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逐瘀清热固经汤治疗青春期崩漏疗效观察

闫仲超

关键词:青春期崩漏, 雌激素, 逐瘀同经汤
摘要:青春期崩漏是青春期少女一种常见病,现代医学称青春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简称青春期功血),因出血量多,或者淋漓日久不尽,严重危害青春期少女身心健康,影响学习工作,正确及时的治疗尤为重要.逐瘀清热固经汤是一种纯中药制剂,功能主治是滋阴清热,化瘀止血.2006年1月-2009年1月,笔者采用纯中药逐瘀清热固经汤治疗青春期功血的患者63例,收到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综合疗法治疗脑梗死30例疗效观察

    2005年4月-2008年12月,我院运用综合疗法治疗脑梗死30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

    作者:马克军 刊期: 2009年第23期

  • 突发性晕厥76例I临床诊断思路探讨

    晕厥是急诊科的一种常见多发病,由非外伤性和暂时性脑缺氧所致,表现为突发性、短暂性意识丧失.一般持续几秒钟或数分钟后自行恢复.其基本病因可以与心脏病变无关、轻微或不需要作任何特殊处理,也可以为一些致命性心脏疾病,具有高度的猝死性危险[1],而血管迷走性晕厥和心源性晕厥为常见.有研究表明,心源性晕厥的患者1年的病死率为25%,1年的猝死率为14%,非心源性晕厥患者1年的病死率为6%,1年的猝死率为1%[2],故及时诊断处理,对患者预后及病情的转归有很大影响.

    作者:李晓红;吴小刚 刊期: 2009年第23期

  • 逐瘀清热固经汤治疗青春期崩漏疗效观察

    青春期崩漏是青春期少女一种常见病,现代医学称青春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简称青春期功血),因出血量多,或者淋漓日久不尽,严重危害青春期少女身心健康,影响学习工作,正确及时的治疗尤为重要.逐瘀清热固经汤是一种纯中药制剂,功能主治是滋阴清热,化瘀止血.2006年1月-2009年1月,笔者采用纯中药逐瘀清热固经汤治疗青春期功血的患者63例,收到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闫仲超 刊期: 2009年第23期

  • 治疗慢性下肢溃疡方选

    1 东方1号膏(1)组成:苍术、黄柏、地榆、白芨、白芷、汉防己、木瓜、郁金各50g,煅石膏粉、煅炉甘石粉各600g,麻油(菜油、棉子油均可)1kg.(2)制法:将前八味药切片浸入油中1~7d,再将此药及油放入钢精锅煎1.5~2h(温度达180~200℃,油煎沸后用小火熬,使药物成焦枯黄色),用三层纱布(中间夹一层药棉)过滤.

    作者:伍昭龙 刊期: 2009年第23期

  • 老年人的护理技巧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我国人口预期寿命在不断延长,老年人是社会的特殊群体,其健康问题也较为突出.一些多发病、常见病的发病率在不断提高.随着健康状况和社会环境的改变,老年人在心理上也会产生一些变化.

    作者:杨丽芳 刊期: 2009年第23期

  •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并发谵妄状态2例并文献复习

    谵妄是临床中为常见的精神行为障碍,是一种急性可逆性意识障碍,谵妄的特征性表现是突出的感知障碍、恐怖性幻觉和生动的梦境、万花筒样排列的奇怪荒谬的幻想和错觉等,不能入睡,有惊厥的倾向、强烈的恐惧感和其他情感反应[1],常见于老年人.据国外文献报道,在住院老年患者中,谵妄发生率为4%-10%的患者,个别报道高达50%.谵妄多为急性起病占60%,患者均有注意力、认知障碍,言语混乱,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及定向力障碍,睡眠觉醒周期障碍与行为异常,症状在一天中有波动,多为夜间加重.

    作者:杨志瑜 刊期: 2009年第23期

  • 婴幼儿重症病毒性脑炎52例临床分析

    病毒性脑炎是病毒直接感染或感染后引起脑部炎性改变,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且早期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不典型易误诊,是导致小儿死亡或造成神经系统后遗症的主要原冈之一.现将我科在2006年5月-2006年12月收治的52例重症病毒性脑炎(SVE)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作者:张丽华 刊期: 2009年第23期

  • 肺癌晚期患者的心理支持护理

    晚期肺癌患者伴随着呼吸功能的逐渐减退,饱尝病痛的折磨,常出现焦虑、恐惧、易怒、失眠、自杀倾向等心理反应.对100例肺癌晚期患者采取相应的心理疏导、大限度的满足患者的需要、实施自控镇痛术(PCA)、帮助患者协调好各方面的关系等措施,有效地提高患者临终的生活质量,使其能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配合治疗,现总结如下.

    作者:张春素 刊期: 2009年第23期

  • 男性尿道损伤留置尿管的护理体会

    尿道损伤是泌尿系统为常见的外伤性疾病,多需留置尿管以引流尿液、观察尿量及作为尿道支撑、避免尿道粘连闭锁、减少尿道瘢痕产生.如护理不当,易导致加重损伤、并发感染或继发尿道狭窄,延缓病情恢复及增加患者痛苦.我科自1999~2008年共收治男性尿道损伤患者(均留置尿管)87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文玲 刊期: 2009年第23期

  • 龙芽葱木皂苷抗炎镇痛作用的实验研究

    目的 探讨恩施民族医药中草药龙芽葱木皂苷的抗炎镇痛作用.方法 选用热板法和醋酸扭体法对小鼠进行镇痛实验,以角叉菜胶(Car)25mg/kg诱导大鼠气囊滑膜炎为模型,观察龙芽葱木皂苷对气囊滑膜炎渗出液中蛋白含量、白细胞数量及脂质过氧化物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结果 龙芽葱木皂苷(100、200、400mg/kg)剂量依赖性地抑制Car所诱导的白细胞游出和蛋白渗出,显著降低MDA含量,且有明显的镇痛作用.结论 龙芽葱木皂苷有较好的镇痛效果,对大鼠气囊滑膜炎具有明显抗炎作用,其抗炎机制与抑制氧自由基生成、减轻脂质过氧化损伤有密切关系.

