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宫颈癌危险因素临床分析

张晓鹏

关键词:宫颈肿瘤, 危险因素, 病例对照研究, 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
摘要:目的 探讨宫颈癌发病的危险因素.方法 将宫颈癌患者524例作为病例组及同期其他患者524例作为对照组,应用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宫颈癌发病的危险因素.结果 在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的基础上,HPV16感染、HPV52感染、吸烟、首次性交、怀孕、生育年龄、人工流产次数、生殖器感染等因素被引入回归模型,上述均与宫颈癌发生有密切关系.结论 HPV16、HPV52感染是此地区宫颈癌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首次性交年龄早、人工流产次数多、吸烟以及生殖器感染增加了宫颈癌发生的危险.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尼莫地平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尼莫地平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疗效.方法 52例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尼莫地平.观察2组疗效和治疗前后脑中动脉(MCA)血流速度变化.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3%高于对照组的7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MCV血流速度均明显降低,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尼莫地平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疗效显著,可明显降低MCV血流速度.

    作者:陈绍华 刊期: 2010年第12期

  • 复方沙棘籽油栓治疗宫颈糜烂97例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复方沙棘籽油栓治疗宫颈糜烂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宫颈糜烂患者97例,给予复方沙棘籽油栓,每晚1枚置入阴道内,10d为1个疗程,2~3个疗程后观察其症状及疗效.结果 97例患者中,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6.91%;轻、中、重度宫颈糜烂的总有效率分别为100.0%、93.9%和96.4%,3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白带性状及性交出血等症状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复方沙棘籽油栓治疗宫颈糜烂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白带异常等情况.

    作者:陈素兰;廖静 刊期: 2010年第12期

  • 皮肤软组织扩张术的临床护理

    近年来,皮肤软组织扩张术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尤其在烧(创)伤后遗留畸形的修复和耳、鼻、乳房等器官再造以及体表良、恶性肿瘤切除后创面修复等方面,具有独特的疗效.这项技术虽然有很多优点,但也存在着疗程较长、并发症较多的缺点[1].为提高皮肤软组织扩张术的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笔者对54例扩张术患者实施综合临床护理干预,效果满意,现将护理措施总结如下.

    作者:司翠权;翟卷平;蒲玉婷;李江力 刊期: 2010年第12期

  • YXX型一次性吸氧管产品中氧气湿化液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YXX型一次性吸氧管产品中的氧气湿化液的临床使用效果.方法 将100例持续吸氧24h的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试验组予以YXX型一次性吸氧管作为常规吸氧护理材料,对照组予以蒸馏水作为湿化液吸氧.比较24h后2组湿化液中细菌污染情况及吸氧的依从性.结果 试验组湿化液的细菌污染率为0低于观察组的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吸氧依从性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 YXX型一次性吸氧管作为常规吸氧护理材料临床观察可避免细菌污染,又可提高患者对吸氧的依从性,对防止院内感染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任丽华;高青 刊期: 2010年第12期

  • 乳腺癌患者术后的心理护理

    乳腺癌是妇女常见的恶性肿瘤,已成为威胁妇女健康的主要疾病,常见发病年龄为28~70岁,我国妇女乳腺癌的患病率占全身恶性肿瘤的7%~10%,且呈逐渐上升的趋势[1].乳腺癌患者多为高分化癌症患者,其10年以上存活率较其他癌症患者为高,影响其预后重要的因素是患者自身的心理因素.我院通过对34例乳腺癌患者进行问卷调查,探讨其不良情绪和有关的心理反应对其预后的影响,并提出了护理干预对策,促进乳腺癌患者的康复,现报道如下.

    作者:窦红芹 刊期: 2010年第12期

  • 剖宫产患者的心理护理

    随着剖宫产术技术性及安全性的不断提高,并发症和合并症也逐渐减少.近年来国内外剖宫产率呈现上升趋势.因此,剖宫产围手术期的护理日益受到重视,而心理护理又成为其中的新课题之一[1].2008年6月-2009年5月,我科对130例剖宫产术患者进行了不同形式的心理护理,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本组剖宫产产妇130例,年龄20~30岁96例,31~40岁30例,41~45岁4例.均为初次行剖宫产手术.术后母婴安全,产妇恢复良好,均顺利出院.

