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涛
目的 了解老年患者用药依从性的现状,分析影响老年患者用药依从性的原因,从而提高老年患者用药依从性.方法 对社区160例老年患者发放自行制作的老年患者用药依从性问卷调查表.结果 本组患者以高中以下学历为主占56.86%,2种疾病并存所占比例较大为35.00%,常2种药物联合应用占37.50%,能按时服药患者占74.38%,能正确服药患者占76.88%,未自行停药患者占65.00%,未自行买药患者占66.88%,对药物有一定了解的患者占60.00%.本组用药不依从患者89例占55.63%,其原因主要是服药种类多,占30.34%,其次是持续服药时间长,占15.73%.结论 医务工作者要正确的指导老年患者用药,老年患者也要尽可能的了解用药知识,以提高合理用药和治疗效果.
作者:李向荣 刊期: 2011年第17期
目的 观察替米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伴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11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8例和对照组52例,对照组给予氨氯地平;治疗组给予替米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观察2组降压疗效和空腹血糖(FPG)、血腹胰岛素(FINS)、尿蛋白和左室后壁厚度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组降压总有效率为86.2%高于对照组的7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FPG、FINS 水平、尿蛋白、左室后壁厚度均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出现轻微水肿1例,未作特殊处理能坚持治疗;治疗组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 替米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伴糖尿病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孙艳梅 刊期: 2011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妊娠糖尿病与孕期体质量指数(△BMI)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09年5月-2011年3月来我院进行孕期检查的健康孕妇985例,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检测血糖,将所有孕妇分为妊娠糖尿病组57例和非妊娠糖尿病组928例,计算2组孕妇的△BMI,比较2组的年龄、身高、孕前BMI、△BMI及在各BMI范围内妊娠糖尿病患者所占比例.结果 妊娠糖尿病组年龄、孕前BMI及△BMI均高于非妊娠糖尿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2组身高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妊娠糖尿病组△BMI>7的患者占59.65%高于非妊娠糖尿病组的10.88%,且高于△BMI≤5、5<△BMI≤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孕期体质量指数与妊娠糖尿病的发病率呈现明显的正相关性,应重视孕期妇女的体质量指数检测,减少妊娠糖尿病的发病率.
作者:李灵香 刊期: 2011年第17期
目的 研究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IL)-10、IL-17的含量,进一步了解其在溃疡性结肠炎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收集UC组45例及正常对照组20例的血清,应用血清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血清IL-10和IL-17.结果 UC组血清中IL-10含量中位数、四分位数间距和平均秩次均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UC组血清中IL-17含量中位数、四分位数间距和平均秩次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L-10在UC中可能是保护因子,而IL-17可能参与UC的发生与发展.
作者:田志颖;王丽华;苏新爱 刊期: 2011年第17期
目前在我国已形成中医、西医两大医疗体系并存的状况.由于中医药在临床上良好的治疗效果,且在世界范围内也有逐渐扩大的趋势,这就增加了中西药联用的机会.不合理的联用会导致药源性疾病等一系列问题的发生,因此需要格外注意中西药联用相互作用问题.
作者:鲍玉洁 刊期: 2011年第17期
目前研究证实,肿瘤的发生、发展与宿主的免疫功能有着密切关系,免疫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分子生物学的进展,也推进了免疫学在肿瘤生物治疗中的深入研究和进一步应用.现今,肿瘤免疫治疗已成为肿瘤治疗的基本手段之一.其中细胞介导的过继免疫治疗(ACI)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之一.现将目前研究和应用较为成熟的几种ACI综述如下.
作者:李立新;张燕;万玲玲 刊期: 2011年第17期
随着老年人口数量的日益增多,老年患者的手术量也日趋增多.老年人全身各器官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减退,组织、细胞都逐渐改变而使其具有独特的生理特点[1].了解这些生理变化是保证手术成功的关键,麻醉医师还必须掌握麻醉的特殊性、药物的药理作用等,只有这样才能使老年患者安全渡过围手术期.笔者现对老年患者麻醉方式的选择、麻醉药物的特点、术后常见并发症等综述如下.
作者:陆利君 刊期: 2011年第17期
ICU病房患者并发溶血时,其临床表现常不典型,本资料旨在探讨其临床特点,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2005-2010年我院ICU病房患者301例中发生溶血69例,年龄37~86岁.均符合溶血标准:游离血红蛋白升高、网织红细胞升高、间接胆红素升高、结合珠蛋白降低、尿潜血试验及尿含铁血黄素试验阳性,其中≥4项阳性者,考虑存在溶血.发热、感染36例,其中痰培养阳性20例,尿培养阳性12例,革兰阴性菌25例,革兰阳性菌11例;使用左氧氟沙星后发生溶血2例;败血症6例,其中革兰阴性菌4例,革兰阳性菌2例;遗传性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缺乏22例;抗人球蛋白试验阳性3例.
