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产科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分析

钱慕仪;李苗

关键词:剖宫产, 围手术期, 抗生素, 合理用药
摘要:目的 了解我院剖宫产患者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应用时间与术后感染的关系.方法 对我院剖宫产产妇642例,根据不同给药方案随机分为研究组128例及对照组514例,研究组为围手术期用抗生素,对照组为术后用抗生素.观察2组疗效及抗生素用量.结果 研究组和对照组术后体温及退热时间、术后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抗生素总量为对照组的50%~60%.结论 对选择性剖宫产预防感染应用小剂量、短疗程抗生素足以达到预期效果,并以围手术期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为宜.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六味地黄丸治验

    六味地黄丸出自宋代钱乙<小儿药证直诀>,由熟地黄、山茱萸、山药、泽泻、牡丹皮、白茯苓6味药组成,主治因肾阴亏损,虚火上炎所致各种病证,为滋阴补肾之著名方剂,原用于小儿肾怯失音,囟门不合,神不足等证,笔者用此方改汤剂治疗脑震荡后遗症、复发性口腔溃疡、骨质增生症等病证,收到满意疗效,现介绍如下.

    作者:刘亚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青中年患者急性心肌梗死危险因素的探讨

    过去认为老年人的心血管病,在青中年人发病率越来越高,尤其是青中年的急性心肌梗死发病率不断增加.由于青中年人知晓率低,易被忽视,导致就诊时间延长或误诊及漏诊.复习国内文献报道的青中年急性心肌梗死200例,结合我院近5年病例资料,分析如下.

    作者:王燕舞;石展;胡波;张树峰;牛月海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川崎病48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川崎病(KD)的临床特点及诊断、治疗方法.方法 对48例KD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KD好发于<5岁的儿童,男孩多发,误诊20例(41.7%).48例患儿均临床治愈,无1例死亡.结论 KD早期误诊率高,对不明原因发热>5d,且伴有KD主要临床表现的患儿,应警惕KD的可能.

    作者:邱汉银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2型糖尿病颈动脉粥样硬化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颈动脉粥样硬化相关特点.方法 对47例2型糖尿病患者做颈动脉彩色普勒超声检查和相关血生化检查.结果 颈动脉粥样硬化检出率为42.6%,合并高血压的患者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2型糖尿病患颈动脉粥样硬化需定期全面检查和综合治疗.

    作者:杨丽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局部外用干扰素治疗小儿传染性软疣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局部外用干扰素治疗小儿传染性软疣的疗效.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传染性软疣患儿33例,按门诊次序随机分为治疗组18例和对照组15例.治疗组给予干扰素涂擦皮疹,每天3~4次,连用2周;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挤疣,观察2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89.9%高于对照组的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干扰素治疗传染性软疣方法简单,无痛苦及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淳珂;高海妮;王天松;周磊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改良腰硬联合麻醉在剖宫产术后镇痛的应用

    目的 比较腰硬联合麻醉传统法和改良法术后患者连续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的镇痛效果,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60例ASAⅠ~Ⅱ级拟行剖宫产术的健康临产妇按传统法和改良法术后镇痛分为2组,Ⅰ组采用传统法,穿刺间隙为L3~4;Ⅱ组采用改良法,穿刺点为L1~2间隙硬膜外穿刺向头置管3cm,L3~4间隙腰麻.术后镇痛观察和比较项目:评估视觉模拟评分(VAS);改良Bromage评分;PCA的按压次数;患者总体评分:优、良、一般、差;出现的不良反应.记录时间分别为术后6、12、24、48h.结果 腰硬联合麻醉传统的单点法和改良的双点法术后患者连续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的镇痛效应Ⅱ组满意率高于Ⅰ组.结论 腰硬联合麻醉改良法术后PCEA镇痛效果佳,不良反应少,患者的术后总体满意率高,可以作为临床PCEA的一种较佳的选择.

