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他汀类药物非调脂作用的研究进展

王小伟

关键词:他汀类药物, 多效性, 非调脂作用
摘要:他汀类药物可通过阻断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A(HMG-CoA)转变为甲羟戊酸而具有降低胆固醇的作用.近年来研究发现,他汀类药物还具有抗炎、抗血栓、改善内皮舒张功能、抗氧化、降压、稳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等非调脂作用.现将他汀类药物多效性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下颌隆凸修整术致鼓膜穿孔1例

    下颌隆凸修整术是口腔门诊常见手术,由此导致同侧鼓膜穿孔病例罕见,此例报道希望能引起广大口腔科医师的重视,了解其可能原因及相应处理方法,防范类似事件发生.

    作者:胡方育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中心静脉导管在心包积液引流中的应用及护理

    心包填塞征及大量心包积液是一种临床急症,常需反复心包穿刺放液及检查,以解除心包填塞症状,并根据心包积液的性质提供诊断依据.为避免多次心包穿刺给患者带来的危险和痛苦,现多用心包穿刺置管引流术.我科将中心静脉置管术应用于心包腔留置,对大中量心包积液患者施行引流术取得了满意效果.现将有关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胡国鹏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米非司酮配伍依沙吖啶用于瘢痕子宫妊娠中期引产的观察

    中期妊娠引产的方法较多,瘢痕子宫妊娠的中期引产应用多的是羊膜腔内注射依沙吖啶法,但中期妊娠时宫颈成熟度较差,术后至分娩的时间长,而且有宫颈裂伤等并发症[1].我院在经腹羊膜腔内依沙吖啶引产术前应用米非司酮软化宫颈,促宫颈成熟,收到了良好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郑冰洁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宫内节育移位致小肠坏死1例

    患者,58岁,已婚,孕3产3,于32年前顺产后放置宫型金属节育器(IUD),术后未感不适.于30年前受孕,产1子后,当地乡计生站考虑IUD脱落,故其丈夫行结扎绝育术避孕,未再行透器及妇科检查.于2004年7月因腹部疼痛收入外科住院,腹部X线平片示:L1水平见器形金属影,小肠腔内积气,可见小液气平.诊断:腹痛待查:(1)不全性肠梗阻?(2)节育器移位至腹腔.入院后行非手术治疗,腹痛加重,出现中腹部压痛、反跳痛,急诊行剖腹探查术,术中见有120cm小肠缺血坏死,其系膜根部见节育器嵌入,致血运障碍,行坏死肠管切除加异位器取出术,住院9d,治愈出院.

    作者:周进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外科手术患者的健康教育

    整体护理的发展,使当代护理学向以人为本的健康护理为中心的阶段发展,而健康教育作为实施整体护理中的一项重要内容,要求护士不仅要掌握医学基础理论,还要掌握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方面的知识,如:心理学、伦理学等社会知识.使医疗护理工作由单纯的临床护理扩大到社会预防、社会保健等方面,要求护理人员在搞好临床护理的同时帮助人们建立现代健康观念,采取健康的生活方式以及科学的促进健康的行为.

    作者:陈维芳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宝安区对预防中老年妇女骨质疏松症的干预性研究

    目的 探讨宝安区中老年妇女预防骨质疏松症的干预方法.方法 将100例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采用样本分层随机分配的方法,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只进行一般指导;试验组定时随访,并从饮食、运动等生活方式及用药方面进行干预,1年后对所有研究对象进行随访及评价.结果 试验组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提高骨密度、预防骨质疏松症性骨折及生活质量等方面比对照组明显改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 连续监测骨密度,进行健康教育及药物指导干预,对改善老年妇女骨质疏松症骨密度值,减少骨质疏松症性骨折,减轻经济负担,提高生活质量有重要作用.

    作者:李亚云;席惠玲;周鹏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胸部创伤患者经纤维支气管镜吸痰的护理体会

    胸部外伤患者呼吸受限,咳嗽无力,易发生呼吸道并发症,胸部物理疗法排痰是常用的预防、治疗措施.但有些患者惧怕咳嗽引起的胸痛而不敢咳嗽,导致呼吸道分泌物潴留,堵塞部分气道,如处理不及时可发生肺部感染,肺不张,重则危及生命.因此,我科2009年4月-2009年12月对30例此类患者采用纤维支气管镜(以下简称纤支镜)下床头吸痰技术,保证了患者呼吸道的畅通,加快了肺复张,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操作方法及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冯云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复杂性子宫肌瘤腹腔镜下肌瘤剔除术156例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直径较大、位置特殊、数目较多的子宫肌瘤剔除术的可行性及手术技巧.方法 对直径≥10cm肌瘤、后壁近宫颈处肌瘤、宫颈肌瘤、阔韧带肌瘤、数目>5个多发肌瘤共156例行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并对上述病例进行临床分析.结果 156例患者手术全部在腹腔镜下完成,手术时间30~150min,术中出血20~800ml,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直径≥10cm及位置特殊、较复杂的子宫肌瘤剔除术可在腹腔镜下完成,手术成功的关键是熟练的手术技巧.

    作者:陈晓燕;陈萍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流行性乙型脑炎疫苗不良反应致死1例报告

    按照<云南省卫生厅关于重点地区开展甲肝与乙脑疫苗群体性预防接种工作的通知>(云卫发电[2009]77号),武定县被列为开展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疫苗接种县份之一.此次接种对象为无乙脑疫苗接种史的1~6岁儿童,统一接种1剂乙脑减毒活疫苗,接种时间为2009年6月16~20日.6月22日,接到东坡乡卫生院接种不良反应报告后,武定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及时到现场进行调查,现将调查情况报道如下.