作者:冯泽斌 刊期: 2011年第17期
目的 观察肺功能检查在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缓解期的变化特点,并掌握其意义.方法 对50例哮喘患者分别于急性发作期、缓解期进行肺通气功能、肺容量、脉冲震荡法检测,比较参数,包括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与用力肺活量比值(FEV1/FVC)、大用力呼气峰流量(PEF)及25%、50%、75%肺活量时大用力呼气流量(FEF25、FEF50、FEF75)、深吸气量(IC)、残气量(RV)、残气和肺总量比(RV/TLC)、共振频率(Fres)、呼吸总阻抗(Z5)、总气道阻力(R5)、中心气道阻力(R20)、外周气道阻力(R5-R20)、震荡频率为5Hz时电抗值(X5)等的变化.结果 FVC、FEV1/FVC、FVC/pre、FEV1、FEV1/pre、PEF、PEF/pre、FEF25、FEF50、FEF75、FEF25/pre、FEF50/pre、FEF75/pre、X5在急性发作期显著低于缓解期,RV、RV/TLC、Fres、Z5、R5、R20在急性发作期显著高于缓解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FEV1缓解期较急性发作期的改善值和改善率均显著高于FVC,PEF的改善率高,FEV1/FVC的改善率低.另外,RV也有较高的改善率.Z5、R5缓解期较急性发作期的改善值增大,R20改善值>R5-R20,X5改善率高,Fres也有较高的改善率.结论 哮喘气道阻力的增加以中心气道阻力为主,其治疗反应以流速改善型为主.IOS在区分气道阻塞的部位和治疗反应类型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作者:何国文;朱利永 刊期: 2011年第17期
随着医学知识的普及,人们医疗安全意识的提高,患者的自我保护意识、用法律衡量护理行为和后果的意识也在不断增强,对护理安全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做好医疗事故的防范工作对医务人员来说至关重要,笔者就多年来的护理工作浅谈防止差错事故的一点体会.
作者:刘艳红 刊期: 2011年第17期
老年人的心理活动对心血管、呼吸、内分泌功能都会产生一定影响.在做好老年患者临床护理的同时,还应根据其心理变化进行有效的心理干预和指导,对老年患者的康复有重要意义. 1 老年患者的心理特点和护理 1.1 焦虑不安 这是老年患者常见的心理问题.其对自己所患疾病、严重程度等不了解,因此心情焦虑,表现为烦躁、食欲下降、睡眠不佳等.针对患者提出的问题给予耐心解释(特殊情况除外),生活上给予关心和照顾,开展健康教育,使其了解疾病的有关知识,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
作者:谢红;薛素波;黄丽 刊期: 2011年第17期
目的 分析降压药物的应用情况.方法 选取临床诊断为原发性高血压的798张处方.分析患者的一般情况、抗高血压药的用药品种、数量、联用方案、用药频度(DDDs)及排序.结果 798张处方中以男性和60~70岁患者居多.处方数目由多到少依次为钙通道拮抗剂、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利尿剂、复方制剂及其他.DDDs排序前10位的药物分别为缬沙坦、坎地沙坦酯、非洛地平、吲达帕胺、氨氯地平、氢氯噻嗪、硝苯地平、尼莫地平、卡托普利和贝那普利.结论 患者高血压控制率较高,用药基本合理.临床应用降压药物应综合分析患者血压水平,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作者:刘纲 刊期: 2011年第17期
异位妊娠指受精卵于子宫体腔以外着床,可发生在输卵管、卵巢、腹腔及阔韧带等部位,是妇科急腹症之一,其临床表现主要是停经、腹痛、阴道流血及休克等,应及时就诊.1 病理机制异位妊娠的表现和其它疾病有相似之处,一定要问清患者的月经史和身体状况.在正常情况下,卵子和精子在输卵管内相遇成受精卵,然后借助输卵管的纤毛颤动和肌肉的蠕动,逐步进入子宫腔内着床,如果输卵管发生炎症而使受精卵运动受阻,便可能在输卵管着床.输卵管狭小,不适应受精卵生长发育,当其发育到一定程度,便可使输卵管膨胀破裂或将胎儿挤入腹腔而流产,造成腹腔内急性出血,如出血过多可危及生命,需紧急手术处理.