    作者:宋华 刊期: 2010年第12期

  • 匹多莫德口服液辅治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43例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匹多莫德口服液辅助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 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83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3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给予抗感染和对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口服匹多莫德口服液,每次400mg,每天2次,2组疗程均为14d,观察2组疗效.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0%高于对照组的6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匹多莫德口服液辅助治疗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借鉴.

    作者:王树坚 刊期: 2010年第12期

  • β-七叶皂苷钠注射液治疗创伤性肢体肿胀45例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β-七叶皂苷钠注射液治疗创伤性肢体肿胀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90例创伤性肢体肿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2组均给予基础治疗,观察组采用β-七叶皂苷钠10mg+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静脉滴注,每天1次,共7d;对照组采用20%甘露醇250ml静脉滴注,每天1次,共7d.比较2组疗效.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6%高于对照组的7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β-七叶皂苷钠用于治疗创伤后肢体肿胀,疗效优于传统的甘露醇,且安全无明显不良反应,可作为创伤后肢体肿胀的首选药物.

    作者:王日成 刊期: 2010年第12期

  • 规避药物性风险确保老年患者用药安全

    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法制的进步,使得人们对患者安全问题较以往更加关注.患者的安全和医疗过程中潜在的风险已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的热点.药物使用是门诊、住院患者接受治疗的主要内容.药物性风险与患者安全、医疗安全密切相关.老龄人群药物不良反应(ADR)发生率高,存在滥用、不合理使用抗生素和多药合用等诸多问题,临床安全用药存在较大风险和严重隐患,必须引起高度重视[1].

    作者:冯志香;宋洁 刊期: 2010年第12期

  • 电视胸腔镜下手术治疗自发性气胸的临床探讨

    我院2001年1月-2009年6月利用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自发性气胸185例,现将治疗体会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患者共185例,男34例,女151例;年龄15~82岁,中位年龄28.5岁;发病时间为2h~18d;右肺病变92例,左肺病变81例,双侧病变12例;气胸首次发作116例,反复发作69例;原发性气胸164例(88.6%),继发性气胸21例(11.4%).

    作者:胡新敏 刊期: 2010年第12期

  • 非手术治疗异位妊娠25例临床观察

    异位妊娠是妇产科常见疾病,近年来其发生率有明显上升趋势,而其并发症及病死率明显下降.血清hCG测定和B型超声的应用提高了异位妊娠早期诊断的准确性和可能性,从而为其非手术治疗提供了前提条件.笔者对25例异位妊娠患者行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MTX)非手术治疗,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郑冰洁 刊期: 2010年第12期

  • 病毒性心肌炎的治疗新进展

    病毒性心肌炎是病毒所引起的心肌急或慢性炎症.一般认为心肌炎在病毒感染后的1~3周内发生,主要以病毒直接侵犯心肌及由其引起的炎性反应为主[1].对病毒性心肌炎的治疗,目前尚无特效药.人体被病毒感染后,心肌受到损害,其炎症呈局灶性或弥漫性,也可累及心包膜、窦房结以及传导系统,病变程度各不相同,临床表现多种多样,目前多采取综合治疗及对症处理的方法进行治疗[2].现综述如下.

    作者:焦俊香 刊期: 2010年第12期

  • 门脉高压并上消化道出血术后再出血的药物治疗

    目的 观察奥曲肽联合奥美拉唑治疗门脉高压并上消化道出血术后再出血的疗效.方法 将91例门脉高压症术后患者随机分为A组37例和B组54例.A组给予奥曲肽联合奥美拉唑治疗,B组单用奥美拉唑治疗.观察2组的止血效果.结果 A组24h止血显效率为81.08%高于B组的61.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止血时间A组为(20.78±5.46)h短于B组的(27.14±5.95)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8h后再出血率A组为2.70%低于B组的14.82%,A组输血量为(1.68±0.56)U少于B组(2.89±0.53)U,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奥曲肽联合奥美拉唑治疗非曲张静脉上消化道出血有显著疗效,较单用奥美拉唑有止血速度快、输血量减少、早期再出血发生率低的特点.