    作者:陈勇;侯明勇;董理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药物灌注联合手术治疗输卵管妊娠保留输卵管临床疗效分析

    异位妊娠是妇产科常见的急腹症,近年来发生率明显增高,发病年龄也有所降低.输卵管妊娠占异位妊娠的95%以上.随着输卵管妊娠早期诊断技术的提高,为保守治疗输卵管妊娠、保留患者生育功能提供了时间保证.我院2006年1月-2008年12月采用腹腔镜下保守性手术+甲氨蝶呤(MTX)治疗32例未破裂输卵管妊娠患者,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郭松岭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临床不合理用药分析及对策

    正确选择药物,并合理使用药物,以保证用药安全和有效是今后临床药学的重要任务.为了解掌握医院临床用药现状及存在问题,推动合理用药工作的发展,提高医院合理用药的水平,笔者将医院门诊、住院2处的处方进行分析研究,总结出不合理用药的几大状况同时进行分类,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萌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景天三七糖浆微生物限度检查法验证实验

    目的 对景天三七糖浆的微生物限度实验--平皿菌落计数法及控制菌检查方法进行验证.方法 通过3次独立的平行实验,比较各实验菌菌数和菌回收率来验证平皿菌落计数法;控制菌检查,实验组(吸取1: 10供试液10ml及56cfu/ml大肠埃希菌接种至100ml胆盐乳糖增菌培养基内),阴性菌对照组(吸取1: 10供试液10ml及58cfu/ml金黄色葡萄球菌分别接种至100ml和200ml胆盐乳糖增菌培养基内).然后把2组培养液放于MUG培养基试管内,径紫外线照射比较其,MUG和靛基质的变化来验证此方法.结果 采用平皿法,各实验菌回收率均>70.0%.控制菌检查,实验组MUG和靛基质均阳性,检出大肠埃希菌;阴性对照组,MUG和靛基质均阴性,未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结论 景天三七糖浆的微生物测定可用平皿法进行,胆盐乳糖增菌培养基可用于大肠埃希菌检查.

    作者:陶霞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葛根素联合醒脑静注射液救治急性重度酒精中毒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葛根素联合醒脑静注射液救治急性重度酒精中毒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急性酒精中毒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行常规输液、脱水、利尿、护肝、保护胃黏膜等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醒脑静20ml和葛根素500mg 静脉滴注.比较2组疗效.结果 观察组起效和症状消失时间及误吸、窒息的例数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醒脑静联合葛根素治疗重症酒精中毒,症状缓解快,误吸及窒息少,无不良反应,可作为首选治疗方法.

    作者:王志彬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茵栀黄联合贝飞达辅助治疗新生儿黄疸105例

    目的 观察茵栀黄颗粒及双歧杆菌/嗜酸性乳杆菌/粪链球菌(商品名:贝飞达)口服治疗及早有效地降低血清胆红素,防止胆红素脑病发生的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收治的符合高胆红素血症诊断标准的患者197例随机分为治疗组105例和对照组92例.对照组常规给予光疗、清蛋白、酶诱导剂等,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贝飞达,每次1粒,每天2次及茵栀黄颗粒每次3g,每天3次.结果 治疗组胆红素日均下降值为(51.23±24.38)μmol/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8.12±26.4)μmol/L(P<0.01),治疗组胆红素降至102.6μmol/L以下时间为(4.3±2.7)d,较对照组的(6.1±4.2)d明显缩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第1天胆红素下降值(54.74±47.3)μmol/L高于对照组的(38.45±32.23)μ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茵栀黄颗粒及贝飞达口服治疗新生儿黄疸可迅速降低血清胆红素水平,明显缩短治疗时间.

    作者:戎书敏;鲁红梅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中药附子与白附子的正确调配

    附子、白附子2味中药虽一字之差,但功效迥异.现就2味中药的来源、成分、药性、功效、主治和如何调配作一叙述.

    作者:邹红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颌面部血管瘤152例临床分析

    血管瘤是一系列不同病因,不同发展过程的先天性血管良性肿瘤或畸形,属错构瘤范围,颌面部多发.该病的传统治疗方法有外科手术、激素、激光及浅X线放射治疗,但易致瘢痕形成、破坏容貌等不良反应.近年来有文献报道[1]:平阳霉素局部注射治疗颌面血管瘤疗效满意.我院现收集1999年1月-2009年1月采用平阳霉素局部注射治疗颌面血管瘤患者152例,报道如下.

