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胜平;李伟华;郭静
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法制的进步,使得人们对患者安全问题较以往更加关注.患者的安全和医疗过程中潜在的风险已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的热点.药物使用是门诊、住院患者接受治疗的主要内容.药物性风险与患者安全、医疗安全密切相关.老龄人群药物不良反应(ADR)发生率高,存在滥用、不合理使用抗生素和多药合用等诸多问题,临床安全用药存在较大风险和严重隐患,必须引起高度重视[1].
作者:冯志香;宋洁 刊期: 2010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开塞露治疗产后尿潴留的效果.方法 将42例产后尿潴留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30例和对照组12例.试验组应用开塞露灌肠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诱导排尿.治疗后比较2组疗效.结果 试验组总有效率为86.67%高于对照组的6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开塞露灌肠治疗产后尿潴留操作简便,易于推广,且经济、安全,起效快,疗效显著,无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义松 刊期: 2010年第12期
尼莫地平为钙通道阻断剂,在适宜剂量下可选择性扩张脑血管,改善脑血管痉挛及脑缺血引起的头晕、头痛症状,为神经科临床常用药物之一,其常见不良反应有血压下降、肝炎、胃肠道出血等.现将在门诊短期口服尼莫地平致肝损害的1例病例报道如下.患者,女,56岁,既往身体健康,否认肝病病史.因头晕5d于2010年3月10日就诊,拟诊脑供血不足,给予尼莫地平(亚宝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4022821)40mg口服,每天3次.
作者:侯玉梅;贾傲 刊期: 2010年第12期
宫颈癌是妇科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在妇女癌瘤中居第2位,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30~35岁发生率呈明显的上升趋势,在妇科肿瘤中宫颈癌是可以预防的,着重在于早期检查、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我院妇产科一直重视健康教育、卫生宣教,提高了妇女们的健康意识;定期体检,及早发现癌前病变,从而有效控制宫颈癌的发生.
作者:李艳霞 刊期: 2010年第12期
心律失常是冠心病常见并发症,也是引起心脏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抗心律失常药对房性和室性心律失常有效,但由于其减弱心肌收缩力和一定程度的β受体阻断的作用,因此对于伴有心功能不全、阻塞性肺疾病或窦房、房室传导阻滞患者应用受到限制.2007年10月-2009年9月笔者采用稳心颗粒治疗心律失常80例,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杨朝品 刊期: 2010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老年人非甾体抗炎药(NSAIDs)相关性消化性溃疡出血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118例老年消化性溃疡出血的临床资料,并根据出血前10d内是否服用过NSAIDs将患者分为NSAIDs组42例与非NSAIDs组76例,并对2组临床资料进行比较.结果 2组在临床症状方面、溃疡类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加强对老年人非甾体抗炎药相关性消化性溃疡出血的临床特点认识,合理用药并采取相应措施,降低使用NSAIDs引起消化性溃疡出血的风险.
作者:陆福山;邓书禄;邓晶 刊期: 2010年第12期
细菌性阴道病(BV)过去称为非特异性阴道炎.1955年Gardner和Dukes首先从非特异性阴道炎患者中分离出阴道嗜血杆菌,因而称此病为阴道嗜血杆菌性阴道炎.到20世纪80年代人们发现此菌和其他嗜血杆菌不同,定名为阴道加特纳菌,改称此病为加特纳菌性阴道炎.1983年在斯德哥尔摩国际会议上选定了为简明的名称--BV,理由是其病原体不仅是阴道加特纳菌,而且还有其他厌氧菌;另外此病炎症不明显,阴道分泌物中白细胞稀少,称为阴道病比阴道炎更为恰当.
作者:裴计荣 刊期: 2010年第12期
目的 建立RP-HPLC法测定辅酶Q10氯化钠注射液有关物质的检查方法,并考察样品在贮藏过程中有关物质的变化情况.方法 色谱柱:ZORBAXSB-C18(150mm×4.6mm,5μm);流动相:甲醇-无水乙醇(1∶ 1);柱温:35℃;流速:1ml/min;检测波长:275nm.采用自身对照法计算结果.结果 辅酶Q10在12.8~816μg/ml线性关系良好(r=0.9993,n=6);精密度良好,RSD为1.33%(n=7);回收率为99.47%,RSD为0.71%;辅酶Q10与多种有关物质分离良好,制剂中其他成分不干扰测定.结论 该方法准确可靠、简单快速,可用于该制剂有关物质的测定,同时经过稳定性考察本品在避光情况下放置,有关物质变化不大.
作者:陈红;余春梅;秦宇;张敏;翟灵妍 刊期: 2010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宫颈癌发病的危险因素.方法 将宫颈癌患者524例作为病例组及同期其他患者524例作为对照组,应用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宫颈癌发病的危险因素.结果 在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的基础上,HPV16感染、HPV52感染、吸烟、首次性交、怀孕、生育年龄、人工流产次数、生殖器感染等因素被引入回归模型,上述均与宫颈癌发生有密切关系.结论 HPV16、HPV52感染是此地区宫颈癌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首次性交年龄早、人工流产次数多、吸烟以及生殖器感染增加了宫颈癌发生的危险.
作者:张晓鹏 刊期: 2010年第12期
病毒性心肌炎是病毒所引起的心肌急或慢性炎症.一般认为心肌炎在病毒感染后的1~3周内发生,主要以病毒直接侵犯心肌及由其引起的炎性反应为主[1].对病毒性心肌炎的治疗,目前尚无特效药.人体被病毒感染后,心肌受到损害,其炎症呈局灶性或弥漫性,也可累及心包膜、窦房结以及传导系统,病变程度各不相同,临床表现多种多样,目前多采取综合治疗及对症处理的方法进行治疗[2].现综述如下.
