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西医治疗牙周病疗效观察

王志文;张竹友

关键词:牙周病, 中西医临床, 治疗效果
摘要:目的 探讨中医在牙周病疗效及其病因、治疗和预防.方法 以中西医为研究方法,采用抽样治疗的方法.比较对照组和治疗组在牙周疾病参数评价方面的治疗效果.结果 中医治疗介入牙周疾病的治疗,比纯采用西医治疗,在治疗效果和恢复程度上都有明显的提高.结论 中药的介入治疗对牙周疾病病症的治疗有很大的益处.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丹红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丹红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12月-2010年12月问收治急性脑梗死40例患者资料,将其作为治疗组,对其给予丹红注射液30 ml+0.9%氯化钠溶液250ml,1次/d静脉滴注,治疗14d,依达拉奉30mg+0.9%氯化钠溶液100ml,2冼/d静脉滴注,选取同期来我院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40例作为对照组,对其采用复方丹参注射液静脉滴注.结果 在1个疗程后,治疗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和显效率分别为90.0%%和67.5%,明显优于对照组的65.0%和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丹红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注射液具有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等特点,是急性脑梗死的有效治疗方法.

    作者:顾爱华;张松礼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118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临床特点和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普外科2009年2月-2011年2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118例,以上患者均在气管插管全麻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结果 本组118例患者均治愈出院.其中中转开腹1例,1例因术中出血.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成功率为98.3%(117/118);术后1例胆囊病理组织学检查显示胆囊息肉恶变.与术后1年内病死,其余117例患者疗效均满意.结论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临床效果显著,其创伤轻,患者痛苦小,住院时间短,但要掌握好适应证,提高手术操作熟练程度.

    作者:林庆民;陆军;欧阳辉;李然元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非创伤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早期诊断及预防研究进展

    非创伤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non-traumatic avascular necrosis),是指由于长期饮酒、大量使用激素等非创伤性原因导致股骨头血供中断受损,引起细胞坏死及其随后的修复,继而导致股骨头结构改变、关节功能障碍的疾病,近年来发病率逐年增加,目前已成为常见的髋关节疾病之一[J],而股骨头坏死一旦发生,若没有早期有效的干预,绝大多数病变将在短期内呈进行性加重,自行恢复的可能性微乎其微[2].因此,早期治疗是治疗股骨头坏死及预防其进一步发展的关键[3],而早期诊断则是早期治疗的前提.

    作者:柴天朋;华强;徐祖健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小儿重症肺炎综合护理体会

    小儿肺炎是威胁儿童健康的常见疾病,无论是发病率还是死亡率均居首位,占儿科住院患儿的24.5%~65.2%[1].该病具有病情重、变化快、并发症多、死亡率高,各器官均可受累的特点[2].患儿人院后,除施以各种治疗措施外,护士对肺炎患儿实施细致、有效的护理措施,对小儿肺炎疾病的痊愈也十分重要.我科自2008年6月-2010年12月对收治的63例重症肺炎患儿进行了综合护理,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牛芬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静脉留置针穿刺术的临床应用

    目的 减轻了患者由于反复穿刺而造成的痛苦,保护血管,有利于临床用药和紧急抢救,而且还减轻了护士的工作量.方法 静脉留置针与头皮针在进行针角度及穿刺速度上有所不同,在行静脉留置针穿刺时应严格避免延用头皮穿刺方法.结果 虽然静脉留置针在临床使用已久,但要用浅静脉输液的主要工具而替代头皮针在临床普及,正确的操作程序,规范的技术动作和有效的穿刺技巧,尚须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和提高.结论 应用浅静脉留置针时,还应注意加强对护理人员进行有关知识的培训,彻底改变临床上惯用的头皮针穿刺方法.

