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雌孕激素序贯疗法在稽留流产行刮宫术后患者中的治疗效果及临床意义

王伟红

关键词:稽留流产, 雌孕激素序贯疗法, 刮宫术
摘要:目的 探究雌孕激素序贯疗法在稽留流产行刮宫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将80例稽留流产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均行刮宫术治疗,术后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雌孕激素序贯治疗.对比两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结果 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月经复潮时间显著缩短(P<0.01),子宫内膜厚度显著增加(P<0.01),闭经、宫腔粘连及流产不全等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降低(P <0.05或P<0.01);两组阴道流血时间对比无差异(P>0.05).结论 稽留流产刮宫术后行雌孕激素序贯治疗能促进子宫内膜修复及月经复潮,并减少并发症发生,故提倡应用.
白求恩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孕晚期孕妇睡眠质量与不良情绪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孕晚期孕妇睡眠质量与不良情绪的相关性,为改善孕妇睡眠质量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产检的孕晚期孕妇60例,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调查,分析结果.结果 60例孕妇中睡眠障碍者16例,睡眠障碍发生率为26.67%,PSQI总分为(11.84±3.19)分;孕妇SDS与SAS标准总分分别为(38.21±10.78)分、(35.10±10.63)分,其中7例存在抑郁症状、11例存在焦虑症状、3例同时存在抑郁与焦虑症状,发生率分别为11.67%、18.33%、5.00%;有睡眠障碍的孕妇SDS与SAS评分均高于无睡眠障碍孕妇(P<0.01);Spearman相关分析PSQI各维度评分及总分与SDS和SAS评分之间存在正相关性(P<0.05).结论 孕晚期孕妇睡眠质量与不良情绪关系密切.

    作者:吴喜娟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清金制木法治疗呛咳80例效果观察

    呛咳,因呛而咳,属于特殊类型的咳嗽,外感咳嗽经久不愈、内伤均可导致.典型症状为患者突然自觉有气上冲咽喉,咽痒或不痒,继发连续性干咳,或有痰但少量,或呈泡沫样痰,急促而短,呈现阵发性[1].本病西医止咳祛痰、消炎、抗过敏等往往疗效不理想,一般病程较长,7 ~30 d或更长.笔者临床应用刘保和老师呛咳饮[1]加减治疗,疗效满意.

    作者:张艳红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经皮椎间孔镜技术治疗老年性腰椎间盘突出合并腰椎管狭窄效果研究

    目的 分析经皮椎间孔镜技术治疗老年性腰椎间盘突出合并腰椎管狭窄的疗效.方法 将老年性腰椎间盘突出合并腰椎管狭窄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经皮椎间孔镜技术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的比较上,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疼痛缓解趋势较对照组明显(P<0.05);观察组术前ODI评分与对照组术前OD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ODI评分均改善较明显,但观察组患者ODI评分改善明显优于传统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 经皮椎间孔镜治疗老年性腰椎间盘突出合并腰椎管狭窄,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多项优势,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孟志强;吴若丹;白云鹤;周三国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排粪造影在功能性出口梗阻性便秘诊断中的作用

    目的 探讨排粪造影在功能性出口梗阻性便秘诊断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我院接诊的81例排便困难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予以行排粪造影检查,观察分析患者静息、提肛、力排时造影图像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81例患者经排粪造影检查后显示,3例患者正常.78例有异常征象患者中,包括直肠前突49例(62.8%),直肠粘膜脱垂或内套叠40例(51.3%),会阴下移27例(34.6%),排粪终末直肠内积钡9例(11.5%),盆底痉挛综合征5例(6.4%),骶直分离3例(3.8%),内脏下垂2例(2.6%).结论 排粪造影在功能性出口梗阻性便秘诊断中的作用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许冬梅;韩洪林;魏贤英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冠心病PCI患者服用双联抗血小板药物后氯吡格雷抵抗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患者服用双联抗血小板药物后氯吡格雷抵抗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接受PCI治疗的冠心病患者132例,均行双联抗血小板药物常规治疗,服药后氯吡格雷抵抗发生率采用血栓弹力图(TEG)凝血分析仪测定,并根据所得血小板聚集抑制率将患者分为氯吡格雷抵抗组和氯吡格雷敏感组,氯吡格雷抵抗发生的影响因素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132例患者中,43例发生氯吡格雷抵抗,发生率为32.58%,且血小板聚集抑制率明显低于敏感组(P <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性别、吸烟史、糖尿病史、高空腹血糖、高糖化血红蛋白、高cTnI和高三酰甘油与氯吡格雷抵抗有明显相关性(P<0.05或P<0.01).结论 接受常规双联抗血小板药物治疗的经PCI术的冠心病患者32.58%存在氯吡格雷抵抗.性别、吸烟史、糖尿病史、高空腹血糖、高糖化血红蛋白等因素均可影响氯吡格雷抵抗的发生.

