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青云
急性心肌梗死是由于心肌持久、严重缺血而引起部分心肌坏死,绝大多数是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基础上合并血栓形成,使血管径发生持续性痉挛而致急性阻塞,是冠心病的严重类型[1].因此,应着重抓好常规护理 ,控制活动、心理护理、缓解疼痛、合理治疗、保持大便通畅等环节的重点护理,而且患者出院后能坚持服药、定期复查,是提高心肌梗死患者的治愈率和好转率的有效措施.
作者:梁会英 刊期: 2011年第36期
笔者对2008年1月-2011年5月年间由120急救到本院的24例上消化道穿孔病人,进行回顾总结,体会到:该类病人(特别是老年患者),常常在穿孔发生前就有慢性心肺疾病或其他系统疾病,诸如恶性肿瘤等,病情重、疗效差,所以在救治时应及时急救,防重于治.
作者:杨双魁 刊期: 2011年第36期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呼吸系统的常见的慢性疾病,它严重危害着人们的健康.作为一种慢性炎症参与的疾病,本文将探讨孟鲁司特在COPD治疗中的作用.
作者:黄丽;赵庆军 刊期: 2011年第36期
目的 探讨甲亢合并周期性麻痹的临床特点.方法 分析21例甲亢合并周期性麻痹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1例甲亢合并周期性麻痹的患者发作时均有不同程度的双下肢或四肢软瘫,同时伴有钾降低.其中20例均有T3、T4升高、TSH降低,1例仅有TSH降低.结论甲亢并周期性麻痹以年轻男性多发,补钾治疗可很快改善症状,但易复发,抗甲亢治疗是控制复发的关键.
作者:范绍美 刊期: 2011年第36期
目的 总结急性斑蝥中毒的临床表现,进一步提高对该病的救治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组急性斑蝥中毒10例的临床资料及查阅相关文献.结果 斑蝥中毒引起的多脏器功能损害经综合救治,本组患者均获治愈.结论以保护多器官功能为主的综合性救治措施效果满意.
作者:邓宇航;杨以超 刊期: 2011年第36期
无张力疝修补技术在我国开展已经十余年了,医师和病人不再仅仅关注术后复发率问题,开始注意术后慢性疼痛、异物感、舒适度等远期疗效.本研究分析2007年3月-2009年3月我院应用超普疝修补装置治疗腹股沟疝7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以探讨该装置的优越性及应用价值.
作者:戴立胜 刊期: 2011年第36期
目的 探讨小儿先天性心脏病介入诊疗的麻醉处理方法.方法 50例ASA I~II级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术前常规禁食、禁饮,全麻诱导:静脉注射硫酸阿托品,丙泊酚,盐酸氯胺酮1~2;麻醉维持:予氯胺酮+丙泊酚+利多卡因持续微泵输注,并予鼻导管或者面罩吸氧,氧流量1~2L/min.术毕送麻醉后恢复室(PACU)观察至患儿完全清醒,生命体征平稳,送返病房.结果 所有患儿均在非气管插管静脉复合全麻下完成手术,术中无严重麻醉并发症发生.结论非气管插管静脉复合全麻可安全用于小儿先天性心脏病介入诊疗,麻醉处理的关键是保持呼吸道通畅,适量全麻药诱导,持续微泵输注麻醉维持,维持适度的麻醉深度,以减少或避免呼吸抑制、呼吸道痉挛等并发症的发生,同时做好气管插管等抢救准备,以确保患儿安全.
作者:周颖;刘军;蔡志勇 刊期: 2011年第36期
目的 探讨早期梅毒患者在首次驱梅治疗时出现的吉海反应中的体温升高与患者血清RPR滴度的关系.方法 回顾门诊符合早期梅毒的诊断标准及病例入选条件的患者共109例,对其进行首次驱梅治疗后出现吉海反应的体温升高情况进行记录并与患者的血清RPR滴度进行比较以发现二者之间是否存在着某种联系.结果 患者共109例,有31人(28.4﹪)未出现任何临床表现,有78人(71.6﹪)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发热.讨论早期梅毒患者首次驱梅治疗后出现吉海反应与否以及体温升高的程度与梅毒患者血清的RPR的滴度可能存在着一定的正比关系.
