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不同胰岛素注射方法在2型糖尿病中的疗效分析与评价

张宪军;石雨薇

关键词:2型糖尿病, 持续皮下胰岛素注射, 多次皮下胰岛素注射
摘要:目的 探讨持续胰岛素泵入(CSII)和分次皮下胰岛素注射(MDI)对2型糖尿病胰岛素强化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2型糖尿病患者58例随机分成CSII和MDI两组,CSII患者采用胰岛素泵治疗,MDI患者采用胰岛素笔治疗.结果 CSII组与MDI组血糖达标所需时间分别为(3.56±0.72)d和(5.61±0.46)d,胰岛素用量为(32.7±5.6)U/d 和(40.3±7.8)U/d,低血糖发生率3次/例和 8次/例.3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SII组和MDI组对2型糖尿病患者强化降糖治疗均有效,且CSII更能有效的控制血糖,节省胰岛素用量,降低低血糖的发生率.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腹部手术后静脉血栓栓塞症的易患因素和预防措施研究

    静脉血栓栓塞症包括深静脉血栓形成和肺栓塞,是腹部手术后常见并发症,可影响患者预后和增加术后病死率.明确腹部手术后静脉血栓栓塞症发生的危险因素(如长期卧床、严重创伤、恶性肿瘤、心力衰竭、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肥胖等),并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机械物理方法和药物预防等),对挽救患者生命、改善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

    作者:袁晖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中药处方中的常见问题

    处方是指导药剂人员调配药物的书面文件,其作用是向医务工作者、患者介绍药品的重要信息,具有技术和法律责任.但是有部分临床医生却忽视了这一点,导致开中药处方书写不规范,主要表现在:在开具中药饮片处方时,较普遍存在出现配伍禁忌、用药名称不严谨、计量过大、药品用法交待不清、处方不完整等问题.

    作者:杜才伟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临床药师在肾内科开展药学服务

    目的 总结临床药师深入肾内科查房的工作经验和药学评价.方法 结合临床药师深入肾内科提供药学服务的情况,总结开展临床药学服务的主要内容.结果 临床药师针对临床各方面需要发挥药学专长,在肾内科开展药学服务取得初步成效.结论 临床药师只有利用自己的药学专长,从基础到专业扎扎实实在临床做下去,才能为患者提供满意的药学服务.

    作者:刘杰彦;何远艳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老年良性前列腺增生治疗用药不良反应分析

    目的 探讨老年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常用治疗药物的不良反应.方法 记录2004-2006年,192例泌尿外科门诊诊断为良性前列腺增生并口服药物治疗的65岁以上老年患者所出现的药物不良反应.结果 发生药物不良反应共34人:(1)α-受体阻滞剂30人:其中盐酸特拉唑嗪24人,甲磺酸沙唑嗪控释6人;(2)5α-还原酶抑制剂(非那雄胺)4人.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的时间:≤3 d的有24人,其中α-受体阻滞剂22人,5α-还原酶抑制剂2人.结论 在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主要药物α-受体阻滞剂(如盐酸特拉唑嗪等)和5α-还原酶抑制剂(如非那雄胺)中,α-受体阻滞剂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和首剂效应发生率较高,其中又以盐酸特拉唑嗪发生率高.5α-还原酶抑制剂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老年人对降压药的耐受性差,压力感受器反应障碍,故易产生体位性低血压,所以医生在给老年人用盐酸特拉唑嗪时,应从1 mg用起,嘱睡前服用,并告知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若出现药物不良反应,应及时调整用药方案.

    作者:陈林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180例剖宫产产妇围术期抗菌药物应用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某二甲医院剖宫产产妇围术期抗菌药物应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该院2009年7-12月180例剖宫产产妇抗菌药物应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80例剖宫产患者围术期100%应用了抗菌药物,使用频率高的是头孢唑啉钠(75.6%),日剂量高达6g;初次用药时机,15.6%的产妇在术前大于2h给予,23.9%的产妇在术后4h内给予.用药疗程平均为(6.32±1.49)d.结论 该院剖宫产产妇围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存在不合理之处,主要表现在用药剂量过大、给药时机不当、使用时间过长等,应进一步加强剖宫产围术期预防用药干预管理.

    作者:王永;李育;卞慧敏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早产儿颅内出血临床护理体会

    早产儿胎龄在37足周以前出生的活产婴儿,称为早产儿或未成熟儿.其出生体质量大部分在<2500g,头围<33cm.其器官功能和适应能力较足月儿差,应给予早产儿特殊护理.颅内出血是围生期新生儿常见的脑损伤,主要病因与围生期缺氧或产伤密切相关,尤其是早产儿多见,由于早产儿凝血功能不健全,缺乏凝血因子,血管壁弹力纤维发育不完善,故在缺氧或损伤的条件下,易发生颅内出血.本组收集我院2010年1-12月颅内出血病例20例,其中有8例为早产儿.本病早表现为神经兴奋症状,如激惹、脑性尖叫、反应低下、惊厥、昏迷并伴有前囟门张力增高、体温不稳、面色苍白、双眼凝视、瞳孔不等或散大固定、光反射消失等.

