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支气管哮喘儿童的心理特征及护理

窦红芹

关键词:支气管哮喘, 心理, 护理, 儿童
摘要: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儿童常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严重影响着儿童的身体、生理及心理发育.近十多年来,在美国、英国、新西兰及澳大利亚等国家,哮喘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均有所增加;据1990年对我国27个省、市、自治区进行的90万0~14岁的儿童哮喘患病情况调查证实,我国儿童哮喘的发病率0.5%~2.5%,哮喘发病率的上升已引起国际上的广泛关注.近年来,我院在临床实践中,根据哮喘患儿的心理特征的特殊性,应用心理护理方法,克服患儿的心理障碍,减轻和消除患儿对疾病的恐惧,使患儿配合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非洛地平缓释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106例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非洛地平缓释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06例,给予波依定5~10mg,每天1次,服4周后监测血压.结果 治疗后血压显著降低(P<0.01).结论 波依定对原发性高血压有明显降压作用,同时防止靶器官的损害.

    作者:李春善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三七敷脐治疗秋季腹泻患儿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三七敷脐治疗秋季腹泻的疗效.方法 223例诊断明确的秋季腹泻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113例,对照组110例.对照组给予补液、利巴韦林静脉滴注及对症治疗等一般常规治疗,治疗组在一般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三七敷脐治疗.结果 5d以内,治疗组显效明显高于对照组,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d以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大便次数及性状正常时间较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三七敷脐治疗秋季腹泻,操作安全简便,患儿易于接受,未见不良反应.

    作者:刘晓青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红花注射液治疗稳定型心绞痛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红花注射液治疗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78例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6例,给予基础治疗,包括阿司匹林、硝酸酯类药物、调脂药;治疗组42例,在基础治疗上加用红花注射液20ml,静脉滴注,每天1次.于治疗前及治疗后第2周观察心绞痛发作次数及硝酸甘油用量.结果 2组患者治疗后较治疗前心绞痛发作次数与硝酸甘油用量均显著减少(P<0.05).治疗组患者每周心绞痛发作次数和硝酸甘油用量较对照组明显减少,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红花注射液可作为稳定型心绞痛抗心肌缺血的首选配伍用药.

    作者:马艳玲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医院药师心理状况分析及建议

    临床医务人员是职业压力大的群体,医院药师的心理健康状况较一般人群差.在紧张繁忙的工作中承受心理压力,有着各种各样的心理状况,然而这个群体的心理健康状况又很少有人关注.使得积极性不能更好地发挥出来.

    作者:刘莉;丁红丽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肺癌误诊为肺结核18例分析

    影响肺癌早期诊断的因素多由于误诊,文献报道肺癌误诊为肺结核者多[1],尤其是肺癌呈浸润性生长时更易误诊.本文回顾性分析我院2001~2005年误诊病例18例,以提高认识,降低误诊率.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华英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老年肺结核58例临床特点分析

    目的 通过探讨老年人肺结核的临床特点,为诊断和治疗老年肺结核提供参考.方法 对我科诊断明确的58例老年肺结核患者,从临床症状、体征、并发症、实验室检查、X线胸片、胸部CT检查、临床诊断分型、治疗等方面进行观察、分析.结果 老年肺结核患者临床表现,以肺部体征和全身症状为主,并发症多,以肺部疾患、心脑血管病和糖尿病、肺外结核为主.实验室检查阳性率较低,肺部X线病灶肺部广泛,类型多样不易鉴别,误诊率高,以浸润为主,对治疗效果较差.结论 结合临床实际,提高对老年肺结核患者临床特点的认识,应用各种诊断方法,提高诊断准确性,治疗要根据老年人生理特点及药物代谢动力学变化,全面考虑,合理用药,综合治疗.

