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纳洛酮不同治疗方法治疗急性酒精中毒58例临床分析

李彬;冯景见

关键词:纳洛酮, 酒精中毒, 药物治疗
摘要:目的 观察纳洛酮不同方法治疗急性酒精中毒的临床疗效比较.方法 酒精中毒5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28例.观察组采用大剂量重复给药.对照组采用常规剂持续给药.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显效时间和清醒时间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剂量重复给药治疗急性酒精中毒疗效显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门诊合理用药处方指标调查分析

    目的 调查本院门诊用药处方指标现状,评价门诊处方用药合理性.方法 应用WHO基本药物行动委员会合理用药国际网络编著的<医疗单位合理用药凋研方法与指标>和本院制定的<门诊用药情况调查表>对2007年下半年和2008年下半年处方指标调研数据汇总后求其平均数进行分析.结果 与2007年下半年相关指标相比较,2008年下半年平均总药费上升37.7%;抗菌药物处方数下降57.9%;注射剂处方数下降14.7%;平均每张处方金额上升37.6%;平均每张处方药品总数下降24%;抗菌药物使用百分率下降58.7%;注射剂使用百分率下降9%;平均每张抗菌处方药物金额上升5%;使用药品通用名百分率上升12.9%.结论 通过院行政干预以及临床药学的不断展开,抗菌药物的使用趋于合理,但总药费、平均每张抗菌处方药费偏高.规范使用药品通用名等其他一些指标还有待于进一步干预.

    作者:胡翔;裘雅玲 刊期: 2009年第23期

  • 婴儿肝炎综合征126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婴儿肝炎综合征的病因、临床表现及预后.方法 对确诊为婴儿肝炎综合征的126例病例资料进行临床观察及随访分析.结果 病原学检查结果提示病毒感染,尤其巨细胞包涵体病毒感染多见占49.2%,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占第2位为16.7%;巨细胞包涵体病毒感染可引起黄疸、肝肿大、肝功能异常以及胆道闭锁、溶血,且病情重,易致肝硬化,日后有可能引起智力及听力障碍等后遗症.结论 巨细胞包涵体病毒感染是婴儿肝炎综合征的主要病因.早发现、早诊断及早治疗是避免发展成为肝硬化、降低病死率和减轻后遗症的关键.

    作者:王丽雯 刊期: 2009年第23期

  • 喉癌患者17例围手术期的护理

    喉癌的发病率占头颈部恶性肿瘤的第3位,是耳鼻喉科常见的恶性肿瘤,手术切除仍然是喉癌的主要治疗手段,喉癌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又是手术成功的关键冈素.现将本院2000年1月-2008年12月7例喉癌患者围手术期护理特点及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丁志鸿 刊期: 2009年第23期

  • 胺碘酮治疗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并发室性心动过速的疗效和安全性

    目的 观察胺碘酮治疗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并发非持续性和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对56例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并发窜性心动过速的患者首剂给予胺碘酮3~5mg/kg的负荷量,30min无效再重复负荷量.维持量为胺碘酮0.5~1mg/rain持续静脉滴注24~72h,同时在静脉使用胺碘酮的同时给予口服胺碘酮0.2~0.4g,每天3次.结果 胺碘酮静脉使用量每天1050~1500rag,使用时间24~72h,非持续件室速消失38例、持续性室速转复为窦性心律12例,2例演变为窒颤死亡,总有效率89.3%.结论 胺碘酮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并发室性心动过速安全有效.

    作者:龚金龙 刊期: 2009年第23期

  • 哌替啶与吗啡的年度用量分析

    目的 通过哌替啶与吗啡的用量分析,了解我院麻醉药品的使用情况.方法 收集我院住院药房1999年1月-2008年12月麻醉药品专用登记册记录数据,以哌替啶和吗啡为代表药物进行用量分析.结果 吗啡与哌替啶的年度总用量呈整体上升趋势,特别是吗啡的用量显著增加.结论 我院医师对疼痛的认识和对麻醉药品的合理应用有了很大的提高.

