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俊飞
目的 观察法舒地尔对肺动脉高压(PH)大鼠肺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 成年大鼠32只分为正常对照3周组(C3),PH模型3、6周组(P3、P6)及法舒地尔治疗组(F6)各8只,F6组给予法舒地尔腹腔内注射治疗.实验后测定右心室收缩压(RVSP)及血浆内皮素 1(ET 1),观察肺小动脉内皮病理变化.结果 P3组较C3组的RVSP、ET 1明显升高,P6组较P3组继续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F6组与P3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较P6组有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F6组较P3、P6组内皮细胞相对完整,管腔狭窄则显著减轻.结论 法舒地尔能降低RVSP、ET 1水平,显著改善PH大鼠肺血管内皮功能,降低肺动脉压力.
作者:左万里;崔健嫦;黄积雄;仝金斋 刊期: 2011年第26期
近年来,小儿斜疝手术趋向微创,多采用横切口经腹股沟管和经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我院2008年9月-2010年9月在横切口经腹股沟管疝囊高位结扎基础上采用疝囊超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斜疝300例,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唐山 刊期: 2011年第26期
白内障为我国主要致盲性眼病之一.随着现代显微手术技术的迅速发展,白内障手术尤其是超声乳化术(PHACO)的开展更加广泛,PHACO为现有白内障手术的主导(占85%),是利用超声波能量将硬的晶状体核粉碎使其呈乳糜状,通过小切口将之吸出,保留后囊膜.因其具有手术时间短、切口小、不需缝合、炎性反应轻、术后散光小等优点而被临床医师所选择[1].我科近年来采PHACO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后给予精细护理,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徐锦 刊期: 2011年第26期
目的 研究氯胺酮复合芬太尼用于上腹部术后静脉镇痛效果与不良反应.方法 80例患者随机均分为K-F组和F组各40例.K-F组应用氯胺酮复合芬太尼镇痛;F组单纯应用芬太尼镇痛.观察2组术后4、12、24、48h的镇静评分、静息镇痛评分(VAS评分)、动态镇痛评分(VAFS评分)、患者对镇痛的满意度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K-F组4、12、24、48h镇静评分,4、12h VAS评分及4、12、24h VAFS评分均低于F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K-F组镇痛效果总满意率为97.5%明显高于F组的7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K-F组头晕、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及呼吸抑制发生率均低于F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无幻觉发生.结论 氯胺酮复合芬太尼用于上腹部术后静脉镇痛,效果确切,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黄成;刘振明 刊期: 2011年第26期
负压封闭引流术(VSD)是由德国ULM大学Fleischman博士于1992年首创[1].裘华德教授于1994年率先将VSD技术引进中国,并创造性地应用于骨科及普外科[2],近年来VSD广泛运用于多种急慢性创面的治疗或促进移植皮肤的成活,均取得了良好效果.其利用生物半透膜使开放创面封闭,通过引流管和敷料负压作用于清创后创面,有效促进创面愈合,是创伤护理领域新的里程碑.我科于2010年11月-2011年6月采用VSD治疗深度压疮患者32例,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郑霞 刊期: 2011年第26期
目的 观察氨氯地平分别与替米沙坦及复方阿米洛利联合降压治疗对高血压患者左室质量指数的影响.方法 127例高血压病患者随机分为A组68例和B组59例.A组给予氨氯地平加替米沙坦治疗,B组给予氨氯地平加复方阿米洛利治疗,2组疗程均为2年.观察2组左室质量指数(LVMI)变化.结果 B组治疗后LVMI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治疗前后LVMI变化及2组治疗后LVMI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氨氯地平联合复方阿米洛利降压更有助于降低左室质量指数,从而改善高血压对心脏靶器官的损害作用.
作者:涂国胜;李鸣媛;陈图刚;方正旭;谭维羚 刊期: 2011年第26期
目的 了解监狱服刑人员HIV感染情况.方法 对服刑人员2090名进行HIV 抗体筛查.结果 筛查出HIV感染者23例,以青壮年为主,主要以静脉吸毒、共用注射器为主要传播途径.结论 监狱服刑人员构成复杂,应积极防治艾滋病,以便有效遏制其传播.
