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晓芳;陈红艳
目的 探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小板参数的变化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妊娠期糖尿病组(GDM组,124例)和妊娠正常对照组(NGT组,140例)用标准采血管采集静脉血4ml,用日本SYSMEX型号XS-800i全自动血液分析仪及配套试剂检测血小板参数,并用该公司提供的全血质控物校准,血糖用日立-718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及配套试剂葡萄糖氧化酶法检测,同时用其配套质控血清校准.结果 GDM组血小板计数(PLT)低于NGT组,平均血小板体积(MPV)和血小板分析宽度(PDW)高于NGT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对血小板参数和血糖的联合检测,对妊娠期糖尿病的早期诊断,病情预测和早期治疗具有重要临床指导意义.
作者:李花 刊期: 2010年第08期
随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实施及农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农村患者就诊率逐渐增高.边远农村的老年患者由于文化水平低,对疾病的治愈怀有较高的期望值,但是对医学知识缺乏,同时也缺乏自我保健知识,常常不能主动配合治疗,护士施行的健康教育不易接受,有的老年人甚至有抵触心理因而影响了疾病的治愈.为此我院对今年住院治疗的老年患者83例进行调查,了解他们的健康需求,有针对性的实施指导策略,收到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黄明霞 刊期: 2010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门冬酸-鸟氨酸(瑞甘)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30例慢型乙型肝炎患者给予瑞甘治疗,观察治疗前与治疗2周、治疗结束后患者症状、体征、肝功能变化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 患者治疗2周和治疗结束后症状体征及肝功能各观察指标均优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瑞甘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
作者:沈爱春;张翼 刊期: 2010年第08期
目的 利用自拟胃炎II号方结合穴位艾灸治疗萎缩性胃炎.方法 150例萎缩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75例,对照组给予奥美拉唑、克拉霉素联合阿莫西林治疗,治疗组给予自拟治胃炎Ⅱ号方,联合穴位艾灸1次.HP检测阳性加服上述西药1周,观察2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9.3%高于对照组的7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萎缩性胃炎简单方便,能提高治愈率,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许辅德;温添生 刊期: 2010年第08期
体外细胞培养是指在体外模拟体内的生理环境,在无菌、适当温度和一定营养条件下,使从体内取出的细胞生长、繁殖并维持其结构和功能的方法.细胞培养技术广泛用于科研、教学及临床研究实验中,这项技术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工作环境是否无菌、操作手法是否正确以及维持细胞所需的培养液等.笔者通过多年来从事细胞培养技术的研究工作,现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王秀卿;勾凌燕;王志玲;刘景东 刊期: 2010年第08期
急性胰腺炎来势凶猛,病死率极高,是消化系统急危、重症之一.随着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临床表现为腹痛、恶心、呕吐、腹胀,重症者可并发休克、胰性脑病、多脏器功能衰竭.老年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往往因合并多种慢性基础疾病,临床表现不典型,基本情况差,临床症状差异性大,并发症多且危重,临床诊治和护理难度极大.近年来由于个体化治疗方案的实施和监护水平的提高,使该病病死率明显下降,因此严谨有效的观察与科学护理尤为重要.我科自2007年4月-2009年4月共收治老年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32例,经过内科综合治疗,获得了满意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薛敏捷;赵慧敏 刊期: 2010年第08期
围绝经期综合征是更年期妇女常见病,笔者用自拟补肾调冲汤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50例,取得较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宋艳敏 刊期: 2010年第08期
患者,女,21岁,于2009年7月30日入院,2009年8月10日手术.患者既往无药物及食物过敏史.术后恢复良好,2009年8月28日行紫杉醇化疗,单次剂量240mg.用药前12h、6h各口服地塞米松20mg,用药前30min分别予以苯海拉明50mg肌内注射,生理盐水100ml静脉滴注,西咪替丁0.3g入壶静脉滴注,地塞米松10mg入壶静脉滴注.行心电监测,生命体征无异常后,先予以生理盐水250ml加入紫杉醇30mg先行静脉滴注30~40min,在输入紫杉醇液体2min后,患者突感胸闷、眼花,恶心、呕吐,濒死感.查体为心动过速,呼吸急促,头面部潮红、口唇发绀,立即停液,吸氧4L/min、更换液体及输液器,再次建立静脉通路.
作者:陈素兰;张桂荣;刘媛媛;韩萍;韩素新 刊期: 2010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比索洛尔与卡托普利联合应用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效果.方法 6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34例和对照组2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纠正心力衰竭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比索洛尔与卡托普利口服,疗程14d,观察2组血压、心率、脉搏变化情况并随访4个月.结果 2组的心率、脉搏、血压、再入院例数及再入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因心脏事件再入院率低于对照组,再住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尽早采用比索洛尔与卡托普利联合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有益于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促进心功能恢复,减少患者再入院率,减轻其经济负担.
