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金枝;王霞;杨燕;李晓丽;赵淑霞
目的 提高临床护士压疮护理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降低住院患者压疮发生率.方法 建立压疮护理小组及压疮护理培训基地,结合医院实际情况,采用理论授课、现场指导、个案病例讨论等多种形式的培训.结果 与培训前比较,临床护士压疮护理知识得到更新,护理技能明显提高;培训后90名小组成员的知识问卷得分和操作考核得分均明显高于培训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压疮护理小组和压疮护理培训基地对临床护士压疮知识和护理技能的培训切实有效,降低了住院患者压疮的发生率.
作者:周庆茹;李来友;李欣;王娇兰;康琳;宿桂霞 刊期: 2011年第26期
目的 观察后踝固定治疗踝关节骨折的效果.方法 132例踝关节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6例,观察组采用后踝固定治疗,对照组采用手法复位后石膏外固定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优良率为80.3%高于对照组的7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后踝固定治疗踝关节骨折效果优于外固定.
作者:王卫军 刊期: 2011年第26期
目的 研究饮食疗法对小儿腹泻的临床效果.方法 268例腹泻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34例,观察组实施限制含蛋白质高的食物,必要时暂禁食;对照组不限制食物供给,比较2组患儿腹泻次数、尿量及睡眠质量.结果 观察组腹泻次数少于对照组,尿量多于对照组,睡眠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限制高蛋白食物的供给,合理调配饮食,更有利于腹泻次数的减少及疾病的恢复.
作者:杨鸿斌 刊期: 2011年第26期
目的 观察法舒地尔对肺动脉高压(PH)大鼠肺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 成年大鼠32只分为正常对照3周组(C3),PH模型3、6周组(P3、P6)及法舒地尔治疗组(F6)各8只,F6组给予法舒地尔腹腔内注射治疗.实验后测定右心室收缩压(RVSP)及血浆内皮素 1(ET 1),观察肺小动脉内皮病理变化.结果 P3组较C3组的RVSP、ET 1明显升高,P6组较P3组继续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F6组与P3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较P6组有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F6组较P3、P6组内皮细胞相对完整,管腔狭窄则显著减轻.结论 法舒地尔能降低RVSP、ET 1水平,显著改善PH大鼠肺血管内皮功能,降低肺动脉压力.
作者:左万里;崔健嫦;黄积雄;仝金斋 刊期: 2011年第26期
食管癌根治术是一种创伤性大的开胸手术,手术创伤、麻醉插管对气管黏膜损伤及出血等常导致肺功能损伤,易造成肺不张、呼吸道感染、呼吸衰竭等并发症.围手术期的呼吸道护理是预防肺部并发症的一项重要措施,也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我科2008年6月-2010年12月对食管癌患者95例进行围手术期呼吸道护理,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许丽娟;许丽艳 刊期: 2011年第26期
目的 分析该院2008-2010年门急诊药房退药情况.方法 对退药处方进行回顾性统计,并对退药原因进行分析.结果 3年度总退药率为0.53%,每年处方退药率呈总体下降趋势,分别为0.27%、0.17%、0.09%.由药物因素引起退药占首位;由医师因素引起的退药占其次,且逐渐下降;由患者因素引起的退药变化不大,在5%上下波动;因药房或收费因素(收费错误、药房缺药、处方录入有误、药房发药错误)导致退药的比例有所增加.结论 医院应加强管理、规范退药程序,开展用药宣传,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以降低退药率.