    作者:陈绍贤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胎盘早剥56例诊治体会

    目的 探讨胎盘早剥的病因和母婴结局.方法 总结5年间56例胎盘早剥,对其诱发因素、母婴预后作回顾性分析讨论.结果 胎膜早破、外伤、妊娠合并高血压是三大病因,其中重型胎盘早剥致母婴预后差.结论 对胎盘早剥的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避免胎膜早破和外伤,积极治疗妊高征是避免胎盘早剥、改善母婴结局的有效措施.

    作者:孟以秀;熊林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细辛脑联合呋塞米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细辛脑联合呋塞米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16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8例)和对照组(58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细辛脑、呋塞米联合雾化吸入治疗,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比较喘憋缓解、哮(喘)鸣音及肺部湿啰音消失和痊愈时间.结果 治疗组患者喘憋缓解、哮(喘)鸣音及肺部湿啰音消失和痊愈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细辛脑联合呋塞米雾化可以缩短病程,缩短肺部体征和临床表现消失时间.

    作者:石志坚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CT、MRI对病毒性脑炎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病毒性脑炎CT及MRI的影像学特征及其诊断价值.方法 分析我院35例病毒性脑炎的临床资料,统计CT、MRI阳性率并对其进行比较.结果 35例患者均行CT检查,其中20例增强扫描,发现异常9例,阳性率为25.7%;MRI检查18例,显示病灶16例,阳性率88.9%.阳性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MRI检查是病毒性脑炎重要的诊断依据,诊断价值明显优于CT.

    作者:归俊;归去荣;芦苇;黄载文;杨开杰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MP预测系统在妊高征预测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MP预测系统在妊高征的预测和预防中的价值.方法 应用MP预测系统检测仪对245例孕妇进行监测,对高阻低排型的孕妇随机分为干预组和未干预组,分别与正常阻力型孕妇组进行妊高征发生检出率的比较.结果 245例孕妇进行320次检测.134例为高阻低排型,药物干预组38例、未干预组96例,正常图形组111例.高阻低排组妊高征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组, 即干预组、未干预组中妊高征发生检出率均明显高于正常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与未干预组妊高征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MP预测系统灵敏度71%,特异度50%,阴性预测值为86%,阳性预测值28%.结论 MP预测系统检测仪对妊高征进行预测,方法简单,无创.在预测不发生妊高征方面有一定指导意义.

    作者:张靖霄;李素果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脑积水脑室-腹腔分流术后腹腔端堵塞9例分析

    脑室-腹腔分流术应用于脑积水的治疗已近100年,但受多种因素影响,仍有多种并发症发生,分流管堵塞是脑室-腹腔分流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其发生率为14%~58%,可发生于分流术后任何时间,因堵管再手术者占总再手术者的82%.回顾我院2000~2008年行脑室-腹腔分流术82例,发生分流管堵塞22例,其中腹腔端堵塞9例,经再次手术重新肝膈间隙放置并三针固定法治疗后效果满意,均未复发.

    作者:王国华;宋婷;徐凯;魏连波;王峰;刘永杰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 研究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121 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血压、血糖、血脂及纤维蛋白原指标,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合并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和高纤维蛋白原显著高于稳定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2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和高纤维蛋白原血症是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

    作者:冷崇健;陈光伟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细菌内毒素的耐受机制

    自从Pfeiffer从革兰阴性菌(GNB)中发现了具有生物学活性的对热稳定的内毒素,人们对内毒素的化学本质、生物学活性方面的认识不断深入,随着抗生素的广泛应用GNB的感染发生率及其特征均较以往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近年的研究发现,内毒素或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 ,LPS)一方面可视为GNB 的致病因子,在GNB感染的发病机制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GNB 对机体亦可表现出显著的有益的作用[1].细菌内毒素是革兰阴性菌细胞膜上的一种糖脂成分,内毒素耐受是指以小剂量内毒素或其同系物预处理实验动物后,短期内再给予致死剂量内毒素时,内毒素导致的一系列诸如发热、体重下降、休克乃至死亡等病理生理现象减轻甚至消失,细胞因子、细胞表面抗原、转录因子、细胞周期和凋亡相关蛋白、细胞信号转导分子等发生改变的客观现象[2].目前认为内毒素耐受是生物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形成的一种保守的保护性调节机制,是一种适应性应答,避免了机体对内毒素刺激的持续过度反应,是机体防御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就其耐受产生的结构及其机制进行综述如下.

