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苯丙胺类兴奋剂依赖者线索诱发渴求的研究进展

江海峰;杜江;赵敏

关键词:
摘要:毒品滥用是全球面临的严重公共卫生问题之一,《2011年联合国世界毒品报告》显示,目前全球吸毒者比例高达5%左右,其中苯丙胺类兴奋剂(Amphetamine Type Stimulants,ATS),仅次于大麻,成为全球滥用为常见的非法毒品之一(预测约为1400 ~ 5600万人口).近年来我国以ATS为主的新型毒品滥用者比例呈逐年上升趋势.截至2011年底,《2012中国禁毒报告》显示仅公安系统登记的吸毒人数就高达179.4万,其中32.7%为新型毒品滥用者.
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相关文献
  • 广州地区综合医院非精神科医护人员精神-心理-行为教育现况调查

    目的 了解广州地区综合医院非精神科医护人员的精神卫生教育及继续教育现况,以便有针对性地开展相关措施.方法 采用横断面调查的方式,于2012年12月至2013年4月对广州地区17家综合医院2617名医护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2617名调查对象中,41.6%的医护人员未接受过精神病学课程学习,66.9%的医护人员未接受过精神科轮转,66.7%的医护人员未接受过精神病学等相关培训;93.8%的医护人员有兴趣参加精神心理专科培训课程,72.0%的医护人员主张以培训班/学习班的形式参与,72.3%的医护人员对“4~5d的一个培训课程,每6个月加强培训(2 d),与精神科医生建立联系”的培训模式为满意.结论 广州地区综合医院非精神科医护人员缺乏精神卫生知识,迫切需要加强精神卫生知识培训.

    作者:朱春燕;陈砺;耿庆山;刘贵浩;符蓉;区妍华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冠心病合并焦虑患者介入治疗后心理干预研究

    目的 探讨冠心病合并焦虑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后心理变化,及心理干预对伴有焦虑症状的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入选的126例冠心病合并焦虑的患者随机分为A、B、C三组.A组为对照组(n=42),B组为抗焦虑药物组(n=42),C组为心理干预联合抗焦虑药物组(n=42),共治疗1月.比较三组患者在手术前、治疗1周、治疗1月后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的得分.结果 A组治疗1周、治疗1月后SAS得分[分别为(55.86±5.46)分、(53.93 ±6.03)分]与手术前SAS得分[(57.14±5.63)]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治疗1周、治疗1月后SAS得分[分别为(42.79±5.82)分、(33.86 ±5.05)分]与B组SAS得分[分别为(49.93±6.63)分、(40.93±6.46)分]均低于A组SAS得分[分别为(55.86±5.46)分、(53.93±6.03)分],三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冠脉内血管再通没有明显改善患者的焦虑情绪.抗焦虑药物治疗与心理干预都可改善患者的焦虑情绪,对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冠心病的防治有一定指导价值.

    作者:李进平;杨志寅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精神障碍病史可信度评定量表的编制与信效度检验

    目的 编制《精神障碍病史可信度评定量表》,并进行信效度检验,作为适用于各种医疗活动、司法鉴定的病史可信度评定工具.方法 (1)根据甄别病史可信度的经验,并参考有关研究及文献,编制适用于各种病史提供者的精神障碍病史可信度评定量表及各条目评分细则;(2)将该量表应用于随机抽取的600例精神障碍患者或司法鉴定案例;(3)同时由患者(或被鉴定人)及其病史提供者分别完成简易精神症状自陈量表(伪装精神症状评定工具).结果 (1)全量表的Cronbach'sα系数为0.901;Guttmann分半信度(间隔顺序分半)为0.924,Guttmann分半信度(前后顺序分半)为0.803,重测和评分者间各条目及总分相关在在0.588以上(P<0.01).(2)量表的三级划界分为:总得分≤11分为不太可信;12~22分为部分可信;≥23分为基本可信.(3)与专家诊断比较,量表评定为不太可信、部分可信和基本可信的准确率分别为86.1%、95.2%和98.9%,总准确率94.8%.(4)全量表总分、第二部分总分和第三部分总分与病史提供者完成的简易精神症状自陈量表总分Pearson相关系数分别为为-0.776、-0.699和-0.816(均P<0.01).结论 编制的精神障碍病史可信度评定量表信效度参数指标符合心理测量学的基本要求,能够做为精神科临床中病史是否可靠,提供客观量化的评定工具.