作者:王志芳 刊期: 2011年第17期
低血糖是2 型糖尿病患者治疗中可能发生的潜在严重并发症, 特别是老年糖尿病患者多伴有不同程度的大、小血管病变以及神经系统功能减退, 常合并感染、肝肾功能不全, 在治疗过程中常因用药不当、运动和饮食不合理造成低血糖.本文对64例老年糖尿病低血糖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 以探讨老年糖尿病低血糖的临床特点、相关因素及预防.
作者:张淑贵;龚莹;焦亮;蔡可英 刊期: 2011年第17期
随着新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颁发实施,杜绝医疗护理工作中存在的安全隐患成为医院当前工作的重点,同时随着急诊医学的不断发展和社会需求的不断提高,院外急救越来越成为急救过程中的重要一环.笔者通过对我院2010年2~10月163例院外急救患者的转运情况分析,探讨安全转运院外急救患者的措施:包括转运前的准备(人员的准备、仪器和药物的准备、患者的准备);转运途中并发症的预防;转运途中的监护与记录等,收到了一定的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曹玉琼 刊期: 2011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甘精胰岛素联合格列美脲及罗格列酮治疗磺脲类继发性失效的2型糖尿病的疗效及β细胞功能变化情况.方法 60例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30例,A组给予甘精胰岛素联合格列美脲及罗格列酮治疗,B组给予诺和灵30R皮下注射.2组均治疗12周.测定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C肽(FCP)、餐后2h C肽(2hCP)及低血糖的发生率.结果 治疗后12周2组FPG、2hPG和HbA1C均明显下降,FCP和2hCP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发生低血糖反应2例(6.7%),B组发生6例(2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甘精胰岛素联合格列美脲及罗格列酮治疗磺脲类继发性失效的2型糖尿病有较好疗效,治疗方式简单、方便,易于掌握,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蕊芳 刊期: 2011年第17期
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是由噬菌体Ⅱ群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一种皮肤感染性疾病.噬菌体Ⅱ型金黄色葡萄球菌产生的红疹毒素和剥脱毒素可使皮肤出现广泛红斑、松弛性大疱及大片表皮剥脱.起病急,触痛显著,伴发热及其他全身症状,感染灶以体表化脓性感染多见,偶见于成年人.病情集中,病死率高,护理难度大.我科于2009年8月13日收治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患儿1例,现将护理报道如下.
作者:金宁雀;肖春利 刊期: 2011年第17期
胆石症是指发生在胆囊和胆管的结石,是胆道系统的常见病、多发病.据全国多份调查结果 ,自然人群中患病率为5.6%[1].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人口的老龄化,胆道结石患者日益增多,约占老年外科疾病的10.7%[2].手术是治疗胆石症安全、有效的方法 ,但围手术期护理也是至关重要的.
作者:赵玉霞;吴兰芳 刊期: 2011年第17期
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主要治疗方法 是血液透析(HD).动静脉内瘘是血液透析患者得以有效透析、长期存活的基本条件,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命线[1].保护内瘘,预防内瘘阻塞,延长内瘘使用寿命对血液透析患者至关重要.我科对12例透析患者内瘘进行有效的健康护理,延长了内瘘的使用寿命,达到了理想的透析效果.
作者:钱丽琴;聂玉梅 刊期: 2011年第17期
患者,男,53岁.主因间断眩晕2个月,加重伴恶心1d来院.既往脑干梗死、糖尿病2年余,无明显后遗症,常服阿司匹林及降糖、活血药物治疗.查体:BP 150/90mm Hg,神清语利,精神差,颅神经检查(-),无眼震,颈软,肺、心、腹未见明显异常,四肢肌力正常,双侧巴氏征(-),感觉正常.头部CT及MRI示:桥脑陈旧性脑梗死;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TCD)示:椎-基底动脉流速减低,脑供血不足;头磁共振血管造影(MRA)示:脑动脉硬化,未见明显动脉狭窄.2个月来多次门诊就诊,曾予抗凝、抗血小板聚集、活血改善循环等治疗,无好转,入院前1d,眩晕明显加重伴恶心.入院后查血常规示:RBC 3.05×1012/L,Hb 85g/L,余正常,便潜血(+),肝功、肾功正常,凝血正常,血脂稍高,血糖7.6mmol/L.停用上述药物,胃镜检查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点状出血,给予抑酸、保护胃黏膜、补液、补血等治疗,住院15d,眩晕好转,无恶心,出院.门诊随访复查血常规,RBC、Hb渐上升至正常,症状明显好转,2个月后复查胃镜,溃疡愈合,嘱慎用拜阿司匹林、活血药物,患者维持良好.
作者:李会娟 刊期: 2011年第1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