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抗利尿激素分泌失调综合征1例

赵红恩

关键词:抗利尿激素分泌失调综合征, 诊断
摘要:患者,女,67岁.因头痛、呕吐1d,意识模糊3h入院.1d前无明显诱因突然出现持续性头痛,以颈枕部为著,呕吐胃内容物,为非喷射状,量约300ml.四肢活动自如,血压正常,无发热、抽搐、腹泻等.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泌尿外科老年患者围手术期的安全管理路径

    泌尿外科老年患者偏多,而接受手术治疗后并发症和病死率也明显高于一般手术患者.据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外科在2005年1月-2006年10月对2 884例>60岁老年手术患者进行调查,结果显示:(1)术前健康状况:合并1种疾病为68.7%,合并2种疾病为41.1%,合并3种疾病为33.3%,多合并6种疾病;(2)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0.6%;(3)术后病死率为2.9%[1].

    作者:邹永梅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喉罩通气全麻在腹式子宫全切除术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 探讨喉罩通气全麻应用于腹式子宫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ASAⅠ~Ⅱ级择期拟在全麻下实施腹式子宫全切除术的女性患者60例,随机分为2组即气管插管(TT)组和喉罩(LMA)组,各30例.2组在基础麻醉基础上,分别采用气管插管和喉罩呼吸全麻,实施腹式子宫切除术.记录2组置罩前、置罩后即刻、拔罩后即刻,以及插管前、插管后即刻、拔管后即刻的HR、MAP、SpO2、PETCO2的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 LMA组置罩后即刻、拔罩后即刻的MAP、HR值均低于TT组置管后即刻、拔后管后即刻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毕LMA组安静拔除喉罩例数明显高于TT组(P<0.01),术后不良反应LMA组例数低于TT组(P<0.05).结论 气管插管与喉罩通气全麻均能应用于腹式子宫切除术,但喉罩通气全麻术毕患者安静拔罩效率高,术后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蒯卫华;孟炜;崇秀梅;陈金龙;朱益民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血液净化的护理

    百草枯又称克芜踪,属吡啶类化合物[1],是一种应用广泛的除草剂,对人畜有很强的毒性.致死量10~15ml,口服量超过50ml者多于数小时即死亡[2].各地报道百草枯中毒后病死率为25%~76%.

    作者:庞楠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蜂蜜防治便秘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蜂蜜对功能性便秘和心肌梗死、脑卒中患者便秘的防治作用.方法 将120例便秘患者分为3组,第一组功能性便秘60例,第二组心肌梗死20例,第三组脑卒中40例,每组随机分为试验亚组和对照亚组.对照亚组给予常规的内科护理及饮食指导,试验亚组在常规基础上每天晨空腹给予蜂蜜一汤匙20~25g,用凉开水或温水100~200ml送服或放入杯中饮用,连服14d,记录患者每天的排便情况,便秘的诊断依据罗马Ⅱ标准.结果 对照亚组便秘的发生率分别为70%、52%、46%;试验亚组便秘的发生率分别为13.3%、20%、20%,2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蜂蜜对功能性便秘和心肌梗死、脑卒中患者的便秘有良好的防治作用,能有效的防治并发症的发生,且食用方便、安全、无不良反应,可以长期使用.

    作者:聂桂红;宋书桐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冠心病患者PTCA术后血浆内皮素变化的观察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后血浆内皮素改变及其意义.方法 对经PTCA术的16例冠心病(CHD)患者进行血浆内皮素(ET)水平、平均血压和心率的观察.结果 PTCA术后股动脉血浆ET水平无明显改变(P>0.05),冠状窦血浆ET浓度明显升高(P<0.05),而平均血压和心率在PTCA前后均无明显改变.结论 血浆ET水平升高可能与PTCA时缺血缺氧有关,并且可能是PTCA后冠状动脉收缩的原因之一.

