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爱玲;韩素文
目的 观察临床护理路径在肺癌晚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100例肺癌晚期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试验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法实施护理,对照组实施一般护理方法,观察2组心理健康情况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试验组舒适率和疼痛缓解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试验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优于对照组.结论 肺癌晚期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可提高护理质量,减少药物不良反应,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张春素 刊期: 2009年第20期
目的 观察大剂量地榆生白片治疗白细胞减少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74例实体瘤患者初次放疗1周后,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24例.2组均用直线加速器三维适形放射治疗,治疗组给予口服地榆生白片6片,每天3次;对照组给予地榆生白片4片,每天3次,观察2组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0%高于对照组的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乏力,疼痛症状明显好转或恢复,且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地榆生白片治疗放疗后的白细胞减少症需大剂量持续给药.
作者:冯景见;李彬;薛银萍 刊期: 2009年第20期
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在诊疗过程中,对其进行必要的心理护理至关重要.笔者现就护理经验总结如下.
作者:李香莲;闫莉 刊期: 2009年第20期
食管-胃吻合口瘘是胸外科较为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一旦发生,可出现不同程度的机体内环境平衡失调,营养不良,感染,甚至多器官功能衰竭等病理生理改变,病死率高.笔者对3例食管-胃吻合口瘘患者采取加强内环境及重要脏器功能监测,充分引流控制感染,联合应用肠外和肠内营养支持,选择应用生长激素促进吻合口瘘愈合,加强心理护理和基础护理取得了良好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吕迎春 刊期: 2009年第20期
神经外科患者多是病情危重,瘫痪卧床不能自理,住院时间较长,所需陪护人员与其他普通病房相比也相对多,服务质量的要求也相对较高,因此对神经外科陪护人员管理的好坏将直接影响着病区的工作秩序和患者的顺利康复. 我们尝试将同理心的理念渗透至陪护管理的每个环节,以人为本做好陪护人员的管理工作,可有利于患者的康复,提高护理质量,现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陈玉霞;冉红;朱文倩;盛婧;王婷婷 刊期: 2009年第20期
目的 制备丹乌降脂丸并建立其质量控制方法,观察其临床疗效.方法 黄精、泽泻采用水煎煮,提取有效成份与其他药材的粉碎物混合.应用薄层色谱法对丹参、制首乌、山楂进行鉴别,并应用薄层扫描法测定山楂中熊果酸的含量.选择高脂血症患者243例,分为治疗组134例与对照组109例,对照组给予脂脉康胶囊,治疗组给予丹乌降脂丸.结果 薄层色谱斑点清晰,易于识别2组治疗后血脂水平与治疗前相比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高脂血症疗效及治疗后血脂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丹乌降脂丸制备工艺简单、质控方法可行,治疗高脂血症疗效确切.
作者:张旭;马艳;汪宇;岳莉;马英 刊期: 2009年第20期
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是比较常见的一种急腹症,其发病率占急腹症的第3~5位.其中80%以上的患者病情较轻,即急性水肿性胰腺炎,可经非手术治愈,10%左右的患者属于重症胰腺炎,即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胰腺炎,胰腺的炎症已非可逆性或自限性,常须手术治疗.由于AP易发生各种严重并发症,对医师是一个严峻的挑战.AP的治疗问题目前仍是学术上的一个研讨热点.中医中药治疗疾病主要是通过口服药液发挥作用.现就我科2006年9月-2009年1月对50例AP采用中药参与治疗的情况探讨如下.
作者:王跃五 刊期: 2009年第20期
目的 观察糖脂代谢指标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治疗过程中的水平变化,探讨糖脂代谢的有效干预机制.方法 251例NASH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112例和治疗组139例,对照组给予维生素C、维生素E和葡醛内酯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二氯醋酸二异丙胺片.观察糖脂代谢在NASH治疗中的变化情况.结果 2组治疗后肝功能及血脂代谢情况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前后血糖代谢情况无明显变化(P>0.05),且2组间比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维生素C、维生素E、葡醛内酯片和二氯醋酸二异丙胺片的治疗方法,更能有效干预三酰甘油在肝内的过度合成,调节血脂代谢,但对血糖代谢无明显影响.
