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金林;张琳
目的 调研我院静脉药物配置中心(PIVAS)临床药师在安全用药中的作用.方法 对本院PIVAS 46 538组输液医嘱进行审核;对配置室和生物安全柜空气沉降菌、表面附着菌进行监测.结果 612组存在溶媒选择和用量错误、给药剂量错误等不合理用药现象,经药师审核,差错医嘱修改率为100%;空气洁净度监测合格率为100%.结论 药师可凭借PIVAS平台积极开展临床药学工作,确保静脉用药安全.
作者:黄伟强;林子超;魏雪;刘韬;钟锦堂;黄红兵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平衡模式下的心理支持对分娩的影响.方法 将我院240例初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2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平衡模式下的心理支持,观察2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第1、2、3产程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出血量及难产数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和P<0.05).结论 平衡模式下的心理支持可明显缩短产程,减少产后出血量和难产的发生,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杨丽珍 刊期: 2010年第02期
漂浮导管自1970年应用以来,已成为监测危重患者、估计左右心室功能和血液动力学改变的重要方法,它可直接在床边进行压力及心排出量等血液动力学监测,适用于心肌梗死、心力衰竭、肺栓塞、严重创伤、各类休克等[1],现将我院5例患者应用漂浮导管术的护理配合及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张妙华;王丽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通过研究乙型肝炎患者体内IL-6与T淋巴细胞亚群、HBV DNA及肝功能的关系,以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随机选取70例乙型肝炎患者为试验组及15例健康者为对照组,上述85例均应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血清IL-6,流式细胞仪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分析比较2组检测结果及相关性.结果 试验各组IL-6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与肝组织损害程度(ALT、TBiL)呈正相关;CD4+、CD4+/CD8+明显降低,与血清IL-6呈负相关;CD8+明显升高,与血清IL-6呈正相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HBV DNA阳性亚组和HBV DNA阴性亚组CD4+、CD4+/CD8+、CD8+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乙型肝炎患者存在着细胞和细胞因子免疫功能紊乱,IL-6参与乙型肝炎免疫损害,可作为判断病情、治疗效果和评估预后的监测指标.
作者:武超玉;贾德兴;王万鹏;张乐刚 刊期: 2010年第02期
心房纤颤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发作呈阵发性或持续性,房颤症状的轻重受心室率快慢的影响.房颤的患者常出现心悸、胸闷、自觉心跳不规则,可伴有心功能不全,阵发性房颤可诱发心绞痛或心力衰竭.房颤发生数小时,已有心房电重构,心房内可能已经形成血栓,并发体循环衰竭的危险性很大.
作者:程瑞萍 刊期: 2010年第02期
肾病综合征是由一组由多种原因包括慢性肾炎引起的临床症群,临床表现为大量蛋白尿、严重水肿、低蛋白血症和高脂血症,常并发感染、动脉硬化、栓塞、营养不良和急性肾功能不全(ARF).如不能及时控制,可发展为慢性肾功能不全(CRF)而危及生命.笔者就我院2006年8月-2009年9月收治的肾病综合征患者80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龙吉美 刊期: 2010年第02期
六味地黄丸出自宋代钱乙<小儿药证直诀>,由熟地黄、山茱萸、山药、泽泻、牡丹皮、白茯苓6味药组成,主治因肾阴亏损,虚火上炎所致各种病证,为滋阴补肾之著名方剂,原用于小儿肾怯失音,囟门不合,神不足等证,笔者用此方改汤剂治疗脑震荡后遗症、复发性口腔溃疡、骨质增生症等病证,收到满意疗效,现介绍如下.
作者:刘亚 刊期: 2010年第02期
近年来车祸伤越来越常见,现就我院收治的骨折合并腹部闭合伤致低血容量性休克的急救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辜玉刚 刊期: 2010年第02期
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和现代医学模式的改变,孕产妇的心理保健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产褥期妇女情感处于脆弱阶段,为了减轻产妇分娩时的心理压力及不良情绪,减少产后抑郁症的发生,陪伴分娩越来越受到关注.现就几年来陪伴分娩对产后抑郁症的影响作初步探讨,介绍如下.
作者:舒正芬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中高危新生儿听力障碍发生情况,探讨与听力障碍相关的危险因素.方法 对NICU的208例高危新生儿在病情稳定后或出院前用听性脑干反应进行听力评价.结果 全部受检患儿中有62例呈阳性,听力异常的发生率为29.80%;听力障碍的发生率在窒息组为37.78%,高胆红素组为25.00%,早产儿组为32.81%,应用机械通气组为40.00%.结论 在NICU住院的新生儿是听力障碍发生的高危人群,较正常活产新生儿明显增高,且存在较多与听力障碍有关的高危因素.
