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更昔洛韦血药浓度

谢彦丽;闫浩胜;刘建军

关键词:更昔洛韦, 血药浓度,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
摘要:目的 建立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清中更昔洛韦血药浓度的方法.方法 C18色谱柱(250.0mm×4.6mm,10μm),流动相为甲醇-水(5:95,V/V),流速1.0ml/min,紫外检测波长254nm.结果 药物峰和各血液杂质峰均达到基线分离且线性关系良好.其线性范围为0.05~10μg/ml.回归方程为:C=-0.0959+1.57×10-5 A(r=0.9992).结论 本法简便、快速、重现性好、回收率高,适用于更昔洛韦的含量测定.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2010年我院新生儿卡介苗接种状况分析

    目的 了解医院新生儿接种卡介苗的状况.方法 统计2010年医院新生儿卡介苗接种状况.结果 2010年该院产科共活产新生儿1012例,卡介苗接种869例,接种率为85.87%.143例未接种卡介苗,其原因依次为新生儿低体质量儿(62.94%)、新生儿窒息(22.38%)、吸入性肺炎(10.49%)、其他(4.20%).结论 新生儿窒息、吸入性肺炎转科患儿,在病情稳定后出院前及时补种是提高卡介苗接种率的简易方法.

    作者:李庆梅;朱丽霖;沈红;黄秀群;杜薇;梁婷 刊期: 2011年第31期

  • 脑性瘫痪伴惊厥患儿的护理体会

    脑性瘫痪简称脑瘫,是指从小儿出生前至出生后1个月内因各种原因所致的一种非进行性脑损伤综合征,其主要表现为中枢性运动障碍及姿势异常,同时常伴有智力、语言、视听觉等多种障碍[1].除运动障碍外,脑瘫还可合并感觉、知觉、行为及情感异常或智力落后等.由于脑瘫患儿存在脑损伤或脑发育不良,易引发惊厥发作,而惊厥是小儿期较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器质或功能的紧急症状.脑瘫患儿,尤其是痉挛型脑瘫患儿,四肢肌张力高,对外界反应差,当惊厥发作时,如不仔细观察,不易被发现,所以临床上应引起医护人员的高度重视.

    作者:乔艳 刊期: 2011年第31期

  • 伊布利特对老年心房颤动患者转复的疗效和安全性观察及护理

    目的 观察伊布利特对老年心房颤动患者转复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总结围转复期的护理经验,以便更安全的应用伊布利特.方法 将90例心房颤动老年患者随机分为2组,其中伊布利特组54例给予静脉注射伊布利特进行心律转复;普罗帕酮组36例给予静脉应用普罗帕酮进行心律转复,严密观察转复过程中的心电图、血压情况,比较2组药物对不同病程心房颤动患者转复成功率的影响,并观察转复过程中的不良反应.结果 伊布利特组对不同病程组患者转复的成功率显著高于普罗帕酮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反应均较轻微.结论 对于老年心房颤动患者,伊布利特是相对安全有效的转复药物之一,严格把握适应证和禁忌证并严密观察能够有效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

    作者:李洪寅;李更新;宫进亮;冯立军;王新花 刊期: 2011年第31期

  • 抗菌药物合理应用分析

    自青霉素发现以来,抗菌药物用于治疗感染性疾病,在临床上使很多患者重获生命.但随着抗菌药物的广泛使用、新品种不断涌现及受经济利益的影响,抗菌药物滥用现象越来越突出,导致了耐药菌的产生,不仅增加了患者的负担,还可使药物不良反应突出甚至发生药源性疾病等严重问题[1].因此,临床中如何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做到安全、有效、经济,并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减少或减缓耐药性发生,是每位临床医务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作者:闫亚琴 刊期: 2011年第31期

  • 帕利哌酮缓释片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帕利哌酮缓释片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4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治疗组给予帕利哌酮缓释片治疗,对照组给予奥氮平治疗,均治疗8周.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8周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0%高于对照组的6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帕利哌酮缓释片是一种安全、有效地治疗精神分裂症的药物,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运用.

    作者:黄少南 刊期: 2011年第31期

  • 粘连性肠梗阻53例手术时机探讨

    目的 探讨粘连性肠梗阻的佳手术时机.方法 对53例粘连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3例患者中行急诊手术10例,经非手术治疗24~48h症状加重而手术15例,非手术治疗28例.其中痊愈47例,好转6例.结论 严密观察病情变化,早期诊断并恰当地选择治疗方法,可有效降低粘连性肠梗阻的并发症及病死率.