作者:陈爱明 刊期: 2011年第36期
目的 观察血府逐瘀汤对跟骨骨折手术后早期并发症影响,探讨血府逐瘀汤对跟骨骨折术后伤口恢复的效果.方法 收集分析了成都骨科医院2007年1月-2011年2月60例跟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40例,女20例年龄25~55岁,平均34.5岁.骨折按照Sanders分型[1]:Ⅱ型33足,Ⅲ型15足,Ⅳ型12足.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其中围手术期给予血府逐瘀汤组30例(A组),传统的围手术期处理(未给予血府逐瘀汤)组30例(B组).比较两组患者早期并发症情况的不同.结果 两组病例均得到3~6个月的随访,平均随访4个月.两组病人在治疗后伤口皮肤裂开、皮缘坏死、张力性水泡、伤口感染率上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府逐瘀汤可预防SamdorsⅡ、Ⅲ、Ⅳ型骨折术后早期并发症.
作者:唐小波;周奉皋;邱斌;刘宇平 刊期: 2011年第36期
目的 了解医院不合理用药的情况,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随即抽取我院2011年1-4月门诊处方200张,并对其中不合理用药处方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不合理用药处方占总抽查处方数的4%,其中主要包括配伍或联用不合理、用法用量不合理、滥用药物等.结论只有医师、药师及医院管理多方面积极主动配合,建立合理用药的监督机制,努力开展药学监护,才是解决临床用药不合理的关键.
作者:池美玲 刊期: 2011年第36期
目的 探讨社会护理干预对骨质疏松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作用.方法 选择老年性骨质疏松症(OP)患者91例,进行为期6个月的护理干预,应用WHOQOL-100问卷评价OP患者生活质量指标的变化.结果 除社会关系领域外,其他6项生活质量指标均显著改善(P<0.05).结论社区护理干预可有效延伸医疗机构的康复治疗效果,对改善OP患者的生活质量及临床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吴敏君 刊期: 2011年第36期
目的 客观评价电针在治疗癃闭方面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50例临床患者进行电针治疗,斜刺或平刺中极、关元、双侧三阴交,并根据临床不同病因及症状随症选取配穴,针刺后在主次穴上分别加电针.结果 本组50例患者中,痊愈为39例,好转7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2%.结论电针治疗癃闭疗效好、见效快、治愈率高.
作者:张艳东;杨桂芝 刊期: 2011年第36期
目的 探讨洋地黄制剂对窦性心律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改善作用及安全性.方法 60例窦性心律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常规利尿剂、ACEI类治疗同时给予小剂量地高辛口服治疗.在治疗前、治疗两周后及停止地高辛治疗4周后,三个时间点进行评价.结果 洋地黄治疗两周后,活动耐量、射血分数均增加 (P<0.01)、心功能分级、心率、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均减少(P<0.05),且为洋地黄依赖性,停药四周后各项指标均有恶化(P<0.05).结论对于窦性心律充血性心力衰竭(中、重度)患者小剂量地高辛治疗能明显改善心衰症状,提高活动耐力,改善生活质量,安全有效,且有洋地黄依赖性.
作者:黄春平 刊期: 2011年第36期
目的 分析改良B-Lynch缝合术用于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有效性.方法 对16例运用改良B-Lynch缝合术的剖宫产宫缩乏力性出血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该16例患者在运用改良B-Lynch缝合术后均成功止血,且术后无其他不良反应.结论改良B-Lynch 缝合术操作简单、止血迅速、安全可靠,比传统剖宫产止血方法 具有不可比拟的优越性,是目前用于宫缩乏力性大出血止血有效的方法.