    作者:彭薇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急性肾衰竭护理观察

    目的 探讨急性肾衰竭临床护理措施.方法 对我院67例急性肾衰竭的患者实施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 透析次数2~20次,平均14.5次.住院天数18~90d,平均45.6d.治愈60例,未愈5例,死亡2例.结论 急性肾衰竭患者,死亡率高,对急性肾衰竭患者应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和肾功能的变化,防止肾功能的进一步损害,做好基础护理,大限度的降低或减轻急性肾衰竭的发生.

    作者:范现汝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培菲康治疗成人急性感染性腹泻疗效分析与评价

    目的 探讨培菲康治疗成人急性感染性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 60例确诊病例按就诊顺序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两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治疗组予培菲康服用.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3.3%,时照组总有效率70.O%,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培菲康治疗成人急性感染性腹泻,治疗效果显著,且具有安全、方便的特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梁晓红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噻氯匹定的不良反应

    噻氯匹定是一种血小板聚集抑制剂,用于防治因血小板高聚集状态引起的心、脑及其他动脉循环障碍性疾病.本文对噻氯匹定引起的血液学、胃肠道、肝损伤及皮肤反应等不良反应进行综述.

    作者:夏路风;傅得兴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痛风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因素及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影响痛风患者遵医行为的因素,以及护理体会.方法 对在我院治疗并接受完整调查的痛风患者47例,进行问卷调查,分析统计影响因素并对遵医行为进行评定.结果 本组47例痛风患者中行为完全遵医的仅有5例,部分遵医28例,不遵医14例.结论 应针对影响痛风患者遵医行为的主要因素进行护理,从而对痛风发作进行有效控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成维萍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16层螺旋CT诊断肺隔离症12例分析

    目的 探讨16层螺旋CT对肺隔离症(PS)的诊断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2例PS患者的多层螺旋CT和临床表现资料,所有患者均行16层螺旋CT平扫和增强扫描,并采用血管成像技术来显示病变的供血动脉.结果 12例PS患者经多层螺旋CT全部正确诊断,其供血动脉经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均证实为来源于主动脉分支.结论 多层螺旋CT是诊断Ps的有效手段.

    作者:瞿晓春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长期使用呼吸机患者停机时的护理

    老年人由于生理功能的退行性变化,免疫功能低下,许多高龄患者同时伴随有心肺系统的疾病和功能不全症.当原发疾病对机体的损害产生的应激反应,不少患者特别是老年人由于各种原因并发呼吸功能衰竭而需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维持生命,以度过疾病的危重期.

    作者:阿提坎木·买买提艾沙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脑卒中并发便秘的护理

    脑出血为常见急症,危重、多发.便秘是脑出血常见的并发症,临床大约有40.00%~65.38%脑出血的急性期患者可伴有便秘的症状,尤以2周内为多见,便秘是粪便在肠腔内停滞过久,水分被过多吸收,粪便坚硬.排便困难[J].便秘不是一种疾病,而是一种可见于多种疾病的症状群,便秘不仅给患者带来痛苦,同时对脑血管疾病本身的康复也会产生不利影响,用力排便可使血压和颅内压骤增,发生脑血管破裂,每年由于用力排便导致的卒中猝死事件都屡见不鲜.

    作者:陈红玲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中西医治疗牙周病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中医在牙周病疗效及其病因、治疗和预防.方法 以中西医为研究方法,采用抽样治疗的方法.比较对照组和治疗组在牙周疾病参数评价方面的治疗效果.结果 中医治疗介入牙周疾病的治疗,比纯采用西医治疗,在治疗效果和恢复程度上都有明显的提高.结论 中药的介入治疗对牙周疾病病症的治疗有很大的益处.

    作者:王志文;张竹友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高脂血症合并脑梗死163例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高脂血症和脑梗死后高血糖对急性脑梗死的影响.方法 将163例脑梗死患者分为高脂血症组、脑梗死后高血脂组和对照组,对3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高脂血症组、高血脂组的斯堪的纳维亚卒中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高脂血症组与高血脂组合并后的并发症的发生率及病死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脑血管病可引起血脂升高,高血脂又可进一步加重脑损伤,积极控制脑梗死患者的高血脂对阻断恶性循环有重要意义.

