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青中年患者急性心肌梗死危险因素的探讨

王燕舞;石展;胡波;张树峰;牛月海

关键词:心肌梗死, 青中年, 危险因素
摘要:过去认为老年人的心血管病,在青中年人发病率越来越高,尤其是青中年的急性心肌梗死发病率不断增加.由于青中年人知晓率低,易被忽视,导致就诊时间延长或误诊及漏诊.复习国内文献报道的青中年急性心肌梗死200例,结合我院近5年病例资料,分析如下.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平衡模式下的心理支持对分娩的影响

    目的 观察平衡模式下的心理支持对分娩的影响.方法 将我院240例初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2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平衡模式下的心理支持,观察2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第1、2、3产程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出血量及难产数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和P<0.05).结论 平衡模式下的心理支持可明显缩短产程,减少产后出血量和难产的发生,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杨丽珍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临床不合理用药分析及对策

    正确选择药物,并合理使用药物,以保证用药安全和有效是今后临床药学的重要任务.为了解掌握医院临床用药现状及存在问题,推动合理用药工作的发展,提高医院合理用药的水平,笔者将医院门诊、住院2处的处方进行分析研究,总结出不合理用药的几大状况同时进行分类,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萌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丙泊酚用于惊厥治疗1例

    患者,男,78岁,40年前因头部创伤至硬膜下血肿,经手术治疗后,留有左侧肢体瘫痪、言语不能伴轻度意识障碍等后遗症状.此次住院29d后,于正常治疗过程中无明显诱因突发四肢痉挛性抽搐,后波及全身,双侧眼球向右上方斜吊、固定,意识模糊,口吐白沫,皮肤发绀,呼吸不规则.

    作者:王树娟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肾病综合征80例临床分析

    肾病综合征是由一组由多种原因包括慢性肾炎引起的临床症群,临床表现为大量蛋白尿、严重水肿、低蛋白血症和高脂血症,常并发感染、动脉硬化、栓塞、营养不良和急性肾功能不全(ARF).如不能及时控制,可发展为慢性肾功能不全(CRF)而危及生命.笔者就我院2006年8月-2009年9月收治的肾病综合征患者80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龙吉美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骨折合并腹部闭合伤致低血容量性休克的急救体会

    近年来车祸伤越来越常见,现就我院收治的骨折合并腹部闭合伤致低血容量性休克的急救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辜玉刚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药物灌注联合手术治疗输卵管妊娠保留输卵管临床疗效分析

    异位妊娠是妇产科常见的急腹症,近年来发生率明显增高,发病年龄也有所降低.输卵管妊娠占异位妊娠的95%以上.随着输卵管妊娠早期诊断技术的提高,为保守治疗输卵管妊娠、保留患者生育功能提供了时间保证.我院2006年1月-2008年12月采用腹腔镜下保守性手术+甲氨蝶呤(MTX)治疗32例未破裂输卵管妊娠患者,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郭松岭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新生儿肺炎护理问题体会

    新生儿肺炎是新生儿期常见的疾病,占新生儿死亡原因的10%~20%.新生儿肺炎可分为吸入性和感染性2大类,前者包括羊水、胎粪、乳汁等吸入;后者包括在宫内或产时,母体有传染性疾病由血行或淋巴系统感染,以及出生后的感染所致.新生儿肺炎的主要临床表现为不咳嗽、体温异常、阵发性青紫或苍白、呼吸困难、拒乳、易呛咳,严重者可导致窒息.现就新生儿肺炎护理问题谈谈个人体会.

    作者:倪红连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2种润滑剂对手术器械润滑效果比较

    目的 比较2种润滑剂对手术器械清洗后进行润滑保养的效果.方法 随机将手术器械(包括止血钳、镊子、手术剪刀、刀柄等)1 000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0件.进行清洗后观察组采用鲁沃夫喷雾法润滑保养,对照组采用石蜡油擦拭法润滑保养,正常使用6个月后比较2组器械的润滑保养和灭菌效果.结果 观察组手术器械润滑保养和灭菌效果均优于对照组,2组从手术器械表面光泽度、有无锈斑生成、关节灵活度及灭菌效果等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采用鲁沃夫喷雾法润滑保养器械效果佳,省时,省力,高压灭菌效果好,降低了医院感染的风险.

    作者:刘雪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细菌耐药性监测分析

    目的 掌握临床常见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细菌耐药性现状及变迁,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药物敏感性试验多数采用分析仪检测,少数采用K-B法,对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细菌耐药性进行分析.结果 3年间,产ESBLs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总检出率分别为48.3%和45.5%,呈逐年增长趋势;其对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多数头孢菌素类等的耐药率高于非产ESBLs株,呈多重耐药,对碳青霉烯类和酶抑制剂类较敏感.结论 应加强产ESBLs细菌耐药性监测,及时掌握耐药性的变迁,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控制细菌耐药性的进一步产生和蔓延.

    作者:唐娟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肿瘤专科医院PIVAS中临床药师的作用

    目的 调研我院静脉药物配置中心(PIVAS)临床药师在安全用药中的作用.方法 对本院PIVAS 46 538组输液医嘱进行审核;对配置室和生物安全柜空气沉降菌、表面附着菌进行监测.结果 612组存在溶媒选择和用量错误、给药剂量错误等不合理用药现象,经药师审核,差错医嘱修改率为100%;空气洁净度监测合格率为100%.结论 药师可凭借PIVAS平台积极开展临床药学工作,确保静脉用药安全.

