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氟尿嘧啶联合更生霉素治疗侵蚀性葡萄胎的监护

王世诺;王敏

关键词:葡萄胎, 侵蚀性, 氟尿嘧啶, 更生霉素, 护理
摘要:侵蚀性葡萄胎继发于葡萄胎之后,具有恶性肿瘤倾向,临床治疗以化疗为主.我科2004年1月-2007年12月采用氟尿嘧啶(5-Fu)联合更生霉素(KSM)治疗侵蚀性葡萄胎72例,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基础护理中护患沟通技巧与方法

    在临床护理中把握时机,正确实施护患沟通,防止护患纠纷的发生,意义十分重要,现将笔者在基础护理中护患沟通技巧与方法进行总结.

    作者:姜双枣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狂犬病的临床表现与防治

    狂犬病在我国95%以上是因为被狗咬伤所致.狂犬病的潜伏期较长,一般咬伤头面部者40d左右,咬伤手指60d左右,咬伤足部187d左右,有的潜伏期可长达几年甚至十几年之久,狂犬病的病死率很高,就目前的医疗水平其病死率几乎是100%,所以狂犬病的防治尤为重要.

    作者:钱焕娟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紫草油治疗重度天疱疮创面疗效观察与监护

    天疱疮是一种以表皮内棘细胞松懈为特点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血清中存有抗棘细胞间物质抗体,这类患者在临床治疗和护理中比较棘手.由于广泛水疱、糜烂,皮肤损害严重,渗出液多.因此,及早控制皮肤损害,尽早使糜烂面得到愈合是降低病死率、提高治愈率的关键.我院2005年2月-2007年10月收治5例重度天疱疮患者,经过紫草油创面治疗和护理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丽丽;高素珍;李丽;郑冬冬;练练;马苗苗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氟尿嘧啶联合更生霉素治疗侵蚀性葡萄胎的监护

    侵蚀性葡萄胎继发于葡萄胎之后,具有恶性肿瘤倾向,临床治疗以化疗为主.我科2004年1月-2007年12月采用氟尿嘧啶(5-Fu)联合更生霉素(KSM)治疗侵蚀性葡萄胎72例,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王世诺;王敏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参松养心胶囊辅助治疗脑心综合征心律失常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参松养心胶囊辅治脑心综合征心律失常的疗效.方法 脑心综合征心律失常患者100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53例,传统西医药治疗,治疗组47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参松养心胶囊,疗程均2周.结果 治疗组临床疗效、心电图变化均好于对照组,不良反应低于对照组.结论 参松养心胶囊辅治脑心综合征心律失常优于单纯西医药治疗.

    作者:王广君;田云鹏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社区临终病房护理模式调查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人口老龄化的问题及环境污染的问题日益加重,临床上临终患者日益增多,给社会及家庭带来很大的痛苦及负担.临终护理是指对那些在医学上已经判明无法治疗,将在3~6个月内死亡的患者的护理.

    作者:牛欢欢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早期联合尼莫地平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尼莫地平对高血压性脑出血血肿、血肿周围低密度区影响及临床疗效.方法 96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传统治疗组(对照组)48例和早期联合尼莫地平治疗组(治疗组)48例,分别对2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3d、7d、30d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并且于治疗后30d进行临床疗效评价,同时观察2组患者血肿体积及血肿周围低密度区.结果 2组治疗后3d、7d、30d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血肿体积及血肿周围低密度区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治疗后30d临床疗效评价,治疗组总有效率79.17%(38/48),高于对照组62.50%(30/48)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早期联合尼莫地平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能有效改善神经功能缺损,减少早期血肿扩大,减轻脑水肿,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石广莲;孙慧芹;周凤祥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谈门诊护理工作理念

    医院的门诊是患者与医务人员接触的第一窗口,护理人员服务意识的提高是患者满意度提高的先决条件.门诊,作为医院的一个重要组成部门,是医院面向社会提供医疗、护理服务的窗口,服务对象也比较特殊.其服务质量如何,不仅在某种程度上体现和反映了医院的综合服务水平,而且也将给患者以直观和深刻的印象.因此,门诊护理人员要注重服务理念的转变、强化服务意识.必须在各方面得到提高、锻炼,进一步提高门诊的护理工作理念,这对提高医院的信誉和社会认知度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范丽华;于淑英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头孢米诺静脉滴注后饮酒致双硫仑样反应1例

    患者,男,55岁.主因咽痛、发热、咳嗽3d就诊.查体:一般情况可,体温38.2℃,咽部充血,双侧扁桃体Ⅱ°肿大,表面有黄色点状渗出物,左侧颌下淋巴结可触及肿大、压痛.

