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老年腹部手术患者围手术期低体温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车红英;庞晓军;梁华珍

关键词:老年人, 围手术期, 低体温, 护理, 对策
摘要:围手术期低体温是外科手术期间常见并发症之一,其发生率为60 %~80%[1].老年患者因机体的退行性病变及脏器的储备功能降低,有效调节和保持恒温能力差,更易出现术后低体温[2].围术期低体温可引起多种并发症,有文献报道,在入院治疗的高龄患者发生低体温者病死率高达30%~75%[3].为防止老年腹部手术患者低体温的发生,我们采取综合保温措施,有效地降低了低体温的发生,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宫腔镜下输卵管插管通液术治疗不孕症60例体会

    不孕症是妇科常见病,其中输卵管因素是引起不孕的主要原因之一,占不孕症25%~50%[1].对不孕症患者实施子宫输卵管造影显示有10%~20%的患者存在输卵管近端阻塞,对此类患者进行输卵管的插管疏通是首选治疗方法[2].宫腔镜技术是用宫腔内镜直接观察宫腔内部结构和病变,并进行宫腔内治疗的一门技术.随着内镜技术的发展,宫腔镜在妇科检查和治疗中应用日益广泛.2009年1月-2010年12月我院对60例不孕症患者进行宫腔镜下输卵管插管治疗,临床疗效满意,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石英 刊期: 2011年第26期

  • 我院门诊抗菌药物合理应用分析

    目的 了解该院门诊处方中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不断提高合理用药水平.方法 随机抽查2011年3~5月门诊处方21450张,筛选出含抗菌药物处方,根据药品说明书及相关文献资料,对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的处方进行分类、统计及分析.结果 门诊抗菌药物的使用率为30.5%,其中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处方236张,占抗菌药物处方的3.61%.结论 该院门诊抗菌药物的使用率偏高,须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管理,规范抗菌药物临床应用行为.

    作者:陈楚雄;罗嘉玲;刘超平 刊期: 2011年第26期

  • 急性心肌梗死抢救与护理干预措施效果研究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抢救与护理干预措施效果.方法 7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2组均予常规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措施.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分别于治疗前、护理干预1周对2组患者进行测试,并分别记录2组康复情况.结果 干预后2组SDS与SAS评分均低于干预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各评分变化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再梗死及死亡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急性心肌梗死早期合理抢救与护理,可促进患者康复,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作者:马素兰 刊期: 2011年第26期

  • 中药注射剂在临床的合理应用

    中药注射剂是指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采用现代科学技术和方法,从中药或天然药物的单方或复方中提取的有效物质制成的无菌溶液、混悬液或临用前配成溶体的灭菌粉末供注入体内的制剂[1].目前,中药注射剂在疾病治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临床应用的一大类药物.然而,中药注射剂不合理使用现象已相当普遍.因此,本资料从各方面来分析中药注射剂临床不合理使用原因,以求充分发挥中药注射剂的优势,避免和减少不良反应.

    作者:王瑞芹;冯锐;王欣 刊期: 2011年第26期

  • 大剂量沐舒坦联合参附治疗ARDS效果观察

    目的 研究大剂量沐舒坦联合参附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ARDS)患者呼吸功能的影响.方法 50例ARDS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4例和对照组26例,对照组应用沐舒坦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参附注射液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治疗4d及7d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氧合指数(PaO2/FiO2)、肺顺应性(CL)、气道峰压(PIP)、气道阻力(RAW)的变化.结果 观察组治疗4d时PaO2、PaO2/FiO2、肺顺应性均高于对照组,气道峰压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d时PaO2、SaO2、PaO2/FiO2、CL均高于对照组,PIP、RAW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P<0.01).结论 临床使用大剂量沐舒坦联合参附有协同作用,较单用沐舒坦更有利于ARDS患者呼吸功能的恢复.

    作者:甘燕青 刊期: 2011年第26期

  • 射频热凝靶点联合硬膜外腔置管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评价

    自2007年我科开展射频热凝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以来,取得了很好成效.但对于椎间盘突出合并椎管内粘连的患者单一方法治疗效果并不十分理想,对椎管内的炎症粘连和黄韧带肥厚等问题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部分患者疗效不能持久,易反复.我科在原来的射频热凝的基础上联合硬膜外腔松解后置管持续消炎镇痛治疗,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作者:肖文华;覃德荣;敖云华;张琚英 刊期: 2011年第26期

  • 强化管理消毒供应中心控制医院感染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是向全院提供各种无菌器材、敷料和其他无菌物品的重要科室.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质量与医院感染、热原反应的发生、微粒的危害和病理标本的准确性等密切相关.注重过程控制,保证无菌物品的质量是供应室工作的核心,更是预防热原反应,减少微粒的危害,保证病理标本的准确性,降低医院感染发生和保证医疗护理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为防止医院感染,为临床科室提供合格的灭菌物品,医院应从多方面入手,加强管理,采取各项措施,现总结如下.

