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银杏叶片联合阿托伐他汀对高脂血症患者血脂及纤溶系统的影响研究

林凡源;张效艳

关键词:高脂血症, 银杏叶片, 阿托伐他汀, 纤溶系统
摘要:目的 观察银杏叶片联合阿托伐他汀对高脂血症患者血脂及纤溶系统的影响.方法 64例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口服阿托伐他汀,观察组加用银杏叶片,服用6周后,比较两组血脂及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纤溶酶原激活抑制剂(PAI-1)水平.结果 两组患者血脂、PAI-1和t-PA较用药前均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观察组血脂、PAI-1和t-PA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托伐他汀和银杏叶片联用可以更有效的改善高脂血症患者血脂和纤溶系统异常.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女用甾体激素避孕药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自从20世纪70年代女用甾体激素避孕药应用于临床实验开始,各个国家都开始不同程度地致力于甾体类激素避孕药的研究,用药途径、剂量、配方、有效性及安全性都有了改进.本文简单介绍了几种临床上女性常用的甾体激素类避孕药,并对国内外关于这种药的研究做简要分析.

    作者:王莲萍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银杏叶提取物对损伤后中脑多巴胺能神经细胞活性的影响

    目的 探讨银杏叶提取物(EGB761)对1-甲基-4-苯基吡啶离子(MPP+)及脂多糖(LPS)损伤后的中脑多巴胺能神经细胞是否具有保护作用.方法 采用胚胎大鼠中脑原代细胞培养法,分离培养中脑神经细胞,培养细胞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MPP+组、MPP++EGB761组、MPP++LPS组、MPP++EGB761+LPS组;给予MPP+、EGB761和LPS进行配组干预,然后观察细胞生长状况;通过3-(4,5-二甲基噻唑-2)-2,5-二苯基四氮唑溴盐(MTT)微量比色法检测细胞活性;酪氨酸羟化酶(TH)免疫荧光法(FITC),比较各组阳性神经元的变化,了解多巴胺能神经元的表达情况;同时硝酸还原法检测培养细胞中一氧化氮(NO)的表达情况.结果 空白对照组、MPP++EGB761组:细胞生长旺盛,轴突延长明显;MPP++EGB761+LPS组:细胞生长受抑制,轴突较短 MPP+组、MPP++LPS组细胞数量少,仅少数细胞稍有突起,大多数细胞无轴突.MTT法测得细胞吸光度值(A值)、免疫荧光TH阳性细胞表达及培养细胞NO的表达:空白对照组、MPP++EGB761组NO含量与MPP++EGB761+LPS组、MPP+组、MPP++LPS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PP++EGB761+LPS组NO含量与MPP+组、MPP++LPS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PP+组与MPP++LPS组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结论 LPS可加重MPP+对多巴胺能神经元的损伤作用,小胶质的活化及其释放的NO有可能参与该细胞凋亡过程.EGB761对损伤后的胚胎大鼠中脑原代培养细胞具有保护作用,此作用可能通过抑制小胶质的活化完成.

    作者:朱灿宏;奚淑芳;王群江;周冰;李蓉;庄志;毛善奎;端礼荣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顺尔宁联合舒利迭气雾剂治疗小儿哮喘疗效分析与评价

    目的 分析顺尔宁联合舒利迭气雾剂治疗小儿哮喘病患者的临床疗效,为今后临床治疗该病提供可靠依据.方法 随机抽取2008年10月-2010年10月在我院就诊的患有小儿哮喘患者90例,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45例.给予两组患儿相同的常规治疗,A组患儿在治疗基础上,每日睡前口服顺尔宁(2~5岁者4mg,>5岁者5mg),同时吸入舒利迭气雾剂.B组患儿在治疗基础上吸入布地奈德气雾剂.对两组患儿的临床表现及呼气流速峰值(PEF)的变化情况进行记录并比较分析.结果 两组患儿治疗后没有出现任何不良反应症状.两组患儿治疗后1个月、2个月、3个月时测得的PEF值占预计值的比例比较,A组明显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顺尔宁联合舒利迭气雾剂治疗小儿哮喘,能够产生良好的协同作用效果,对于小儿哮喘可以达到令人满意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作者:闫东梅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国产舍曲林与进口舍曲林治疗抑郁症的临床对照分析

    目的 探讨国产舍曲林与进口舍曲林治疗抑郁症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对57例抑郁症患者分别给予国产舍曲林(唯他停组,29例)和进口舍曲林(左洛复组,28例)治疗,疗程为8周.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及不良反应量表(TESS)在治疗前及治疗8周末评定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患者疗效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唯他亭组出现不良反应15例(51.7%),左洛复组出现不良反应12例(42.9%),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唯他停和左洛复的疗效和安全性无显著差异,但唯他停更经济,是临床治疗的较佳选择.

