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欢欢
目的 探讨肺内肿块(结节)病灶在CT导引下经皮穿刺活检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应用美国Bard公司产复用型自动活检枪对143例肺内肿块(结节)病灶患者行CT导引下经皮病灶穿刺活检,并行病理学诊断.结果 143例肺内肿块(结节)病灶一次性穿刺成功率96.5%,病理诊断准确率100.0%.并发气胸5例,咯血8例.结论 CT导引下经皮肺内肿块(结节)病灶穿刺活检有较高的临床诊断价值,且具有安全性高、操作简便、并发症少的特点,值得推广.
作者:蒋兴红;黄学全;蔡吉勇;彭正伟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经济特区由于人口流动频繁和人群的文化层次不同,性传播疾病发生率较内地为高[1],尖锐湿疣在本区较为常见,现将我科2007年9月-2008年5月收治的26例阴道尖锐湿疣以黄药子凝胶治疗的疗效与护理情况,报道如下.
作者:黄伟花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留置胃管是临床各科常用的基础护理操作技术之一,护士们都非常熟悉这项护理技术.其操作的核心是:当胃管通过咽部时(6~14cm处),患者可能有恶心,嘱患者做吞咽动作.
作者:梁雪春 刊期: 2009年第02期
近年来随着颏部美容手术、正颌外科和牙种植术的广泛开展,为了避免术中损伤下牙槽神经血管束、颏神经血管束,造成术中出血、骨板侧穿及术后下唇颏部麻木、感觉丧失等并发症的发生,颏孔周围的解剖结构逐渐引起了人们的重视,其相应的测量研究也越来越多.本文就颏孔区解剖结构的研究进展作简要综述.
作者:闫艳芬;孟秀英 刊期: 2009年第02期
肺炎为老年人常见的疾病之一,随着年龄老化,机体的免疫系统及呼吸道防御能力日渐衰退;老年人基础疾病增多,再有病原体变迁、抗生素耐药率上升等多种因素,因而发生肺部感染的机会明显增高.
作者:罗瑾;王娅;杨丽娅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N-乙酰半胱氨酸(NAC)不同给药途径治疗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疗效.方法 选择符合入选标准的COPD患者86例,随机分为NAC静脉给药组(A组,44例)和口服给药组(B组,42例),比较2组治疗前后呼吸功能的变化.结果 静脉给药组及口服给药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一氧化碳弥散能力(DLCO)和大自主通气(MVV)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P<0.01),2组FEV1,FVC,DLCO,MVV疗效无明显差别(P>0.05).结论 NAC静脉给药及口服给药均疗效显著,2种给药途径疗效无统计学意义,口服给药不良反应明显减少.
作者:范亚坤 刊期: 2009年第02期
股骨粗隆间骨折包括股骨颈基底部至小粗隆之间的骨折,其中以粗隆间骨折常见.老年人多发,男女差别不大.随着人口的老龄化,该病发生率越来越高,同时,老年人都合并有不同程度的内科疾病,治疗的复杂性增加,并发症较多,我院自1997年1月-2007年1月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取得良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金亮 刊期: 2009年第02期
心力衰竭是指在静脉回流正常的情况下,由于心排血量绝对或相对不足,不能满足机体代谢需求,而产生的一种临床病理综合征,也可以说是由于心室功能失常及病理重构而导致的渐进性综合征.
作者:邵迎春;刘绍武 刊期: 2009年第02期
整体护理是护理人员专业知识、技术水平和关爱之心相结合的体现.多年实践证明,整体护理的开展,深受广大患者的好评,不仅符合医疗护理需求不断增长的客观形势,同时更代表了护理科学的改革发展趋势.如何提高整体护理的质量,已经引起护理界的广泛关注.笔者认为,要改革护理基本行为,善于运用科学护理技术与患者沟通,给予患者更多的人文关怀,把护理真正落实在患者身上,使患者受益,是提高护理工作满意度的重要措施.
作者:段红梅 刊期: 2009年第02期
分娩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取决于胎儿、产道、产力和精神心理因素,互相影响和制约.经阴道分娩符合母儿生理,应尽量创造条件经阴道分娩.剖宫产的根本目的是解决难产和某些高危妊娠、挽救围生儿和孕产妇的生命.笔者遵循此原则开展了阴道分娩镇痛研究,使产妇得到了充分的试产,严格掌握剖宫产的指征,科学选择分娩方式,使剖宫产率<11%.
