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林红
目的 观察肝素联合尿激酶治疗肺源性心脏病的疗效.方法 8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2组均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肝素联合尿激酶治疗,观察2组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5%高于对照组的7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肝素联合尿激酶治疗肺源性心脏病疗效显著.
作者:吕建玲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RA)的临床疗效. 方法 6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3例和对照组29例,治疗组采用中西结合治疗,对照组采用西医治疗.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 结果治疗组显效率及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在改善晨僵时间、关节疼痛、关节肿胀等方面均优于治疗前,且治疗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临床效果更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晓燕 刊期: 2011年第23期
左半结肠急性梗阻在临床上是较为常见的急腹症,由于术前无法进行充分的肠道准备,是一期手术还是分期手术目前意见尚不一致,传统采用分期手术以防止吻合口漏的发生.我院2000年1月-2009年12月选择性收治左半结肠急性梗阻患者12例,通过术中结肠清洗灌洗及病变肠段切除一期吻合,效果满意,无吻合口漏发生.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秉松 刊期: 2011年第23期
肺癌是呼吸系统的常见肿瘤,其发病率及病死率逐年上升,肺癌中非小细胞癌约占80%.肺癌发病隐匿,确诊时2/3的患者已失去手术机会,化疗为主要手段[1].紫杉醇是目前促进微管聚合的新型抗肿瘤药物,它是非小细胞肺癌的一线化疗药物,不良反应中以过敏反应多见,严重者发生过敏性休克.
作者:陈秀梅;周南香;卢慧宇 刊期: 2011年第23期
暗示,是护理管理者常用的一种工作方法.所谓暗示,就是在无对抗条件下,用含蓄间接的方法,对人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从而使人们按照一定的方法去进行或接受一定的意见和信念,使其思想、行为与暗示者的意志相符合.一个成功的护理管理者,不但善于使用暗示进行批评、教育,而且善于使用暗示进行表扬、激励,因此,应重视暗示在护理管理中的作用.
作者:赵春芬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 观察双黄连粉针剂治疗带状疱疹的效果.方法 7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7例和对照组35例,治疗组应用双黄连粉针剂治疗,对照组应用利巴韦林配合聚肌胞治疗,观察2组疗效.结果 治疗组显效率、总有效率分别为35.1%和89.2%高于对照组的14.3%和6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双黄连粉针剂治疗带状疱疹疗效显著,无后遗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零绍华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百日咳的临床疗效.方法 42例患儿随机分为中西医结合组、西医组、中医组各14例,观察2组临床疗效.结果 西医组总有效率为92.86%高于中医组的85.71%,中西医结合组总有效率为100%高于其他2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百日咳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薛为英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病区为方便患者临时用药,会备用少量常用和急救药品,但因药品保管、储存不当会给药品质量带来影响,也会造成较大的安全隐患,另外病区护士长对药品管理的重视程度、护士对药品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也直接影响药物的安全使用.为此,笔者针对管理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调查和原因分析,现介绍如下.
作者:徐陈云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 观察宫内节育器尾丝与宫颈糜烂的关系.方法 放置宫内节育器的254例妇女中,放置有尾丝IUD的149例作为观察组,放置无尾丝IUD的105例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放置2、4、8年后的宫颈情况.结果 观察组放置8年时重度宫颈糜烂发生率高于对照组,放置2、4、8年宫颈糜烂总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尾丝刺激增加宫颈糜烂的危险性,使宫颈糜烂发生率增高.
作者:段永舒;车存芳 刊期: 2011年第23期
跟骨痛是临床常见的一种疾病,是跟后痛和跟下痛的总称.足跟是人体负重的主要部分,长期慢性劳损,尤其是持久站立、行走刺激,易引发跟骨周围疾病,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烦恼[1].
作者:郝玉峰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阿奇霉素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CAP)的疗效,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 方法将120例社区获得性肺炎随机分为A组、B组和C组各40例,A组应用阿奇霉素治疗,B组应用左氧氟沙星治疗,C组联合应用阿奇霉素及左氧氟沙星治疗,疗程均为7~14d.观察3组患者临床疗效、病情变化、细菌清除率和不良反应. 结果 C组痊愈率和总有效率均高于A、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发热、啰音消退时间和血常规、肺部X线恢复时间均短于A组和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细菌清除率为92.5%明显高于A、B组的67.5%和6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阿奇霉素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CAP,疗效显著,病程短,不良反应少,是基层医疗机构较为适宜的临床用药方案.
作者:张升超 刊期: 2011年第23期
我院成功抢救胎盘滞留致失血性休克患者1例,现将其护理体会报道如下.1 病例介绍患者,22岁,藏族,于2011年5月22日在家分娩一活婴,产后3h胎盘未下阴道致流血过多急诊送入我院,患者面色苍白,四肢厥冷,呼之不应,压眶反射无反应,呼吸困难,脉细速扪不清,打哈欠,烦躁不安,处于昏迷状态,四肢循环差,静脉穿刺困难,脐带露于阴道口,胎盘部分剥离,阴道持续流血,按压宫底平脐.