    作者:金雅君;陈致宇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对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功能的影响

    目的 观察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对初诊2型糖尿病(T2DM)患者下丘脑-垂体-肾上腺(HPA)轴功能及相关代谢指标的影响.方法 对29例初诊T2DM患者进行为期约2周[平均(12.7±2.7)d]的胰岛素强化治疗(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或多次皮下胰岛素注射).比较治疗前后8:00、16:00、24:00患者的血浆皮质醇、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水平及24 h尿总皮质醇(UTC)水平,血糖[空腹血糖(FPG)、糖负荷后2 h血糖(2 hPG)]、血脂[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计算胰岛素分泌指数(HOMA-β)、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和糖负荷后早相胰岛β细胞分泌指数(△I30'/△G30').结果 经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后,患者8:00、16:00、24:00血浆皮质醇水平[分别为(508±188)nmol/L、(170±96)nmol/L、(40±29)nmol/L]及24 h UTC[(956±410)nmol/24 h]与治疗前[分别为(609±260)nmol/L、(291±167)nmol/L、(94±98)nmol/L和(1 488±727)nmol/24 h]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各时点血浆ACTH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患者FPG、2 hPG、TC、TG、LDL-C、hs-CRP水平及HOMA-IR[分别为(7.1±1.2)mmol/L、(18.9±2.9)mmol/L、(3.9±0.9)mmol/L、(1.3±0.6)mmol/L、(2.2±0.7)mmol/L、(1.0±1.1)mg/L、(1.8±1.3)]较治疗前[分别为(12.9±3.0)mmol/L、(27.0±5.2)mmol/L、(4.9±1.3)mmol/L、(3.2±3.7)mmol/L、(2.9±1.0)mmol/L、(2.6±2.8)mg/L和(3.7±3.5)]降低,而HDL-C水平及HOMA-β、△I30'/△G30'[分别为(1.16±0.30)mmol/L、(38±27)和(2.3±2.4)]较治疗前[分别为(1.04±0.29)mmol/L、(17±16)和(1.0±1.1)]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能明显改善初诊T2DM患者的糖脂代谢和胰岛分泌功能,缓解胰岛素抵抗,有效降低血、尿皮质醇水平,促进HPA轴功能恢复.

    作者:马玲;成丹;钟立;李启富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犬灭鼠药中毒的临床诊治

    犬因误食灭鼠药毒饵或被灭鼠药毒死的鼠尸所引发的中毒病常有发生,该病发病急、死亡率高,必须及时诊治.犬灭鼠药中毒的分类:安妥中毒、磷化锌中毒、有机氟中毒、敌鼠钠中毒、毒鼠磷中毒.五种中毒临床症状不同,准确识别中毒之因,对症下药.在临床诊治中我的体会是:犬灭鼠药中毒作为一种常见中毒病,应该引起人们极大的重视;准确诊断是否中毒与就诊时间的早晚是治愈本病的关键;对于中毒的犬应避免其大量饮水.

    作者:牛丽泊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梅毒治疗失败原因分析

    青霉素用于梅毒治疗虽然已逾60年,至今为止尚未有耐青霉素的梅毒螺旋体的报道[1].尽管阿莫西林、头孢三嗪、强力霉素、四环素、阿奇霉素和红霉素都可以治疗梅毒,但青霉素仍然是治疗妊娠梅毒和神经梅毒的惟一药物.如果患者系青霉素过敏,可进行药物逐步脱敏疗法.

    作者:龚金凤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江苏省异地就医人群满意度分析及对策研究

    目的 通过对江苏省异地就医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分析目前江苏省异地就医人员对异地就医现状的满意程度及存在的问题,从而探寻有效解决江苏省异地就医问题的途径与方法.方法 随机抽取江苏省2007年1 000位异地就医人员进行问卷调查.调查数据采用Excel软件建立数据库,采用SPSS 11.0、Excel等软件对异地就医人员基本情况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运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探寻性别、职退情况、收入水平、报销等待时间、垫付费用情况、医保经办机构服务质量、对相关政策的了解程度与异地就医人群满意度之间的关系.结果 收入水平、门诊及住院选择哪级医院、平均每次垫付医疗费用数、报销等候时间、报销手续是否方便、本地医保机构服务质量、对相关政策是否了解这些因素与满意度相关(P<0.05),而性别、职退情况、异地就医类型、报销费用间隔时间与满意度无关(P>0.05).结论 应构建异地就医费用结算平台,完善报销政策,加快社区医院建设,提高异地就医服务质量,加大宣传力度.