    作者:姚芳;李咏梅 刊期: 2011年第26期

  • 腹股沟横切口小儿疝囊超高位结扎术式探讨

    近年来,小儿斜疝手术趋向微创,多采用横切口经腹股沟管和经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我院2008年9月-2010年9月在横切口经腹股沟管疝囊高位结扎基础上采用疝囊超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斜疝300例,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唐山 刊期: 2011年第26期

  • 0.25%甲磺酸罗比卡因在小儿臂丛神经阻滞中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0.25%甲磺酸罗比卡因在小儿臂丛神经阻滞中的安全性及其麻醉效果.方法 80例上肢手术患儿随机分为R组和B组各40例,B组局麻药使用0.25%布比卡因,R组使用0.25%甲磺酸罗比卡因.观察2组心率、呼吸、脉搏、血氧饱和度、平均动脉压、麻醉起效时间、术中镇痛效果、镇痛持续时间、氯胺酮用量及不良反应.结果 R组麻醉起效时间较B组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指标2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 05).R组发生霍纳综合征2例,B组在阻滞后即刻发生抽搐1例.结论 0.25%甲磺酸罗比卡因用于小儿臂丛神经阻滞,安全性高,麻醉效果满意,并发症少,较0.25%布比卡因更适用于小儿上肢手术.

    作者:李成宏;沈泽 刊期: 2011年第26期

  • 健康教育在预防接种门诊中的实施体会

    预防接种是利用生物制品将免疫原或抗体通过适当的途径有计划地接种于人体,使之对相应疾病产生特异性免疫力,从而提高人群免疫水平,预防相应的传染病.预防接种不仅是一种方便、有效和经济的手段,而且也是控制以致终消灭某些传染病根本的措施 .随着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健康教育作为一种有效的干预手段已被卫生工作人员认识.现在,医院逐步成为社区健康教育的中心,医院接种门诊的预防接种工作也越来越离不开健康教育.

    作者:畅慧梅 刊期: 2011年第26期

  • 新生儿颅内出血50例临床观察及护理体会

    我院2008-2010年收治新生儿颅内出血患儿50例,经积极治疗及精心护理后痊愈40例,死亡10例.现将其观察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患者50例,其中由于助产时外力作用不当而致胎儿头颅变形引起损伤性颅内出血8例,多合并有缺氧性出血.宫内窒息20例,出生后发生窒息30例,其中1例窒息长达40min.

    作者:黄锋 刊期: 2011年第26期

  • 重建钉治疗股骨转子周围不稳定骨折27例观察

    股骨转子周围不稳定骨折是中老年人常见的骨折,受创伤暴力及骨质疏松等因素的影响,多为粉碎性骨折,骨折复位的好坏及内固定的选择对骨折愈合、术后康复有非常重要的作用[1].我科于2007年1月-2011年1月切开复位股骨内侧结构股骨重建钉内固定治疗不稳定转子周围骨折27例,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记选 刊期: 2011年第26期

  • 生脉注射液治疗心绞痛86例临床分析

    常规治疗心绞痛无明显疗效时,在不改变原治疗方案的情况下,加用生脉注射液,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本组心绞痛患者86例,均符合WHO1979年诊断标准,男50例,女36例;年龄45~78岁,中位年龄68岁;病程<3年19例,3~5年24例,6~10年24例,>10年19例;经常规抗心绞痛治疗≥1个月无明显疗效;稳定型心绞痛56例,恶化型18例,自发型12例.

    作者:薛艳清 刊期: 2011年第26期

  • 新形势下消毒供应中心人员应具备的职业素质

    消毒供应中心是医院消毒灭菌系统中具备清洗、消毒、灭菌功能的核心科室,是再生无菌物品供应周转的物流中心,是临床医疗服务的保障部门.已从以往的辅助科室转变为控制医院感染的重要科室,其工作内容不仅延伸至临床,还贯穿与整个医疗护理工作中.因此,供应中心工作人员必须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强烈的工作责任心,才能保质保量地完成各项清洗、消毒、灭菌及无菌物品的监测工作.现就供应中心护理人员的职业道德素质及工作责任心,谈谈自己的亲身体会.

