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肾病综合征80例临床分析

龙吉美

关键词:肾病综合征, 慢性肾炎, 临床分析
摘要:肾病综合征是由一组由多种原因包括慢性肾炎引起的临床症群,临床表现为大量蛋白尿、严重水肿、低蛋白血症和高脂血症,常并发感染、动脉硬化、栓塞、营养不良和急性肾功能不全(ARF).如不能及时控制,可发展为慢性肾功能不全(CRF)而危及生命.笔者就我院2006年8月-2009年9月收治的肾病综合征患者80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葛根素联合醒脑静注射液救治急性重度酒精中毒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葛根素联合醒脑静注射液救治急性重度酒精中毒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急性酒精中毒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行常规输液、脱水、利尿、护肝、保护胃黏膜等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醒脑静20ml和葛根素500mg 静脉滴注.比较2组疗效.结果 观察组起效和症状消失时间及误吸、窒息的例数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醒脑静联合葛根素治疗重症酒精中毒,症状缓解快,误吸及窒息少,无不良反应,可作为首选治疗方法.

    作者:王志彬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川崎病48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川崎病(KD)的临床特点及诊断、治疗方法.方法 对48例KD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KD好发于<5岁的儿童,男孩多发,误诊20例(41.7%).48例患儿均临床治愈,无1例死亡.结论 KD早期误诊率高,对不明原因发热>5d,且伴有KD主要临床表现的患儿,应警惕KD的可能.

    作者:邱汉银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阴道上皮内瘤变16例临床分析

    阴道上皮内瘤变(VAIN)是包括阴道鳞状上皮不典型增生和原位癌的一组病变.VAIN发病率低,占女性下生殖道上皮内瘤变的1.0%[1,2],为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的0.6%~1.0%[3].VAIN通常没有任何症状,仅在检查时发现,目前其病史尚不清楚,无标准治疗方案.为了解VIAN的临床特征及其治疗方法,现对青州市人民医院2000年1月-2007年12月收治的16例VIAN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张桂芳;柴桂云;石琰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乌司他丁治疗急性胰腺炎的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早期使用乌司他丁治疗急性胰腺炎患者的疗效.方法 将52例患者分成标准的常规治疗组28例和乌司他丁治疗组(常规治疗+乌司他丁)24例,评价2组的病死率、有效率、腹痛腹胀缓解时间和平均住院时间.结果 联用乌司他丁治疗后存活者的腹痛腹胀缓解时间、平均住院时间较常规治疗组缩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使用乌司他丁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有利于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顾瑞香;刘学敏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断、预防和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经手术及病理确诊的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13例临床资料.结果 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有明确的剖宫产史及较典型的临床表现,术后病理检查可确诊;13例患者病灶均为一次手术切除,术后切口Ⅰ期愈合,病检见异位的子宫内膜腺体及间质,腺体分化良好;随访6个月~5年,无1例复发和恶变.结论 手术切除是惟一有效的治疗方法,应尽早手术,切除范围要充分;术中保护腹壁切口以免子宫内膜种植,为本症预防的关键.

    作者:黄晓燕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精神科电子护理记录中存在的问题与分析

    精神患者由于住院时间长,临床精神症状单一、病情变化发展缓慢,加之患者对自身躯体不适主诉少、不愿或不会主动暴露自己的内心体验,使得精神科护理记录有别于其他科室,具有其特殊性.

    作者:赵根娣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米索前列醇联合依沙吖啶在中期妊娠引产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米索前列醇联合依沙吖啶(利凡诺)在中期妊娠引产中的应用.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1 060例要求终止妊娠的孕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30例.对照组羊膜腔穿刺成功后注入利凡诺100mg,观察组在治疗组基础上,于12h后在阴道后穹窿放入米索前列醇200μg.观察记录2组临产发动时间、总产程时间、产后出血量及引产成功率等.结果 观察组产程及临产发动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米索前列醇联合利凡诺进行中期妊娠引产,不引起子宫过度收缩刺激和胎膜破裂,不影响胎儿一胎盘单位和将来的妊娠,可缩短产程,宫缩适当,无不良反应,安全有效.