    作者:夏韡;仝晶晶;高璇;曹乾;张晓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我院门诊处方点评结果分析

    目的 分析我院门诊临床用药是否合理,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按月份随机抽取2009-2010年我院门诊处方5000张,对其中的不合理用药情况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我院不合理用药处方占抽取门诊处方的3.32%,主要表现为:药物联用不合理、药物使用方法不合理、重复用药、选药不合理、药物使用剂量不合理.结论 我院2009-2010年临床处方中仍存在有一定数量的不合理用药现象,应引起关注,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作者:张秀恩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两种麻醉方法在无痛胃镜中的效果比较

    目的 探讨丙泊酚复合小剂量芬太尼和复合小剂量咪唑安定2种不同的麻醉方法在无痛胃镜检查中的效果比较.方法 400例ASA Ⅰ~ Ⅲ级患者分为丙泊酚+芬太尼组(Ⅰ组)200例和丙泊酚+咪唑安定组(Ⅱ组)200例.Ⅰ组从静脉缓慢注入芬太尼1~2 μg/kg和丙泊酚1.0~1.5mg/kg;Ⅱ组从静脉缓慢注入咪唑安定0.02~0.04mg/kg和丙泊酚1~2mg/kg,直至患者睫毛反射消失即可置入胃镜.专人评估患者的术中和术后恢复情况及术后调查结果.结果 Ⅰ组在检查过程中恶心呕吐、呛咳、躁动明显低于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患者术毕至清醒和离开观察室的时间分别为(6.30±2.40)min、(16.30±3.10)min.Ⅰ组注射部位的主观疼痛、丙泊酚的总量低于Ⅱ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在注药后收缩压、MAP、心率均有所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的患者、检查者、记录者的满意度评分和再次检查可接受率均明显高于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丙泊酚复合小剂量芬太尼麻醉在无痛胃镜检查中效果优于丙泊酚复合小剂量咪唑安定.

    作者:杨玲;马永平;张亚;孙历艳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口服补液盐治疗成人急性感染性腹泻脱水的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口服补液盐(ORS)治疗成人急性腹泻患者补液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136例成人急性腹泻患者被纳入研究,69例随机分入口服补液治疗组(ORT组),临床评估为轻、中度脱水的患者采用ORS治疗,重度脱水患者早期采取静脉和ORS联合治疗,恢复至轻中度脱水后仅服用ORS.67例随机进入静脉输液组(IVT组),采用静脉补液治疗脱水.补液以外的其他治疗两组相似.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转归.结果 ORT组和IVT组在临床脱水纠正率、腹泻好转时间、不同时间电解质和酸碱紊乱恢复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ORS治疗成人急性腹泻脱水患者安全有效、简便易行,能在很大程度上减少静脉输液使用率.

    作者:姜天俊;张秀;范荣;谢杨新;赵鹏;张昕;李建静;聂为民;赵敏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晚期妊娠合并小量脑出血二例报告

    晚期妊娠合并脑出血临床少见,易被误诊、漏诊.该症病因尚未明了,一旦发生,往往威胁母婴生命,后果严重,甚至导致死亡.为使晚期妊娠合并脑出血患者能得到及时诊断和治疗,争取良好的妊娠结局,现将已治愈的2例晚期妊娠合并小量脑出血病例报告如下,并结合国内外相关文献加以讨论.

    作者:王晓君;王平;王君武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全身麻醉复合胸段硬膜外阻滞麻醉在食管癌手术中的应用体会

    目的 探讨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阻滞麻醉在食管癌根治手术期间对血压、心率(HR)、术后苏醒时间及麻醉用药的影响.方法 选择需择期行食管癌根治术,ASAI~Ⅱ级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复合组和全麻组,每组各50例.复合组行胸段硬膜外阻滞麻醉置管后,行气管内插管全麻,全麻组按常规麻醉诱导后行气管内插管全麻,两组的全麻诱导和维持用药种类和方法相同.连续监测,比较两组麻醉前、气管插管时和拔管时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和HR的变化,并记录两组异丙酚的用量和术后苏醒时间.结果 复合组在气管插管时和拔管时SBP、DBP和HR的变化接近于麻醉前,全麻组出现明显的变化,尤其在气管插管和拔管时明显高于麻醉前,复合组的SBP、DBP和HR与全麻组在气管插管和拔管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合组异丙酚和维库溴铵的用量显著减少,与全麻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合组麻醉苏醒时间明显少于全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全身麻醉复合胸段硬膜外阻滞麻醉应用于食管癌根治术对血压、HR影响小,可减轻应激反应,减少麻醉用药量,术后苏醒迅速完全,术后躁动少,术后镇痛完善.