作者:尤宜刚 刊期: 2011年第26期
我院2010年1月-2011年6月应用超声诊断异位妊娠40例,诊断准确率为87.5%,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住院治疗的患者40例,年龄18~44岁,其中有明确停经史31例,停经35~60d.1.2 仪器采用美国迈瑞DP 9900黑白超声仪,探头频率3 5MHz.1.3 检查方法患者取仰卧位,膀胱适度充盈,急诊情况可置导尿管,注入300~500ml温热生理盐水后,按妇科常规检查.
作者:陶琳 刊期: 2011年第26期
机械通气可改善患者通气和换气功能,减少呼吸做功,而对于自主呼吸较强的患者,如果自主呼吸与机械通气不协调或发生对抗,则可增加呼吸做功的消耗,如处理不当会加重患者缺氧,严重时危及生命.现回顾性分析我科人机对抗患者102例临床资料,探讨其发生原因及解决方法.
作者:赵志梅;姚振秀;庞晓军 刊期: 2011年第26期
目的 研究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与病毒复制的关系.方法 乙型肝炎患者65例按外周血病毒量分为HBV DNA阴性组15例、低病毒量组20例和高病毒量组30例.另选本科室健康工作人员10人作为对照组.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荧光定量PCR法测定HBV DNA.结果 HBV DNA阴性组、低病毒量组、高病毒量组3组 CD4+和CD4+/CD8+依次下降,而CD8+依次升高.高病毒量组CD3+、CD4+、CD4+/CD8+低于其他3组,CD8+高于其他3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HBV DNA阴性组,低病毒量组CD3+、CD4+、CD8+及CD4+/CD8+数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淋巴细胞数量和功能降低引起HBV活跃复制,而HBV活跃复制反过来又加重T淋巴细胞免疫功能紊乱.
作者:韩宏艳;王鑫;孙静;张敏;李晓伟 刊期: 2011年第26期
在脑外科护理工作中,常常遇到躁动不安的患者,这些患者大多神志不清,无行为自控能力,如果护理安全措施不到位,极易发生误伤、坠床、拔管等,为加强对躁动患者的护理,现将患者躁动原因进行分析并制定安全防护措施.我科2010年5月-2011年4月收治颅脑损伤后躁动患者159例,现对躁动原因及安全防护措施进行回顾性探讨,现报道如下.
作者:苏雪晴 刊期: 2011年第26期
围手术期低体温是外科手术期间常见并发症之一,其发生率为60 %~80%[1].老年患者因机体的退行性病变及脏器的储备功能降低,有效调节和保持恒温能力差,更易出现术后低体温[2].围术期低体温可引起多种并发症,有文献报道,在入院治疗的高龄患者发生低体温者病死率高达30%~75%[3].为防止老年腹部手术患者低体温的发生,我们采取综合保温措施,有效地降低了低体温的发生,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车红英;庞晓军;梁华珍 刊期: 2011年第26期
目的 研究大剂量沐舒坦联合参附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ARDS)患者呼吸功能的影响.方法 50例ARDS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4例和对照组26例,对照组应用沐舒坦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参附注射液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治疗4d及7d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氧合指数(PaO2/FiO2)、肺顺应性(CL)、气道峰压(PIP)、气道阻力(RAW)的变化.结果 观察组治疗4d时PaO2、PaO2/FiO2、肺顺应性均高于对照组,气道峰压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d时PaO2、SaO2、PaO2/FiO2、CL均高于对照组,PIP、RAW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P<0.01).结论 临床使用大剂量沐舒坦联合参附有协同作用,较单用沐舒坦更有利于ARDS患者呼吸功能的恢复.
