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抗利尿激素分泌失调综合征1例

赵红恩

关键词:抗利尿激素分泌失调综合征, 诊断
摘要:患者,女,67岁.因头痛、呕吐1d,意识模糊3h入院.1d前无明显诱因突然出现持续性头痛,以颈枕部为著,呕吐胃内容物,为非喷射状,量约300ml.四肢活动自如,血压正常,无发热、抽搐、腹泻等.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甲亢误诊6例分析

    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是一种内分泌常见病,临床表现涉及全身各个器官,有时与某些疾病症状相似,易延误诊治.现就6例误诊病例予以分析.

    作者:郭菁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不同营养支持策略在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发作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对比研究

    目的 探讨2种营养支持策略对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发作(AECOPD)行机械通气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 收集AECOPD行机械通气患者40例,随机分为2组,研究组20例,对照组20例,在治疗原发病和生命支持的同时,研究组给予肠外营养(PN)+肠内营养(EN),对照组单纯予以EN.对比2组患者治疗前后营养代谢、免疫指标的变化、带机时间及平均住院时间.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前白蛋白、转铁蛋白、尿素氮较对照组升高明显(P<0.05);研究组平均带机时间为6.2d,住院时间为21d;对照组平均带机时间为8.8d,住院时间为27d.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AECOPD行机械通气的患者应积极给予营养支持,肠内加肠外营养有利于快速改善患者的营养状态,利于患者恢复,应首先选用.

    作者:毕俏杰;程秀花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教职工常见病患病率与性别相关性分析

    目的 通过对中小学教职员工常见疾病患病率与性别相关性分析,以便对不同性别群体进行有针对性地健康干预,提高健康水平.方法 由医院不同科室专家和高年资医务人员组成体检队,对调查对象进行眼底动脉硬化、脂肪肝、高血压、咽炎、鼻炎、糖尿病、胆肾囊肿等疾病的健康调查.结果 上述7种疾病患病率男性明显高于女性(P<0.05);胆囊结石、甲状腺肿物的患病率女性明显高于男性(P<0.05);心律不齐、ST-T异常改变患者没有明显性别差异(P>0.05).结论 不同疾病的患病率,有男女性别差异,应引起高度重视.

    作者:高方余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痛风的治疗现状及预防原则

    痛风以嘌呤代谢紊乱,尿酸排泄失常所致血尿酸增高,并伴有结缔组织内尿酸钠结晶沉着为特征的疾病.临床上表现为高尿酸血症、痛风性急性关节炎反复发作、痛风石沉积、特征性慢性关节炎和关节炎畸形,常累及肾脏引起慢性间质性肾炎和肾尿酸结石形成,并可出现关节致残及肾功能不全.

    作者:高雪珍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岩黄连注射液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岩黄连注射液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急性黄疸型肝炎患者分为2组,治疗组3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岩黄连注射液,对照组3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茵栀黄注射液,疗程均为1个月,观察2组疗效.结果 治疗结束时治疗组临床症状、肝功能指标明显好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岩黄连注射液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安全,有效.

    作者:赵永芳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颅脑损伤患者术中急性脑膨出的诊治分析

    目的 探讨颅脑损伤患者术中急性脑膨出的病因、诊断及治疗. 方法对127例术中发生急性脑膨出的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急性脑膨出的原因为单纯脑肿胀者74例,为对侧迟发性血肿者51例,而为同侧迟发性血肿者2例.共死亡68例(53.5%),其中47例因脑疝导致中枢衰竭死亡. 结论通过钻孔探查和(或)CT检查,及时发现颅脑损伤患者术中急性脑膨出的原因,并尽早正确处理极其重要,是抢救此类患者成功的关键.

    作者:吴建波;杨清;周明森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静脉留置针的临床应用和护理体会

    静脉留置针又称套管针,其作为头皮针的换代产品,近几年来,国内一些医院已相继在临床治疗中应用.它的主要优点在于减少了患者由于反复穿刺而造成的痛苦,保护了血管,有利于临床用药和紧急抢救,而且还减轻了护士的工作量.如果临床不注意操作技术或术后护理观察处理不及时,会给患者造成不必要的痛苦.临床应注意的事项如下.

    作者:王冰;李庆周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藻酸双酯钠、谷维素联合治疗2型糖尿病伴高脂血症50例

    2型糖尿病常并发高血脂症,进而导致心血管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甚至危及生命.藻酸双酯钠、谷维素在临床应用中有明显的降血脂作用.藻酸双酯钠以降低三酰甘油的效果为佳,谷维素以降低胆固醇作用为优,两者联合用药具有协同作用.笔者联用两药治疗2型糖尿病伴高脂血症50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朱文宜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非降血糖药物对血糖的影响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糖尿病的发病率迅速增加,目前我国糖尿病患病人数超过4 000万,而且呈继续上升趋势.据资料统计糖尿病患者中有超过60%的人合并其他病变,如高血压、心脑血管病、肾病等,所以在治疗糖尿病的同时还必须合用其他的治疗并发症药物.在联合用药时,一定要注意选择对血糖影响小的药物,防止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治疗效果[1].本文就非降血糖药物对血糖的影响作一综述.

    作者:谷玉杰;张晶巍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乳腺癌手术护理体会

    乳腺癌是妇女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仅次于宫颈癌.占女性恶性肿瘤第2位.严重威胁着患者的身心健康,手术切除是治疗乳腺癌的主要手段之一.目前国内大多数采用根治或改良根治术,现将我院2005~2008年,乳腺癌患者65例手术前后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檀燕琳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带蒂肌舌骨瓣用于垂直喉部分切除术后喉重建的护理体会

    喉癌是耳鼻喉科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垂直喉部分切除术是治疗喉声门癌的一种有效术式,若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则可在保留喉发音、呼吸及吞咽功能的情况下根除病变,切除喉肿瘤同时尽可能的保留喉功能,是当前喉外科的一个基本原则.