作者:李芳;陈敏 刊期: 2011年第26期
肺癌是一种常见的肺部恶性肿瘤,其病死率已占癌症病死率之首.其65%~70%的患者确诊时已发展为不宜手术的Ⅲ~Ⅳ期,而Ⅲb~Ⅳ期以化疗为主.标准的一线化疗方案是以顺铂为主的联合方案(吉西他滨、多西他赛、紫杉醇、长春瑞滨),一线化疗能延长患者的生存期,改善患者生存质量,但有效率仅30%~40%,中位生存期约10个月,因此对复发或初治无效患者的治疗,需引入新的药物及治疗方法.重组人凋亡素是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Apo2L/TRAIL),是肿瘤坏死因子(TNF)超家族成员之一,能迅速诱导一系列肿瘤细胞凋亡而对正常细胞无毒性[1].目前临床为Ⅲ期临床研究.本文通过对该药联合长春瑞滨顺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观察和护理,以总结防治不良反应的护理措施及注意事项.
作者:黄彩萍 刊期: 2011年第26期
药品有效期是指药品在规定的贮存条件下,能够保持质量合格的期限,要求使用单位在规定的期限内使用.药品管理法规定,超过有效期的药品按伪劣药品处理.如何做好药品效期的有效管理是每个药师必须面对的问题,也是保证患者用药安全有效,减少资源浪费的一项重要工作.笔者就本院病区药房的一些成熟做法及措施介绍如下.
作者:薛燕霞 刊期: 2011年第26期
围手术期低体温是外科手术期间常见并发症之一,其发生率为60 %~80%[1].老年患者因机体的退行性病变及脏器的储备功能降低,有效调节和保持恒温能力差,更易出现术后低体温[2].围术期低体温可引起多种并发症,有文献报道,在入院治疗的高龄患者发生低体温者病死率高达30%~75%[3].为防止老年腹部手术患者低体温的发生,我们采取综合保温措施,有效地降低了低体温的发生,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车红英;庞晓军;梁华珍 刊期: 2011年第26期
尖锐湿疣为好发于生殖器的传染病,又称生殖器疣、性病疣,主要通过性接触传播.是由人类乳头瘤病毒感染引起的.好发于外生殖器及肛门皮肤的黏膜交界处,初起时为淡红色小丘疹,可融合成乳头状、菜花状增生物,根部可有蒂,表面潮湿柔软而有臭味.尖锐湿疣的传播方式有:直接接触传播、间接接触传播、母婴传播,>60%病例是通过性接触传播的,此类患者常有不洁性行为史.
作者:陈芝翠 刊期: 2011年第26期
护患关系是指护理人员与患儿之间为了治疗性的共同目标而建立起来的一种特殊的人际关系.护患关系是一种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护士在护患关系中占主导地位,这表明护士的行为直接影响着护患关系的好坏.随着社会的进步,人民物质社会文化水平的提高及患儿家属维权意识的增强,人民对身体健康与与之密切相关的护理服务水平要求越来越高,护士稍有不留意,就会引起患儿家属的不满和投诉.我院是一所三级甲等儿科医院,每天有3000~4000例患儿来门诊就医,如何适应时代需求,进行良好沟通,达到患儿家属满意的护理质量,减少护患纠纷的发生是儿科护理人员十分关注的问题.本文就护患关系的重要性,常见的护患纠纷进行了简单的阐述,现报道如下.
作者:杨丽珍 刊期: 2011年第26期
糖尿病是一种由多种原因引起胰岛素分泌或作用缺陷,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紊乱性疾病.住院患者经系统治疗后病情稳定,但出院后仍需遵循长期、综合治疗.为此,做好糖尿病患者出院指导是预防或减少糖尿病急、慢性并发症和维持健康的重要措施.多年来,结合临床工作实践,对糖尿病患者出院指导进行了探讨,收到良好效果,具体实施如下.