作者:唐立华 刊期: 2011年第36期
目的 探讨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室颤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急诊科收治80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室颤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患者用药不同分为胺碘酮组(42例,治疗组)和利多卡因组(38例,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心律失常控制率及恶性心律失常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组患者心律失常控制率高、恶性心律失常发生率低,与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诊静脉应用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室颤安全有效,在用药过程中加强对患者的监测,注意用药个体化.
作者:柏运平 刊期: 2011年第36期
目的 探讨内镜下黏膜注射后高频电切治疗结肠息肉(直径≥2cm)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常规服用电解质溶液清洁肠道,术前病理示管状腺瘤18例,绒毛状腺瘤6例,绒毛管状腺瘤13例.手术采用结肠镜下注射针在息肉基底部黏膜下注射肾上腺素溶液(1:10000)加高渗盐水,使局部黏膜肿胀,隆起后,再将息肉直接或分块切除(无蒂息肉).结果 共治疗息肉36例,息肉直径2.0~3.5cm,23例有蒂息肉,5例亚蒂息肉及7例无蒂息肉摘除手术均一次性分数切除.另有1例无蒂息肉摘除手术分二次完成,前后间隔三周.所有患者均无出血及穿孔等并发症发生.结论内镜下注射后高频电切治疗结肠息肉较传统方法 更安全有效.
作者:黎永华 刊期: 2011年第36期
目的 探讨靶点射频热凝联合盘内小剂量胶原酶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DSA透视引导下靶点射频热凝联合盘内小剂量胶原酶注射治疗7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观察术中可能出现的并发症,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及JOA评分法评定患者术前及术后的疼痛程度及神经功能改善率.结果 本组患者无1例出现严重并发症,VAS评分术前5~10分,平均(7.2±0.52)分,术后第3d为0~5分,平均(3±0.34)分(P<0.05).所有患者出院时VAS评分均低于4分,随访时间为3~6个月,平均4.6个月.JOA评分术前为(11.52±0.68)分,术后为(14.72±0.56)分(P<0.05),改善率:优38例,良34例,一般6例,优良率为92.30%.结论靶点射频热凝联合盘内小剂量胶原酶注射可安全有效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作者:王礼彬;沈国生;胡琴琴;温鹏程 刊期: 2011年第36期
目的 观察分析促红细胞生成素联合甲泼尼龙治疗急性药物性间质性肾炎(DAIN)的疗效.方法 96例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46例,对照组行甲泼尼龙冲击,治疗组行促红细胞生成素(EPO)联合甲泼尼龙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3个月后的少尿期、多尿期、蛋白尿和血尿消失时间和肾功能恢复正常所需的时间.结果 治疗3个月后两组疗效差异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用EPO联合甲泼尼龙治疗DAIN,具有协同作用,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杨建兵;李翠平;杨玉凤 刊期: 2011年第36期
目的 探讨临床中联合使用奥美拉唑和莫沙必利对反流性食管炎的疗效.方法 以我院2009年6月-2010年6月收治的56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显效者为18例,有效者为8例,总有效率为92.9%;对照组中显效者有12例,有效者为9例,总有效率为75.0%,两组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中联合使用奥美拉唑和莫沙必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可以取得满意的疗效,安全有效.
作者:樊雪峰 刊期: 2011年第36期
1 病例简介病例1:患者,男,83岁,因反复咳嗽咳痰五年,再发加重入院.查体:体温 36.9℃,呼吸18次/min,心率82次/min,血压100/60mmHg.神清,对答切题,皮肤、巩膜无黄染,全身浅表淋巴结未及;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光反射存在,口唇发绀,咽红,双侧扁桃体不大,伸舌居中,颈软,气管居中;肺气肿征(+),双肺呼吸音低,双肺底少许湿啰音,右肺明显.初步诊断:慢性单纯型支气管炎急发;阻塞性肺气肿,肺部感染待查.
作者:晏黎;周涛 刊期: 2011年第3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