    作者:钱瑛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急诊应用胺碘酮治疗快速型心律失常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在急诊中使用胺碘酮治疗快速型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佛山市南海区黄岐医院收治的68例急诊快速型心律失常患者,给予胺碘酮150mg+0.9%氯化钠溶液20ml,缓慢静脉推注,注射10min完毕,然后以0.1~0.3mg/min的速度静脉滴注.监测观察患者在治疗前后的心电图、血压、心率等的变化,对其进行分析.结果 68例患者完成治疗后,显效39例,有效23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91.2%(62/68).结论 胺碘酮在临床中治疗急诊快速型心律失常的可以取得有效的治疗效果且用药安全,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刘勇强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我院门诊处方点评和用药分析

    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在临床治疗中,为了提高疗效,减轻不良反应,复方用药和合并用药疗法已成趋势.但是,随着合并用药品种的增多,药物相互作用发生药动学、药效学改变或理化配伍禁忌的可能性增大,不仅影响治疗效果,甚至危及患者健康和生命安全.因此,开展处方用药情况的调查分析,为临床合理用药及处方规范管理提供参考,从而保障用药安全,降低医疗费用,提高医疗服务水平.

    作者:禹晓宁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翼状胬肉手术方法改进治疗的临床体会

    翼状胬肉是眼科常见病及多发病,目前治疗以手术为主,但术后易复发.随着临床经验的不断积累,我们对翼状胬肉手术的方法不断改进,现将我院自2006年1月-2010年1月收集90例(100眼)分别采用胬肉切除术联合同侧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和单纯翼状胬肉切除术.现报道如下.

    作者:宋玉萍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医院药房外包装相似药品的调查与分析

    目的 为减少门诊药房、中心药房发药差错隐患提供参考.方法 调查我院门诊药房2009年外包装相似的药品,通过药房工作人员了解实际处方调配工作中因药品外包装相似造成的差错隐患.结果 共发现12对外包装相似的药品,相似内容包括图案、颜色、盒子大小等,因其包装相似造成的调配差错隐患共25次.结论 必须重视外包装相似的药品,并采取防范措施以消除因药品外包装相似而造成的处方调配差错隐患.

    作者:陈宇红;陆卫忠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门冬氨酸钾镁在腹部术后补钾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评价门冬氨酸钾镁在腹部术后患者补钾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60例腹部手术患者进行平行、单盲、随机对照的临床试验,对照组单独应用10%氯化钾进行术后补钾,治疗组应用门冬氨酸钾镁替代部分10%氯化钾进行术后补钾.结果 两组患者术前血清钾浓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当日、第1天、第4天血清钾浓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患者排气时间治疗组(3.52±0.42)d,对照组(4.52±0.32)d,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意义(P<0.01).结论 门冬氨酸钾镁可替代部分氯化钾作为补钾的一种有效途径,比单纯应用氯化钾补钾效果更好.

    作者:江守军;刘群亮;葛卫宁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不同胰岛素注射方法在2型糖尿病中的疗效分析与评价

    目的 探讨持续胰岛素泵入(CSII)和分次皮下胰岛素注射(MDI)对2型糖尿病胰岛素强化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2型糖尿病患者58例随机分成CSII和MDI两组,CSII患者采用胰岛素泵治疗,MDI患者采用胰岛素笔治疗.结果 CSII组与MDI组血糖达标所需时间分别为(3.56±0.72)d和(5.61±0.46)d,胰岛素用量为(32.7±5.6)U/d 和(40.3±7.8)U/d,低血糖发生率3次/例和 8次/例.3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SII组和MDI组对2型糖尿病患者强化降糖治疗均有效,且CSII更能有效的控制血糖,节省胰岛素用量,降低低血糖的发生率.

    作者:张宪军;石雨薇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应用ISO9000标准管理医院基础设施

    基础设施在医疗服务质量形成过程中有重要作用,不少质量特性是靠设施来达到规定要求的,是保障医疗、教学、科研等工作正常开展的基础,它不仅为医院的正常医疗等活动提供基本条件,而且还为患者和医院职工提供生活服务保障,同时还能创造可观的经济效益[1],医院基于当前和未来的目标,对为实现医疗服务的符合性所需的各类基础设施进行管理,这些基础设施按ISO9000标准[2]可分为:(1)建筑物、医疗场所和相关的设施,如医疗布局、办公场所、建筑物等.(2)过程设备(硬件和软件)包括医疗仪器设备等.(3)支持性服务(包括运输、储存、动力、通讯或信息系统)如医疗技术、研发设施等.