    作者:肖方亮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新形势如何做好城市避孕药具免费发放工作的探讨

    计划生育避孕药具工作可控制人口数量,稳定低生育水平,我国城镇化快速发展,对现阶段计划生育避孕药具发放管理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因此在新形势如何做好避孕药具免费发放工作,以适应新形势的要求,满足群众需求值得探讨.

    作者:方春红;朱建辉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乙型病毒性肝炎的防治

    目的 探讨乙型病毒性肝炎的传播途径和防治策略.方法 采取以疫苗接种和切断传播途径为重点的综合性措施.结果 接种乙肝疫苗因人而异,接种乙肝疫苗后,有5%~15%接种者无应答,不产生抗-HBs,其余有明显效果.结论 乙肝疫苗的应用是预防和控制乙型肝炎的根本措施.

    作者:李德铭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Parapost纤维桩在上前牙残根残冠修复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Parapost纤维桩在上前牙残根残冠修复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46例58颗上前牙残根残冠,采用Parapost纤维桩制作桩核,烤瓷全冠修复,患者随访1-2年,观察其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58颗患牙,失访2颗,失败2颗,成功率96.43%.结论 Parapost纤维桩在上前牙残根残冠修复治疗中的临床效果良好.

    作者:陈冲;周华;古力巴哈·买买提力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静脉推注葡萄糖酸钙过敏一例抢救护理

    萄糖酸钙注射液为钙补充剂.钙可以维持神经肌肉的正常兴奋性,促进神经末梢分泌乙酰胆碱.血清钙降低时可出现神经肌肉兴奋性升高,发生抽搐,血钙过高则兴奋性降低,出现软弱无力等.静脉注射会有不良反应发生,表现为全身发热,静注过快可产生心律失常甚至心跳停止、呕吐、恶心,严重时可造成高钙血症,早期可表现便秘,倦睡、持续头痛、食欲不振、口中有金属味、异常口干等,晚期征象表现为精神错乱、高血压、眼和皮肤对光敏感,恶心、呕吐,心律失常等.对我院1例静脉推注葡萄糖酸钙过敏的抢救护理,现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杨柳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北京市月坛社区冠心病患者管理现况调查

    目的 了解北京市月坛社区冠心病患者的管理现况,分析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相应建议.方法 北京市月坛社区选择了212名冠心病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采用横断面调查研究方法,通过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收集患者的基本情况、治疗情况、冠心病知识知晓率、患者满意度等资料,生活质量采用SF-36量表进行评估.通过体格检查获取生理、生化指标.结果 被调查的212名患者中,未规律进行心电图者检查者82人(38.68%),未定期检查体重指数者112人(52.83)%.冠心病一级预防知晓率为27.83%,二级预防知晓率为13.21%.患病时首选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就诊者153人(72.17%).对社区医务人员服务态度、医疗水平非常满意者188人(88.68%).结论 北京市月坛社区已得到冠心痛患者认可;患者对冠心病健康知识知晓率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需要制定适宜的冠心病社区防治建议或指南来规范社区冠心病管理.

    作者:丁静;杨珺;董建琴;杜雪平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三种梅毒血清学检测方法在临床中的应用与评价

    目的 比较三种不同梅毒血清学试验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梅毒酶联免疫吸附试验(TP-ELISA)、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TPPA)、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三种方法检测梅毒,以TP-ELISA法检测住院患者标本4392例,TP-EUSA阳性者同时用TRUST、TPPA进行检测.结果 共检出TP-EUSA阳性108例,检出率为2.45%.其中TP-ELISA阳性、TPPA阳性102例,符合率94.4%;102例TPPA阳性标本中检出TRUST阳性44例,检出率43.1%(44/102),其余58例TRUST阴性,未检出率56.9%(58/102).结论 ELISA可用于大批量标本梅毒检测的筛查试验;TPPA可作为确证试验;TRUST可用于梅毒活动期、疗效观察试验.

    作者:戴薇;肖九长;李晶 刊期: 2011年第24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