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骨科长期卧床患者预防便秘的护理体会

王来平

关键词:骨科, 卧床患者, 便秘, 护理
摘要:便秘是骨科卧床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发生率一般在50%~70%[1].我院对骨科长期卧床患者采取综合护理措施预防便秘,效果较满意,现总结如下.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甲状腺炎的分型与诊疗

    甲状腺是人体大的内分泌腺体,它合成的甲状腺激素对促进细胞分化、维持代谢平衡起重要作用.甲状腺血流丰富,有很多淋巴引流;甲状腺内含高浓度的碘,而碘剂是高强度氧化剂,能杀灭细菌,故而不容易感染;甲状腺有较多分隔,因而感染不易大规模扩散[1].临床上将甲状腺炎分为6型:急性甲状腺炎,亚急性甲状腺炎,无痛性甲状腺炎,慢性甲状腺炎,木样甲状腺炎,疼痛性慢性甲状腺炎.现对其诊疗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陆娟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外科患者急性精神障碍的临床分析

    目的 了解严重创伤、大手术后外科患者精神障碍的发生率,探讨与之相关的影响因素和治疗方法.方法 对12例严重创伤及大手术后出现精神障碍临床症状的患者积极控制原发疾病,并给予镇静剂及心理干预治疗.结果 所有患者对治疗反应良好,全部患者出院时无精神遗留障碍.结论 严重创伤、大手术后精神障碍发生与年龄、创伤严重程度、疼痛、麻醉打击、术前焦虑的心理状态、围术期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等因素密切相关.提高对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和术后谵妄(POP)的认识,对高危患者及时行心理干预,以减少术后并发症、促进患者术后康复.

    作者:刘丹;王允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波姆光治疗术后加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治疗宫颈糜烂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波姆光治疗术后加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治疗宫颈糜烂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宫颈糜烂妇女15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78例.治疗组在波姆光治疗术后加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治疗,对照组单纯采用波姆光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创面愈合时间和阴道出血情况.结果 2组治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平均愈合时间为(5.24±2.57)周短于对照组的(7.94±2.75)周,且阴道出血发生率为11.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1.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波姆光治疗术后加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治疗宫颈糜烂可缩短创面愈合时间,减少阴道出血时间,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全英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出血性脑卒中并发神经源性肺水肿20例分析

    本文收集我院2006年7月-2010年7月住院经头颅CT证实的出血性脑卒中患者136例,其中并发神经源性肺水肿20例,分析如下.

    作者:余世雄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小儿临床合理用药分析

    药物是治疗疾病的一个重要手段,而其不良反应和过敏反应常会对机体产生不良影响.尤其是儿童这个群体,由于其本身的生理特点和药物在体内代谢过程的特殊性,发生药物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ADR)的几率更大.我国现有<14岁的儿童约4亿,而我国每年约有3万名儿童因不合理应用药物而导致耳毒性药物致聋及其他ADR.因此,儿童合理用药,保证儿童健康成长关系到祖国的未来、生存与发展,具有现实和深远的历史意义.现结合小儿的生理特点、小儿药物治疗的特点及如何科学合理的使用儿科药物综述如下.

    作者:李凌鸿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双氯芬酸二乙胺乳胶剂联合甲氨蝶呤治疗银屑病性关节炎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双氯芬酸二乙胺(扶他林)乳胶剂联合甲氨蝶呤治疗银屑病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32例银屑病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一组和二组,每组16例.一组局部外用扶他林乳胶剂联合甲氨蝶呤治疗,二组单独使用甲氨蝶呤,疗程均为6周.观察并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6周后,一组总有效率为93.8%高于二组的8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不良反应轻微.结论 局部外用扶他林乳胶剂联合甲氨蝶呤治疗银屑病性关节炎安全有效.

    作者:田静;孙丽梅;盛宇;刘静;刘会彬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沟通在门诊换药过程中的作用

    患者来医院换药存在对换药治疗的要求与顾虑,对所患疾病的了解和疑虑,对治疗方法的接受和信心,对并发症或疼痛的情绪反应,对医务人员的技术水平和责任心的印象,都需沟通来完成.在换药前、换药中及换药后医护人员根据其年龄、病种、文化程度有针对性地实施沟通,使患者了解伤口愈合的特点,掌握促进伤口愈合的知识,提高患者自我护理能力,使伤口愈合的时间明显缩短;同时也加强了护患关系,拓宽了护理人员的知识面,使患者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有了较大提高[1].