    作者:马自聪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高原高血压病诊疗预防策略

    随着高原经济的发展及慢性病防治工作的深入开展,在高原高血压防治中遇到一些实际问题,尤其是高血压管理、健康教育有效实施的难度和高血压防治管理措施的问题,迫切需要探索有效的防治干预措施.本文对高原高血压管理、健康教育及患者的自我管理进行初步评估,并对其影响因素予以分析研究,以便为探索可持续的慢性病自我管理实施机制,提高高原地区高血压防治技能和水平.

    作者:高寒琦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眼药膏泪囊内注入法306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泪囊内注眼药膏法治疗慢性泪囊炎的疗效.方法 对306例(340眼)慢性泪囊炎合并泪道狭窄阻塞患者先用泪道探针将阻塞的泪道探通,然后用环丙沙星、甲硝唑、地塞米松、糜蛋白酶配制的混合液冲洗泪道,后将四环素可的松眼膏适量注入泪囊内.结果 340眼经1个疗程治疗,无溢泪,298眼治愈占87.6%.结论 眼药膏泪囊注入法用于慢性泪囊炎治疗效果显著,可作为非手术疗法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谢魑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卡贝缩宫素预防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

    目的 观察卡贝缩宫素(巧特欣)预防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对具有潜在产后出血因素的高危产妇5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观察组在胎儿娩出后常规静脉滴注缩宫素,同时静脉注射或子宫肌层、臀部肌内注射巧特欣;对照组在胎儿娩出后只常规静脉滴注缩宫素.比较2组产后<2h及2~24h内的出血量.结果 观察组产后<2h、2~24h的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产后静脉滴注缩宫素的同时静脉注射或子宫肌层、臀部肌内注射巧特欣可更有效预防产后出血,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作者:黄淑华;涂小金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老年陈旧性心肌梗死的康复护理

    冠心病是中老年常见病、多发病,不少患者往往在夜间突然发生心绞痛,并发心肌梗死而危及生命.此病近年来在我国呈上升趋势,40岁以上多发,男性多于女性,脑力劳动者多见.根据我科2005年以来收治的老年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康复护理工作体会,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淑云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实验室分析前后的质量管理

    实验室分析前后的质量管理应包括临床医师正确选择检验项目、患者准备、标本运送及标本保存,任何一个环节处理不好,都会影响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作者:王敏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高血压患者动态动脉硬化指数与颈动脉IMT的关系

    目的 探讨动脉动态硬化指数(AASI)与颈动脉内-中膜改变的相关性.方法 我院高血压患者78例,均行动态血压监测、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检查.并比较分析其结果.结果 AASI与颈动脉IMT呈明显正相关(r=0.669,P<0.05).结论 AASI与颈动脉IMT有明显相关关系.IMT越增厚,AASI越增大.

    作者:游向东;崔炜;高改云;杨玉霞;侯冰洁;张瑞红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利培酮治疗精神发育迟滞合并精神分裂症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利培酮治疗精神发育迟滞合并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80例患者,将智商为50~70者作为研究组(A组)40例,智商>70(正常范围)者作为对照组(B组)40例.2组均给予利培酮治疗,始量为1mg/d,2周内加至3~5mg/d.采用PANSS和不良反应量表(TESS)对2组治疗前及治疗后1、2、4、8、12周的治疗效果进行评定并比较.结果 2组治疗后显效率和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1、2、4、8、12周PANS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A组PASS评分降低值多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利培酮治疗精神发育迟滞合并精神分裂症时,使用剂量宜从较低剂量开始,且增加剂量的过程不应过快.

    作者:冒雷明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剖宫产率与剖宫产指征分析

    近年来我国剖宫产率迅速上升已引起广泛关注.北京妇产科医院35年资料分析报道:20世纪60年代剖宫产率<5%,20世纪70年代末到20世纪80年代为20%,至20世纪90年代上升到40%.据上海市资料:全市的剖宫产率从1980年的10%上升至2000年的47.4%,其中作为个人要求以社会因素为指征的剖宫产率逐步升高.

    作者:李艳霞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乙型肝炎病毒DNA含量与特殊血清模式的相关性分析

    乙型肝炎病毒DNA和血清标志物模式的检测是目前临床分析和判断乙肝患者病情、传染性和疗效分析的主要依据之一.笔者在505例乙肝患者中发现42例特殊血清学模式,现就此与HBV DNA含量的关系作一分析.

    作者:张丽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奎硫平与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对照研究

    目的 探讨奎硫平治疗精神分裂症的效果与不良反应.方法 将9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奎硫平治疗组和利培酮治疗组,各45例.于治疗前及治疗第1、2、4、8周末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价临床疗效,副反应量表(TESS)评价不良反应.结果 奎硫平组治疗有效率为75.6%高于利培酮组的7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奎硫平组锥体外系不良反应明显少于利培酮组(P<0.05),其他不良反应2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奎硫平治疗精神分裂症疗效肯定,不良反应少,依从性好.

    作者:侯占岭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Rh血型鉴定及其重要意义

    Rh血型的鉴定对科学地指导输血工作和进一步提高新生儿溶血病的实验诊断和维护母婴健康,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为了确保输血安全,防止溶血性输血反应的发生,我院自2007年始,对所有输血前、产前和手术前患者进行ABO血型鉴定的同时,常规检查Rh血型,收到了良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许丽枫;张效林 刊期: 2010年第09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