    作者:常胜利 刊期: 2010年第12期

  • 老年人非甾体抗炎药相关性消化性溃疡出血的临床探讨

    目的 探讨老年人非甾体抗炎药(NSAIDs)相关性消化性溃疡出血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118例老年消化性溃疡出血的临床资料,并根据出血前10d内是否服用过NSAIDs将患者分为NSAIDs组42例与非NSAIDs组76例,并对2组临床资料进行比较.结果 2组在临床症状方面、溃疡类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加强对老年人非甾体抗炎药相关性消化性溃疡出血的临床特点认识,合理用药并采取相应措施,降低使用NSAIDs引起消化性溃疡出血的风险.

    作者:陆福山;邓书禄;邓晶 刊期: 2010年第12期

  • 尼美舒利不同时间给药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发作的影响

    目的 对比尼美舒利片不同时间口服镇痛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发作次数、疼痛程度和疼痛持续时间的影响.方法 68例有前驱症状或高危诱因的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观察组在痛风出现前驱症状或具有高危诱因时给予尼美舒利预防性治疗;对照组仍按常规治疗,发作后给予尼美舒利治疗,其他治疗2组一致.比较2组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发作次数、疼痛强度(峰值比较)、疼痛持续时间的影响.结果 观察组在降低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发作次数、疼痛程度、持续时间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疼痛发作前预防性给予尼美舒利治疗,是一种实用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章光华;许峰 刊期: 2010年第12期

  • 米非司酮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40例临床观察

    月经紊乱是常见的妇科疾病.功能性子宫出血(功血)可能发生在青春发育期、育龄期和更年期,其常见病因是卵巢功能失调,雌激素对下丘脑-垂体的正反馈机制不完善,使卵巢功能衰退对促性腺激素反应下降,造成卵巢不能排卵,无黄体形成而使已增长的子宫内膜不产生同步脱落,使子宫收缩不好,宫腔创面的血管不能闭合[1].

    作者:张利亚;赵霞 刊期: 2010年第12期

  • 脑卒中后遗症的中药处理

    由王永炎主编的<中医内科学>教材中将脑卒中定义为:由于气血逆乱,产生风、火、痰、瘀,导致脑脉弊阻或血溢脑脉之外.临床以突然昏仆、半身不遂、口眼喎斜、言语蹇塞或不语、偏身麻木为主症.我院自2004年以来,共收治因脑出血导致的脑卒中后遗症患者37例,疗效较好,现报道如下.

    作者:易伦春 刊期: 2010年第12期

  • 经颈外静脉中心静脉置管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 观察经颈外静脉中心静脉置管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方法 将需行中心静脉置管的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行颈外静脉置管,对照组行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观察2组导管留置时间及并发症.结果 观察组平均导管留置时间为68d短于对照组的70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的总发生率为10%低于对照组的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留置导管期间并发症的发生率均为1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穿刺置管时并发症的发生率为0低于对照组的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经颈外静脉穿刺行中心静脉置管,操作简便,并发症少,安全可靠.

    作者:李冬芹 刊期: 2010年第12期

  • 麻醉药品在门诊药房中的管理方法

    麻醉药品是指连续使用后易产生身体依赖性,能成癖瘾的药品.由于麻醉药品的特殊性,因此它的管理也与一般药品的管理有所不同.如何规范化管理麻醉药品对于门诊药房来说尤其重要.下面将我院门诊药房的一些管理方法作简单介绍如下.1 加强麻醉药品专业知识的培训1.1 药剂师的培训由于麻醉药品的特殊性,加强药师麻醉药品相关的业务知识培训很重要,必须通过培训考核者才有资格调配麻醉处方,为以后调配麻醉处方严格把关打下基础.

    作者:骆梅娟;张莉 刊期: 2010年第12期

  • 复方醋酸环丙孕酮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复方醋酸环丙孕酮(达英-35)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的临床效果.方法 62例PCOS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1例,对照组给予二甲双胍治疗,治疗组给予达英-35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观察2组体质量指数(BMI)、腰臀比(WHR)、F-G评分,空腹血糖(FBG)、胰岛素(FIN)、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及睾酮(T)变化.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BMI、WHR、F-G、FBG、FIN、FSH、LH、T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且治疗组WHR、F-G、FBG、FIN、FSH、LH、T均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治疗后WHR、F-G评分、FBG、FIN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达英-35联合二甲双胍治疗PCOS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袁燕 刊期: 2010年第12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