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琳然
目的 探讨广西壮族和汉族人群人类细胞抗原G(HLA-G)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分布情况.方法 对广西79名汉族人和37名壮族人,采用基于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技术检测了HLA-G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的分型,比较其差异.结果 rs1704,rs1736936,rs1632947,rs1736933,rs1233333,rs1063320位点,壮族和汉族基因频率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广西壮族和汉族人群在HLA-G 5′和3′非编码区SNP的基因频率分布存在差异.
作者:甄宏;秦岭;谢庆玲;洪梅 刊期: 2011年第36期
目的 观察来氟米特治疗无症状性蛋白尿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09年1月-2010年12月无症状性蛋白尿患者20例,给予来氟米特治疗,对其治疗效果进行观察.结果 起效时间约4周,治疗12周时完全缓解3例,占21.1%,显效10例,占23.7%,有效5例,占18.4%,无效2例,占36.8%,总有效率63.2%;治疗6个月时疗效明显,完全缓解7例,占23.7%,显效8例,占28.95%,有效3例,占18.4%,总有效率71.1%;无效2例,占28.95%.20例患者在治疗4周后24h尿蛋白定量呈显著下降,血白蛋白得到显著升高,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来氟米特治疗无症状性蛋白尿效果好,不良反应少,具有安全有效的特点,是治疗无症状性蛋白尿的理想药物.
作者:丁涛 刊期: 2011年第36期
目的 社区医疗中对患有慢性病的患者采用支持性心理治疗和行为干预的应用效果进行研究讨论.方法 抽取76例慢性病患者,将其分为A、B两组,每组38例.分别采用常规慢性病管理方法,B组在A组基础上加用支持性心理治疗和行为干预的方法 进行管理.结果 B组患者的病情治疗和控制效果明显优于A组患者;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没有出现比较严重的并发症和不良反应现象.结论对患有慢性病的患者采用支持性心理治疗和行为干预的方法 进行管理的效果比较理想.
作者:丁晓红 刊期: 2011年第36期
目的 对社区内0~7岁儿童的贫血患病情况进行调查研究.方法 搜集在过去一段时间里在我社区医疗中心进行健康体检的0至7岁儿童的资料,对该类人群每年和每一年龄段贫血患病率进行比较研究.结果 我社区0~7岁贫血儿童的患病率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0~2岁的儿童患贫血的几率高于2~7岁的儿童.结论虽然社区贫血患儿的比例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但是该病仍然是对儿童的生长发育造成障碍的一种主要疾病,在今后的社区医疗工作中必须加强对该年龄段儿童的贫血防治工作,使社区医疗服务更加深入人心.
作者:张志琴 刊期: 2011年第36期
目的 了解医院不合理用药的情况,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随即抽取我院2011年1-4月门诊处方200张,并对其中不合理用药处方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不合理用药处方占总抽查处方数的4%,其中主要包括配伍或联用不合理、用法用量不合理、滥用药物等.结论只有医师、药师及医院管理多方面积极主动配合,建立合理用药的监督机制,努力开展药学监护,才是解决临床用药不合理的关键.
作者:池美玲 刊期: 2011年第36期
探讨腹茧症的发病原因及诊治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1例原发性腹茧症的临床资料并复习文献.本院患者为45岁男性,反复腹痛腹胀一年,右下腹可扪及一较大质软包块,经非手术治疗可消失,彩超及CT等提示包块内为肠管,剖腹探查见小肠及系膜自Treiz韧带至回盲部被一灰白色致密纤维外壳包裹,大网膜缺如,乙状结肠受压,近段结肠扩张.原发性腹茧症术前诊断困难,多因肠梗阻手术确诊.
作者:郑建丰;张清建;陈小涛;黄龙 刊期: 2011年第36期
利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及PubMed查阅近年相关文献,就高血压病危险因素及研究进展加以综述.遗传、高胰岛素血症等是危险因素.高血压病预防和治疗应高度重视其危险因素.
作者:高青云 刊期: 2011年第36期
慢性肺心病是老年人的多发病,病程长,且反复发作.表现为呼吸困难、咳嗽、咳痰、紫绀等症状,严重者并发肺性脑病,预后差,是严重威胁老年人健康的一种疾病.做好病人的观察及护理,对于尽快改善病人症状,提高临床治愈率至关重要.
作者:李秀莲 刊期: 2011年第36期
为探讨崩漏中医饮食疗法,查阅了临床文献报道,检索了关于崩漏饮食疗法的临床研究内容.认为崩漏饮食疗法是在中医基础理论指导下的辅助疗法,主要从饮食原则、止血、辨证施食几方面进行研究.中医饮食疗法对于崩漏的临床治疗具有一定疗效,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推广.
作者:张聪;李柳骥;侯中伟;邢建民;翟烨 刊期: 2011年第36期
目的 探讨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08年10月-2009年10月我院收治的1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使用脑梗死基础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再加用依达拉奉;两组疗程均为14d.分别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第ld、3d、7d及14d时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临床疗效及日常生活能力指数并比较,统计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情况并比较.结果 治疗后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神经功能缺损改善及生活指数改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第7d、14d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但治疗组改善效果更为明显,治疗组第3d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上述所有比较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结论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可明显改善神经功能缺损,降低病死率.
