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鸿斌
目的 观察小针刀松解术治疗跟痛症的远期疗效.方法 17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5例,观察组采用小针刀松解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封闭疗法,通过随访比较2组远期疗效.结果 观察组6个月和1年后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针刀治疗跟痛症,远期疗效满意,方法简便、安全,费用低,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新明 刊期: 2011年第26期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绝大多数继发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病,一旦破裂出血,可引起严重的急性消化道大出血,往往危及生命,病死率达40%.三腔二囊管压迫是控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抢救生命的一种治疗手段.心理护理指在护理全过程中,护士应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技能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积极地影响患者的心理状态,以达到理想的护理目的.我科通过对25例使用三腔二囊管压迫止血的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减轻了患者的负性情绪,提高了插管成功率,提高了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的救治率,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桂红 刊期: 2011年第26期
围手术期低体温是外科手术期间常见并发症之一,其发生率为60 %~80%[1].老年患者因机体的退行性病变及脏器的储备功能降低,有效调节和保持恒温能力差,更易出现术后低体温[2].围术期低体温可引起多种并发症,有文献报道,在入院治疗的高龄患者发生低体温者病死率高达30%~75%[3].为防止老年腹部手术患者低体温的发生,我们采取综合保温措施,有效地降低了低体温的发生,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车红英;庞晓军;梁华珍 刊期: 2011年第26期
目的 分析该院2008-2010年门急诊药房退药情况.方法 对退药处方进行回顾性统计,并对退药原因进行分析.结果 3年度总退药率为0.53%,每年处方退药率呈总体下降趋势,分别为0.27%、0.17%、0.09%.由药物因素引起退药占首位;由医师因素引起的退药占其次,且逐渐下降;由患者因素引起的退药变化不大,在5%上下波动;因药房或收费因素(收费错误、药房缺药、处方录入有误、药房发药错误)导致退药的比例有所增加.结论 医院应加强管理、规范退药程序,开展用药宣传,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以降低退药率.
作者:李芳;陈敏 刊期: 2011年第26期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抢救与护理干预措施效果.方法 7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2组均予常规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措施.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分别于治疗前、护理干预1周对2组患者进行测试,并分别记录2组康复情况.结果 干预后2组SDS与SAS评分均低于干预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各评分变化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再梗死及死亡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急性心肌梗死早期合理抢救与护理,可促进患者康复,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作者:马素兰 刊期: 2011年第26期
目的 观察血塞通注射液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方法 将10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应用阿托伐他汀联合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胶囊治疗,治疗组应用血塞通注射液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均连续使用20d.观察2组疗效.结果 治疗组症状总有效率为9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4%,治疗组心电图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心绞痛发作频率比治疗前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1),且治疗组治疗后心绞痛发作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反应轻微,对治疗无影响.结论血塞通注射液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春伟 刊期: 2011年第26期
目的 研究不同时间实施头部低温对大面积脑梗死并中枢性高热预后的影响.方法 154例患者随机分为A组34例,B组35例,C组45例,D组40例,A组高热后≤3h行头部低温降温,B组高热后4~6h行头部低温降温,C组高热后7~9h行头部低温降温,D组高热后10~12h行头部低温降温.4组头部低温方法相同,比较4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DS)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分(ADL).结果 4组治疗后NDS、ADL均低于治疗前,治疗后A、B组NDS、ADL均低于C、D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热6h内应用头部低温治疗能有效降低体温.
作者:刘金枝;王霞;杨燕;李晓丽;赵淑霞 刊期: 2011年第26期
中成药的种类繁多,新剂型亦不断涌现,具有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小、使用携带方便、奏效快的特点,从而得到越来越多的患者青睐.本资料从中成药的辨证论治、用药配伍、合并用药等方面,浅谈中成药的合理应用.
作者:王美玲;葛炜炜;胡建华 刊期: 2011年第26期
随着医疗发展及疾病谱的改变,采血检查已成为体格检查、疾病诊断及了解疾病治愈情况的一项重要的实验室检查方法.抽血室作为医院的对外窗口科室,患者流动量大,停留时间短,对医疗服务的需求差异性较大,患者满意度的高低直接反映了医院的服务水平、技术水平及管理水平,也间接影响了医院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患者满意度是促使服务水平持续提高的一种手段,对采血患者实行全方位的护理是提高患者满意度的措施之一.
作者:王志芬 刊期: 2011年第26期
氟桂利嗪(FNA)是一种双氧化哌嗪衍生物,系选择性钙离子通道阻滞剂,可选择性阻止钙内流,进而防止多种组织由于钙超载而引起的组织损害,如抑制血管平滑肌收缩,保护内皮细胞,改善红细胞变形能力,改善脑细胞对缺氧的耐受性,降低前庭兴奋性,同时也有抗组胺和抗惊厥的作用.临床上用于多种神经系统和脑血管病的防治.