作者:甘燕青 刊期: 2011年第26期
肺癌是一种常见的肺部恶性肿瘤,其病死率已占癌症病死率之首.其65%~70%的患者确诊时已发展为不宜手术的Ⅲ~Ⅳ期,而Ⅲb~Ⅳ期以化疗为主.标准的一线化疗方案是以顺铂为主的联合方案(吉西他滨、多西他赛、紫杉醇、长春瑞滨),一线化疗能延长患者的生存期,改善患者生存质量,但有效率仅30%~40%,中位生存期约10个月,因此对复发或初治无效患者的治疗,需引入新的药物及治疗方法.重组人凋亡素是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Apo2L/TRAIL),是肿瘤坏死因子(TNF)超家族成员之一,能迅速诱导一系列肿瘤细胞凋亡而对正常细胞无毒性[1].目前临床为Ⅲ期临床研究.本文通过对该药联合长春瑞滨顺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观察和护理,以总结防治不良反应的护理措施及注意事项.
作者:黄彩萍 刊期: 2011年第26期
心肌梗死是在冠状动脉病变基础上发生的冠状动脉供血急剧减少或中断,导致相应的心肌严重而持久地缺血所引起的心肌坏死.为避免复发,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良好的家庭康复护理是关键,现将笔者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孙亚兰;薛素波;黄丽 刊期: 2011年第26期
目的 探讨电针拔罐治疗不同椎间隙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效果.方法 125例患者分为A组67例和B组58例,A组为L3~4间盘突出,B组为L4~5与L5~S1混合突出,均用SDZ Ⅱ电针仪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结果 A组痊愈率、总有效率分别为73.13%、95.51%高于B组的18.97%、41.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电针拔罐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肯定,且治疗单纯L3~4间盘突出效果优于L4~5与L5~S1混合突出.
作者:马俊飞 刊期: 2011年第26期
目的 研究饮食疗法对小儿腹泻的临床效果.方法 268例腹泻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34例,观察组实施限制含蛋白质高的食物,必要时暂禁食;对照组不限制食物供给,比较2组患儿腹泻次数、尿量及睡眠质量.结果 观察组腹泻次数少于对照组,尿量多于对照组,睡眠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限制高蛋白食物的供给,合理调配饮食,更有利于腹泻次数的减少及疾病的恢复.
作者:杨鸿斌 刊期: 2011年第26期
小儿腹股沟疝都是斜疝,是小儿外科的常见病.本资料回顾了我院2001年4月-2011年6月经外环入路手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208例,均痊愈出院,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本组患儿男156例,女52例,男:女为4∶1.年龄1~6岁,双侧29例.单侧179例,其中左侧157例,右侧51例.疝囊未降入阴囊或虽降入阴囊但疝块较小,患儿无发生嵌顿,均为首次手术治疗.
作者:陈卫诚 刊期: 2011年第26期
氟桂利嗪(FNA)是一种双氧化哌嗪衍生物,系选择性钙离子通道阻滞剂,可选择性阻止钙内流,进而防止多种组织由于钙超载而引起的组织损害,如抑制血管平滑肌收缩,保护内皮细胞,改善红细胞变形能力,改善脑细胞对缺氧的耐受性,降低前庭兴奋性,同时也有抗组胺和抗惊厥的作用.临床上用于多种神经系统和脑血管病的防治.
作者:许勇;丁红丽 刊期: 2011年第26期
目的 分析该院2008-2010年门急诊药房退药情况.方法 对退药处方进行回顾性统计,并对退药原因进行分析.结果 3年度总退药率为0.53%,每年处方退药率呈总体下降趋势,分别为0.27%、0.17%、0.09%.由药物因素引起退药占首位;由医师因素引起的退药占其次,且逐渐下降;由患者因素引起的退药变化不大,在5%上下波动;因药房或收费因素(收费错误、药房缺药、处方录入有误、药房发药错误)导致退药的比例有所增加.结论 医院应加强管理、规范退药程序,开展用药宣传,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以降低退药率.
作者:李芳;陈敏 刊期: 2011年第2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