作者:焦俊香 刊期: 2010年第12期
既往胆囊结石伴急性胆囊炎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相对禁忌证[1],特别是开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初期甚至为绝对禁忌证.原因是胆囊急性炎症期由于胆囊水肿、充血、组织脆性大、张力高、局部解剖层次不清、中转开腹率高、容易损伤血管、胆管损伤等严重并发症,故多不主张在急性炎症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但随着操作技术的进步及经验的积累,熟练的操作技术完全能够避免胆管损伤,急诊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是安全理想的手术方式[2],大部分病例可考虑在急性炎症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作者:孙海宏 刊期: 2010年第12期
目的 研究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血清中的含量与病理类型及TNM分期的关系,以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ELISA检测不同TNM分期中MMP-9的含量,并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各期肺癌患者血清中MMP-9含量不同,随着分期的进展逐渐增高(P<0.01);且TNM分期与血清中MMP-9含量呈正相关(r=0.62,P=0.01).肺腺癌患者血清中MMP-9的含量明显高于鳞癌患者(P<0.05).结论 肺癌患者血清MMP-9参与了肿瘤的发生发展,与病理类型及TNM分期关系密切.
作者:赵静;谭泳梅;张兴展;方统念 刊期: 2010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匹多莫德口服液辅助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 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83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3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给予抗感染和对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口服匹多莫德口服液,每次400mg,每天2次,2组疗程均为14d,观察2组疗效.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0%高于对照组的6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匹多莫德口服液辅助治疗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借鉴.
作者:王树坚 刊期: 2010年第12期
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dermatofibrosarcoma protuberans,DFSP)是低度恶性肿瘤,临床发病率很低,而发生于阴囊部位的巨大DFSP很罕见.DFSP具有恶性程度低、易复发等特点,现笔者结合治疗DFSP的临床资料及相关文献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患者,男,69岁,因发现左侧阴囊无痛性肿物3个月入院治疗,近3个月来肿物明显增大.
作者:曾四平 刊期: 2010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经颈外静脉中心静脉置管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方法 将需行中心静脉置管的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行颈外静脉置管,对照组行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观察2组导管留置时间及并发症.结果 观察组平均导管留置时间为68d短于对照组的70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的总发生率为10%低于对照组的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留置导管期间并发症的发生率均为1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穿刺置管时并发症的发生率为0低于对照组的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经颈外静脉穿刺行中心静脉置管,操作简便,并发症少,安全可靠.
作者:李冬芹 刊期: 2010年第12期
近年来,皮肤软组织扩张术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尤其在烧(创)伤后遗留畸形的修复和耳、鼻、乳房等器官再造以及体表良、恶性肿瘤切除后创面修复等方面,具有独特的疗效.这项技术虽然有很多优点,但也存在着疗程较长、并发症较多的缺点[1].为提高皮肤软组织扩张术的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笔者对54例扩张术患者实施综合临床护理干预,效果满意,现将护理措施总结如下.
作者:司翠权;翟卷平;蒲玉婷;李江力 刊期: 2010年第12期
目的 分析番禺地区婴幼儿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与一般规律,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对番禺地区各医院收集和上报的187例婴幼儿ADR报告,分别从给药途径、药品种类、涉及器官或系统以及临床表现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87例ADR中,176例(94.1%)是以静脉给药的方式引发的;易引起ADR的药品为抗感染药,占总例数的66.3%(124例);常见的临床表现为皮肤及其附件损害,占总例数的76.5%(143例).结论 应减少不合理用药现象,加强ADR监测报告工作,减少或避免ADR的发生.
作者:陈历雄;邓伟坤;刘凤冰;雷练仪 刊期: 2010年第12期
目的 对比尼美舒利片不同时间口服镇痛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发作次数、疼痛程度和疼痛持续时间的影响.方法 68例有前驱症状或高危诱因的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观察组在痛风出现前驱症状或具有高危诱因时给予尼美舒利预防性治疗;对照组仍按常规治疗,发作后给予尼美舒利治疗,其他治疗2组一致.比较2组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发作次数、疼痛强度(峰值比较)、疼痛持续时间的影响.结果 观察组在降低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发作次数、疼痛程度、持续时间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疼痛发作前预防性给予尼美舒利治疗,是一种实用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章光华;许峰 刊期: 2010年第12期
压疮是局部软组织持续受压,导致组织细胞缺血、缺氧、坏死后引起的皮肤及皮下组织发生水疱、溃疡、或坏疽.我院2001年1月-2008年12月,应用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贝复济)加高流量吹氧治疗压疮患者,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53例患者男32例,女21例;年龄54~82岁;压疮发病部位:骶尾部32处,大粗隆部12处,踝跟部9处.其中Ⅱ度32处,面积1cm×1.5cm~4cm×5cm;Ⅲ度21处,面积3cm×4cm~4cm×5.5cm.
作者:冯冰 刊期: 2010年第12期
由药剂师集中承担静脉输液药物混合工作,是一种医疗工作的优化,目的是提高静脉输液质量,降低成本,减少和避免药物因配伍造成的不良反应.现将体会介绍如下.1 依靠专业技术为特长专业技术特长,应当作为临床药学工作的一部分加以思维与展开.(1)静脉输液药物混合配置要建立在以患者为中心、了解病情的基础上,成为以保证临床药物治疗安全有效为前提的个体化给药工作的组成部分;(2)要熟悉体外配伍禁忌的原理与现象,依靠自己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避免不良反应发生;(3)避免抗生素因使用不当可能引起的院内感染;(4)掌握可能发生的体内药动学效应和相互作用[1];(5)进行特殊用药的血药浓度监测与个体设计;(6)将临床药物治疗与药学技术有机结合,掌握治疗患者需要的药物学处理手段.
作者:陈先俊 刊期: 2010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