作者:许勇;丁红丽 刊期: 2011年第26期
踝关节骨折属关节内骨折,治疗的目的是恢复关节的正常解剖结构,为早期活动提供充分稳定性.踝穴的稳定性是由骨的形态和骨的韧带结构系统共同支撑的,踝关节骨折是否需要手术,不仅仅取决于骨折类型,软组织薄弱也是一个重要因素.2007年2月-2010年8月我科手术治疗踝关节骨折患者81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季有亮 刊期: 2011年第26期
目的 探讨动脉血、末梢血标本血糖仪测定结果之间的差异.方法 选择30例住院患者,对其动脉血和末梢血标本用快速血糖仪测定血糖值.比较2种方法测定的结果.结果 动脉血标本血糖值为(8.2±1.8)mmol/L,末梢血标本血糖值为(8.8±1.5)mmol/L,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CU患者可以用动脉血直接监测末梢血糖.
作者:刘小妹;吴雪华 刊期: 2011年第26期
目的 观察纳洛酮对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浆B型利钠肽(BNP)水平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CHF患者102例随机分为纳洛酮组和对照组各5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纳洛酮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纳洛酮.治疗2周后比较2组血浆BNP水平及6min步行距离.结果 2组患者治疗后BNP水平低于治疗前,6min步行距离大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治疗后纳洛酮组BNP水平低于对照组,6min步行距离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纳洛酮可改善CHF患者心功能,有效降低血浆BNP水平.
作者:周月涛;张爱华 刊期: 2011年第26期
酒精是亲神经物质,被吸收后广泛分布到身体的各器官系统.中枢神经系统是敏感的器官,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等也会受到影响.当少量饮酒时,可使人欣快、健谈、控制力下降及轻度的行为障碍;长期过量饮酒可导致精神和躯体方面的受损,同时影响社会功能.本文就长期饮酒所致精神障碍患者的护理和健康宣教知识报道如下.
作者:韦秀芳 刊期: 2011年第26期
血液灌流是血液通过体外循环中灌流器吸附作用清除外源性和内源性毒物、药物以及代谢产物等,然后将净化后的血液回输给患者,从而达到净化血液的目的,是临床抢救危重中毒患者的有效方法[1].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是临床常见的急危重症之一,病情发展变化迅速,病死率高.因此,能否采取及时有效的抢救、治疗、护理措施是挽救患者生命的关键.传统应用阿托品及胆碱酯酶复活剂治疗,病死率仍>10%[2].为提高抢救成功率,我科自2005年6月-2011年6月应用血液灌流技术联合治疗中、重度有机磷中毒患者20例,同时加强灌流治疗前、中、后的护理,取得了显著疗效.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兰世英;周琴;黄琴 刊期: 2011年第26期
低血糖症是一组多种病因引起的血浆葡萄糖浓度过低,临床上以交感神经兴奋和脑细胞缺糖为主要特点的综合征.本文对我科2008-2010年收治的低血糖症患者20例加以分析,并提出针对性防护措施,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丽鑫 刊期: 2011年第26期
食管癌根治术是一种创伤性大的开胸手术,手术创伤、麻醉插管对气管黏膜损伤及出血等常导致肺功能损伤,易造成肺不张、呼吸道感染、呼吸衰竭等并发症.围手术期的呼吸道护理是预防肺部并发症的一项重要措施,也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我科2008年6月-2010年12月对食管癌患者95例进行围手术期呼吸道护理,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许丽娟;许丽艳 刊期: 2011年第26期
目的 观察后踝固定治疗踝关节骨折的效果.方法 132例踝关节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6例,观察组采用后踝固定治疗,对照组采用手法复位后石膏外固定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优良率为80.3%高于对照组的7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后踝固定治疗踝关节骨折效果优于外固定.
作者:王卫军 刊期: 2011年第26期
小儿腹股沟疝都是斜疝,是小儿外科的常见病.本资料回顾了我院2001年4月-2011年6月经外环入路手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208例,均痊愈出院,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本组患儿男156例,女52例,男:女为4∶1.年龄1~6岁,双侧29例.单侧179例,其中左侧157例,右侧51例.疝囊未降入阴囊或虽降入阴囊但疝块较小,患儿无发生嵌顿,均为首次手术治疗.
作者:陈卫诚 刊期: 2011年第26期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糖尿病患者也在飞速增加,我国糖尿病患病率从90年代至今增加了5~6倍,已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慢性非传染疾病之一.糖尿病作为以慢性血糖水平增高为特征的疾病群,主要表现为多食、多饮、多尿、消瘦,久病可导致多系统损害.在糖尿病的治疗过程中,不能只局限于单一的治疗方式,要从全面出发,结合患者自身特征,进行综合治疗护理,这其中包括饮食护理、休息与运动、用药指导、健康教育、心理疏导等.笔者通过多年临床护理经验,对于糖尿病患者的护理做一下介绍.
作者:王慧 刊期: 2011年第2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