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药配方颗粒临床应用标准探讨

张国平;刘媛媛

关键词:中药配方颗粒, 处方, 调配, 标示
摘要:中药配方颗粒是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广泛采用现代制药工艺和质量控制手段,将炮制规范的中药饮片制成颗粒,标明克数及有效期限的独立小包装.中药配方颗粒作为饮片剂型改革的产物,发展速度比较缓慢,能否替代传统的中药汤剂,还需要临床实践的检验.现将中药配方颗粒临床应用标准作一探讨.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芦冰散外敷治疗流行性腮腺炎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芦冰散治疗流行性腮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8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2例和对照组4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给予芦冰散外敷,对照组给予仙人掌外敷,观察2组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62%高于对照组的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芦冰散外敷治疗流行性腮腺炎疗效好,方便易行,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官超云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卒中后抑郁症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卒中后抑郁的床疗效.方法 3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5例,对照组予帕罗西汀治疗,治疗组予帕罗西汀和中药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和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7%高于对照组的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HAMD评分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HAMD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发生口干1例、恶心2例、乏力1例、厌食2例、便秘1例,对照组发生口干3例、恶心3例、乏力2例、厌食3例、便秘3例.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卒中后抑郁效果明显,有增加疗效、降低不良反应的效果,对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王瑞光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健康教育

    高血压是一种以体循环动脉收缩压和(或)舒张压升高为特征的临床综合征,其为目前临床常见,重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其起病隐匿,正日渐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重要杀手.近年来,医学科学不断发展,对高血压研究也在逐渐深入,除应用降压药控制高血压外,人们还越来越认识到生活方式、心理因素、社会因素对高血压的影响.因此,开展积极有效的健康教育,纠正人们不良生活方式,必将有效控制高血压,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王永华;李慧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莫匹罗星软膏联合过氧化氢治疗新生儿脓疱疮12例效果观察

    新生儿脓疱疮是一种急性化脓性皮肤病,易自身接触传染及互相传染,是新生儿的常见皮肤病.发病急骤,若处理不及时,脓疱疮破溃并向周围扩大而导致败血症或毒血症,危及生命;如治疗及时、护理得当,病情可得到有效的控制,短时间内便可痊愈.本院采用莫匹罗星软膏联合过氧化氢治疗新生儿脓疱疮12例,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唐淑云;韦定敏;赖汝萍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创伤失血性休克290例急救体会

    笔者收集整理了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290例的临床资料,现将其急救体会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本组患者290例,男192例,女98例;年龄6~80岁,中位年龄38岁.致伤原因:道路交通伤205例,高处坠落伤39例,殴打伤46例;多发伤148例;其中2个部位伤60例,3个部位伤46例,>4个部位伤42例.

    作者:杜金龙;杨宝英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高龄胃癌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围手术期处理

    胃癌是人类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位居全球肿瘤发病率和癌症病死率的第2位.我国高龄胃癌病死率呈上升趋势.为了解高龄胃癌的临床特征及围手术期的处理要点,笔者对我院2001年8月-2005年12月经手术确诊、有完整临床资料的高龄(≥70岁)胃癌患者128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邓忠南;龚文锋;叶开华;蒙勤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护理模式与产后抑郁症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模式对产后抑郁症的影响.方法 180例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所有病例于入院当天,产后14d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对患者进行心理评估,并比较2组产后抑郁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入院前后SDS与SA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SDS与SAS评分均高于入院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SDS与S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发生产后抑郁12例(13.3%),对照组发生28例(31.1%),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可减少产后抑郁症的发生.

    作者:史群艳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昏迷患者留置胃管操作流程改进分析

    目的 探讨提高昏迷患者1次置管成功率的方法及效果.方法 56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8例.对照组按照常规方法为昏迷患者留置胃管;观察组分别制定浅昏迷、昏迷伴躁动、气管插管或切开、舌根后坠患者留置胃管操作流程,评估患者病情后按照操作流程为患者置入胃管.结果 观察组1次置管成功率为78.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呛咳发生率为42.9%低于对照组的6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操作流程的改进,能使留置胃管操作程序化、标准化,提高昏迷患者置管的成功率.

    作者:洪菊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细节管理在控制ICU医院感染中的作用

    重症监护室(ICU)是发生医院感染的高危场所,任何环节的疏忽,都有可能造成医院感染的发生,因此,做好ICU各个环节的细节管理在控制医院感染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1 加强培训1.1 加强医务人员医院感染知识及消毒技术规范的培训使全体员工充分认识医院感染工作的重要性,提高控制感染意识和参与院感控制的责任感.发放<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手册>,严格按照规范执行.

    作者:饶文君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泌尿外科腹腔镜手术体会

    随着腹腔镜技术在基层医院的开展,我院于2003年开始将腹腔镜技术应用于泌尿外科,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精索静脉曲张30例,其中双侧12例,单侧肾囊肿18例.单侧输尿管上段结石6例.1.2 手术方法1.2.1 精索静脉曲张高位结扎术:患者硬膜外麻醉,取20°头低足高仰卧位.