    作者:黄伟强;林子超;魏雪;刘韬;钟锦堂;黄红兵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六味地黄丸治验

    六味地黄丸出自宋代钱乙<小儿药证直诀>,由熟地黄、山茱萸、山药、泽泻、牡丹皮、白茯苓6味药组成,主治因肾阴亏损,虚火上炎所致各种病证,为滋阴补肾之著名方剂,原用于小儿肾怯失音,囟门不合,神不足等证,笔者用此方改汤剂治疗脑震荡后遗症、复发性口腔溃疡、骨质增生症等病证,收到满意疗效,现介绍如下.

    作者:刘亚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早期炎性肠梗阻术后97例诊治分析

    目的 研究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诊断以及治疗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97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的病例资料.结果 85例患者经非手术治愈,平均治愈时间9.8d.12例中转手术治疗后治愈,其中8例非手术治疗时出现绞窄性肠梗阻而中转手术,4例非手术治疗40d无效而中转手术.结论 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应仍以非手术治疗为主.小剂量低分子肝素、胃肠外营养及生长抑素的联合应用具有较佳的疗效.

    作者:陈明;李涛;曾贵利;陈安兵;陈国容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术前补液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对择期手术患者术前补给一定量的液体以减少术后补液量对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 采取术前补给其潜在丢失的液体种类及量加生理需要量,减少术后补液量.结果 患者生命体征平稳,机体恢复良好.结论 术前补液不仅利于患者康复,同时可有效缓解值班护士的压力.

    作者:王庆枝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药源性神经系统不良反应187例分析

    目的 了解药品对神经系统的损害;探讨神经系统不良反应(ADR)的发生因素、一般规律,为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对我院187例神经系统ADR按年龄、性别、给药途径、ADR临床表现、药品类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神经系统ADR占我院ADR总例数的36.03%,共涉及14类药品,包括抗感染用药,生物制剂、中药制剂、心血管系统用药、神经系统用药及解热镇痛药等.结论 警惕药品对神经系统的不良影响,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对减少神经系统ADR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陈吉萍;张峥;王国俊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环磷腺苷葡胺治疗脑梗死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环磷腺苷葡胺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 将83例确诊为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3例和对照组40例.治疗组应用环磷腺苷葡胺120mg加入5%葡萄糖溶液250ml静脉滴注,每天1次,连用20d;对照组用胞磷胆碱0.75mg加入5%葡萄糖溶液250ml静脉滴注,每天1次,连用20d.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3.0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环磷腺苷葡胺治疗脑梗死疗效好、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穆金林;张琳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青中年患者急性心肌梗死危险因素的探讨

    过去认为老年人的心血管病,在青中年人发病率越来越高,尤其是青中年的急性心肌梗死发病率不断增加.由于青中年人知晓率低,易被忽视,导致就诊时间延长或误诊及漏诊.复习国内文献报道的青中年急性心肌梗死200例,结合我院近5年病例资料,分析如下.

    作者:王燕舞;石展;胡波;张树峰;牛月海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46例临床分析

    目的 提高对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46例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的临床特点,实验室检查及治疗结果.结果 发热,咳嗽,咽痛,皮疹,淋巴结、肝脾肿大为本病主要症状及体征,外周血白细胞总数升高,出现不同比例的异型淋巴细胞,肝功能异常及合并MP-Ab阳性是主要的实验室检查指标,更昔洛韦治疗有效,总有效率为95.7%.结论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临床表现多样,EB病毒感染危害较重,应引起临床重视,予以积极治疗.

    作者:何凡;谷丽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茵栀黄联合贝飞达辅助治疗新生儿黄疸105例

    目的 观察茵栀黄颗粒及双歧杆菌/嗜酸性乳杆菌/粪链球菌(商品名:贝飞达)口服治疗及早有效地降低血清胆红素,防止胆红素脑病发生的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收治的符合高胆红素血症诊断标准的患者197例随机分为治疗组105例和对照组92例.对照组常规给予光疗、清蛋白、酶诱导剂等,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贝飞达,每次1粒,每天2次及茵栀黄颗粒每次3g,每天3次.结果 治疗组胆红素日均下降值为(51.23±24.38)μmol/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8.12±26.4)μmol/L(P<0.01),治疗组胆红素降至102.6μmol/L以下时间为(4.3±2.7)d,较对照组的(6.1±4.2)d明显缩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第1天胆红素下降值(54.74±47.3)μmol/L高于对照组的(38.45±32.23)μ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茵栀黄颗粒及贝飞达口服治疗新生儿黄疸可迅速降低血清胆红素水平,明显缩短治疗时间.

    作者:戎书敏;鲁红梅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阴道上皮内瘤变16例临床分析

    阴道上皮内瘤变(VAIN)是包括阴道鳞状上皮不典型增生和原位癌的一组病变.VAIN发病率低,占女性下生殖道上皮内瘤变的1.0%[1,2],为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的0.6%~1.0%[3].VAIN通常没有任何症状,仅在检查时发现,目前其病史尚不清楚,无标准治疗方案.为了解VIAN的临床特征及其治疗方法,现对青州市人民医院2000年1月-2007年12月收治的16例VIAN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张桂芳;柴桂云;石琰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血液透析相关性低血压常见原因及对策

    在血液透析治疗中对患者的血压观察至关重要,它不仅是重要的生命体征,而且直接反应患者对血液透析的耐受和体液平衡情况.血液透析相关性低血压(IDH)是血液透析中常见和严重并发症,是指血液透析时收缩压降低≥20mm Hg(1mm Hg=0.133kPa),或降低至100mm Hg以下,伴或不伴低血压的症状,发生率为25%~50%[1].

    作者:安晓霞;曲丽娟;张东玲 刊期: 2010年第02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