    作者:周联 刊期: 2011年第31期

  • 肿瘤患者的康复治疗与保健

    恶性肿瘤是当前严重危害人民生命健康的常见多发病,病死率占居民死因首位.近半个世纪来由于科技的进步和对肿瘤生物学规律研究的不断深入及手术、放疗、化疗等治疗手段的不断改进与提高,治疗后5年生存率已由20世纪50年代的20%左右上升到现在的50%左右,但复发和转移仍然是导致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这由于肿瘤在早期阶段往往缺乏足以引人警惕的症状,且不少肿瘤在早期阶段就已发生目前检查手段尚难发现的亚临床微小转移,面对这些恶性肿瘤患者,常用的几种有效治疗手段,都存在一定的局限和不足.

    作者:王雅丽;李雅玲;王文霞;李富华 刊期: 2011年第31期

  • 尼莫地平联合血凝酶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尼莫地平联合血凝酶(立止血)辅治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高血压脑出血患者7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8例和对照组3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尼莫地平4~6mg静脉滴注,同时以立止血1kU分别进行静脉推注和肌内注射.观察2组患者血肿体积、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Barthal指数(BI)评分和血清C反应蛋白(CRP)、神经烯醇化醇(NSE)、一氧化氮(NO)、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以及并发症发生率、随访1个月日常生活自理能力(ADL)分级进行统计及比较.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2周及8周血肿体积、NIHSS评分、BI评分均优于对照组,血清CRP、NSE、NO、TNF-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ADLⅠ~Ⅱ级比例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尼莫地平联合立止血辅治高血压脑出血疗效较好,可显著改善患者的多项血清因子及日后生活能力.

    作者:邓介华;温艳 刊期: 2011年第31期

  • 痰热清注射液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痰热清注射液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的疗效.方法 将60例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2组均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痰热清注射液20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500ml中静脉滴注,每天1次.2组疗程均为14d.治疗后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血气指标变化.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7%高于对照组的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血气指标均优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各项血气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痰热清注射液治疗COPD急性加重期疗效确切,且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袁希彦;夏峻巍;卢家泉 刊期: 2011年第31期

  • 2型糖尿病患者胆囊排空功能的测定分析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与胆囊排空功能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取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组)、健康正常人(对照组)各150例,利用超声监测胆囊排空前后体积大小,2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糖尿病组空腹和餐后2h胆囊体积均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2型糖尿病可引起胆囊排空功能减低,引起胆囊结石.

    作者:彭晓宇;程小飞;王葭 刊期: 2011年第31期

  • 针刺治疗偏头痛39例疗效观察

    偏头痛是临床常见病,主要表现为一侧或双侧发作性、搏动性剧烈疼痛,发病率高,疼痛剧烈,给患者带来极大痛苦,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和生活,也给社会和医疗卫生系统带来了巨大的经济负担[1].笔者采用针刺方法治疗偏头痛,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琛 刊期: 2011年第31期

  • 外伤性特急性颅内血肿7例抢救体会

    外伤性特急性颅内血肿是指伤后3h内出现颅内血肿,并有脑受压或脑疝症状,甚至迅速陷入濒死状态的颅内血肿[1].从部位上可分为硬膜外血肿、硬膜下血肿和脑内血肿.其特点是病情进展快.凶险,常迅速形成脑疝危及患者生命[2].因此,如何及时准确地手术清除血肿是能否成功救治该类患者的关键.2006年1月-2010年1月我院收治外伤性特急性颅内血肿患者7例,现将抢救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姜学高 刊期: 2011年第31期

  • CT扫描对肺栓塞的影像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CT扫描对肺栓塞(PE)的影像诊断价值.方法 将PE患者26例作为观察组,另选择同期26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2组均行CT扫描检查,以肺动脉血管造影检查为金指标,计算CT扫描检测的敏感度,比较2组栓塞指数.结果 CT扫描与肺动脉血管造影诊断PE的敏感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栓塞指数为(55.3±19.8)%高于对照组的(20.9±1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扫描速度快、敏感、无创,对肺栓塞早期诊断有一定价值.