作者:柯洪;梁晋川;郑行林 刊期: 2010年第08期
黎明泄泻,一般多为脾肾阳虚,而用温补,此为其常.但也可由其他原因引致,诸如木郁土位,心气虚弱,肺气失宣等,则治当别论,现结合验案3则,介绍如下.
作者:许翠梅 刊期: 2010年第08期
我科自2006-2009年共收治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60例,除少数因经济等原因放弃治疗外,绝大多数患者经连续治疗和护理都有不同程度好转.在治疗过程中对患者口腔的观察及护理特别重要.笔者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张爱萍 刊期: 2010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0.75%盐酸罗哌卡因对剖宫产手术硬膜外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 80例剖宫产产妇随机分为Ⅰ组和Ⅱ组各40例,Ⅰ组给予0.75%盐酸罗哌卡因麻醉,Ⅱ组给予0.5%盐酸布比卡因.2组均取L1~2行硬膜外麻醉.并进行麻醉监测和评定.结果 2组患者感觉阻滞起效时间、肌松效果和低血压比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感觉、运动阻滞持续时间和运动阻滞起效时间均长于Ⅱ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首次注药20min和120min后Bromage评分为0的百分比均高于Ⅱ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与0.5%盐酸布比卡因相比,0.75%盐酸罗哌卡因感觉阻滞完善,镇痛效果更好,对循环系统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可以安全有效地用于剖宫产手术麻醉.
作者:李郑平;沙清锋 刊期: 2010年第08期
鼻窦炎是一种非常多见的耳鼻喉科疾病,在成人和儿童中都有较高的发病率.急性鼻窦炎反复发作,如果得不到及时治疗会迁延成慢性鼻窦炎,其由于病程长,反复发作,难以治愈.因此,在急性期要用有效的方法及时治疗.
作者:刘红霞 刊期: 2010年第08期
细菌性痢疾是由志贺菌属引起的肠道传染病,临床主要以全身中毒症状、腹痛、腹泻、里急后重和黏液脓血便为特征,以儿童和青少年多见,严重者可有感染性休克和(或)中毒性脑病.我院2006年9月-2009年12月共收治细菌性痢疾患者56例,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付浩然 刊期: 2010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妊娠早期孕妇甲状腺过氧化物酶(TPOAb)及促甲状腺激素(TSH)筛查在发生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功能紊乱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102例孕妇按TPO定性检测结果分为TPOAb阳性组29例和TPOAb阴性组73例,按临床诊断标准分为甲状腺功能紊乱组(Ⅰ组)35例,和非甲状腺功能紊乱组(Ⅱ组)67例,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对102例孕妇进行血清TPOAb检测,同时用化学发光法检测TSH.结果 Ⅰ组TSH异常率、TSH水平均高于Ⅱ组,TPOAb水平高于Ⅱ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POAb阳性组TSH<0.35MU/L或>5.50MU/L高于TPOAb阴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POAb阳性孕妇甲状腺功能紊乱明显增加,TPOAb阳性孕妇甲状腺功能有向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的趋势.
作者:蔡艳;向茜;白云霞;廖红芳 刊期: 2010年第08期
糖皮质激素是由肾上腺皮质分泌的一类甾体激素,生理情况下产生的糖皮质激素在调节物质代谢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超生理剂量的糖皮质激素还具有抗炎、抗休克、免疫抑制等药理作用.该类药作用广泛而复杂,且不良反应较多.笔者就糖皮质激素临床应用中存在的误区进行分析,提出合理使用该类药物的方法,以促进临床合理、安全使用该类药物.
作者:曾艳丽;帅平 刊期: 2010年第08期
妇女由于妊娠期生理与常人有所不同,特别是在分娩前后产妇的心理活动变得极为复杂.因此,在其分娩前后常规护理的同时,了解其心理特征给予相应的心理护理就显得尤为重要.现将产妇的心理特征和心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孙春仙 刊期: 2010年第08期
糖尿病是一种以慢性血葡萄糖水平增高为特征的代谢疾病群.其原因为体内胰岛素分泌缺陷和(或)作用缺陷而引起的糖、脂肪、蛋白质和继发的水电解质代谢紊乱的内分泌代谢性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1].现将糖尿病的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黄明霞 刊期: 2010年第08期
慢性咽炎由急性咽炎反复发作引起,是耳鼻喉科常见病,是发生于咽部的慢性疾病.临床表现特征为咽部不适、异物感、干燥、发痒、烧灼感,有时疼痛,症状轻重不同,给工作、生活带来诸多不便,临床以药物治疗为主,多用抗生素、抗组胺药及激素,效果不理想,且不良反应大,我科于2002年10月-2009年8月用微波治疗慢性咽炎125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魏健 刊期: 2010年第08期
脑膜瘤是一种常见的颅内原发肿瘤,传统诊断方法主要依靠CT和造影检查,但两者均有局限性.随着MRI的普及应用,它越来越多的用于颅脑病变的检查.现分析我院脑膜瘤患者15例的临床资料,探讨MRI检查对脑膜瘤的诊断价值.
作者:王小燕;张丽梅;吕丽君 刊期: 2010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