    作者:王彦新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中药饮片霉变的原因及对策

    中药饮片在贮藏过程中如果保管不妥,极易引发霉变.患者一旦服用了霉变的药品,极可能引起肝、肾、神经系统及造血组织等方面的损害,严重者可致癌、致畸、致突变,造成新的药源性疾病,极大危害患者的生命安全;同时中药材的霉变还会造成经济上的巨大损失.

    作者:傅喆暾;张鸣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抗利尿激素分泌失调综合征1例

    患者,女,67岁.因头痛、呕吐1d,意识模糊3h入院.1d前无明显诱因突然出现持续性头痛,以颈枕部为著,呕吐胃内容物,为非喷射状,量约300ml.四肢活动自如,血压正常,无发热、抽搐、腹泻等.

    作者:赵红恩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石膏及其混淆品硬石膏、方解石和紫石英的理化鉴别

    石膏为<中国药典>2005年版收载品种[1],具有清热泻火,除烦止渴的功效,用于外感热证、高热烦渴、肺热咳喘、胃火亢盛、头痛、牙痛等.笔者用化学反应、IR光谱及光学观察等方法对石膏及硬石膏、方解石和紫石英进行了初步研究,为这类药材的理化鉴别提供了参考依据.现报道如下.

    作者:章延涛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HIV的包膜构成与其感染对应性

    HIV病毒呈球形,直径90~130nm,属D型RNA逆转录慢病毒亚科.外层包膜六边形各角上共伸出70~80个棘突样蛋白突起结节.病毒包膜由宿主细胞膜与其上的顶状突起GP120、GP41和MHCⅡ类蛋白组成,内含多种宿主蛋白,尤其是MHCⅡ类蛋白,GP120、GP41对其整个增殖周期及感染致病性起主要作用.

    作者:雷铁;陈香菊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脑超声影像技术在地震灾害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 CT机在地震灾害中受损的情况下,观察超声波在术前定位、术中探查颅内多发血肿及术后对危重患者床旁监测的应用价值. 方法应用超声显像仪对180例颅脑损伤患者行术前A超筛查,对疑有颅内多发血肿、急性脑膨出实时术中B超多角度多层面扫查.术后经骨缺损区进行水平、矢状、冠状滑行扫查. 结果术中扫查24例,不同部位的颅内血肿16例;血肿清除后,减压不充分,同侧脑内血肿4例,脑挫裂伤、脑水肿4例,术后B超复查,出现迟发性血肿5例,B超发现与手术发现基本一致. 结论术中B超扫查对多发性颅内血肿的准确定位,对术中急性脑膨出明确原因有重要意义,术后经骨缺损对迟发性血肿也能准确诊断,在大型灾害后72h,CT机未维修好的情况下,超声波在术前、术中、术后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作者:冯爱平;李萍;唐运涛;刘伦波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恶性胸腔积液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40例恶性胸腔积液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给予单纯胸腔套管插管法闭式引流及胸腔内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葶苈大枣泻肺汤合五苓散加减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高于对照组的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疗效好,可有效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延长患者生存时间.

    作者:范美玲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深静脉置管术后预防并发症护理对策

    深静脉置管广泛应用于临床,以解决长期化疗、营养支持治疗的患者需要.笔者通过多年临床实践,总结出预防深静脉置管并发症的有效的护理方法,收到满意效果,保证了导管的正常使用,临床应用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邓慧梅;郭宇红;黄妙艳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动脉瘤样骨囊肿伴纤维结构不良1例

    患者,男,12岁,因摔倒后左大腿疼痛20+d入院.查体:左大腿轻度肿胀,压痛阳性,全未见异常.化验室检查:WBC 8.6×109/L.左股骨上段可见长约11cm椭圆形骨质破坏,呈中心性膨胀,毛玻璃样改变,皮质变薄,髓腔变大,无骨膜反应,软组织无肿胀.