    作者:罗光慧;张建平 刊期: 2011年第31期

  • 头孢吡肟不良反应相关因素调查分析及防治探讨

    目的 了解头孢吡肟在临床应用中的不良反应,探讨其一般规律及特点.方法 对56例头孢吡肟不良反应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56例不良反应中,女性不良反应发生率大于男性,且主要发生于老年患者.头孢吡肟不良反应以神经系统表现为主,其次为皮肤系统损害及消化系统.多数药物不良反应在第1次用药时即可出现.结论 老年患者应慎用头孢吡肟,规范合理用药,以减少或控制ADR的发生.

    作者:杨英;冯兰超 刊期: 2011年第31期

  • 氯沙坦对家兔环孢素A药代动力学影响的研究

    目的 研究氯沙坦对家兔环孢素A(CsA)药代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采用荧光偏振免疫法(FPIA法)测定6只家兔合用氯沙坦前后CsA的血药浓度,并对2组(单用CsA组和合用氯沙坦组)药代动力学参数进行分析.结果 合用氯沙坦组的CsA峰浓度(Cmax)、曲线下面积(AUC0→24)均显著升高(P<0.01),血浆清除率(CL)及表观分布容积(V)均显著降低(P<0.05或P<0.01),其余药动学参数无显著性变化(P>0.05).结论 合用氯沙坦可升高CsA的血药浓度,临床上其与CsA合用需监测CsA的血药浓度,保证治疗的安全有效.

    作者:钱小蔷;褚健耘;刘心慧;尚如霞 刊期: 2011年第31期

  • 甲氨蝶呤配伍米非司酮治疗非破裂型输卵管妊娠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甲氨蝶呤配伍米非司酮治疗非破裂型输卵管妊娠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04例非破裂型输卵管妊娠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02例.治疗组采用甲氨蝶呤配伍米非司酮治疗,对照组采用甲氨蝶呤治疗.观察2组疗效、住院时间、尿β-hCG转阴时间、阴道流血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组治疗成功率为91.2%高于对照组的75.5%,住院时间、尿β-hCG转阴时间、阴道流血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甲氨蝶呤配伍米非司酮治疗非破裂型输卵管妊娠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龚淑芬;王珊;黄清蓉 刊期: 2011年第31期

  • 前列腺增生症并膀胱癌手术32例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前列腺增生症并膀胱癌患者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前列腺增生症并膀胱癌且行电切术治疗患者32例,比较术前及术后8个月的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生活质量评分(QOL)、大尿流量(Qmax)及残余尿量(PRV),并术后随访观察膀胱癌的转移及复发情况..结果 术后8个月随访,IPSS、QOL及PRV均低于术前,Qmax高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3年,所有患者均无复发及转移现象.结论 前列腺增生症并膀胱癌患者行电切术,是一种比较安全的治疗方法,不会导致肿瘤细胞种植,可减轻前列腺症状、增大尿流率、减少残尿量,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张盛建 刊期: 2011年第31期

  • 产程中应用缩宫素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缩宫素在产程中的应用.方法 将90例足月无妊娠合并症自然临产的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给予缩宫素静脉滴注治疗,对照组不给予任何药物,比较2组宫颈口扩张情况、产程时间、24h内出血量、分娩方式及胎儿出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剖宫产1例(2.2%),阴道助产2例(4.4%);对照组剖宫产7例(15.6%),阴道助产6例(13.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轻度窒息1例(2.2%),无重度窒息;对照组胎儿轻度窒息4例(8.9%),重度窒息2例(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宫口扩张速度显著快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第二、三产程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后24h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产程中静脉滴注缩宫素,疗效较满意,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红英;毕仁捷 刊期: 2011年第31期

  • 长期静脉输液者血管保护方法探讨

    静脉输液是临床上一种重要的治疗手段,在各种给药途径中占有重要位置.因此,保护静脉是护理工作中值得重视的问题.笔者通过多年的临床实践得出一些经验,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小清;范红芬;袁冬梅 刊期: 2011年第31期

  • 康复护理干预在妇科肿瘤放疗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 观察康复护理干预在妇科种瘤放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妇科肿瘤住院放疗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卫生宣教及常规护理;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增加康复护理干预措施.护理后比较2组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试验组出院时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妇科肿瘤放疗患者中应用康复护理干预,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陈璐;康琳;朱红卫;江锦平;刘志敏;赵静 刊期: 2011年第31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