.本组收集我院2010年1-12月颅内出血病例20例,其中有8例为早产儿.本病早表现为神经兴奋症状,如激惹、脑性尖叫、反应低下、惊厥、昏迷并伴有前囟门张力增高、体温不稳、面色苍白、双眼凝视、瞳孔不等或散大固定、光反射消失等.
作者:钱瑛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绩效考核对手术室护士工作的促进作用.方法 回顾性研究22个月绩效奖金发放的方法.结果 奖金分配层次分明,结构合理,各类人员各司其职,各得其所.结论 绩效考核实现了按劳分配、多劳多得、优劳优得,充分调动了护士们的工作积极性,提高手术配合质量.
作者:刘利利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分析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SSSS)的临床治疗.方法 选取我院自2009年4月-2010年8月治疗的38例患有金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的儿童,随机分为治疗组(20例),给予抗生素+激素+丙球治疗,对照组(18例),单纯采用苯唑西林钠(100mg/kg/d)静脉滴注.连用一个疗程后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在退热时间、皮肤松解控制时间以及皮疹停止发展时间、完全结痂时间、痊愈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均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SSS近几年来常有发生,对婴幼儿的健康造成伤害,因此应尽早选择合适的抗生素和适量的糖皮质激素治疗,在联合了大剂量注射免疫球蛋白后,有利于患儿的治愈,并且缩短了病程.
作者:黄显翔;叶光荣;张伟 刊期: 2011年第12期
促红细胞生成素是一种造血细胞生长因子,主要用于治疗多种原因引起的贫血.近来研究表明其具有多种非促造血方面的细胞保护作用,包括抗细胞凋亡、促血管生成等,在心肌梗死中发挥心肌细胞保护作用,这些作用可能是其治疗心肌梗死的治疗学基础.为临床心肌梗死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
作者:杨巍;蔡彦;梅育嘉;周燕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阐述细胞色素P450在临床联合用药中的重要性,对临床不合理联合用药进行干预.方法 对临床药师在查房中搜集到的典型的不合理用药案例中与细胞色素P450有关的病例进行用药分析.结果 临床药师能及时发现、解决潜在的与细胞色素P450相关的不合理用药现象.结论 通过临床药师的干预,确保临床用药的安全、有效、合理,促进药物合理使用,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吴紫娟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评估立体定向放射治疗脑干胶质瘤的疗效,探讨剂量、给予方式及制定计划的技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12月-2008年12月间伽玛刀治疗的57例脑干胶质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边缘剂量平均为(36.0±1.8)Gy.结果 57例随访26~50个月;肿瘤控制率为14.0%.结论 伽玛刀分次治疗脑干胶质瘤安全有效,其疗程短,放射治疗反应轻,无严重并发症,近期疗效明显,长期疗效仍然较差.
作者:宋传臣;周东学;白永瑞;殷玉华;陈琦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辛伐他汀联用二甲双胍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效果.方法 选择由影像学检查确诊的非酒精性脂肪肝、并排除酒精性肝病、病毒性肝炎等的患者132例,随机分为在生活方式及行为干预的基础上给予辛伐他汀、二甲双胍口服的治疗组69例和在生活方式及行为干预的基础上仅给予辛伐他汀口服的对照组63例.治疗结束后分析2组总有效率、并分析2组在治疗前、后的血糖、血脂及肝功能等的变化,记录药物的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75%(64/6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19%(48/6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在生活方式及行为干预的基础上联用辛伐他汀和二甲双胍是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的有效方法.
作者:王利珍 刊期: 2011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