    作者:闫标;聂青昆;吴艳萍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护理文书缺陷与对策

    护理文书是具有法律意义的原始文件依据,特别是涉及到医疗纠纷案件时,它是支持医院、医师、护士公正的评价事实的关键的证据.2008年2月-2009年2月,随机抽取正在住院病历100份,按照<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以诊疗护理规范、常规作为检查的标准,分析、护理文书中存在的缺陷原因,提出护理干预对策.

    作者:郭宇红;何明英;邓慧梅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肿瘤患者的心理护理

    恶性肿瘤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与生命的常见病、多发病,是一种全身慢性消耗性疾病.患者在较长的时间里承受身体上的痛苦和精神上的摧残,常表现出悲观、绝望,试图轻生,这种状态严重影响其神经、内分泌系统功能的正常调节,使机体防御功能下降,直接影响疾病的预后转归.

    作者:赵智霞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经皮肾镜碎石术425例麻醉体会

    经皮肾镜碎石术的开展,改变了传统开放手术外科治疗方式,具有切口小、患者痛苦少、治疗彻底等优点.我院2006年8月-2009年1月实施经皮肾镜碎石术(PCNL)425例,现就其麻醉处理总结如下.

    作者:赵兵;刘文东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地高辛药物浓度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 对我院3年来地高辛血药浓度检测进行分析, 通过药物浓度检测, 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方法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血清地高辛药物浓度,0.5~2.0ng/ml为有效治疗浓度范围. 结果检测146例,80.8%血清地高辛药物浓度在(0.5~2.0ng/ml)有效治疗浓度范围,8.3%(>2.0ng/ml)达中毒血药浓度,10.9%(<0.5ng/ml)低于低有效浓度.结论 血清地高辛药物浓度检测对于地高辛的安全使用甚为重要,检测血药浓度可为临床安全、有效、合理用药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王建宇;邹前芽;张斓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颅脑损伤患者术中急性脑膨出的诊治分析

    目的 探讨颅脑损伤患者术中急性脑膨出的病因、诊断及治疗. 方法对127例术中发生急性脑膨出的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急性脑膨出的原因为单纯脑肿胀者74例,为对侧迟发性血肿者51例,而为同侧迟发性血肿者2例.共死亡68例(53.5%),其中47例因脑疝导致中枢衰竭死亡. 结论通过钻孔探查和(或)CT检查,及时发现颅脑损伤患者术中急性脑膨出的原因,并尽早正确处理极其重要,是抢救此类患者成功的关键.

    作者:吴建波;杨清;周明森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SLE患者血清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MBL)水平检测及其分析

    目的 检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血清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MBL)水平并探讨其临床意义. 方法 48例SLE患者作为观察组,36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其血清MBL水平、活动期与非活动期SLE患者血清MBL水平,按常规方法检测血清补体、抗ds-DNA抗体、抗ENA抗体谱及免疫球蛋白IgG、IgM、IgA 等. 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血清MBL水平下降(P<0.05);且活动期SLE患者血清MBL水平显著低于非活动期水平;出现抗ds-DNA抗体(+)、抗Sm抗体(+)、低补体C3血症、高IgG血症患者的MBL水平均分别显著低于无上述表现者. 结论 SLE患者血清MBL水平明显下降,且其血清水平与抗ds-DNA、抗Sm抗体、补体C3、免疫球蛋白具有相关性,它可能在SLE的发病机制中起一定作用.

    作者:邱洁英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非降血糖药物对血糖的影响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糖尿病的发病率迅速增加,目前我国糖尿病患病人数超过4 000万,而且呈继续上升趋势.据资料统计糖尿病患者中有超过60%的人合并其他病变,如高血压、心脑血管病、肾病等,所以在治疗糖尿病的同时还必须合用其他的治疗并发症药物.在联合用药时,一定要注意选择对血糖影响小的药物,防止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治疗效果[1].本文就非降血糖药物对血糖的影响作一综述.

    作者:谷玉杰;张晶巍 刊期: 2009年第08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