    作者:程真平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木香超临界水提液对豚鼠离体肠和小鼠肠推动的作用研究

    目的 观察木香超临界后水提液对小鼠小肠推进运动和豚鼠离体回肠平滑肌收缩的影响.方法 以正常、新斯的明负荷和肾上腺素负荷为研究模型,采用碳末推动法和离体肠实验方法.结果 木香Ⅰ组、木香Ⅱ组和木香Ⅲ组碳末推进率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P<0.01).肾上腺素组碳末推进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木香Ⅰ组、木香Ⅱ组和木香Ⅲ组碳末推进率明显高于肾上腺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新斯的明组碳末推进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木香Ⅰ组、木香Ⅱ组和木香Ⅲ组碳末推进率均低于新斯的明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P<0.01).给药后豚鼠自发收缩活动频率和振幅均高于给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P<0.01),且振幅随着木香超临界水提液剂量的增加而增大.结论 木香超临界水提液有促进小鼠小肠运动的作用,对肾上腺素所致小鼠小肠推进抑制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对新斯的明所致的小鼠小肠推进亢进有拮抗作用,对豚鼠离体回肠自发活动有兴奋作用.

    作者:何洁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护理干预对手术后疼痛的影响

    目的 观察护理干预对外科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 手术患者11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8例,对照组进行常规镇痛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进行综合护理干预.比较2组术后3d疼痛程度.结果 观察组术后3d Ⅰ级疼痛发生率高于对照组,Ⅱ级、Ⅲ级疼痛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理干预可缓解术后疼痛.

    作者:方立公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美宝湿润烧伤膏治疗患肢挤压伤、肌肉筋膜坏死1例

    患者,女,31岁,藏族,牧民.因地震房屋倒塌致右大腿及右足踝部砸伤,较长时间受压,出现右大腿前外侧皮肤缺损14.5cm×11.3cm,股直肌及股间肌部分坏死.右足踝部9.0cm×6.3cm皮肤缺损,部分肌肉筋膜坏死.小腿十字韧带、趾长伸肌腱外露,感染较重,渗出多.入院后立即在蛛网膜下腔阻滞下行清创,剪除坏死组织,保留有生机的组织.

    作者:李铁平;杜凤栓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个性化护理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中、术后血压的影响

    目的 了解个性化护理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患者术中、术后血压的影响.方法 将PCI术患者2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10例,观察组给予个性化护理,对照组实施一般护理,观察2组术中、术后血压升高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术中、术后血压升高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合理的个性化护理对稳定PCI患者术中、术后血压效果显著,对预防术后并发症有积极意义.

    作者:张红霞;王庭梅;刘敏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老年高血压分级管理体会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以及人们生活方式、饮食习惯的改变,高血压已逐步成为发病率高的疾病之一.据有关统计资料显示,仅我国高血压患者已高达1.6亿,其中>60岁人群中有半数以上患有高血压.与年轻的高血压患者相比,老年慢病高血压患者发生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性更高,是老年人致死、致残的首要原因[1].因此,开展社区老年高血压的防控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现就对阿拉善中心医院社区卫生站管辖区内2009-2010年老年高血压患者95 例的分级管理及效果观察报道如下.

    作者:刘巧花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狂犬病死亡1例

    患儿,男,8岁,于2011年3月5日下午被犬咬伤,左面部3个1cm×1cm创口,较深.家长先带其到医院进行创口处理,18时30分来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就诊,按<狂犬病暴露预防处置工作规范>判定为三级暴露,接种人员介绍了预防狂犬病注意事项后,家长在预防狂犬病告知书上签了字.

    作者:颜秀艳;任娟;周海松;魏秀霞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感冒止咳颗粒质量标准研究

    目的 建立感冒止咳颗粒的质量标准.方法 用薄层色谱(TLC)法对桔梗、前胡、陈皮、枳壳进行定性鉴别;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陈皮、枳壳中橙皮苷和柚皮苷的含量.结果 TLC图斑点清晰,阴性对照无干扰;橙皮苷在0.1880~0.9400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98.77%,RSD为0.83%(n=6),柚皮苷在0.1868~0.9340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98.37%,RSD为1.26%(n=6).结论 该方法专属性强,灵敏度高,重现性好,可用于感冒止咳颗粒的质量控制.

    作者:唐红英;谭浩军;刘灿辉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氟伐他汀对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脂患者心脑保护作用分析

    目的 评价氟伐他汀对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脂患者的心脑保护作用.方法 将287例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脂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44例和对照组143例.治疗组服用氟伐他汀40~80mg/d,对照组不服用任何调节血脂的药物.观察2组治疗12周后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所有患者随访2年,记录随访期间患者发生的心脑血管事件.结果 治疗组治疗第12周时上述血脂水平均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第12周时仅HDL-C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第12周时,治疗组上述4个血脂水平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为4.2%低于对照组的1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氟伐他汀对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脂患者有一定的心脑保护作用,可降低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

    作者:黄伟;张莉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中医院中药房管理分析对策

    中药学是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丰富的经验和独特的理论.作为祖国医学的宝贵财富,中药以其疗效好、不良反应少等优点被人们所接受.中医院是传承和发扬中医药事业的重要载体.中医院中药房是直接为患者服务的窗口,其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中医院的医疗水平、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及中医的传承和发扬.为提高中药房管理水平,笔者结合自身在中药房的工作经验,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作者:张翠翠;黄晶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肌肉注射引起恐惧心理1例

    患者,女,20岁,护大学生,生于农村.父母体健,独女.父母无人格障碍和其他神经症障碍.家族中无精神疾病史.母足月顺产,幼时发育良好.患者身体和智力发育均正常,讲话声音清晰,情绪低落,意识清楚,自知力完整,主动求治,无幻觉和妄想.患者从小性格内向,胆小,学习成绩尚可,2年前因高考成绩不理想,由父母作主选择了读护校.

    作者:王希;魏茹 刊期: 2011年第14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