    作者:白金霞 刊期: 2009年第23期

  • 护理投诉280例分析及对策探讨

    为了解我市护理投诉、纠纷的现状,发生的原因,探讨降低护理投诉的方法,笔者对2008年度本市二级以上综合医院280例有完整资料的护理投诉、纠纷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肖萍;叶荣 刊期: 2009年第23期

  • 不同厂家、不同分子量玻璃酸钠注射液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与成本-效果分析

    目的 比较3种不同厂家、不同分子量的玻璃酸钠沣射液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与经济效果.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研究,将膝骨关节炎患者90例随机分为3组,每组30例.A组应用玻璃酸钠A(阿尔治),B组应用玻璃酸钠B(施沛特),C组应用玻璃酸钠C(佰备),均采用关节腔内注射疗法,每次1支,每周1次.治疗完毕后比较3组的近期临床效果,并运用成本一效果分析法进行经济学评价.结果 玻璃酸钠A(阿尔治)治疗膝骨关节炎疗效更好,更经济.结论 通过比较3种玻璃酸钠注射液的临床疗效,同时运用经济学方法进行成本一效果分析可以帮助临床医师选择佳治疗方案,从而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作者:李雪靖;王宪英;王梅;邵德成 刊期: 2009年第23期

  • 老年人的护理技巧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我国人口预期寿命在不断延长,老年人是社会的特殊群体,其健康问题也较为突出.一些多发病、常见病的发病率在不断提高.随着健康状况和社会环境的改变,老年人在心理上也会产生一些变化.

    作者:杨丽芳 刊期: 2009年第23期

  • 基层条件下心房颤动药物转律治疗的体会

    心房颤动(房颤)是临床常见的心律失常.因常导致心功能障碍,增加病死率和致残率,而为临床医师所重视.临床报道治疗方法众多,结合基层医院的条件,现就2002年11月-2006年11月收治的5例房颤患者采用药物转律治疗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李杰 刊期: 2009年第23期

  • 东菱克栓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东菱克栓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急件腕梗死患者.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给予东菱克栓酶加入0.90h,的生理盐水250ml中静脉滴注,隔天1次;对照组给予舒血宁20ml加入的生理盐水250ml中静脉滴注,每天1次,连用14d,,治疗前和治疗后2周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并评价临床疗效,治疗前后检测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FIB),观察不良反应.结果 脑梗死患者治疗14d后,治疗组显效率为80.O%、总有效率为94.O%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8.0%和62.O%,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前后FIB比较2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下降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东菱克栓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明显,且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朱阿娣 刊期: 2009年第23期

  • 分娩中心理护理的作用

    分娩虽是生理过程,但对产妇却是一种持久而强烈的应激源.现已证实:在分娩过程中的精神心理状态,不仅可以造成宫缩不规律,还可发展为难产、滞产,甚至危及母婴健康及生命.因此,在分娩过程中,做好心理护理,使产妇保持良好的心态,可减轻分娩的痛苦、缩短产程、降低胎儿宫内窘迫及产后出血率,大限度地保证母婴的安全.

    作者:许德英;刘业军 刊期: 2009年第23期

  • 护理人员常见的法律责任问题和对策

    近年来,医疗纠纷在各个地区的各级医疗机构均成上升趋势,其原因:患者和家属在就医的过程中处处维护自己的合法利益,是社会进步的体现;与此同时也是摆在护士面前的一个难题.

    作者:闫莉;李香莲 刊期: 2009年第23期

  • 成人破伤风13例诊治体会

    破伤风是一种毒血症,是一种极为严重的疾病,病情发展快,预后差,病死率高.但也是一种完全可以预防的外科感染,如能受伤后采取预防措施,及早诊断,及时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可使患者免于发病或及早控制病情.

    作者:孙海宏;姚鹏 刊期: 2009年第23期

  • 反流性食管炎的中西医病理基础分析

    反流性食管炎是较常见的食管疾病.主要是由于胃内容物反流人食管,刺激食管黏膜而引起的炎症;正常人食管下段括约肌在不进行吞咽活动的时候是紧闭的,防止胃内容物向食管反流,但在一定诱因的作用下,此处括约肌不能正常地关闭,从而导致酸性的胃液或碱性的肠液反流入食管,并刺激、腐蚀食管黏膜,引起反流性食管炎.