    作者:王轶;高北陵;李学武;刘蕴;石长杰;吴冬凌;黄志彪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儿茶酚胺氧位甲基转移酶基因多态性与重性抑郁障碍的关联研究

    目的 探讨儿茶酚胺氧位甲基转移酶(catechol-O-methyltransferase,COMT)基因Val158Met(rs4680)多态性与中国汉族人群重性抑郁障碍(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MDD)之间的关联.方法 以250例MDD患者及300例健康对照作为研究对象,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测定研究对象的COMT Val158Met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并采用t检验、Hardy-Weinberg平衡检验及x2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病例组与对照组COMT Va1158Met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0.268,12.611,P<0.01),携带Met等位基因的人群患MDD的危险度是携带Val等位基因的1.725倍(OR=1.725,95% CI1.274~2.335).结论 COMT Val158Met基因多态性与MDD发病有关联,携带Met等位基因的人群患MDD的危险性增加.

    作者:秦琴;仇玉莹;张晓斌;李申;刘莹;赵永萍;程世翔;张赛;李洁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学龄双生子气质类型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了解学龄双生子儿童的气质类型分布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运用Carey气质问卷对呼和浩特125对8~12岁双生子进行气质测评,同时运用家庭环境调查表对与气质相关因素进行调查.结果 学龄双生子儿童中易养型和中间偏易养型儿童占多数,易养型儿童41.6%,中间偏易养型儿童38.0%,难养型儿童11.2%,中间偏难养型儿童占6.4%,启动缓慢型儿童占2.8%.学龄双生子儿童气质类型遗传度为0.454.家庭亲密度及教养方式、卵型、双生子年龄、父亲职业、母亲文化程度及分娩方式对学龄双生子气质类型分布有不同程度的影响.结论 遗传和环境因素共同影响学龄双生子儿童气质类型的分布.

    作者:徐志怡;刘燕;弓剑;赵曼;李玉玲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情绪调节的性别效应:额叶静息脑电偏侧化研究

    目的 采用额叶静息脑电偏侧化来研究情绪调节的性别效应.方法 应用40导放大器采集30名19~ 26岁正常人的静息脑电,通过scan4.3软件对脑电数据进行离线分析,后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正常人脑左右半球间alpha波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偏侧化与性别交互效应组,极点与性别交互效应组,极点与偏侧化交互效应组,极点与偏侧化与性别交互效应组,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668,1.418,1.164,P>0.05).男女偏侧化程度F4/F3组(t=0.456,P=0.646),F8/F7组(t=0.809,P=0.425),FP2/FP1组(t=1.542,P=0.134),各极点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正常人大脑左右半球存在偏侧化,偏侧化不存在性别差异,额叶静息脑电alpha波功率偏侧化,在非任务状态下不能作为情绪调节能力的指标.

    作者:李亚洲;杨艳杰;乔正学;邱晓惠;杨秀贤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抑郁症功能性磁共振成像和事件相关电位研究现状

    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复发率较高的精神疾病.至今,抑郁症的具体病因依然不十分清楚.近年来,随着影像学及脑电生理学的发展,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fMRI)及事件相关电位(event-related potentials,ERP)被广泛应用于脑的生理、病理及人的心理活动等方面的研究,使人们对抑郁症有了更为准确的认识.本文就近年来抑郁症fMRI及ERP相关研究作一综述,以期待能够指导抑郁症的病因学研究和临床决策.