    作者:林娟霞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过敏性休克23例分析

    过敏性休克是一种急性危及生命的临床综合征,临床各科均可遇见.急诊科,特别是输液中心附属在急诊科的二级以上综合医院常有过敏性休克患者发生.过敏性休克绝大多数为药物引起,据国内资料统计,引起过敏的药物很多,其中90%为青霉素所致[1].

    作者:王玲;程立顺;程凤霞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2种润滑剂对手术器械润滑效果比较

    目的 比较2种润滑剂对手术器械清洗后进行润滑保养的效果.方法 随机将手术器械(包括止血钳、镊子、手术剪刀、刀柄等)1 000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0件.进行清洗后观察组采用鲁沃夫喷雾法润滑保养,对照组采用石蜡油擦拭法润滑保养,正常使用6个月后比较2组器械的润滑保养和灭菌效果.结果 观察组手术器械润滑保养和灭菌效果均优于对照组,2组从手术器械表面光泽度、有无锈斑生成、关节灵活度及灭菌效果等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采用鲁沃夫喷雾法润滑保养器械效果佳,省时,省力,高压灭菌效果好,降低了医院感染的风险.

    作者:刘雪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中药附子与白附子的正确调配

    附子、白附子2味中药虽一字之差,但功效迥异.现就2味中药的来源、成分、药性、功效、主治和如何调配作一叙述.

    作者:邹红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护理美学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和作用

    目的 探讨在护理工作中如何应用护理美学以及将护理美学应用于护理工作中所产生的作用.方法 将护士的仪表、姿态、语言、行为进行美学包装和培训,对护士的思想、心灵进行美学指导,利用美学改善病区环境,讨论应用以上措施后能否早日促进患者身心健康恢复、提高患者满意度、减少护患纠纷的发生和提升医院的形象.结果 患者平均住院日较前减少,满意度较前提高,无护患纠纷发生,扩大了医院的知名度.结论 将护理美学应用于护理工作中能提高整体护理水平,促进患者身心健康早日恢复;能满足患者的需求,提高患者满意度;能减少护患纠纷的发生,构建更为融洽的护患关系;能提升医院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作者:郎静;裴小玲;徐娟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高危新生儿早期听力障碍探讨

    目的 研究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中高危新生儿听力障碍发生情况,探讨与听力障碍相关的危险因素.方法 对NICU的208例高危新生儿在病情稳定后或出院前用听性脑干反应进行听力评价.结果 全部受检患儿中有62例呈阳性,听力异常的发生率为29.80%;听力障碍的发生率在窒息组为37.78%,高胆红素组为25.00%,早产儿组为32.81%,应用机械通气组为40.00%.结论 在NICU住院的新生儿是听力障碍发生的高危人群,较正常活产新生儿明显增高,且存在较多与听力障碍有关的高危因素.

    作者:王国莲;王艳艳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依普拉芬对去卵巢大鼠骨力学性能的影响

    目的 研究依普拉芬对去卵巢大鼠骨密度和骨生物力学指标变化的影响.方法 腹腔手术切除大鼠双侧卵巢,分为阴性对照组,依普拉芬低、中、高剂量组和雌激素对照组,另设一假手术组,分别给予基础饲料和不同剂量受试物,12周后进行骨密度和生物力学测定.结果 大鼠去卵巢后骨密度显著下降,股骨的力学性能指标有较大变化.给予依普拉芬后,可使骨密度显著提高,存在一定的剂量-效应关系,弯曲强度和弯曲弹性模量明显增加,但其作用均高于雌激素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和P<0.05).结论 依普拉芬可增加去卵巢大鼠股骨骨密度、改善部分骨生物力学性能.