    作者:安永亮 刊期: 2009年第23期

  • 门冬氨酸阿奇霉素联合新鱼腥草钠注射液治疗小儿急性下呼吸道感染68例疗效分析

    目的 观察门冬氨酸阿奇霉素联合新鱼腥草钠注射液治疗小儿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的疗效.方法 将136例小儿急性下呼吸道感染分为2组,每组68例.观察组给予门冬氨酸阿奇霉素和新鱼腥草钠注射液治疗,对照组给予门冬氨酸阿奇霉素治疗.结果 观察组咳嗽、气急、体温、肺部哕音的消失时间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7.1%高于对照组的8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门冬氨酸阿奇霉素联合新鱼腥草钠注射液治疗小儿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疗效显著.

    作者:邓鸣林 刊期: 2009年第23期

  • 逐瘀清热固经汤治疗青春期崩漏疗效观察

    青春期崩漏是青春期少女一种常见病,现代医学称青春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简称青春期功血),因出血量多,或者淋漓日久不尽,严重危害青春期少女身心健康,影响学习工作,正确及时的治疗尤为重要.逐瘀清热固经汤是一种纯中药制剂,功能主治是滋阴清热,化瘀止血.2006年1月-2009年1月,笔者采用纯中药逐瘀清热固经汤治疗青春期功血的患者63例,收到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闫仲超 刊期: 2009年第23期

  • 罗哌卡因用于2种椎管内麻醉方法在髓核摘除术中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0.5%罗哌卡因用于腰一硬联合阻滞和硬膜外阻滞在髓核摘除术中的临床疗效、安伞性及优缺点.方法 60例择期行髓核摘除术的病例随机分为腰一硬联合阻滞组(A组)和硬膜外阻滞组(B组),每组30例.观察感觉及运动神经阻滞情况、镇痛效果、生命体征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 A组感觉阻滞起效时问小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感觉阻滞维持时间和高阻滞平面及运动阻滞起效时间、维持时间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romage高评分值A组大于B组,A组镇痛效果优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间血压、心率、SpO2变化及不良反应无明显差异.结论 罗哌卡因椎管内麻醉用于髓核腰摘除术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与硬膜外阻滞相比,腰一硬联合阻滞起效快,用药量少,阻滞效果更满意.

    作者:张宁平;潘志强;张敏 刊期: 2009年第23期

  • 248例头位分娩产程异常处理分析

    分娩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产程观察和处理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近年,剖宫产率上升较快,试产机会减少,产程观察和处理日渐不被重视,为探讨产程处理措施,把握试产程度,本文回顾性分析我院248例头位分娩产程式异常的处理方法和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罗文英 刊期: 2009年第23期

  • 米非司酮药理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米非司酮是1980年由法国R0ussel-Uclaf公司的Philibert研究开发出的抗孕激素,是19-去甲基睾酮的衍牛物,化学结构为17β羟-11β(4-二甲基苯胺)·17α仅-丙炔基4,9双烯-3-酮,具有抗糖皮质激素、抗孕激素和流产作用.在终止妊娠、紧急避孕以及子宫肌瘤和子官内膜异位症(Ems)等的治疗方面在临床卜得到肯定[1].对其作用机制的研究也有较大进展,本文就近年米其中进一步的药理作用机制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黄瑞连;欧定宏 刊期: 2009年第23期

  • 老年患者浅静脉留置套管针的护理体会

    我院系一所老年病医院,自2000年开展浅静脉留置套管针以来深受老年患者的好评.其主要优点是减少了患者由于反复穿刺而造成的痛苦,保护血管,有利于临床用药和紧急抢救,而且还减轻了护士的工作量.但如果l临床不注意操作技术及术后护理观察处理不及时,会给患者造成不必要的痛苦.因此严格的无菌操作程序,熟练的操作技能及穿刺术后掌握好护理要点,会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孙兆玲 刊期: 2009年第23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