    作者:王振华;施梅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所致食欲增加的生物学机制研究进展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全球性、易复发性、难治愈性精神疾病,发病原因迄今仍未完全阐明,我国1998年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分裂症患病率为6.55 ‰[1],国际研究显示近25年来患病率没有减少[2].目前多个国家的治疗指南均推荐使用非典型抗精神病药作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首选用药[3].有研究显示60%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体重增加以及过度肥胖[4-5],而服用抗精神病药,尤其是服用非典型抗精神病药是患者肥胖的危险因素之一[6-8].

    作者:禚传君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苯丙胺类兴奋剂依赖者线索诱发渴求的研究进展

    毒品滥用是全球面临的严重公共卫生问题之一,《2011年联合国世界毒品报告》显示,目前全球吸毒者比例高达5%左右,其中苯丙胺类兴奋剂(Amphetamine Type Stimulants,ATS),仅次于大麻,成为全球滥用为常见的非法毒品之一(预测约为1400 ~ 5600万人口).近年来我国以ATS为主的新型毒品滥用者比例呈逐年上升趋势.截至2011年底,《2012中国禁毒报告》显示仅公安系统登记的吸毒人数就高达179.4万,其中32.7%为新型毒品滥用者.

    作者:江海峰;杜江;赵敏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脊柱手术患者家庭关怀度与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 探讨家庭关怀度与脊柱手术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的关系.方法 采用家庭关怀度指数问卷和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于术后1周对脊柱手术患者进行问卷调查,根据是否存在POCD,分为POCD组和非POCD组,比较两组家庭关怀度的差别,并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探讨家庭关怀度对POCD的影响.结果 ①100例脊柱手术术后患者中,35例(35%)出现POCD;②POCD组适应度、情感度、亲密度和家庭关怀度总分[(1.25±0.45)、(1.36±0.41)、(1.27±0.42)、(5.85±1.30)]均显著低于非POCD组[(1.63±0.56)、(1.63 ±0.52)、(1.65±0.51)、(6.74±1.56)],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MMSE与适应度、情感度和亲密度的评分均呈显著负相关(r=-0.426,-0.382,-0.482,P<0.05).④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亲密度、适应度和情感度均为脊柱手术患者POCD的影响因素.结论 家庭关怀度下降可导致POCD.

    作者:陶伟萍;毛巧燕;杨建萍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陕西省农村居民视功能相关生存质量现况及其相关因素

    目的 了解陕西省农村居民视功能相关生存质量现状,并探讨其相关因素.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陕西省4个乡镇的237名农村居民,对其进行视功能相关生存质量的问卷调查.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回归模型探讨视功能相关生存质量的相关因素.结果 本研究共收集有效调查223人,其中男性65人(29.10%),女性158人(70.9%).研究对象年龄为(35.8±14.2)岁.视功能相关生存质量三方面(一般健康及视力情况、活动受限程度、视力问题的反映程度)得分分别为(70.87 ±17.19)分、(91.56±9.13)分和(85.20±19.73)分.视功能一般健康及视力情况得分与眼药使用和眼病史呈负相关;活动受限程度得分与家族史和用药史呈负相关;视力问题的反映程度得分与年龄呈负相关,而与精神状态呈正相关.结论 视功能相关生存质量与年龄、眼药使用、眼病史、用药史、家族眼病史、精神状态均可影响视功能相等因素有关,需根据实际情况加强对居民的健康教育.

    作者:韩程成;刘如如;王明旭;马乐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综合心理行为干预对离退休人群健康行为及负性情绪的影响