作者:丘熙廉;李佩文;刘韶辉 刊期: 2009年第20期
计划生育手术与其他手术存在的大区别是其对象是健康人,其手术需要是政策需要与以人为结合,因此其护理特点与其他护理有着一定的不同.近年来,随着国家法制建设的不断完善,医学知识和法制观念的普及,患者的法律意识及经济意识不断增强,投诉和付诸于法律的纠纷也呈上升趋势.
作者:邹国红 刊期: 2009年第20期
孕妇为适应妊娠期间增大的子宫、乳房和胎盘、胎儿生长发育需要,孕期所需要的营养必定要高于非孕期.孕产妇的营养状况直接关系到孕妇自身健康及胎儿的生长发育,因而孕产妇的营养与合理膳食非常重要.1 孕妇的营养需要孕期增加营养,关键在于所进食物应保持高热量,含有丰富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微量元素和维生素.但要注意避免营养过剩引起巨大儿和微量元素过剩引起的中毒反应[1].
作者:鄂红莲;白杨;孙巍 刊期: 2009年第20期
近年许多患者病情轻时常到药店购药服用,导致许多不懂药物知识的人服药后出现了各种药物不良反应,甚至导致死亡.现就口服阿莫西林胶囊后引起全身性反应报道如下.
作者:先芳 刊期: 2009年第20期
患者,男,58岁,因躁狂发作,6个月来彻夜不眠,每天休息时间2h左右,于2009年3月2日入某基层精神病院门诊治疗.既往身体健康,无药物、食物过敏史.常规检查心电图、肝肾功能、血常规、尿常规均正常.体格检查无异常.
作者:王秀丽;赵智峰;刘世福 刊期: 2009年第20期
目的 观察芪苓调脂饮对高脂血症(HLP)模型大鼠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 70只健康Wistar大鼠随机选取10只作为空白组,另60只采用高脂饲料喂饲法建立大鼠HLP模型,并随机分为模型组,辛伐他汀组,血脂康组,芪苓调脂饮高、中、低剂量组各10只.灌胃给药4周处死,眼眶取血测定血流变学指标.结果 辛伐他汀组、血脂康组和芪苓调脂饮高、中、低剂量组与模型组大鼠相比较,高切黏度,低切黏度、血浆比黏度、红细胞压积均有所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P<0.01).结论 芪苓调脂饮对HLP大鼠血流变情况有明显改善作用.
作者:赵旭;付军;徐京育 刊期: 2009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PDCA在普外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以提高护生的综合素质,建立高素质、技术精湛的临床教学队伍.方法 将2003级本科护生54人作为对照组,2004年本科护生60人作为试验组.对照组采用传统师徒式带教方法,试验组采用PDCA循环模式进行临床教学,比较2组综合考核成绩.结果 试验组理论知识、操作技能、综合能力评分及患者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DCA循环带教模式可完善带教程序,提高教学质量.
作者:赵艳芳;王蕊 刊期: 2009年第20期
上呼吸道感染为儿科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之一,往往以发热、流涕、咳嗽、咽痛就诊.但临床中以胃肠道症状为突出表现的患儿并不少见,此类属胃肠型上呼吸道感染,中医称之为感冒夹滞,由于小儿的胃肠功能还未发育成熟,除了一般上感的常见症状外,常有腹胀、纳差以及呕吐、腹痛、腹泻等胃肠道症状.不注意鉴别,容易误诊、误治.我院儿科门诊2008年6月-2009年2月共诊治此类患儿32例,现分析如下.