    作者:许腊梅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社区医院住院老年患者抑郁症状调查分析

    目的 探讨社区医院住院老年患者产生抑郁的原因.方法 对110例住院老年患者采用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本组住院老年患者抑郁发生率为40.9%(45/110).在抑郁症状影响因素中,抑郁发生率比较有差异的项目为性别、家庭平均经济收入、家庭关系、文化程度、婚姻、现患病种(P<0.05).结论 对医院住院老年患者进行抑郁症状的常规筛查是必要的,可为临床早期诊断抑郁症提供依据.

    作者:杨廷旭;刘玉凤;许守红;李晓英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2009年惠州市医院抗肿瘤药物使用情况分析

    目的 调查惠州市不同级别医院抗肿瘤药物使用情况,对目前抗肿瘤药物的使用状况及发展趋势进行分析.方法 统计惠州市不同级别医院抗肿瘤药物使用的种类及所需费用,采用用药频度(DDDs)方法,对抗肿瘤药的品种、用药金额、用药频度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统计显示惠州市2009年不同级别医院应用抗肿瘤药物6大类共69个品种,DDDs排序前3位的是三甲医院的多柔比星、羟基脲、唑来膦酸;二甲医院的他莫昔芬、来曲唑、顺铂;中医医院的香茹多糖、去甲斑蝥素、康艾.结论 惠州市不同级别医院化疗药物的选择趋向于疗效高、不良作用小、价格便宜的品种,基本符合我国当前药品消耗总趋势.

    作者:肖辛垣;黄伟权;陈丽芳;吴海新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临床药学在我国医学发展中的作用

    临床药学是研究临床使用药物及其制剂与人体之间相互作用规律的一门学科.它的核心是合理用药,目的是使药物的应用达到合理、有效、安全,而且要低消耗.为了进一步推动我国临床药学工作的发展,抓住当前医改和医院药学转型的机遇,加大临床药学工作力度,本文就既往工作的回顾和现状,探讨临床医学工作的必要性和迫切性,以期引起同行和有关部门领导的重视.

    作者:李小芳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2010年我院儿科门诊抗菌药物使用状况分析

    目的 了解该院儿科门诊抗菌药物使用状况.方法 随机抽查2010年该院儿科门诊处方696张.按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分线使用状况及不合理使用等进行分类统计.结果 儿科门诊抗菌药物使用率为55.46%(386/696),其中治疗用药占86.01%(332/386),预防用药占13.99%(54/386).一线用药占53.89%(208/386),二线用药占46.11%(178/386),无三线用药和一线+二线用药.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占6.75%(47/696),依次为用药指征不明确、给药途径不合理、疗程不合理、给药次数不合理.结论 儿科门诊抗菌药物二线用药、预防用药和指征不明确用药较高,应加强抗菌药物使用指导与管理,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减少耐药菌的产生.

    作者:张春丽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酮咯酸氨丁三醇肌内注射辅治肾绞痛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酮咯酸氨丁三醇肌内注射解除肾绞痛的疗效.方法 将80例急性肾绞痛患者分为治疗组42例和对照组38例.患者在肌内注射山莨菪碱的同时,治疗组给予酮咯酸氨丁三醇60mg肌内注射,对照组给予哌替啶100mg肌内注射.治疗后观察2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62.3%高于对照组的52.6%,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酮咯酸氨丁三醇肌内注射是一种快速、安全、高效、不良反应小的解除肾绞痛的方法.

    作者:田海霞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郑州市管城回族区2010年法定传染病疫情分析

    目的 分析该区传染病流行特征及防治效果.方法 疫情资料来自该区2010年传染病疫情网络直报系统,用Excel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0年该区共报告法定传染病18种5086例,死亡16例,发病率为1539.50/10万,死亡率为4.84/10万,病死率为0.31%,与2009年相比发病率、死亡率、病死率分别上升5.48%、218.42%、201.82%.无甲类传染病报告;乙类传染病报告12种3455例,丙类传染病报告6种1631例,居前5位的病种为乙型肝炎、其他感染性腹泻、手足口病、丙型肝炎、梅毒,其中7月发病数相对较多,0~9岁组发病数高.血源及性传播类传染病与2009年相比上升37.66%;肠道传染病下降20.43%;呼吸道传染病下降16.10%.结论 病毒性肝炎仍为该区重点控制的传染病;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防控形势不容乐观,应进一步加大重点人群监测;继续开展肠道传染病、呼吸道传染病和发热患者的管理和监测,加强肺结核的归口管理工作.