    目的 调查离退休人群干预前后健康知识知晓率、健康行为形成率及其心理状态;比较分析综合心理干预与一般心理干预对于离退休人群的健康行为形成及改善负性情绪的效果.方法 采用队列研究方法,将符合入选标准的206例离退休人员按随机数字表随机入组,分成综合心理干预(实验组)组和仅给予一般心理干预组(对照组),每组各103例.综合心理干预组(实验组)给予健康行为及认知干预、一般心理干预、家属的心理干预以及社会家庭式照护干预,对照组健康行为及认知干预、一般心理干预;给予所有人员均予1周内首评,2周后第2次评定,4周后终评;健康行为调查采用财政部、卫生部《关于补助公共卫生专项资金的通知》中“城市社区健康教育试点项目”中的问卷,健康状态与生存质量评定采用家庭关怀度指数(APGAR),心理状态评价及疗效判定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日常生活能力采用MBI指数法评定;比较两组人群干预前后健康知识知晓率及其不同干预方法对健康行为形成率及其心理状态的影响.结果 经x2检验实验组和对照组在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等社会学特征差异无显著性意义;HAMD、MBI及APGAR评估成绩基线水平也差异无显著性.通过综合心理干预措施的实施,受试者健康知识知晓率均有不同程度地提高,而且干预后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受试人群的健康行为在血压监测、体育健身、菜板生熟分开等项目上均有不同程度改善,同时,虽未经干预,在对血压的监测方面,对照组亦较基线状态有明显提高(P<0.05).干预后实验组APGAR评分为(8.53±1.43)分较干预前的(7.90±1.64)分明显上升(P<0.05)、HAMD评分则由(12.55±2.36)分下降为(3.32±1.06)分、MBI评分由(10.34±1.77)分下降为(5.37±1.43)分,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而对照组干预前后差别无显著性(P>0.05).结论 综合心理干预能明显提高离退休人员健康知识的知晓率以及健康行为的形成率,改善离退休人员的负性情绪状态,提高离退休人员的日常生活能力.

    作者:徐存理;文庆贤;景珩;刘岳;闫中瑞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情绪障碍儿童依恋特征及其与父母依恋的关系

    目的 探讨情绪障碍儿童的依恋特征,为情绪障碍儿童的心理干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自编一般情况调查表、青少年依恋问卷、亲密关系经历量表对70例情绪障碍患儿及其父母与140例正常儿童及其父母施测.结果 (1)病例组儿童家庭亲和性、朋友亲和性因子分[分别为(12.76 ±3.69)分、(14.23 ±3.84)分]低于对照组[分别为(15.47±3.05)分、(15.82±3.06)分],而家庭消极性因子分[(12.84±3.42)分]高于对照组[(10.46±2.94)分],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病例组母亲依恋回避与依恋焦虑维度评分[(3.60 ±0.70)分、(2.96±0.77)分]低于对照组[(3.84±0.63)分、(3.37 ±0.79)分],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3)情绪障碍儿童朋友依赖性因子与父亲依恋焦虑维度呈负相关(P<0.01).结论 情绪障碍儿童的家庭依恋特征为低亲和性、高消极性,朋友依恋特征为低亲和性.

    作者:吴丹丹;陈一心;李沙沙;赵兆;陈图农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C/EBP-a与细胞生物钟之间的相互调节作用

    目的 探讨CCAAT/增强子结合蛋白(C/EBPs)与生物钟基因表达之间的关系.方法 构建C/EBP-a 240,280,650,1300和Rev erb-a启动子-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表达载体,并建立相应报告基因稳定转染细胞株.通过检测生物荧光观察相应报告基因表达强度及节律.结果 CLOCK/BMAL1二聚体可通过E-box元件激活C/EBP-a;C/EBP-a呈现E-box依赖的节律性表达;C/EBP-a过表达可抑制Rev erb-a转录;地塞米松(Dex)可抑制C/EBP-a转录.结论 C/EBP-a作为一个关键转录因子与细胞内的定时机制存在相互的反馈调节.