    作者:韩耀明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胫腓骨中下段双骨折内固定43例分析

    目的 探讨胫腓骨下段双骨折手术治疗时,腓骨切开复位的选择.方法 回顾性总结分析2000年5月-2008年5月间收治的胫腓骨中下段双骨折行内固定4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损伤程度分别用AO钢板法及绞锁髓内钉治疗.结果本组患者均得到回访,仅1例骨不连接,愈合率97.7%.踝关节功能优良率达95.3%.结论 对胫腓骨中下段骨折,应根据患者受伤情况、骨折位置、选择手术方式,尽可能解剖复位,稳定内固定,方可达到良好治疗效果.

    作者:郎林;彭雪强;鲁英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院前急救中两种人工辅助呼吸的应用分析

    目的 探讨院前急救中使用气管插管和球囊面罩辅助呼吸两种人工辅助呼吸方法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院前急救中需人工辅助呼吸患者119例,随机分为气管插管组和球囊面罩组,根据病情予常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观察指标.结果 两组患者在治疗后紫绀缓解病例,SPO2升高病例,24h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h两组患者血气指标pH、PaO2、PaCO2、S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气管插管与球囊面罩人工辅助呼吸的临床抢救效果是一样的.但在现场抢救中两种方法各有长短.

    作者:唐维骏;黄晓玲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心血管疾病风险预测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与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其对于冠心病的风险预测的重要性.方法 选择健康体检者65例(对照组).冠心病组196例,其中经冠状动脉造影阳性(直径狭窄程度≥70%为阳性)113例,冠状动脉造影阴性45例,心肌梗死(AMI)38例,测定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结果冠心病组hs-CRP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其中冠状动脉造影阳性组hs-CRP水平明显高于阴性组,而AMI组hs-CRP、CK、CK-MB水平又著显高于以上其他组别.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各亚组间hs-CRP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hs-CRP水平的变化对于冠心病的病情发展、变化程度呈正相关.hs-CRP可作为独立的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子对冠心病、AMI的风险预测有重要临床价值.

    作者:李萍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肠道益生菌联合茵栀黄治疗轻中度新生儿黄疸疗效分析与评价

    目的 观察肠道益生菌联合茵栀黄在轻、中度新生儿黄疸中的疗效,探讨其作用原理.方法 选择在出生后1周内出现的轻、中度新生儿黄疸患儿17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90例,对照组88例.对照组单用茵栀黄口服治疗,治疗组应用肠道益生菌联合茵栀黄口服治疗,观察其疗效.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95.55%,高于对照组的79.54%.治愈时间治疗组(4±2)d,对照组(5±2)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肠道益生菌联合茵栀黄治疗轻、中度新生儿黄疸疗效显著.且方法简便、经济实用,患儿家长易于接受.

    作者:周莹;刘燕;李丽峰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氯沙坦对高血糖合并高血压患者胰岛素敏感性的影响

    目的 观察氯沙坦对高血糖合并高血压患者胰岛素敏感性的影响.方法 将110例高血糖合并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接受氨氯地平(HG/A组)和氯沙坦(HG/L组)治疗12周.并将两组患者中代谢综合征(MS)患者分别作为MS/A组和MS/L组.治疗前后分别测定患者的体质指数(BMI)、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PG)和空腹胰岛素(FINS)水平,并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结果 HG/A组和HG/L组患者在经过12周治疗后,SBP和DBP间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两组患者SBP和DBP降低幅度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HG/L组FINS水平和HOMA-IR与HG/A组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MS/L组患者FINS水平和HOMA-IR与MS/A组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高血糖合并高血压患者在经过氯沙坦治疗12周后,不仅血压下降,而且胰岛素敏感性提高MS患者经氯沙坦治疗12周后胰岛素敏感性也提高.

    作者:马妮娜;沈潞华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非甾体类抗炎药的安全性研究

    非甾体类抗炎药通过抑制环氧化酶的活性,进而抑制前列腺素和血栓素的合成,在起到解热、镇痛、抗炎作用的同时,也产生了各种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胃肠道反应、肾损害、肝损害、心血管事件等.现对其不良反应的类型、危险因素和发生机制进行综述.

    作者:傅得兴;封宇飞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克拉霉素缓释片致喉咙沙哑一例

    病例简介患者,男,15岁,因鼻腔出血,经止血处理后,给予口服克拉霉素缓释片(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产品批号:101202)0.5g.患者用药2d,出现喉咙沙哑,停药1d后,此症状消失.再次给予口服克拉霉素缓释片0.5g,喉咙沙哑症状再次出现.

    作者:王光勇 刊期: 2011年第12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