    作者:马丽平;张勇;曹洁;何军红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胺碘酮联合阿替洛尔治疗慢性心房颤动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胺碘酮联合阿替洛尔治疗慢性心房颤动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慢性心房颤动患者5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9例.2组患者均给予基础疾病的常规治疗,对照组另给予阿替洛尔治疗,观察组给予胺碘酮联合阿替洛尔治疗.比较2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左房内径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6%高于对照组的6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左房内径、LVEF均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胺碘酮联合阿替洛尔治疗慢性心房颤动的疗效较好,安全性高,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陈景生;张红飞;黄宇;李冬华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肝硬化腹水合并自发性腹膜炎72例分析

    我科2001年1月-2010年6月治疗肝硬化腹水患者312例,其中合并自发性腹膜炎72例,严重影响肝硬化腹水患者的治疗和预后,结合其临床资料报道如下.

    作者:王全智;高春耕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双氯芬酸二乙胺乳胶剂对手部骨性关节炎疗效的临床分析

    目的 观察评价双氯芬酸二乙胺(扶他林)乳胶剂对手部骨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 将52例手部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Ⅰ组和Ⅱ组,各26例.Ⅰ组采用扶他林乳胶剂外用,每次每关节涂抹3cm,每天涂抹4次;Ⅱ组采用塞来昔布胶囊口服,每次0.2g,每天2次.2组均4周为1个疗程.观察并记录2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 2组治疗后手指关节疼痛个数、疼痛程度、肿胀指数、关节平均增加活动度及握力均改善(P<0.05),且治疗时间越长,疗效越明显.2组间治疗后上述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胃肠道反应发生率为0明显低于Ⅱ组的19.2%(P<0.05);皮疹发生率为11.5%明显高于Ⅱ组的3.8%(P<0.05).结论 外用扶他林乳胶剂治疗手部骨性关节炎疗效好,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卿忠;叶久敏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儿科药物的合理应用

    儿童是指自出生后至14岁的年龄阶段,分为新生儿期、婴幼儿期、儿童期3个生理阶段.儿童期正处于生长发育期,各组织器官处于不断发育成熟阶段,肝肾的解毒和排毒功能及血脑屏障的作用也不健全,免疫功能低下,对外界侵袭的防御能力较差,易罹患疾病,同时儿童的药物代谢酶分泌不足或缺少,肾功能发育不完善,对药物的清除能力差,且对药物的敏感性较高,与成人相比有明显差别,极易产生不良反应.因此,小儿用药较之成人存在更多的安全隐患.

    作者:李利香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ICU综合征的形成原因与护理对策

    在临床工作中,各种手术患者因病情危重收治于重症监护病房(ICU).尽管监护病房拥有完善的设备、高素质的医疗护理人员、严密的监测、整体化的治疗护理,仍有患者在监护期间出现不良的心理反应,这种不良的心理反应称之为ICU综合征.因此,医护人员在密切关注危重病情变化的同时,还应高度重视其心理状态,随时对其不良心理反应进行有效的干预[1].本文就ICU综合征主要原因、影响因素及预防措施,报道如下.

    作者:张玉芬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军校卫生士官学员蠕形螨感染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军校卫生士官学员蠕形螨感染情况.方法 对该院256人卫生士官男学员采用透明胶纸粘贴进行蠕形螨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共检测出蠕形螨阳性62人,其感染率为24.2%,感染部位以额、鼻尖为多,鼻翼、颏部和面颊感染率次之.仅1个部位感染者占19.5%、2个部位感染者占3.9%、3个部位感染者占0.8%.62人感染者中,轻度感染占100.0%(62/62),未检出中、重度感染.本组单纯毛囊蠕形螨感染率为32.3%(20/62)、皮脂蠕形螨感染率为58.1%(36/62),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兵种学员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南方学员蠕动形螨阳性率为17.1%低于北方学员的26.9%(P<0.05).有面部疾患学员的蠕动形螨阳性率为53.1%高于正常学员的14.6%(P<0.05).结论 该院士官学员蠕形螨感染率比以往有所下降,但还应学员中进行广泛的卫生宣教,尽量避免与带虫者或患者密切接触,不断改善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状况,从而减少蠕形螨的传播.

    作者:杨新华;邓淑凤;王沛;冯俊贤;傅占江;王红;赵美玲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呼吸衰竭患者机械通气护理问题分析及对策

    呼吸衰竭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肺通气或换气功能严重障碍,导致缺氧,伴或不伴二氧化碳潴留,造成一系列生理功能障碍和代谢紊乱的临床综合征[1].无创呼吸机是一种使用方便、无需气管插管或切开的无创机械通气方法,它能避免有创机械通气所带来的各种损伤及并发症,能改善患者通气,防止和改善二氧化碳蓄积,尽快纠正缺氧,是治疗早期和慢性呼吸衰竭的重要手段,但在临床使用过程中也产生了诸多问题,影响疗效,甚至使许多患者不能接受.本文现将呼吸衰竭患者机械通气护理过程中常见问题分析及护理对策总结如下.

    作者:陈天燕 刊期: 2011年第19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