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高血压患者130例的健康宣教

曲丽娟;安晓霞;张东玲

关键词:高血压, 健康宣教
摘要:高血压是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之一,也是一种常见疾病,根据WHO诊断标准,凡平静状态下收缩压≥140mm Hg(1mm Hg=0.133kPa),舒张压≥90mm Hg即可诊断为高血压.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护理干预对胃癌患者放化疗的循证护理

    循证护理(EBN)是20世纪90年代受循证医学思想影响而产生的护理理念,是指护理人员在护理活动中,将科研结论与临床经验、患者需求相结合,获取实证,进行护理决策.

    作者:宋占芹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小儿有机磷中毒的临床救治

    有机磷农药中毒是农村常见的急危重症疾病之一,小儿有机磷农药中毒时有发生,因此要求医务工作者必须高度重视,遇有农药中毒患儿要争分夺秒地进行抢救,以免延误时机或失去抢救机会.我院2006年1月-2009年7月共诊治有机磷农药中毒患儿32例,现分析如下.

    作者:王志彬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性分析

    目的:了解金黄色葡萄球菌(SA)尤其是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耐药状况,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本院感染标本中分离的250株SA分别进行药敏实验和β-内酰胺酶测定,并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处理.结果:MRSA占SA感染标本总数的50.0%;MRSA及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SSA)产β-内酰胺酶的百分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RSA与MSSA均对万古霉素敏感.此外,MRSA对15种抗生素中的12种呈多重耐药,耐药率为30.0%~100.0%;而多数MSSA仅对青霉素和氨苄西林耐药.结论:万古霉素是治疗MRSA感染的首选抗生素.

    作者:孟宪华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肥胖与糖代谢

    肥胖到目前被认为是一种慢性病,它是糖代谢出现障碍的主要症状的综合性特殊病症,是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定下的一种病,是机体内脂肪含量过多,并能合并成多种慢性病.主要的并发症是三高症--血压高,血脂高,血糖高.2000年发病率5%,全国第一,2002年发病率8%,2008年发病率11.2%,到目前还有上升的趋势.

    作者:沙国英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GuttaFlow进行根管充填后近期疼痛的临床观察

    目的:通过临床对照研究,采用单盲法评价GuttaFlow充填系统进行根管充填后疼痛发生情况.方法:将需要进行根管治疗的286例患者随机分成2组,各143例.分别采用GuttaFlow常温流动牙胶加牙胶尖(试验组)和氧化锌丁香油糊剂加牙胶尖(对照组)进行根管充填,观察术后2d和1周内疼痛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治疗后疼痛程度及持续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用GuttaFlow常温流动牙胶充填可减少术后疼痛的发生.

    作者:董丽娜;崔伯瑜;高玉光;牛田华;赵雪娟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以尿潴留为主要表现的低钾血症1例

    男,46岁.入院前2h饮白酒150ml,之后出现排尿困难,下腹胀痛,无胸闷、憋气、心悸、肢体麻木及四肢乏力,院外未作诊治,既往身体健康.

    作者:胡成用;任正兴;桑安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综合治疗方法治疗中老年牙髓联合病变30例分析

    牙髓组织和牙周组织在解剖学方面是互相沟通的,在组织发生学方面均来源于中胚叶或外胚叶,牙周炎和牙髓根尖周病的发病因素和病理过程虽不完全相同,但牙周袋内和感染的牙髓内部都存在以厌氧菌为主的混合感染.

    作者:董云杰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医务人员职业防护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目的:了解我院医务人员在医疗、护理工作中的职业防护现状,分析主要影响因素,探讨提高职业防护的有效措施.方法:采用调查问卷对我院147例医务人员从事诊疗、护理活动基本防护、防护行为、洗手、针刺伤及预防接种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147例医务人员中从事诊疗、护理活动基本防护者占42.86%,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及其污染物品时戴手套者占46.26%,接触诊断未明戴口罩者占42.86%,接触患者污物后能用肥皂或洗手液洗手者占47.62%;传染病流行期按危险程度使用防护用品者占48.98%,锐利器具和针头小心处理,防止刺伤者占69.39%,按正确的六步洗手法者占24.49%,洗手不擦手者占69.39%,发生针刺伤及时处理者占100.00%(上报58.33%,不报41.67%).乙肝疫苗接种率95.24%,甲型H1N1流感疫苗接种率78.23%.结论:影响医务人员职业防护主要原因:信赖多年习惯,而对防护的重要性认识不够,理论清楚,实际操作简化.注重医务人员职业暴露教育,从改变观念入手,强化安全防护意识,避免职业暴露感染疾病.

    作者:谢芝蓉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严重移位型儿童肱骨髁上骨折65例治疗观察

    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是常见的损伤.多数可用闭合复位兼外固定给予治疗,但部分闭合复位失败,或因患者就诊时间较晚,骨折部位肿胀严重或有张力性水泡形成,从而不适宜手法复位.故我院就此问题做了一些探索,报道如下.