    作者:李咏梅;姚芳 刊期: 2011年第26期

  • 临床护士压疮防治知识和技能培训的效果观察

    目的 提高临床护士压疮护理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降低住院患者压疮发生率.方法 建立压疮护理小组及压疮护理培训基地,结合医院实际情况,采用理论授课、现场指导、个案病例讨论等多种形式的培训.结果 与培训前比较,临床护士压疮护理知识得到更新,护理技能明显提高;培训后90名小组成员的知识问卷得分和操作考核得分均明显高于培训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压疮护理小组和压疮护理培训基地对临床护士压疮知识和护理技能的培训切实有效,降低了住院患者压疮的发生率.

    作者:周庆茹;李来友;李欣;王娇兰;康琳;宿桂霞 刊期: 2011年第26期

  • 依达拉奉治疗原发性脑出血效果分析

    目的 观察依达拉奉治疗原发性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脑出血患者2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15例和对照组1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的痊愈率和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达拉奉能改善急性脑出血患者的神经功能,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闫春雷;解雄伟;王志伟 刊期: 2011年第26期

  • 老年人血液生化指标特点分析

    目的 研究老年人的血液生化指标的特点.方法 280例体检者中,将212例>60岁老年人作为老年组,将68例40~59岁中青年人作为中青年组,观察2组血糖、肌酐、尿酸、胆固醇、三酰甘油等指标.结果 老年组血糖、肌酐、胆固醇、尿酸等的含量明显高于中青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酰甘油2组无明显差异.结论 老年人生化指标特点为血糖、肌酐、胆固醇、尿酸等的含量明显比中青年对照组高,三酰甘油无明显差异.

    作者:张改云 刊期: 2011年第26期

  • 结晶天花粉蛋白保守治疗胎盘植入22例临床分析

    胎盘植入是产科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可造成产妇产后大出血、感染,甚至危及产妇生命.近年来,随着人工流产次数的增多,剖宫产率的升高,胎盘植入的发生率呈上升趋势.对于胎盘植入面积小、深度较浅的患者,传统的保守性手术治疗有残余灶刮匙骚刮、局部病灶的梭形切除、宫腔填塞纱条止血等方法,但刮宫术易增加产后出血及子宫穿孔的几率,宫腔填塞易引起产褥感染,24~36h后需取出纱条,但有再次出血的可能.对于植入面积较大,比较分散,出血呈弥漫性的胎盘植入患者多采用子宫切除术以挽救产妇生命,但给要求保留生育功能的年轻妇女带来极大的生理与心理痛苦.近年来国内外也不乏采取米非司酮、甲氨蝶呤等药物保守治疗而成功保留子宫的报道[1~3].我院对22例产后胎盘植入的患者采取宫颈注射结晶天花粉蛋白治疗,收到了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晓红;郭金莲 刊期: 2011年第26期

  • 氯胺酮复合芬太尼用于上腹部术后镇痛效果分析

    目的 研究氯胺酮复合芬太尼用于上腹部术后静脉镇痛效果与不良反应.方法 80例患者随机均分为K-F组和F组各40例.K-F组应用氯胺酮复合芬太尼镇痛;F组单纯应用芬太尼镇痛.观察2组术后4、12、24、48h的镇静评分、静息镇痛评分(VAS评分)、动态镇痛评分(VAFS评分)、患者对镇痛的满意度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K-F组4、12、24、48h镇静评分,4、12h VAS评分及4、12、24h VAFS评分均低于F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K-F组镇痛效果总满意率为97.5%明显高于F组的7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K-F组头晕、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及呼吸抑制发生率均低于F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无幻觉发生.结论 氯胺酮复合芬太尼用于上腹部术后静脉镇痛,效果确切,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黄成;刘振明 刊期: 2011年第26期

  • 不同剂量阿司匹林对冠心病患者血小板聚集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阿司匹林对冠心病患者血小板聚集功能(PAG)的抑制作用.方法 248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A组62例、B组62例、C组63例、D组61例,4组阿司匹林口服剂量分别为每天50mg、100mg、200mg、300mg,服药前及服药2周后测定PAG.结果 用药前后相比,4组不同剂量阿司匹林(50,100,200,300mg)对PAG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B组对PAG的抑制作用与A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D组对PAG的抑制作用明显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P<0.01),但C组与D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阿司匹林每天200mg可能是一个较合理的治疗剂量.

    作者:郭新胜;王艳丽 刊期: 2011年第26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