作者:王国莲;王艳艳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颈动脉粥样硬化相关特点.方法 对47例2型糖尿病患者做颈动脉彩色普勒超声检查和相关血生化检查.结果 颈动脉粥样硬化检出率为42.6%,合并高血压的患者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2型糖尿病患颈动脉粥样硬化需定期全面检查和综合治疗.
作者:杨丽 刊期: 2010年第02期
患者,男,78岁,40年前因头部创伤至硬膜下血肿,经手术治疗后,留有左侧肢体瘫痪、言语不能伴轻度意识障碍等后遗症状.此次住院29d后,于正常治疗过程中无明显诱因突发四肢痉挛性抽搐,后波及全身,双侧眼球向右上方斜吊、固定,意识模糊,口吐白沫,皮肤发绀,呼吸不规则.
作者:王树娟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青神县人民医院门诊处方书写和药品使用情况,分析其存在的问题.方法 随机抽取门诊处方12 000张,对处方书写质量及合理用药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不合格处方1 174张,不合格率9.78%.结论 我院门诊处方质量基本合格,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应加强处方书写和审核.
作者:李建华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独活寄生汤加减配合熏蒸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 将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西药内服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采用独活寄生汤加减配合中药熏蒸治疗,2组疗程均20d;比较2组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0%,高于对照组的6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独活寄生汤加减配合中药熏蒸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疗效好,不良反应少.
作者:肖敏;吕荣锋 刊期: 2010年第02期
患者,女,37岁,因孕4产1,孕24+5周,突然阴道大量流血(2 000ml),于2009年6月29日16: 30入院.孕妇平素月经规律,末次月经为2009年1月6日,预产期2009年10月13日,孕期定期检查.1996年行剖宫产术1次,同时行子宫肌瘤摘除术,之后有2次人工流产史.
作者:杨淑平 刊期: 2010年第02期
过敏性休克是一种急性危及生命的临床综合征,临床各科均可遇见.急诊科,特别是输液中心附属在急诊科的二级以上综合医院常有过敏性休克患者发生.过敏性休克绝大多数为药物引起,据国内资料统计,引起过敏的药物很多,其中90%为青霉素所致[1].
作者:王玲;程立顺;程凤霞 刊期: 2010年第02期
正确选择药物,并合理使用药物,以保证用药安全和有效是今后临床药学的重要任务.为了解掌握医院临床用药现状及存在问题,推动合理用药工作的发展,提高医院合理用药的水平,笔者将医院门诊、住院2处的处方进行分析研究,总结出不合理用药的几大状况同时进行分类,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萌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药品对神经系统的损害;探讨神经系统不良反应(ADR)的发生因素、一般规律,为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对我院187例神经系统ADR按年龄、性别、给药途径、ADR临床表现、药品类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神经系统ADR占我院ADR总例数的36.03%,共涉及14类药品,包括抗感染用药,生物制剂、中药制剂、心血管系统用药、神经系统用药及解热镇痛药等.结论 警惕药品对神经系统的不良影响,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对减少神经系统ADR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陈吉萍;张峥;王国俊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通过现患率与同期医院感染率及年感染率的比较研究,评价医院感染监测质量,以改进昆明地区医院感染监测现状.方法 开展昆明市32家医疗机构医院感染率横断面研究,现患率与同期(月)医院感染率和同年感染率作比较.结果 市级综合医院、区级医院、县级综合医院、厂矿医院的感染现患率明显高于同月和同年医院感染率(P<0.01).结论 现患率调查真实的反映了昆明地区不同机构医院感染的实际情况,回顾性调查存在漏报,开展地区性或医疗机构内的现患率调查可替代回顾性调查医院感染率.
作者:赵云;杨云鸿;王蕊;赵怡鸿;杨鸣春;冯燕 刊期: 2010年第02期
在血液透析治疗中对患者的血压观察至关重要,它不仅是重要的生命体征,而且直接反应患者对血液透析的耐受和体液平衡情况.血液透析相关性低血压(IDH)是血液透析中常见和严重并发症,是指血液透析时收缩压降低≥20mm Hg(1mm Hg=0.133kPa),或降低至100mm Hg以下,伴或不伴低血压的症状,发生率为25%~50%[1].
作者:安晓霞;曲丽娟;张东玲 刊期: 2010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