作者:樊素平;聂菊英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院前创伤失血性休克的容量复苏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5·12'地震期间我院680例未控制出血的休克患者的容量复苏方法,比较常规液体复苏组(320例)和限制性液体复苏组(360例)以及7.5%高渗氯化钠组(180例)的治愈率、多脏器功能衰竭(MODS)、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发生率及病死率.结果 常规液体复苏组治愈率为62.5%(200/320),病死率37.5%(120/320),ARDS发生率为20.9%(67/320),MODS发生率30.9%(99/320);限制性液体复苏组治愈率为82.8%(298/360),病死率17.2%(62/360),ARDS发生率为8.9%(32/360),MODS发生率为17.5%(63/36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限制性液体复苏组中7.5%高渗氯化钠组治愈率为86.6%(156/180),病死率13.4%(24/180),ARDS发生率为3.3%(6/180),MODS发生率为9.4%(17/180).结论 限制性液体复苏治疗,特别是7.5%高渗氯化钠更能减少未控制出血性休克患者MODS和ARDS的发生率,提高其治愈率.
作者:肖旭 刊期: 2009年第02期
肺炎至今仍是导致儿童死亡的常见四大疾病之一.它以冬春季节发病率高.其发病机理是由于病原体侵入肺部后,引起支气管黏膜水肿,管腔狭窄、肺泡壁充血、水肿、肺泡腔内充满炎性渗出物,从而影响肺通气和肺换气.
作者:魏伟玲;吴玉琴;吴银燕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秋冬季节是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的多发季节.这是由于天气变冷了,由气候变化引起的冷刺激,会使人体的交感神经兴奋,毛细血管收缩,血流变得缓慢,这些问题都易导致特别是老年人心绞痛、心肌梗死等心血管疾病的发生.而硝酸甘油作为目前临床应用广泛、有效的短效抗心绞痛药物,它可缓解各类心绞痛.虽然该药已应用多年,但是作为患者随时救命药品,目前还有不少患者在使用时对它缺乏正确的认识,现将应用硝酸甘油的注意事项介绍如下.
作者:刘继红 刊期: 2009年第02期
我院2006年共收治重症烧伤患者91例,男80例,女11例.其中有5例男性患者出现乳腺增生症,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5%.患者烧伤后应用头孢匹胺钠抗感染,奥美拉唑防止上消化道出血.男性乳腺增生症的原因与头孢匹胺钠和奥美拉唑同时应用有关.
作者:刘丽华 刊期: 2009年第02期
血细胞计数仪计数红细胞错误的情况经常发生.我科门诊使用的F-820血细胞仪也有此现象,按其不同原因分为3类:冷凝集型,半堵孔型和溶血型.
作者:高凌文;李宾;申宝春 刊期: 2009年第02期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脾脏功能认识的深化,多种多样的保脾治疗相继开展[1].超声诊断腹部实质性脏器损伤是一个有效地术前诊断方法之一[2].本研究就我院2003年1月-2007年10月收治的48例外伤性脾破裂患者的超声表现作回顾性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刘廷良;王春梅;罗华;杨帆;尹萍;李红琼 刊期: 2009年第02期
浆细胞性乳腺炎(plasma cell mastitis)又称粉刺性乳痈、乳腺导管扩张症,好发于非哺乳期、非妊娠期女性,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常以肿块为首发症状,术后复发率和误诊率较高.多层螺旋CT(multislice spiral CT,MSCT)具有较高的组织分辨率及强大的图像后处理功能,对全身各种疾病的诊断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国内外有关浆细胞性乳腺炎的多层螺旋CT研究尚未见报道,本文通过对46例浆细胞性乳腺炎MSCT表现进行评价,探讨MSCT在浆细胞性乳腺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张晓东 刊期: 2009年第02期
医院的门诊是患者与医务人员接触的第一窗口,护理人员服务意识的提高是患者满意度提高的先决条件.门诊,作为医院的一个重要组成部门,是医院面向社会提供医疗、护理服务的窗口,服务对象也比较特殊.其服务质量如何,不仅在某种程度上体现和反映了医院的综合服务水平,而且也将给患者以直观和深刻的印象.因此,门诊护理人员要注重服务理念的转变、强化服务意识.必须在各方面得到提高、锻炼,进一步提高门诊的护理工作理念,这对提高医院的信誉和社会认知度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范丽华;于淑英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高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溶栓治疗的效果、安全性及预后.方法 尿激酶100~150万单位加入生理盐水100ml 30min静滴完毕,同时配合低分子及口服小剂量阿司匹林,在治疗过程中对其疗效,安全性,预后进行观察.结果 溶栓2h后,19例患者梗死相关血管再通,再通率63.3%,4周后观察,预后良好21例(70.0%),死亡5例(16.7%).结论 高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不是溶栓的禁忌,尽早溶栓治疗可减低患者的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严重心律失常等并发症的发病率,从而减少病死率.
作者:李宏岩;付丽丽 刊期: 2009年第02期
脑出血是指源于脑实质内血管的非创伤性自发性出血.出血部位以基底节区多,后果严重.我院2006年1月-2008年1月采用小骨窗手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23例,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建忠 刊期: 2009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