    作者:贺雷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罗哌卡因加小剂量氯胺酮用于骨科下肢手术后硬膜外镇痛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罗哌卡因加小剂量氯胺酮用于骨科下肢手术术后硬膜外镇痛效果及并发症.方法 选择80例ASA I~II级择期骨科下肢手术患者.随机分为A、B、C、D 4组,每组20例,在硬膜外末次给予0.25%罗哌卡因10ml 30min后开始术后止痛.A组,持续给予0.2%的罗哌卡因;B组,持续给予0.3%的罗哌卡因;C组,持续给予0.2%罗哌卡因加接泵前给予硬膜外注入氯胺酮0.4mg/kg;D组,持续给予0.2%罗哌卡因加接泵前给予硬膜外注入吗啡2mg.4组均应用福尼亚恒流镇痛泵(固定速率为5ml/h).观察术后12h、24h、36h不同时段疼痛评分;下肢运动阻滞程度;嗜睡、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呼吸抑制、焦虑、烦躁不安、神经质一系列精神症状等并发症情况.结果 A组的镇痛VAS评分明显高,与其他3组之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他3组之间比较无差异(P>0.05).B组的运动阻滞程度分级高于其他3组(P<0.05),其他3组间无差异(P>0.05).D组发生恶心呕吐3例(15.0%),皮肤瘙痒4例(20.0%),嗜睡2例(10.0%),其他3组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小剂量氯胺酮加0.2%罗哌卡因行术后镇痛,既可减少罗哌卡因的剂量,又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镇痛效果满意,运动阻滞轻,并发症少.

    作者:刘振明;丁蒙;吴彦奇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重型颅脑损伤合并上消化道出血205例分析

    目的 探讨重型颅脑损伤(SHI)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早期诊断、防治方法.方法 在积极有效治疗原发疾病、制酸的同时,并予以局部止血、保护胃黏膜,维持内环境稳定,支持防治其他并发症.结果 349例中(GCS评分3~8分)SHI合并上消化道出血205例,治愈187例,死亡18例.结论 早期、及时、合理正确地采取非手术治疗SHI合并上消化道出血可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张长太;叶晓萍;王宏丽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黄药子凝胶治疗阴道尖锐湿疣的疗效观察与监护

    经济特区由于人口流动频繁和人群的文化层次不同,性传播疾病发生率较内地为高[1],尖锐湿疣在本区较为常见,现将我科2007年9月-2008年5月收治的26例阴道尖锐湿疣以黄药子凝胶治疗的疗效与护理情况,报道如下.

    作者:黄伟花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小骨窗开颅手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23例临床分析

    脑出血是指源于脑实质内血管的非创伤性自发性出血.出血部位以基底节区多,后果严重.我院2006年1月-2008年1月采用小骨窗手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23例,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建忠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理养清萎汤治疗萎缩性胃炎疗效研究

    目的 观察理养清萎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的临床疗效.方法 21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用自拟理养清萎汤随症加减治疗,连续服药3个月以上.结果 好转11例,显效9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5.2%.结论 理养清萎汤治疗CAG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唐友琴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18-α甘草酸二铵、丹参液、激素治疗胆汁淤积性肝炎的疗效观察

    目前国内外对于胆汁淤积性肝炎的治疗还无统一标准,存在一些分歧,治疗效果差异较大.近2年来我院采用18-α甘草酸二铵(商品名:甘利欣,江苏正大天睛药业)、丹参液、激素联合使用治疗该病,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彭茂云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AIDS的实验诊断技术和方法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又称艾滋病(AIDS),已成为危害全球的一种严重传染性疾病,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引起的.艾滋病在我国的流行已经进入快速增长期,预防和控制艾滋病已经刻不容缓[1].因此对HIV抗原抗体的检测,尽早发现感染者控制其传播是非常重要的.目前临床检测内容主要有P24抗原、HIV抗体、HIV病毒载量和CD+4T淋巴细胞计数等.现就HIV的实验诊断方法作如下简述.

    作者:李晓鹏;王桂芳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微波治疗宫颈糜烂200例临床观察

    宫颈糜烂是已婚育龄妇女的常见病多发病,是宫颈癌发病的高危因素之一[1].积极防治该病对提高妇女的生活质量、预防宫颈癌有着重要的意义.我站自2007年1月-2007年12月,应用微波治疗宫颈糜烂200例,均收到显著疗效,一次性治愈率达到 94.5%,且患者无痛苦,深受患者欢迎,现将治疗方法及临床观察效果报道如下.

    作者:韩百欣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中药浸浴治疗霉菌性龟头炎26例

    霉菌性龟头炎是由白色念珠菌所引起的龟头炎性反应,为男性多发病,多见于性生活不洁及长期应用抗生素致抵抗力下降者.中医认为本病为湿热下注、瘀热生虫所致.笔者使用避孕套行中药浸浴治疗26例,获得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勇;种丽君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N-乙酰半胱氨酸不同途径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N-乙酰半胱氨酸(NAC)不同给药途径治疗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疗效.方法 选择符合入选标准的COPD患者86例,随机分为NAC静脉给药组(A组,44例)和口服给药组(B组,42例),比较2组治疗前后呼吸功能的变化.结果 静脉给药组及口服给药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一氧化碳弥散能力(DLCO)和大自主通气(MVV)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P<0.01),2组FEV1,FVC,DLCO,MVV疗效无明显差别(P>0.05).结论 NAC静脉给药及口服给药均疗效显著,2种给药途径疗效无统计学意义,口服给药不良反应明显减少.

    作者:范亚坤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唑来膦酸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疼痛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唑来膦酸对恶性肿瘤骨转移疼痛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对47例恶性肿瘤骨转移患者用唑来膦酸4mg加入生理盐水100ml静脉滴注,滴注时间30~40min,间隔4周重复给药1次,连续给药2次后评价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总有效率为80.8%(38/47),其中显效25.5%(12/47),有效55.3%(26/47);不良反应为头晕、乏力、发热及一过性骨痛等,发生率较低.结论 唑来膦酸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疼痛有良好疗效,不良反应较轻,患者易于耐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徐建芳;刘驯炎;杨宏凯;周岚 刊期: 2009年第02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