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广君;田云鹏
侵蚀性葡萄胎继发于葡萄胎之后,具有恶性肿瘤倾向,临床治疗以化疗为主.我科2004年1月-2007年12月采用氟尿嘧啶(5-Fu)联合更生霉素(KSM)治疗侵蚀性葡萄胎72例,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王世诺;王敏 刊期: 2009年第02期
软骨母细胞瘤又称成软骨细胞瘤,是临床较少见的原发良性骨肿瘤.本病虽属良性肿瘤,但有一定的局部复发率,其机制目前还不十分清楚,相当部分病例缺乏特征性影像学表现,与相似病变鉴别有一定难度.本研究回顾总结了7例软骨母细胞瘤的临床及影像学表现,目的在于提高对该病的认识.
作者:王少杰;吴兵 刊期: 2009年第02期
我院从2003年2月以来,运用彩超引导下穿刺抽液后注入无水酒精,非手术治疗肝囊肿、肾囊肿及妇科囊肿80例,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门诊与住院患者80例,男28例,女52例,年龄26~79岁.其中肾囊肿32例,肝囊肿16例,妇科囊肿32例.囊肿直径3.8~17cm(肝囊肿).妇科囊肿直径均>5.0cm.
作者:杨银广;周菊;黄祯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狂犬病在我国95%以上是因为被狗咬伤所致.狂犬病的潜伏期较长,一般咬伤头面部者40d左右,咬伤手指60d左右,咬伤足部187d左右,有的潜伏期可长达几年甚至十几年之久,狂犬病的病死率很高,就目前的医疗水平其病死率几乎是100%,所以狂犬病的防治尤为重要.
作者:钱焕娟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留置胃管是临床各科常用的基础护理操作技术之一,护士们都非常熟悉这项护理技术.其操作的核心是:当胃管通过咽部时(6~14cm处),患者可能有恶心,嘱患者做吞咽动作.
作者:梁雪春 刊期: 2009年第02期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脾脏功能认识的深化,多种多样的保脾治疗相继开展[1].超声诊断腹部实质性脏器损伤是一个有效地术前诊断方法之一[2].本研究就我院2003年1月-2007年10月收治的48例外伤性脾破裂患者的超声表现作回顾性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刘廷良;王春梅;罗华;杨帆;尹萍;李红琼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急性脑血管病后癫痫发作的脑电图的发生率、发作时间及发作类型的临床特点.方法 对经头部CT证实为脑血管病的住院患者行脑电图检查,并随访其癫痫发作的情况.结果 在298例脑血管病患者中,继发癫痫发作29例占9.7%,癫痫发作患者以全身性发作为主,脑电图可见急性期多为高波幅慢波,单侧或双侧出现,恢复期可渐出现α节律.结论 急性脑血管病是继发性癫痫的较常见原因.癫痫的发作与病变部位及病变时间长短有关.
作者:王英杰;刘勇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彩超下甲状腺腺瘤及结节性甲状腺肿的声像图特征,探讨甲状腺腺瘤与结节性甲状腺肿的彩超诊断及鉴别要点以提高超声诊断水平.方法 对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甲状腺结节98例超声声像图特征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两者甲状腺内均可见结节,其中腺瘤结节以单发为主占87.9%(58/66),结节性甲状腺肿的结节以多发为主占81.3%(26/32),结节边缘晕环及结节周围组织回声有明显差别.结论 结节性甲状腺肿易误诊为甲状腺腺瘤,根据2者的病理基础不同,构成了超声图像的特征,有助2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作者:刘华俭;杨银广;黄祯 刊期: 2009年第02期
黄芪注射液为中药黄芪提取物的灭菌水溶液,黄色或淡棕黄色澄明体,每1ml相当于黄芪2g.具有增强心肌收缩力,扩张血管、抗病毒、增加免疫功能等特点.
作者:谭中元 刊期: 2009年第02期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人口老龄化的问题及环境污染的问题日益加重,临床上临终患者日益增多,给社会及家庭带来很大的痛苦及负担.临终护理是指对那些在医学上已经判明无法治疗,将在3~6个月内死亡的患者的护理.
作者:牛欢欢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C反应蛋白在心力衰竭合并感染患者测定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对96例心力衰竭合并感染患者C反应蛋白水平进行分析,并与同期无感染的心力衰竭患者92例进行比较.结果 C反应蛋白在心力衰竭合并感染组患者中含量明显升高,与无感染心力衰竭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心力衰竭组为(81.4±56.3)mg/L,心力衰竭无感染组为(10.2±5.4)mg/L(P<0.01),心力衰竭合并感染患者,随着病情的缓解和炎性反应的消失,C反应蛋白降至(11.5±5.4)mg/L,已接近正常人水平,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力衰竭合并感染患者C反应蛋白测定可以作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的参考,同时连续监测也能判断抗生素的疗效,有利于病情的观察及调整抗生素的剂量与种类,应作为心力衰竭患者的一项常规检查项目.