    作者:尹德华;尹丽萍;郭明霞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冠心病患者PTCA术后血浆内皮素变化的观察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后血浆内皮素改变及其意义.方法 对经PTCA术的16例冠心病(CHD)患者进行血浆内皮素(ET)水平、平均血压和心率的观察.结果 PTCA术后股动脉血浆ET水平无明显改变(P>0.05),冠状窦血浆ET浓度明显升高(P<0.05),而平均血压和心率在PTCA前后均无明显改变.结论 血浆ET水平升高可能与PTCA时缺血缺氧有关,并且可能是PTCA后冠状动脉收缩的原因之一.

    作者:王彦新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孕产妇休克139例的早期诊断及时抢救总结分析

    休克是指由各种原因所导致的有效循环血容量减少,破坏机体内环境稳定,引起了微循环障碍,影响重要脏器组织血液灌注所出现的临床综合征[1].产科休克是指与妊娠及分娩因素直接有关的休克,是妇产科临床中危急的情况,是威胁孕产妇和围产儿生命的重要原因之一.

    作者:黄珍玉;刘红玉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性溃疡的现状

    消化性溃疡主要指发生在胃和十二指肠的慢性溃疡,亦可发生于食管下段、胃空肠吻合口周围及含有异位胃黏膜的美克尔憩室.这些溃疡的形成与胃酸和胃蛋白酶的消化作用有关,故称消化性溃疡.绝大多数位于胃和十二指肠,故又称胃十二指肠溃疡.

    作者:冯好彬;李思杳;罗结梅;钟凤英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在子宫切除术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CSEA)在子宫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需行子宫切除术患者100例,ASAⅠ~Ⅱ级,随机分为CSEA组和CEA组,每组各50例.术前常规用药,CSEA组予CSEA麻醉,而CEA组予以CEA麻醉.观察2种麻醉方式阻滞情况,术中、术后不良反应及并发症情况,同时连续监测ECG、BP、HR和SpO2的变化.结果 CSEA组麻醉优良率100%优于CEA组的80.0%(P<0.05);麻醉起效时间、阻滞完善时间及局麻用药量CSEA组均明显少于CEA组(P<0.01);术中CSEA组出现7例低血压,较CEA组为多(P<0.05).结论 CSEA用于子宫切除术麻醉效果确切,可较大程度提高手术质量.

    作者:钱劲松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50%葡萄糖注射液治疗溃疡期压疮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50%葡萄糖注射液对溃疡期压疮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33例溃疡期压疮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15例和治疗组18例.2组均给予碘伏消毒后,对照组采用庆大霉素注射液湿敷创面;治疗组将50%葡萄糖注射液均匀涂抹在溃疡面上,再用红外线灯照射,观察2组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100.0%,高于对照组的7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创面愈合时间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50%葡萄糖注射液治疗溃疡期压疮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宋晶;阚敏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非脱垂阴式子宫切除术38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非脱垂子宫阴式切除手术效果.方法 对具有子宫切除指征确定无恶性病变的非脱垂子宫(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症、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38例行阴式子宫切除术,与同期指征相近的经腹子宫切除术38例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阴式子宫切除术组疗效优于腹式子宫切除术组,手术时间、术中估计出血量、术后镇痛、肛门排气时间、住院天数均小于腹式子宫切除术组(P<0.01).结论 阴式子宫切除术具有手术时间短、出血少、恢复快、痛苦少、不留体表瘢痕,是一种安全有效、微创的治疗手段.

    作者:包斯琴;关凤丽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100例救治体会

    有机磷农药属有机磷酸酯类化合物,目前广泛应用于农业植物保护,为主要的一组农药.近年来,随着有机磷农药的广泛使用,中毒患者有增多趋势.我院自1999~2007年共收治有机磷农药中毒100例.

    作者:逯锁林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常压慢性缺氧致大鼠心肌重构形态学观察

    目的 建立慢性缺氧心肌肥大大鼠模型,观察SD大鼠在常压慢性持续缺氧下心肌重构导致的形态学变化.方法 SD幼鼠于常压慢性持续缺氧14、21、28d后分别测量检测右心室/左心室加室间隔比值[RV/(LV+S)],右心室/体质量(RV/BW)比值,用Hoechst33258双染色法进行形态学观察,用原位末端标记(Tunel)法进行心肌细胞凋亡形态及计量分析.结果 慢性缺氧组RV/(LV+S)、RV/BW比值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并且RV/(LV+S)、RV/BW比值随时间增加而增高(P<0.01).慢性缺氧组大鼠右心室心肌细胞凋亡指数明显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并且心肌细胞凋亡指数随着缺氧时间的延长而增高(P<0.01).结论 慢性缺氧可诱导大鼠右心室重构,包括心肌肥大和心肌细胞凋亡,且大鼠右心室心肌肥大程度和心肌细胞凋亡随着缺氧时间的延长而增加.

    作者:徐小红;冯华俊;谭建新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肿瘤患者的心理护理

    恶性肿瘤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与生命的常见病、多发病,是一种全身慢性消耗性疾病.患者在较长的时间里承受身体上的痛苦和精神上的摧残,常表现出悲观、绝望,试图轻生,这种状态严重影响其神经、内分泌系统功能的正常调节,使机体防御功能下降,直接影响疾病的预后转归.

    作者:赵智霞 刊期: 2009年第08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