    作者:张海东;张峰;张继国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老年抑郁症患者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基因多态性与认知功能关系研究

    目的 探讨老年抑郁症患者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基因第16内含子插入/缺失(Insertion/Deletion,I/D)多态性分布特征和认知功能及其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病例组为97例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统计手册第4版(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Fourth Edition,DSM-Ⅳ)抑郁症诊断标准的住院患者,其中男性33例,女性64例,年龄60~78岁,平均年龄(68±5)岁;健康对照组103例,其中男性30例,女性73例,平均年龄(66±6)岁.所有的患者及44例健康对照者完成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估及神经心理学测试.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法进行ACE基因扩增和Ⅰ/D多态性分型.结果 患者组的神经认知测试成绩除连线测试B成绩外,其余的成绩都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01);相关性分析显示患者组的数字广度测试(顺背)成绩与HAMD总分成负相关(r=-0.213,P=0.040).患者组和对照组间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745,P=0.418;x2 =0.700,P=0.403);进一步按性别分层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组各基因型间在认知功能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抑郁症患者存在广泛的认知功能受损,抑郁严重程度与工作记忆成绩密切相关,ACE基因I/D多态性与老年抑郁症的发病及认知功能无显著关联性.

    作者:王小泉;王祖森;袁勇贵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盐酸多奈哌齐对血管性痴呆小鼠海马Calpain Ⅰ-Cdk5/p25通路表达的影响

    目的 探讨盐酸多奈哌齐对血管性痴呆小鼠海马CA1区Calpain Ⅰ-Cdk5/p25通路表达的影响.方法 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盐酸多奈哌齐治疗组.分别于脑缺血-再灌注后第4周、6周和第8周应用免疫组化观察海马CA1区Calpain Ⅰ的表达,Western-blot方法测定Cdk5/p25的表达.结果 术后4周、6周和8周时模型组小鼠海马CA1区Calpain Ⅰ的表达分别为(0.098 ±0.009)、(0.129 ±0.01)、(0.116 ±0.01),显著高于假手术组的(0.03 ±0.003)、(0.031 ±0.003)、(0.029 ±0.003) (P< 0.05);模型组Cdk5的表达为(0.54±0.05)、(0.73±0.07)、(0.7±0.06),假手术组为(0.23±0.02)、(0.31±0.02)、(0.33±0.02),差异有显著性(P<0.05);模型组p25的表达分别为(0.44±0.04)、(0.51±0.04)、(0.55±0.06),显著高于假手术组的(0.19 ±0.02)、(0.24 ±0.02)、(0.2±0.02)(P<0.05).多奈哌齐治疗组小鼠在术后4周、6周和8周时海马CA1区Calpain Ⅰ表达为(0.041 ±0.004)、(0.054 ±0.004)、(0.046±0.003),较模型组显著降低(P<0.05),Cdk5的表达为(0.28 ±0.02)、(0.33±0.03)、(0.38±0.02),p25的表达为(0.26±0.02)、(0.25±0.03)、(0.21±0.02),分别显著低于模型组小鼠(P<0.05).结论 盐酸多奈哌齐改善小鼠学习和记忆的能力可能与其降低Calpain Ⅰ-Cdk5/p25通路的表达有关.

    作者:王天俊;靳玮;郎静芳;范鸣玥;吕佩源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慢性利血平抑郁模型大鼠海马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变化

    目的 探索利血平致慢性抑郁大鼠模型的合适剂量,观察不同剂量利血平对大鼠自发活动和体质量的影响,分析模型大鼠海马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变化特点.方法 60只大鼠随机分为5组,空白组,利血平0.3 mg/kg、0.4 mg/kg、0.5 mg/kg、0.6 mg/kg组,每组n=12;动物造模给予腹腔注射利血平注射液1次/d(按分组中的给药剂量给予),空白组给予同体积蒸馏水,连续用药14 d.分别对大鼠open-field得分和体质量进行测量,酶联免疫法检测大鼠海马单胺类神经递质的水平.结果 慢性腹腔注射利血平(0.5、0.6 mg/kg)可引起大鼠体质量减轻(P<0.01,P<0.05),0.4、0.5、0.6 mg/kg组出现抑郁样行为;0.3 mg/kg组体质量、open-field得分变化不明显.与空白组体质量[(278.75±4.65)]和抑郁open-field评分[(60.3±19.9)分]比较,0.5 mg/kg组14 d大鼠体质量[(256.17±4.89)g]与open-field行为评分[(43.4±8.4)分]差异有显著性(P<0.01).0.5 mg/kg利血平对7d组抑郁大鼠海马5-羟色胺(5-HT)含量有影响[(2.83±1.09) ng/ml,P<0.05],对14 d组5-HT含量无明显影响.与空白组比较,0.5 mg/kg组14d腹腔注射利血平对单胺类神经递5-羟色胺(5-HT)、多巴胺(DA)、去甲肾上腺素(NA)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可见5-HT与NA含量呈显著负相关(r=-0.449,P<0.01).结论 慢性腹腔注射0.5 mg/kg利血平能引起大鼠抑郁样行为,利血平对海马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影响与用药时间相关.