作者:赵彦杰 刊期: 2009年第02期
天疱疮是一种以表皮内棘细胞松懈为特点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血清中存有抗棘细胞间物质抗体,这类患者在临床治疗和护理中比较棘手.由于广泛水疱、糜烂,皮肤损害严重,渗出液多.因此,及早控制皮肤损害,尽早使糜烂面得到愈合是降低病死率、提高治愈率的关键.我院2005年2月-2007年10月收治5例重度天疱疮患者,经过紫草油创面治疗和护理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丽丽;高素珍;李丽;郑冬冬;练练;马苗苗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高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溶栓治疗的效果、安全性及预后.方法 尿激酶100~150万单位加入生理盐水100ml 30min静滴完毕,同时配合低分子及口服小剂量阿司匹林,在治疗过程中对其疗效,安全性,预后进行观察.结果 溶栓2h后,19例患者梗死相关血管再通,再通率63.3%,4周后观察,预后良好21例(70.0%),死亡5例(16.7%).结论 高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不是溶栓的禁忌,尽早溶栓治疗可减低患者的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严重心律失常等并发症的发病率,从而减少病死率.
作者:李宏岩;付丽丽 刊期: 2009年第02期
血氧饱和度监测仪是应用两种不同波长的光测定动脉血中还原及氧合血蛋白的浓度,经微电脑处理后显示脉搏和血氧饱和度的值,是20世纪80年代后期发展起来的一种非常有效的无创性连续经皮测定血氧饱和度(SpO2)的监测手段.在临床麻醉和ICU中已得到广泛应用.
作者:姜晓霞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罗哌卡因加小剂量氯胺酮用于骨科下肢手术术后硬膜外镇痛效果及并发症.方法 选择80例ASA I~II级择期骨科下肢手术患者.随机分为A、B、C、D 4组,每组20例,在硬膜外末次给予0.25%罗哌卡因10ml 30min后开始术后止痛.A组,持续给予0.2%的罗哌卡因;B组,持续给予0.3%的罗哌卡因;C组,持续给予0.2%罗哌卡因加接泵前给予硬膜外注入氯胺酮0.4mg/kg;D组,持续给予0.2%罗哌卡因加接泵前给予硬膜外注入吗啡2mg.4组均应用福尼亚恒流镇痛泵(固定速率为5ml/h).观察术后12h、24h、36h不同时段疼痛评分;下肢运动阻滞程度;嗜睡、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呼吸抑制、焦虑、烦躁不安、神经质一系列精神症状等并发症情况.结果 A组的镇痛VAS评分明显高,与其他3组之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他3组之间比较无差异(P>0.05).B组的运动阻滞程度分级高于其他3组(P<0.05),其他3组间无差异(P>0.05).D组发生恶心呕吐3例(15.0%),皮肤瘙痒4例(20.0%),嗜睡2例(10.0%),其他3组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小剂量氯胺酮加0.2%罗哌卡因行术后镇痛,既可减少罗哌卡因的剂量,又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镇痛效果满意,运动阻滞轻,并发症少.
作者:刘振明;丁蒙;吴彦奇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参松养心胶囊辅治脑心综合征心律失常的疗效.方法 脑心综合征心律失常患者100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53例,传统西医药治疗,治疗组47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参松养心胶囊,疗程均2周.结果 治疗组临床疗效、心电图变化均好于对照组,不良反应低于对照组.结论 参松养心胶囊辅治脑心综合征心律失常优于单纯西医药治疗.
作者:王广君;田云鹏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单螺旋CT(SSCT)检测冠状动脉钙化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51例临床高度怀疑或已经确诊的冠心病患者行SSCT检查及冠状动脉造影.SSCT采用层厚3mm、Pitch=1容积扫描.结果 51例中冠心病35例,非冠心病患者16例.冠心病组冠状动脉积分(169.55±227.5)分,明显高于非冠心病组(3.88±11.24)分(P<0.01).SSCT以有无冠状动脉钙化判断冠心病,在<50岁组(低龄组)灵敏性为53%,特异性为93%;在≥50岁组(高龄组)灵敏性为95%,特异性为95%.结论 SSCT检测冠状动脉钙化对诊断冠心病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夏亚龙 刊期: 2009年第02期
患者,男,55岁.主因咽痛、发热、咳嗽3d就诊.查体:一般情况可,体温38.2℃,咽部充血,双侧扁桃体Ⅱ°肿大,表面有黄色点状渗出物,左侧颌下淋巴结可触及肿大、压痛.
作者:贺雷 刊期: 2009年第02期
天疱疮是一种以表皮内棘细胞松懈为特点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血清中存有抗棘细胞间物质抗体,这类患者在临床治疗和护理中比较棘手.由于广泛水疱、糜烂,皮肤损害重渗出多.因此,及早控制皮肤损害,尽早使糜烂面得到愈合是降低病死率、提高治愈率的关键.我院2007年8月收治1例重度天疱疮患者,创面经用人鲜羊膜(以下简称羊膜)治疗,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魏玉娟;高宏飞;高宏杰;葛素伟;高素娟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前,内镜应用广泛、种类繁多.在妇科主要是宫腔镜、腹腔镜、阴道镜.在消化科是胃镜,在泌尿外科还有膀胱镜等等.内镜的制造之精密越来越高,但对消毒灭菌要求也愈来愈高.现代内窥镜的很多种部件不耐高温而且怕腐蚀,所以,大多内窥镜都用戊二醛进行消毒或灭菌.戊二醛属高效消毒剂,具有广谱、高效、低毒、对金属腐蚀性小、受有机物影响小、稳定性好等特点,适用于医疗器械和耐湿忌热的精密仪器的消毒与灭菌.其灭菌浓度为2%,是内窥镜消毒的首选药品.戊二醛是一种强腐蚀剂,对人体危害很大,在使用中应该特别注意.
作者:李延坤 刊期: 2009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