    作者:古粤峰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参苓白术散对免疫抑制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研究

    目的 观察参苓白术散对免疫抑制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采用环磷酰胺诱导小鼠造成免疫抑制动物模型,观察其对小鼠单核巨噬细胞吞噬能力以及迟发型超敏反应的影响.结果 参苓白术散能显著提高小鼠单核巨噬细胞吞噬功能及小鼠迟发型超敏反应.结论 参苓白术散有增强免疫抑制小鼠免疫功能的作用.

    作者:袁丕瑞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银翘散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临床观察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以发热、咽痛、咳嗽、鼻塞、头痛等为主要症状的常见呼吸道疾病,西医治疗本病常以对症治疗为主.本科在2010年9-12月采用银翘散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疗效显著,报道如下.

    作者:贾长文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抗菌中药注射剂应用分析

    目的 分析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抗菌中药注射剂的合理性应用.方法 对本院2010年6月520例上呼吸道感染患者的门急诊处方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20张处方中,应用抗菌中药注射剂125例,使用率为24.0%,多为单一用药与静脉注射给药.上呼吸道感染抗菌中药注射剂使用清开灵注射液居首位,其次为鱼腥草注射液和银黄注射液.用药导致的不良反应稍多.结论 我院医师在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时,医院应加强对临床医师抗菌中药注射剂知识的培训与再教育,提高抗菌中药注射剂的临床合理应用水平.

    作者:李丽娟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左卡尼汀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疗效分析与评价

    目的 观察左卡尼汀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入选我科62例慢性心力衰竭住院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前、治疗2周后分别评价临床疗效及测定6min步行试验,及超声心动图测定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值.结果 治疗组6min步行距离增加78m,对照组增加45m,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LVEF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87.5%,对照组80.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左卡尼汀可明显改善心力衰竭患者的运动耐量,虽临床疗效未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可能与样本量偏小有关.

    作者:冷文俊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中枢性低钠血症的研究进展

    中枢性低钠血症包括抗利尿激素分泌不当综合征和脑性盐耗综合征,是神经系统疾病常见的并发症.由于两种综合征的临床表现相似,且常被颅内病变掩盖,容易误诊、漏诊,造成治疗失当而加重病情甚至死亡,现就其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高洁;王鸣池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消结安配伍米非司酮在围绝经期子宫肌瘤治疗的应用

    目的 探讨围绝经期子宫肌瘤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 经妇科检查及B超检查确诊的子宫肌瘤患者128例,随机分为A组及B组,各64例,A组单纯米非司酮25mg,1次/d,B组口服消结安胶囊,每次2粒,3次/d,联合服用米非司酮25mg,隔日一次.两组均在月经干净后5~7d服用,10~15d为1周期,连用3~4个周期.观察治疗后子宫肌瘤大小及临床变化.结果 B组治疗后的有效率及大肌瘤体积缩小效果明显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消结安配伍米非司酮周期性治疗子宫肌瘤治疗效明显优于单纯米非司组,且副反应小,复发率低,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作者:莫可良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恶性肿瘤化疗后骨髓抑制期应用无菌床的护理

    目的 总结恶性肿瘤化疗后骨髓抑制期应用无菌床的护理效果.方法 91例肿瘤患者化疗276例次,根据骨髓抑制分级标准,将化疗后出现Ⅲ度、Ⅳ度骨髓抑制患者(56例次)入住百级无菌层流病床进行保护性隔离,并给予有效预防感染、心理及饮食护理.结果 56例次Ⅲ度、Ⅳ度骨髓抑制患者接受无菌层流床治疗后,感染的发生率仅10.7 %.结论 无菌床的应用可明显降低化疗后出现Ⅲ度、Ⅳ度骨髓抑制患者感染率,加快患者康复.

    作者:李运智;孙明丽;张学勇;武素玲;修志红 刊期: 2011年第15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