    作者:韦湘洲;欧定宏;杨红梅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穿琥宁与左氧氟沙星存在配伍禁忌

    目的 探讨穿琥宁与左氧氟沙星在输液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问题.方法 用生理盐水注射液250ml加穿琥宁粉针剂400mg静脉滴注,每天1次.左氧氟沙星100ml每天2次静脉滴注,当静脉输注左氧氟沙星后接输穿琥宁液体会出现白色混浊现象.结果 穿琥宁与左氧氟沙星存在着配伍禁忌.讨论 2种药品需联合应用治疗时,需将原输液管冲洗干净,中间换输其他液体,避免2种药品直接接触而产生沉淀.此为从实践中得出的一种好办法.

    作者:夏秀梅;白银花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糖尿病合并骨折45例围术期的护理体会

    我科自2004年1月-2006年12月共收治糖尿病骨折患者45例,通过医护人员精心治疗护理,术后恢复良好.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吕迎春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麝香草酚滴耳液的含量

    目的 测定麝香草酚滴耳液的含量.方法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在292nm处测定麝香草酚含量.结果 在5~40μg/ml范围内,吸收度与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 99.88%,RSD为0.51%(n=5).结论 紫外分光光度测定麝香草酚滴耳液含量快速简便,结果准确,可作为该制剂的质量控制方法.

    作者:胡婷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散偏汤治疗难治性偏头痛20例

    偏头痛是颅内外血管舒缩功能异常性疾病,临床表现为阵发性发作的偏侧搏动性头痛,时作恶心、呕吐,临床表现严重,反复发作.导致偏头痛的病因较为复杂,可能与脑血管痉挛引起的脑缺血有关,目前常规西药治疗效果不理想,而且不良反应较大,我院自2003年1月-2006年1月应用散偏汤治疗20例难治性偏头痛患者,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谭中元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喘可治注射液联合布地奈德治疗支气管哮喘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喘可治注射液联合布地奈德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2006年11月-2008年11月确诊为支气管哮喘患者104例,随机分为2组,各52例.治疗组52例,常规吸入布地奈德的基础上,加用喘可治注射液;对照组52例,仅给予布地奈德吸入治疗.2组在治疗过程中如合并呼吸道细菌感染,加用抗生素.有哮喘急性发作,可加用β2受体激动剂.观察2组治疗前后夜间憋醒天数、哮喘急性发作的天数、β2受体激动剂应用天数及肺功能情况.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9.2%.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喘可治注射液联合布地奈德治疗效果较常规疗效好,可作为糖皮质激素的补充治疗.

    作者:吴胜积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麻疹的疫情原因分析与预防措施

    麻疹是人体感染麻疹病毒后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患者的主要表现为发热、咳嗽、流涕、眼结膜充血及皮肤上出现斑丘疹等,部分患者可伴有腹泻和肺炎.20世纪60年代,随着麻疹疫苗的研制成功及在人群中的广泛接种,麻疹的发病率逐渐下降,到20世纪后期降至低.然而,近几年来麻疹疫情却呈现反弹趋势.

    作者:单景霞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乳癌局部复发再手术6例报告

    乳癌术后局部复发是常见的并发症,其中多采用放疗和化疗为主的治疗方法.在临床上常见局部复发灶,经过放射治疗后时间不长肿块再次复发.而化疗局部肿块多不能完全消失,而对全身机体影响较大,常使患者丧失治疗的信心.为进一步探讨乳癌术后局部复发的合理治疗,我院外科对局部复发乳癌采用再手术治疗,疗效较好.现报道如下.

    作者:宋岗 刊期: 2009年第05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