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彤
目的 探讨轮状病毒(RV)肠炎患儿细胞免疫状况,为防治婴幼儿RV肠炎开辟新思路.方法 RV肠炎患儿30例作为观察组,同期健康婴幼儿11例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结果 观察组CD3+、CD4+和CD4+/CD8+比值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和P<0.05).观察组重型患儿CD3+、CD4+低于轻型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和P<0.05).观察组CD3+、CD4+、CD4+/CD8+比值下降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和P<0.05).结论 因此,测定CD3+、CD4+细胞数及CD4+/CD8+比值对肠炎的预后、疗效和转归有辅助指导意义.
作者:张学军;尹显贵 刊期: 2011年第26期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脂肪肝患者遵医行为和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脂肪肝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出院后在强化饮食控制、规律运动、药物治疗、戒烟限酒、定期复诊、按时服药、家庭配合等方面进行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出院指导.分别于3、6、12个月后进行随访,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3、6、12个月后观察组TG与B型超声的正常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P<0.01).结论 护理干预有助于提高患者的遵医行为,大大提高脂肪肝患者的治愈率.
作者:古力·艾麦特;张莲;谢党恩 刊期: 2011年第26期
目的 观察后踝固定治疗踝关节骨折的效果.方法 132例踝关节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6例,观察组采用后踝固定治疗,对照组采用手法复位后石膏外固定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优良率为80.3%高于对照组的7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后踝固定治疗踝关节骨折效果优于外固定.
作者:王卫军 刊期: 2011年第26期
目的 观察氨氯地平分别与替米沙坦及复方阿米洛利联合降压治疗对高血压患者左室质量指数的影响.方法 127例高血压病患者随机分为A组68例和B组59例.A组给予氨氯地平加替米沙坦治疗,B组给予氨氯地平加复方阿米洛利治疗,2组疗程均为2年.观察2组左室质量指数(LVMI)变化.结果 B组治疗后LVMI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治疗前后LVMI变化及2组治疗后LVMI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氨氯地平联合复方阿米洛利降压更有助于降低左室质量指数,从而改善高血压对心脏靶器官的损害作用.
作者:涂国胜;李鸣媛;陈图刚;方正旭;谭维羚 刊期: 2011年第26期
目的 了解该院处方书写中的差错,以减少可避免的药物治疗差错和药源性损害,让患者得到安全、有效地治疗.方法 分析院门诊药房差错记录,对处方中出现的错误进行分类、统计、分析.结果医师、药师等环节均出现差错.结论 应加强<处方管理办法>的宣传、学习和执行,使处方书写规范化,降低医疗纠纷的发生率.
作者:何栋 刊期: 2011年第26期
目的 分析不同采收期地耳草的色谱图.方法 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和顶空气相色谱-质谱(HSGC MS)技术对不同采收期地耳草进行分析,测定其色谱图.结果 不同采收期地耳草HPLC、HSGC MS色谱图的动态变化具有一定规律.结论 为确定地耳草的佳采收期提供了依据.
作者:顾国栋;刘训红 刊期: 2011年第26期
小儿患者是不容忽视的一个特殊群体,小儿特殊的生理和心理特点,使得小儿手术的复杂性、风险性远远高于一般成人患者.如何大限度地帮助患儿顺利度过围手术期是摆在医护人员面前的重要课题.现将小儿患者围手术期的生理、心理状况及护理措施分析如下.
作者:张彤 刊期: 2011年第26期
目的 观察血塞通注射液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方法 将10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应用阿托伐他汀联合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胶囊治疗,治疗组应用血塞通注射液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均连续使用20d.观察2组疗效.结果 治疗组症状总有效率为9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4%,治疗组心电图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心绞痛发作频率比治疗前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1),且治疗组治疗后心绞痛发作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反应轻微,对治疗无影响.结论血塞通注射液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春伟 刊期: 2011年第26期
近年来,乳腺癌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目前在我国其发病率居女性恶性肿瘤的首位[1].化学治疗在乳腺癌治疗中的位置越来越重要.PICC导管为乳腺癌患者化疗提供了安全、方便的治疗途径,对保证化疗计划的顺利进行起到了积极的作用.PDCA循环理论是美国质量管理专家戴明根据信息反馈原理提出的适应性运行质量管理的方法[2].其特点是细节量化,环节监控,全程互动.我科将PDCA循环理论应用于乳腺癌PICC留置患者的管理中,对于PICC留置者实施全程环节质量控制,取得满意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杨爱民 刊期: 2011年第26期
负压封闭引流术(VSD)是由德国ULM大学Fleischman博士于1992年首创[1].裘华德教授于1994年率先将VSD技术引进中国,并创造性地应用于骨科及普外科[2],近年来VSD广泛运用于多种急慢性创面的治疗或促进移植皮肤的成活,均取得了良好效果.其利用生物半透膜使开放创面封闭,通过引流管和敷料负压作用于清创后创面,有效促进创面愈合,是创伤护理领域新的里程碑.我科于2010年11月-2011年6月采用VSD治疗深度压疮患者32例,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郑霞 刊期: 2011年第26期
酒精是亲神经物质,被吸收后广泛分布到身体的各器官系统.中枢神经系统是敏感的器官,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等也会受到影响.当少量饮酒时,可使人欣快、健谈、控制力下降及轻度的行为障碍;长期过量饮酒可导致精神和躯体方面的受损,同时影响社会功能.本文就长期饮酒所致精神障碍患者的护理和健康宣教知识报道如下.