作者:陈伟荣 刊期: 2011年第36期
通过总结2009年1月-2011年6月我院19例经蝶窦入路垂体瘤切除术的诊疗过程,发现此术式创伤较小、安全性及肿瘤全切除率高、手术后并发症少、麻醉时间短、病人恢复快且内分泌功能恢复率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谢东;郝贝贝 刊期: 2011年第36期
目的 为了更好的做好护理临床教学工作,为用人单位提供品学兼优的护理人员.方法 作者所在医院2011年2月实行首次带教老师竞聘上岗制度.结果 经过各种考核,有31位护理人员取得带教资格,从整体上提高了带教水平.结论实行对带教老师的竞聘上岗工作,大大改进了医院的教学水平.
作者:李玉琼;刘显峰 刊期: 2011年第36期
Ghrelin 是由日本科学家Kojima 发现的一种新的脑肠肽[1],是迄今发现的惟一生长激素释放激素受体(GHSR)的天然配体.Ghrelin是由28个氨基酸残基组成[2],主要来源于胃黏膜X/A样细胞[3],在胃切除手术后,血浆ghrelin水平明显下降[4].Ghrelin作用受体主要分二类,一是生长激素促分泌受体1a(GHSR-1a)主要分布在下丘脑、腺垂体,有很强的促生长激素释放作用;另一种是GHSR-1b,广泛分布在胃肠道,但目前功能还不清楚.
作者:李云峰 刊期: 2011年第36期
近年来,职业病发病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一个突出的问题,尤其是作为社会经济建设主力的农民工,由于人数多、流动性大、文化水平低、自我健康保护的意识不强等原因,他们更是职业病危害的首要受害者.1 农民工职业病发病的严重情况1.1 全国的总体情况近年来,我国的农民工职业病发病呈现出总体上升、群体性发病的趋势.
作者:李婉静;李怀应 刊期: 2011年第36期
目的 调查和分析门诊设立健康教育室的可能性与必要性,使门诊健康教育工作变得更规范、更系统、更科学、更有效、更经济.方法 采用发放问卷的形式,随机对2010年1月-2011年10月在我院门诊就诊的200例病人进行不记名调查、统计和分析.结果 病人在门诊就诊时普遍认为健康教育现状不够理想,而对健康教育需求较迫切,对于开设健康教育室十分受欢迎.结论门诊设立健康教育室可将现有的医院内存在的、分散的、不同形式的健康教育工作纳入一个集中、统一的部门,有利于提高门诊健康教育质量.
作者:叶春英 刊期: 2011年第36期
针对门诊输液强度大、个体差异大的特点,设置宽敞明亮的开放式工作场地,病人集中进行输液穿刺,然后在舒适的环境中完成治疗,从接诊、配药、输液至巡回观察实行程序化服务.对比以往实行的床旁静脉穿刺,集中静脉穿刺明显提高穿刺成功率、减少人力消耗、提高工作效率、切实改善护理工作质量、降低护理纠纷、提升病人满意度.
作者:刘敏 刊期: 2011年第36期
目的 探讨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室颤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急诊科收治80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室颤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患者用药不同分为胺碘酮组(42例,治疗组)和利多卡因组(38例,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心律失常控制率及恶性心律失常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组患者心律失常控制率高、恶性心律失常发生率低,与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诊静脉应用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室颤安全有效,在用药过程中加强对患者的监测,注意用药个体化.
作者:柏运平 刊期: 2011年第36期
目的 探究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米非司酮治疗2006年1月-2011年6月间我院确诊为子宫肌瘤的患者30例,10mg/d,连续服用3个月,观察患者临床症状的变化.结果 经过米非司酮治疗后,复查患者血红蛋白、子宫肿瘤体积、月经周期、月经量,与治疗前比较有明显好转(P<0.05),其中治愈6例,显效12例,有效7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83.3%,肌瘤无改变或改变较小者5例,无效率为16.7%,治疗期间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临床采用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疗效好、安全可靠,为子宫肌瘤患者提供了一种保守、安全的治疗方案.
作者:陈静 刊期: 2011年第36期
目的 探讨内镜下黏膜注射后高频电切治疗结肠息肉(直径≥2cm)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常规服用电解质溶液清洁肠道,术前病理示管状腺瘤18例,绒毛状腺瘤6例,绒毛管状腺瘤13例.手术采用结肠镜下注射针在息肉基底部黏膜下注射肾上腺素溶液(1:10000)加高渗盐水,使局部黏膜肿胀,隆起后,再将息肉直接或分块切除(无蒂息肉).结果 共治疗息肉36例,息肉直径2.0~3.5cm,23例有蒂息肉,5例亚蒂息肉及7例无蒂息肉摘除手术均一次性分数切除.另有1例无蒂息肉摘除手术分二次完成,前后间隔三周.所有患者均无出血及穿孔等并发症发生.结论内镜下注射后高频电切治疗结肠息肉较传统方法 更安全有效.
作者:黎永华 刊期: 2011年第36期
目的 探讨降阶梯治疗重症获得性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抽取74例患有获得性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确诊患者病例,将其分为A、B两组,平均每组37例.分别采用临床传统方法 和降阶梯式方法 进行治疗.结果 B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A组患者;两组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均没有出现严重的并发症和不良反应现象.结论采用降阶梯式治疗方法 对患有获得性下呼吸道感染的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十分明显.
作者:施善阳 刊期: 2011年第3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