    作者:葛保健;王业华;郭含军;袁峰;高绪仁;龚维成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漂浮导管术护理配合及体会

    漂浮导管自1970年应用以来,已成为监测危重患者、估计左右心室功能和血液动力学改变的重要方法,它可直接在床边进行压力及心排出量等血液动力学监测,适用于心肌梗死、心力衰竭、肺栓塞、严重创伤、各类休克等[1],现将我院5例患者应用漂浮导管术的护理配合及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张妙华;王丽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血液透析相关性低血压常见原因及对策

    在血液透析治疗中对患者的血压观察至关重要,它不仅是重要的生命体征,而且直接反应患者对血液透析的耐受和体液平衡情况.血液透析相关性低血压(IDH)是血液透析中常见和严重并发症,是指血液透析时收缩压降低≥20mm Hg(1mm Hg=0.133kPa),或降低至100mm Hg以下,伴或不伴低血压的症状,发生率为25%~50%[1].

    作者:安晓霞;曲丽娟;张东玲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维A酸、三氧化二砷、柔红霉素联合诱导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疗效观察

    目的 研究维A酸、三氧化二砷、柔红霉素诱导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效果.方法 选择初治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3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5例.对照组采用维A酸单药诱导化疗,观察组采用维A酸、三氧化二砷、柔红霉素三药诱导化疗,观察2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达到完全缓解的时间明显缩短,相同治疗时间后外周血中早幼粒细胞明显降低,无维A酸综合征发生,患者耐受性好.结论 维A酸、三氧化二砷、柔红霉素三药诱导化疗可作为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高危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案.

    作者:吴春农;雷景萍;宋光彩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颌面部血管瘤152例临床分析

    血管瘤是一系列不同病因,不同发展过程的先天性血管良性肿瘤或畸形,属错构瘤范围,颌面部多发.该病的传统治疗方法有外科手术、激素、激光及浅X线放射治疗,但易致瘢痕形成、破坏容貌等不良反应.近年来有文献报道[1]:平阳霉素局部注射治疗颌面血管瘤疗效满意.我院现收集1999年1月-2009年1月采用平阳霉素局部注射治疗颌面血管瘤患者152例,报道如下.

    作者:蔡平军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急性海洛因中毒15例临床分析

    近4年来我院收治海洛因中毒患者15例,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15例患者中,男11例,年龄18~41岁,中位年龄29.5岁;女4例,20~32岁,中位年龄26岁.

    作者:马静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阿托伐他汀对心肌梗死大鼠心肌纤维化的影响

    目的 观察阿托伐他汀对心肌梗死后大鼠心肌纤维化的影响.方法 41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14例)和AMI组(27例),AMI组通过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LAD)制作AMI模型.AMI组再随机分为AMI对照组(13例)和阿托伐他汀干预组(14例).阿托伐他汀干预组每天给予阿托伐他汀灌胃(5mg/kg),持续4周,假手术组和AMI对照组每天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胃.利用Real Time PCR法扩增并以GAPDH作为内对照相定量检测心肌营养素-1(CT-1)在各组样品中的表达量差异,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心肌Ⅰ型胶原产生.结果 AMI组非梗死区炎性细胞因子CT-1 mRNA表达、Ⅰ型胶原及左心室质量指数均高于假手术组,阿托伐他汀干预组显著低于AMI对照组(P<0.05).AMI对照组和阿托伐他汀干预组非梗死区心肌组织中CT-1 mRNA与Ⅰ型胶原的变化呈正相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托伐他汀可能通过抗炎作用来抑制心肌梗死后心肌纤维化.

    作者:张国天;刘宗芳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医院感染横断面调查与回顾性调查对比分析和效果评价

    目的 通过现患率与同期医院感染率及年感染率的比较研究,评价医院感染监测质量,以改进昆明地区医院感染监测现状.方法 开展昆明市32家医疗机构医院感染率横断面研究,现患率与同期(月)医院感染率和同年感染率作比较.结果 市级综合医院、区级医院、县级综合医院、厂矿医院的感染现患率明显高于同月和同年医院感染率(P<0.01).结论 现患率调查真实的反映了昆明地区不同机构医院感染的实际情况,回顾性调查存在漏报,开展地区性或医疗机构内的现患率调查可替代回顾性调查医院感染率.

    作者:赵云;杨云鸿;王蕊;赵怡鸿;杨鸣春;冯燕 刊期: 2010年第02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