    作者:蔡平军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18例分析

    目的 总结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的诊治经验.方法 对我院心内科收治的18例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8例中出现急性左心衰竭6例,Ⅲ度房室传导阻滞(AVB)6例,出现心源性休克6例,其中死亡3例,出现阿-斯综合征4例.终治愈12例,好转3例,死亡3例.结论 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病情凶险,病死率高,需及时诊断和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对有心源性休克者予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治疗可能改善预后.

    作者:夏应勇;黄禄勇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普卢利沙星片中普卢利沙星的含量

    目的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普卢利沙星含量的方法.方法 Ecosil-C18柱(4.6mm×250mm,5μm),以0.01mol/L三乙胺的水溶液(用磷酸调节pH为3.0)-乙腈(75: 2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78nm;流速1.0ml/min;柱温30℃.结果 卢利沙星在0.01~2.00μg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99.72%.结论 本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度高,专属性强,可用于普卢利沙星含量的测定.

    作者:熊建忠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术前补液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对择期手术患者术前补给一定量的液体以减少术后补液量对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 采取术前补给其潜在丢失的液体种类及量加生理需要量,减少术后补液量.结果 患者生命体征平稳,机体恢复良好.结论 术前补液不仅利于患者康复,同时可有效缓解值班护士的压力.

    作者:王庆枝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纳洛酮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大面积脑梗死65例临床分析

    目的 观察纳洛酮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大面积脑梗死的临床效果及对血流变学的影响.方法 将65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2例,对照组33例.对照组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静脉滴注纳洛酮2mg,每天1次;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丹红注射液20ml静脉滴注.2组均连续用药14d,观察临床疗效及血流变学改变.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87%高于对照组的78.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全血比黏度、血浆比黏度、纤维蛋白原及血小板聚集率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全血高切黏度、血浆比黏度及血小板聚集率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全血比黏度、纤维蛋白原及血小板聚集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和P<0.05).结论 纳洛酮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大面积脑梗死的疗效显著.

    作者:贾中海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肾病综合征80例临床分析

    肾病综合征是由一组由多种原因包括慢性肾炎引起的临床症群,临床表现为大量蛋白尿、严重水肿、低蛋白血症和高脂血症,常并发感染、动脉硬化、栓塞、营养不良和急性肾功能不全(ARF).如不能及时控制,可发展为慢性肾功能不全(CRF)而危及生命.笔者就我院2006年8月-2009年9月收治的肾病综合征患者80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龙吉美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桂枝茯苓胶囊防治药物流产后阴道流血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桂枝茯苓胶囊防治药物流产后阴道流血的效果.方法 将240例停经≤49d、选择药物流产终止妊娠的健康妇女,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20例,观察组予桂枝茯苓胶囊,对照组予缩宫素注射液,对比2组疗效.结果 观察组阴道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流血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桂枝茯苓胶囊防治药物流产后阴道流血具有显著疗效.

    作者:张爱芳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依普拉芬对去卵巢大鼠骨力学性能的影响

    目的 研究依普拉芬对去卵巢大鼠骨密度和骨生物力学指标变化的影响.方法 腹腔手术切除大鼠双侧卵巢,分为阴性对照组,依普拉芬低、中、高剂量组和雌激素对照组,另设一假手术组,分别给予基础饲料和不同剂量受试物,12周后进行骨密度和生物力学测定.结果 大鼠去卵巢后骨密度显著下降,股骨的力学性能指标有较大变化.给予依普拉芬后,可使骨密度显著提高,存在一定的剂量-效应关系,弯曲强度和弯曲弹性模量明显增加,但其作用均高于雌激素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和P<0.05).结论 依普拉芬可增加去卵巢大鼠股骨骨密度、改善部分骨生物力学性能.

    作者:葛保健;王业华;郭含军;袁峰;高绪仁;龚维成 刊期: 2010年第02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