作者:韦秀芳 刊期: 2011年第26期
目的 观察纳洛酮对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浆B型利钠肽(BNP)水平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CHF患者102例随机分为纳洛酮组和对照组各5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纳洛酮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纳洛酮.治疗2周后比较2组血浆BNP水平及6min步行距离.结果 2组患者治疗后BNP水平低于治疗前,6min步行距离大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治疗后纳洛酮组BNP水平低于对照组,6min步行距离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纳洛酮可改善CHF患者心功能,有效降低血浆BNP水平.
作者:周月涛;张爱华 刊期: 2011年第26期
目的 评价该院抗乙型肝炎病毒(HBV)核苷类药物使用情况,促进合理用药.方法采用DDD数排序分析方法,结合年度销售金额及病历资料,对该院2008-2010年抗HBV核苷类药物的使用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抗HBV核苷类药物销售金额逐年增长.拉米夫定和阿德福韦酯使用量逐年增加,恩替卡韦用量逐年降低,替比夫定用量有波动.DDDs排序,2009-2010年阿德福韦酯列均第1位,拉米夫定由2008年第1位降至第2位,恩替卡韦和替比夫定分列3、4位.结论该院抗HBV核苷类药物的使用正逐渐规范,但其规范程度有待进一步深化.
作者:郭永谊;林子玲 刊期: 2011年第26期
目的 研究大剂量沐舒坦联合参附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ARDS)患者呼吸功能的影响.方法 50例ARDS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4例和对照组26例,对照组应用沐舒坦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参附注射液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治疗4d及7d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氧合指数(PaO2/FiO2)、肺顺应性(CL)、气道峰压(PIP)、气道阻力(RAW)的变化.结果 观察组治疗4d时PaO2、PaO2/FiO2、肺顺应性均高于对照组,气道峰压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d时PaO2、SaO2、PaO2/FiO2、CL均高于对照组,PIP、RAW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P<0.01).结论 临床使用大剂量沐舒坦联合参附有协同作用,较单用沐舒坦更有利于ARDS患者呼吸功能的恢复.
作者:甘燕青 刊期: 2011年第26期
随着医疗发展及疾病谱的改变,采血检查已成为体格检查、疾病诊断及了解疾病治愈情况的一项重要的实验室检查方法.抽血室作为医院的对外窗口科室,患者流动量大,停留时间短,对医疗服务的需求差异性较大,患者满意度的高低直接反映了医院的服务水平、技术水平及管理水平,也间接影响了医院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患者满意度是促使服务水平持续提高的一种手段,对采血患者实行全方位的护理是提高患者满意度的措施之一.
作者:王志芬 刊期: 2011年第26期
疲劳、紧张、兴奋导致心排血功能降低,造成心排出量不足,可诱发急性左心衰竭,如抢救不及时,易造成死亡,是一种病死率极高的危急重症之一[1].我院体检科2008-2011年在体检过程中采用硝酸异山梨酯舌下含服抢救老年急性左心衰竭11例,取得较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凡;李小燕 刊期: 2011年第26期
心肌梗死是在冠状动脉病变基础上发生的冠状动脉供血急剧减少或中断,导致相应的心肌严重而持久地缺血所引起的心肌坏死.为避免复发,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良好的家庭康复护理是关键,现将笔者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孙亚兰;薛素波;黄丽 刊期: 2011年第26期
目的 探讨急性甲胺磷农药中毒早期血药浓度与血胆碱酯酶(ChE)及氯磷定、阿托品用量之间的关系.方法 92例急性甲胺磷农药中毒患者按中毒程度分为轻、中度中毒组54例和重度中毒组38例,另选健康体检者92例作为对照组,分析3组血药浓度与ChE及氯磷定、阿托品用量的关系.结果 重度中毒组血药浓度及氯磷定、阿托品用量均明显高于轻、中度中毒组,ChE活性明显低于轻、中度中毒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ChE活性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急性甲胺磷农药中毒早期ChE结合血药浓度在中毒的早期诊断、病情评估及指导治疗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作者:彭广军;杨伟红;赵慧卿;郭琳;李秀敏;王丽 刊期: 2011年第26期
低血糖症是一组多种病因引起的血浆葡萄糖浓度过低,临床上以交感神经兴奋和脑细胞缺糖为主要特点的综合征.本文对我科2008-2010年收治的低血糖症患者20例加以分析,并提出针对性防护措施,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丽鑫 刊期: 2011年第26期
目的 探讨电针拔罐治疗不同椎间隙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效果.方法 125例患者分为A组67例和B组58例,A组为L3~4间盘突出,B组为L4~5与L5~S1混合突出,均用SDZ Ⅱ电针仪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结果 A组痊愈率、总有效率分别为73.13%、95.51%高于B组的18.97%、41.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电针拔罐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肯定,且治疗单纯L3~4间盘突出效果优于L4~5与L5~S1混合突出.
作者:马俊飞 刊期: 2011年第2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