作者:孟召华 刊期: 2011年第26期
目的 研究氯胺酮复合芬太尼用于上腹部术后静脉镇痛效果与不良反应.方法 80例患者随机均分为K-F组和F组各40例.K-F组应用氯胺酮复合芬太尼镇痛;F组单纯应用芬太尼镇痛.观察2组术后4、12、24、48h的镇静评分、静息镇痛评分(VAS评分)、动态镇痛评分(VAFS评分)、患者对镇痛的满意度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K-F组4、12、24、48h镇静评分,4、12h VAS评分及4、12、24h VAFS评分均低于F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K-F组镇痛效果总满意率为97.5%明显高于F组的7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K-F组头晕、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及呼吸抑制发生率均低于F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无幻觉发生.结论 氯胺酮复合芬太尼用于上腹部术后静脉镇痛,效果确切,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黄成;刘振明 刊期: 2011年第26期
奥硝唑是继甲硝唑、替硝唑之后的第3代硝基咪唑类衍生物,该药抗菌、杀虫活性高,体内半衰期长,组织渗透性好,不良反应较小,临床广泛用于治疗厌氧菌、阿米巴原虫、贾滴虫、毛滴虫等引起的感染.头孢噻肟钠为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抗生素,抗菌谱广,对大肠埃希菌、奇异变形杆菌、克雷伯菌属、沙门菌属等革兰氏阴性杆菌及溶血性链球菌和肺炎链球菌等革兰氏阳性菌、淋球菌都有较强大的抗菌活性,临床应用比较广泛.在临床上对于混合感染,2种药物经常联合应用.但我们在临床护理工作中也发现了在联合应用中药物的稳定性方面存在问题.
作者:李华芹 刊期: 2011年第26期
目的 探讨早期分阶段康复护理对脑卒中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 脑卒中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实施分阶段早期康复护理指导,对照组按照常规护理.观察2组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指数)和肢体功能(Fugl Meyen积分).结果 2组治疗后Barthel指数、Fugl Meyer积分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P<0.01).结论 早期进行康复护理指导,能提高脑卒中患者的肢体功能及日常能力,提高生存质量.
作者:郑凤霄;李来有;韩颖;李欣 刊期: 2011年第26期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阿司匹林对冠心病患者血小板聚集功能(PAG)的抑制作用.方法 248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A组62例、B组62例、C组63例、D组61例,4组阿司匹林口服剂量分别为每天50mg、100mg、200mg、300mg,服药前及服药2周后测定PAG.结果 用药前后相比,4组不同剂量阿司匹林(50,100,200,300mg)对PAG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B组对PAG的抑制作用与A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D组对PAG的抑制作用明显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P<0.01),但C组与D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阿司匹林每天200mg可能是一个较合理的治疗剂量.
作者:郭新胜;王艳丽 刊期: 2011年第26期
中药注射剂是指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采用现代科学技术和方法,从中药或天然药物的单方或复方中提取的有效物质制成的无菌溶液、混悬液或临用前配成溶体的灭菌粉末供注入体内的制剂[1].目前,中药注射剂在疾病治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临床应用的一大类药物.然而,中药注射剂不合理使用现象已相当普遍.因此,本资料从各方面来分析中药注射剂临床不合理使用原因,以求充分发挥中药注射剂的优势,避免和减少不良反应.
作者:王瑞芹;冯锐;王欣 刊期: 2011年第26期
危重新生儿治疗的主要途径是静脉输液,其头皮及四肢静脉表浅细小,血管壁薄嫩,管腔窄,缺乏软组织保护,容易发生血管损伤.我科对60例危重新生儿采用深静脉置管,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粟英 刊期: 2011年第26期
随着医学人文精神的发展,医疗质量已得到不断地提高.作为患者用药依据的处方,其质量水平是医疗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控制好处方的质量是促进合理用药的保障.自2010年2月10日<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实施以来,我院对处方质量管理提出的新规定和新要求进行了实施.现对自<规范>实施后的2010年3个季度的处方进行质量抽查分析.
作者:林王椿;张妙英 刊期: 2011年第26期
近年来,小儿斜疝手术趋向微创,多采用横切口经腹股沟管和经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我院2008年9月-2010年9月在横切口经腹股沟管疝囊高位结扎基础上采用疝囊超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斜疝300例,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唐山 刊期: 2011年第2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