    作者:李红橙;胡如华 刊期: 2009年第23期

  • 参松养心胶囊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验证

    目的 建立参松养心胶囊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方法 通过平皿法、培养基稀释法、离心沉淀法测定试验菌回收率,确定参松养心胶囊的抑菌作用.结果 用平皿法试验,枯草芽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白色念珠菌的回收率均在70%以下,参松养心胶囊有抑菌作用.结论 采用离心沉淀集菌联合培养基稀释法进行细菌、霉菌及酵母菌检查;采用常规法进行控制菌检查.

    作者:马艳玲;范文成;王彩红 刊期: 2009年第23期

  • 护理干预对剖宫产术后母乳喂养的影响

    目的 观察护理干预对剖宫产术后母乳喂养的影响.方法 将我院80例剖宫产产妇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干预组,各40例.对照组术前进行母乳喂养知识宣教,术后进行早接触、早吸吮、早开奶,按需哺乳,母婴同室.干预组除常规护理外,着重开展了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观察剖宫产术后产妇24、48、72h的泌乳情况.结果 干预组术后乳汁分泌时间提前,泌乳量明显增多.干预组产妇在护理干预下,多数在产后24~48h开始泌乳,而对照组产妇产后泌乳时间多在48~72h,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产妇泌乳量24h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48、72h泌乳量中等量和量多的例数显著多于对照组,干预组的泌乳量少和无的例数明显减少,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理干预能促进母乳喂养,使母乳喂养的质量得到提高.

    作者:郭会平;汪玉莲;董福梅;申小英 刊期: 2009年第23期

  • 纳洛酮不同治疗方法治疗急性酒精中毒58例临床分析

    目的 观察纳洛酮不同方法治疗急性酒精中毒的临床疗效比较.方法 酒精中毒5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28例.观察组采用大剂量重复给药.对照组采用常规剂持续给药.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显效时间和清醒时间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剂量重复给药治疗急性酒精中毒疗效显著.

    作者:李彬;冯景见 刊期: 2009年第23期

  • 围绝经期女性心理干预初探

    女性围绝经期是一生中变化比较剧烈的时期,易合并心身疾病,此时虽然有器质性病变的表现或确定的病理生理过程,但社会心理因素在疾病发生发展治疗和预后中有相当重要的作用.

    作者:王玉平 刊期: 2009年第23期

  • 儿科下呼吸道疾病抗菌药物使用调查分析

    目的 调查我院儿科下呼吸道疾病的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120例下呼吸道感染患儿按使用抗菌药物的种类、频率、给药途径、用药合理性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头孢呋辛和阿奇霉素应用频率高,符合<抗菌药物应用指导原则>和药敏试验结果,但用药起点偏高.结论 我院儿科抗菌药物用法、用量基本合理,但应避免应用毒性大的抗菌药物.

    作者:丁圣楠;程磊;李启超 刊期: 2009年第23期

  • 奥扎格雷钠与葛根素联用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奥扎格雷钠与葛根素联用治疗急性脑梗死(ACI)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对100例经头部CT或MRI确诊的ACl患者进行随机配对后分为奥扎格雷钠与葛根素联用治疗组和常规治疗对照组各50例.对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第3、7、15天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结果 治疗组总显效率为64.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治疗3、7、15d后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所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且治疗组改善程度较对照组明显,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奥扎格雷钠与葛根素联用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未见有明显的不良反应.

    作者:丁丽 刊期: 2009年第23期

  • 腭裂100例术后并发症的分析与预防

    先天性腭裂是儿童常见的先天性畸形,以往手术治疗术后并发症难以避免,时有发生,影响术后患者的发音质量及生活质量.本科室通过腭裂术式的改进、麻醉水平的提高、术后护理水平的提高,使腭裂患者术后并发症大为降低,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腊忠;刘运桂 刊期: 2009年第23期

  • 青年胃癌21例误诊分析

    胃癌以55-70岁为高发年龄段,35岁以下发病率较低.我院近10年来共收治青年人胃癌49例,误诊21例(42.9%).其中男9例,女12例.发病年龄23-32岁,中位年龄26.5岁.确诊时均为进展期胃癌,误诊时间平均为2.9个月.误诊疾病:慢性胃炎6例,消化性溃疡5例,胆道感染2例,缺铁性贫血3例,急性胃黏膜病变3例,结核性腹膜炎及神经性呕吐各1例.现就上述典型病例进行误诊原因分析.

    作者:赵金良 刊期: 2009年第23期

  • 氨基糖甙类抗生素不良反应

    氨基糖甙类抗生素系指分子结构中含有1个氨基醇环和1个或多个氨基糖分子,由配糖链相联接的一类药物.对多数需氧革兰阴性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以及结核分枝杆菌有较强的抗菌活性,价格便宜,故在肺部感染中一直占有较重要的地位.对结核病氨基糖甙类抗生素是首选药物.但是其存在剂量依赖性的毒性,临床应用受到一定限制.

    作者:王栩 刊期: 2009年第23期

  • 护理投诉280例分析及对策探讨

    为了解我市护理投诉、纠纷的现状,发生的原因,探讨降低护理投诉的方法,笔者对2008年度本市二级以上综合医院280例有完整资料的护理投诉、纠纷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肖萍;叶荣 刊期: 2009年第23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