    作者:王永志;赵静洁;韩玉;杜仪;李宝金;李杨帆;刘路遥;张一帆;张银凤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焦虑症动物实验造模方法及应用

    焦虑症是一种常见的心理疾病,引发焦虑情绪的刺激有很多种,近年来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面临越来越多的刺激,从而使焦虑症的患病率日益增加.有数据显示焦虑症在普通人群中的发病率已高达2% ~5%,在老年人群中的发病率更是高达10%,这使焦虑症的治疗日益成为业内关注的热点.对焦虑症广泛而深入的研究离不开实验,然而有些实验因存在较大的危害性和社会伦理问题,无法直接在人体上完成,必须借助于动物实验,所以焦虑症动物实验模型的建立,是制约焦虑症深入研究的一个瓶颈.对于焦虑症的动物模型研究文献中已有过一些报道,但缺乏系统的归纳总结.

    作者:闫清伟;田青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大学生自杀态度的内隐试验研究

    目的 应用简氏内隐联想测验(B-IAT)测量大学生自杀态度的可行性,并探讨大学生的外显自杀态度与内隐自杀态度的关系.方法 外显自杀态度主要通过自杀意念问卷(SAQ)进行调查,内隐自杀态度则通过B-IAT进行试验研究.本研究的被试为50名大学生,采用被试内试验设计.结果 ①外显自杀态度各维度值均在2.5~3.5之间,说明被试的外显自杀态度以中立的或矛盾为主.②简式内隐联想测验的值为0.43,这表明被试的内隐自杀态度偏向消极.③大学生的外显与内隐自杀态度在统计学意义上无显著相关,表明大学生的内隐自杀态度独立于外显自杀态度而存在.结论 采用B-IAT程序测量大学生内隐自杀态度是可行的;大学生内隐自杀态度与外显自杀态度相互独立,同时采用外显测量和内隐测量两种方式,才能对个体的自杀态度进行完整准确的描述以及解释.

    作者:蒋怀滨;林良章;张斌;王娟娥;林冬梅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氟哌噻吨美利曲辛对老年急性冠脉综合症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及临床疗效的影响

    目的 观察氟哌噻吨美利曲辛对老年急性冠脉综合症(ACS)伴抑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入选的88例老年ACS伴抑郁的患者随机分为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组(n=43)和对照组(n=45),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组在常规内科治疗基础上给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每天早晨、中午各1片口服;对照组给予常规内科药物治疗.12周后观察两组SDA和SDS评分、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发生率及心脏自主神经功能等情况.结果 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组的SDA和SDS评分较对照组明显下降[(34.28 ±6.35)分,(52.68 ±5.74)分;(41.19±4.63)分,(54.68 ±4.32)分,P<0.05];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发生率显著减少(4.6%,28.9%,P<0.05);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组较对照组SDNN明显升高[(109.03 ±23.08) ms,(98.29 ±27.44) md,P<0.05]、LF显著降低[(152.89±92.75) ms2,(249.21 ±64.17)ms2,P<0.05].结论 氟哌噻吨美利曲辛可明显改善老年ACS伴抑郁患者的抑郁症状,通过改善心脏的自主神经功能,而减少严重心律失常的发作,改善患者的短期预后.

    作者:杨国良;王建军;刘立新;魏广和;张韶辉;王铁成;郭莹 刊期: 2013年第10期

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

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医学会 济宁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