    作者:韩鹏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异位妊娠保守治疗的护理观察及体会

    异位妊娠,是妇科常见的急腹症.目前引起异位妊娠的原因不断增加,发生率也不断上升,是影响妇女身心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随着血、尿β-hCG检测敏感性的提高和高分辨率阴道超声等诊断技术的普遍应用,未破裂型输卵管妊娠的早期诊断率明显提高.

    作者:孙敏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非药物性方法提高自然分娩率的体会

    我国剖宫产率在近30多年里不断上升,由1971~1980年的0.9%增高至2001~2002年的20.2%,发展速度越来越快,而且妇女主动要求行剖宫产术比例也不断增加,由1971~1985年的19.3%增加到2001~2002年的49.7%[1].

    作者:王红琴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不同湿化方式对气管切开使用氧气罩吸氧所致肺部感染的影响

    目的:比较2种湿化方式对气管切开患者使用氧气罩吸氧所致肺部感染情况,以提高气道护理质量.方法:将62例重型颅脑损伤行气管切开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试验组32例.对照组用无菌生理盐水液湿化,试验组用50%乙醇溶液湿化.比较2组患者气道湿化效果及痰细菌培养、肺部感染、痰痂形成情况.结果:2组患者气道湿化效果均满意.试验组痰细菌培养、肺部感染、痰痂形成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气管切开患者使用氧气罩吸氧采用50%乙醇溶液进行气道湿化,能减少肺部感染率和痰痂的形成,有利于提高气道护理质量.

    作者:吴晋莉;赵小兰;王春霞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消毒供应室护士自我管理体会

    消毒供应室是医院的重要组成部分,工作质量与医院感染的发生密切相关,直接影响医疗和护理质量.

    作者:王晓杰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穴位按摩治疗慢性鼻炎

    慢性鼻炎是一种常见的鼻腔黏膜和黏膜下层的慢性炎症,通常包括慢性单纯性鼻炎和慢性肥厚性鼻炎.本文主要论述慢性单纯性鼻炎,此病多由鼻腔血管的神经调节功能紊乱,使副交感神经兴奋占优势,而致血管扩张,腺体分泌增加,形成以黏膜肿胀、分泌物增多为特点的慢性炎症.

    作者:常东亮;王晓娟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产后出血相关因素探讨

    产后出血(PPH)是指胎儿娩出后24h内失血量>500ml,是产科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不仅影响产妇健康,甚至危及生命,其发病率占分娩总数的2%~3%,至今仍居我国孕产妇死亡的首位[1].现对我院发生PPH的产妇25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PPH的危险因素及防治措施.

    作者:胡馨予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唇腭裂患儿25例术后护理

    唇腭裂是一种常见的先天性畸形,不仅对容貌造成影响,还不同程度影响患儿生长发育.外科手术是惟一的治疗方法,合理的护理直接影响到手术治疗的成败.2004年1月-2008年12月,我科收治唇腭裂患儿25例,通过手术治疗及精心护理,均安全度过麻醉期,顺利康复,疗效满意,现将护理方法介绍如下.

    作者:魏波;肖忠承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心包积液患者置管引流期的健康教育体会

    心包积液是临床常见病,大量积液引起心包填塞影响呼吸和循环功能,严重者可危及生命.我科采用中心静脉导管进行心包腔内置管引流术,安全性高,疗效较好.笔者体会到对穿刺置管的患者给予有效的健康教育,以取得患者的良好配合[1],对提高穿刺置管成功率,减少并发症发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作者:胡国鹏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探讨

    腹股沟疝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在基层医院更为多见.腹股沟疝在腹部疝中发生率高,原因:(1)腹壁的强度减弱;(2)腹部的压力增加:慢性咳嗽、排尿困难、便秘等.治疗腹股疝的手术方式较多,其中休尔德方法[1]效果良好,但由于操作复杂、损伤大在基层医院推广较困难.

    作者:李军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奎硫平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研究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9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利培酮组40例和奎硫平组50例.利培酮组给予利培酮2~5mg/d,奎硫平组给予奎硫平200~800mg/d.治疗8周后,观察2组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2组患者的阴性、阳性症状得到明显改善,同时奎硫平临床疗效稍优于利培酮治疗患者;2组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震颤、扭转痉挛、口干、头晕、视物模糊等不良反应,但奎硫平组发生率低于利培酮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奎硫平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疗效明显,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赵晋娴;杨轲馨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腹腔镜下卵巢肿瘤切除术45例护理体会

    2007年4月-2007年9月,我院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卵巢肿瘤45例,经积极术前准备及术后护理,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孙海珊 刊期: 2010年第05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