作者:王清萍 刊期: 2011年第23期
高原脑水肿是指机体急速进入高原地区后,受到劳累、寒冷刺激以及上呼吸道感染等诱因所致的一系列神经系统变化和神智障碍的症状和体征,是高原地区常见的危重急症之一.随着青藏铁路的开通及高原地区旅游资源的开发,越来越多的游客从平原急速进入高原,高原脑水肿的发生率呈现增加趋势,虽然列车上有供氧措施,但远低于低海拔地区的含氧量.
作者:宋乐清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 分析江苏汉族人群多药耐药基因-1(MDR1)的单核甘酸多态(12外显子1236 C→T突变、21外显子2677G→T/A突变、26外显子3435C→T突变)及其构成的单倍型分布.方法 通过多重单碱基延伸反应(SNaPshot SNP分型技术)对江苏地区170名健康儿童的MDR1 C1236T、G2677T/A、C3435T的SNP位点进行基因分型,统计各基因型频率.UNPHASED软件对MDR1的SNPs(C1236T-G2677T/A-C3435T)进行单倍型分析.结果 在170例儿童中,等位基因1236T、2677T、2677A、3435T频率分别为63.5%、37.4%、17.0%和35.0%.基因型频率分布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HWE),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DR1的1236、2677、3435三个位点间(C1236T-G2677T/A-C3435T)存在连锁不平衡性,以TTT(31.8%)、TGC(25.3%)、CGC(17.7%)和CAC(16.2%)四种单倍型为主.结论 江苏地区汉族人群MDR1的单核甘酸多态及单倍型分布具有自己的特点.在临床应用相关药物时,进行基因型及单倍型检测,将有助于指导临床个体化用药.
作者:吕慧;杜智卓;王薇;赵文理;王易;胡绍燕;柴忆欢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注射用丹参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疗效.方法 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注射用丹参治疗.观察2组疗效.结果 治疗组显效率为7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有效率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综合治疗肺源性心脏病的基础上应用注射用丹参可提高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梁风敏;刘雪丽;左平祥 刊期: 2011年第23期
2010年11月-2011年5月笔者采用一针疗法配合拔罐及运动疗法治疗肩周炎患者32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本组患者32例,男12例,女20例,年龄37~65岁,病程1~18个月.32例患者均符合肩周炎诊断标准,肩部活动不同程度受限,均有明显肩痛及压痛点,排除合并颈椎病臂丛神经卡压症状者.
作者:翁景恩;王金鸿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精神科开放病房陪护家属的心理及健康指导方法.方法 陪护家属100例作为观察组,健康居民60例作为对照组,对其进行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结果 观察组指导前SAS、SDS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指导后SAS、SDS评分均明显低于指导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陪护家属有明显的情绪问题,健康指导可帮助其调节心态,改善情绪.
作者:牛雪玲;乔素婷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 评价芬太尼和丙泊酚联合应用于胃镜检查中的镇静镇痛效果、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 需胃镜检查的患者2400例,静脉注射芬太尼、丙泊酚,待患者意识消失后开始胃镜检查,视情况静脉追加丙泊酚,观察操作时间、检查反应、清醒时间,用药前后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的变化,以及术后的恢复情况.结果 平均用药量:芬太尼0.08~0.16(0.10±0.02)mg,丙泊酚100~180(150±47)mg,维持用量0~60(42.5±11.73)mg,总用药量100~300(188.33±39.99)mg,胃镜操作时间2~10(4.6±1.5)min,麻醉时间5~19(9.35±4.99)min.全部病例麻醉诱导及维持效果满意,对胃镜的操作耐受良好.诱导后2min SBP、DBP、HR及SpO2均低于诱导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镜检查结束5min回升.结论 胃镜检查前联合应用芬太尼和丙泊酚镇静镇痛效果满意,安全有效.
作者:李媛;苏敏;杜堬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 分析住院患儿抗生素应用情况.方法 利用医院药房信息系统对1560例住院患儿抗生素的使用率、联合用药情况、给药目的、给药频率及途径等项目进行分析.结果 1560例住院患儿中使用抗生素1017例(65.2%),其中单独用药538例占52.9%;二联用药463例占45.5%;三联用药16例占1.6%.其中静脉给药807例占79.4%;肌内注射109例占10.7%,口服给药101例占9.9%.使用品种多的为青霉素类和头孢菌素类药物,构成金额多者为头孢菌素类药物.结论 儿科抗生素的临床使用应明确用药指征,根据药敏试验有针对性的选择药物,避免滥用.
作者:崔玉纯 刊期: 2011年第23期
麻醉药品对中枢神经有麻醉作用,连续使用后易产生身体依赖性.麻醉药品在医疗上多用于外科手术、晚期癌症患者及急诊患者的镇痛,在挽救患者生命,减轻患者痛苦方面起了很大的作用.但麻醉药品不可随意开具,应遵循严格规定,要按照<药品管理法>和<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执行.
作者:季延中 刊期: 2011年第2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