作者:孙满顺 刊期: 2009年第20期
鼻咽癌是我国十大恶性肿瘤之一,多数鼻咽癌为低分化癌,对放射线敏感性高,故放射治疗是治疗鼻咽癌的首选方法,早期鼻咽癌患者约80%可由放疗治愈[1].各期鼻咽癌放疗的生存率为50%左右.但放疗也给患者带来许多不良反应,如骨髓抑制、照射部位皮肤损伤,口腔黏膜溃疡,甚至导致大出血,所以对鼻咽癌患者放疗的护理至关重要.我科自2008年8月-2009年3月利用60钴适形放疗治疗鼻咽癌患者25例,患者在医护人员密切配合下顺利完成放疗,达到预期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张红梅;张丽 刊期: 2009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不同抗生素在不干扰胰腺手术治疗早期重症胰腺炎(SAP)的治疗效果.方法 46例SAP患者根据病情选择相应手术和抗生素,观察患者术后情况和药物不良反应.结果 手术后46例患者生命体征平稳,无1例出现发热,无1例出现腹腔内感染.第1阶段中有5例(33.3%)使用庆大霉素后7~9d,在尿常规检查中发现蛋白和少量管型,停药改用氨卞西林;第2阶段1例(6.7%)因长期使用氯霉素后出现精神症状,停药后缓解;第3阶段无不良反应发生,3个阶段不良反应发生率成递减趋势,各阶段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不干扰胰腺手术治疗SAP时,合理选用抗生素可以明显减少SAP患者的腹腔内感染及其他药物不良反应,缩短手术后患者的住院时间.
作者:王官庭 刊期: 2009年第20期
临床药学工作在医院药学工作中越来越受到重视,要做好这项工作,深入临床第一线,参与用药过程是非常重要的.过去人们总是认为临床药学工作主要是以实验室工作为主,包括血药浓度测定、肿瘤药敏等,真正去临床直接面对患者是近几年才开展的工作,但是不少临床药师仍然有畏难情绪,我院目前已经建立了临床药师工作制度,固定有2名临床药师,呼吸科和神经内科各1名,每天参与查房、参与临床药物治疗、监测治疗药物、制定个体化给药方案、实施不良反应监测等.笔者根据自己的切身体会,对如何找到深入临床的切入点,切实开展临床药学工作谈一些体会.
作者:许沧海 刊期: 2009年第20期
结合日常工作,笔者就普通放射科工作中的误诊、漏诊的原因等进行的原因探析,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随机抽取5年间普通X线胶片及其所附申请单、报告单100份,考虑到时间及环境条件对X线胶片的影响,对当时现有影像及临床资料予以分析、总结并分类统计.
作者:孙晓丹 刊期: 2009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晚期妊娠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剖宫产的麻醉选择.方法 52例晚期妊娠合并心力衰竭患者根据麻醉方法不同分为3组.Ⅰ组18例,采用腰硬联合麻醉;Ⅱ组20例,采用硬膜外麻醉;Ⅲ组14例,采用局部麻醉.观察患者围手术期心力衰竭症状的改善、产后5min新生儿Apgar评分,羊水混浊度及新生儿预后、产妇产后出血等情况.结果 Ⅰ、Ⅱ组产妇麻醉后心力衰竭症状改善、呼吸循环功能渐趋稳定,麻醉后循环呼吸功能各观察指标情况均优于Ⅲ组(P<0.05或P<0.01).患者术中平稳,产后5min新生儿Apgar评分8~10分;Ⅱ组产妇2例在胎儿娩出后出现急性肺水肿,5例产后5min新生儿Apgar评分低于3分,需气管插管辅助呼吸,其中2例新生儿死亡.Ⅲ组羊水混浊度、产后出血均多于Ⅰ、Ⅱ组.结论 腰硬联合麻醉、硬膜外麻醉均适宜于晚期妊娠合并心力衰竭患者.
作者:王绍宇;杨戟 刊期: 2009年第2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