    作者:张宁;王喆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卡前列氨丁三醇在阴道分娩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中临床价值探析

    目的 探讨卡前列氨丁三醇在顺产分娩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74例顺产后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将患者分为两组,分别进行常规治疗(对照组37例)与卡前列氨丁三醇治疗(观察组37例);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与出血量.结果 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用药后24 h内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1).结论 采用卡前列氨丁三醇对顺产分娩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进行治疗效果显著,有利于减少出血量,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周峰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腹腔液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测定及其相关性研究

    目的 对子宫内膜异位症(EMs)患者腹腔液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进行测定并对其相关性展开研究讨论.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行开腹手术或腹腔镜探查术后经病理证实为内异症的80例患者为观察组,选取同期因子宫肌瘤或卵巢良性肿瘤行开腹或腹腔镜手术80例患者为对照组.通过检测内异症和无内异症患者腹腔液中VEGF、TNF-α水平,研究上述指标与内异症的分期(rAFS)的相关性及VEGF含量与内异症组月经周期不同阶段的相关性,探讨内异症发病原因.结果 观察组患者腹腔液中VEGF、TNF-α水平高于对照组(P<0.01);不同rAFS分期下腹腔液中VEGF、TNF-α的水平有显著差异(P<0.05);且两者之间呈明显正相关(P<0.01);此外,观察组患者的VEGF水平与月经周期呈现周期性变化,尤其在月经期时达到高峰.结论 本研究从分子生物学水平上阐明内异症发生发展和相关病因,为临床医师选择更新更有效的治疗手段提供理论依据,造福更多内异症患者,发展前景乐观.

    作者:梁小玲;林文英;刘琼珊;陈曼娜;王少洪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双歧三联活菌片对腹泻患儿的临床作用研究

    目的 探讨双歧三联活菌片对腹泻患儿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儿科收治的81例腹泻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1例,对照组患儿予以常规治疗护理,观察组患儿在此基础上采用双歧三联活菌片进行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大便次数以及性状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 双歧三联活菌片对腹泻患儿的临床效果突出,值得在临床实践中推广应用.

    作者:赵秀丽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不同药物治疗对急性冠脉综合征PCI术后血小板聚集率及预后的影响

    目的 观察不同药物治疗对急性冠脉综合征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血小板聚集率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行PCI术治疗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96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8例.在常规用药基础上,对照组应用氯吡格雷,观察组应用替格瑞洛治疗.比较两组用药效果.结果 对照组在用药1周、1个月后的血小板聚集率为(38.98±6.59)%、(33.87±6.24)%,死亡、支架内血栓、心绞痛再发、心肌梗死再发等总发生率为20.83%,均分别高于观察组的(33.73±6.12)%、(26.92±4.53)%、6.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对照组出血发生率为8.33%,观察组为10.42%,两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行PCI术治疗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中应用替格瑞洛治疗效果优于氯吡格雷,安全性相当,但替格瑞洛可有效降低PCI术后血小板聚集率,改善预后.

    作者:李松森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不同程度颅脑损伤患者凝血指标APTT、PT、TT及D-二聚体的表达意义

    目的 研究不同程度颅脑损伤患者凝血指标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及D-二聚体的表达意义.方法 收集我院的80例颅脑损伤患者,按GCS评分分为重型组32例、中型组30例和轻型组18例.根据80例患者入院内1周内有无发生迟发性颅内血肿,将其分为有迟发性血肿组29例和无迟发性血肿组51例.各组患者入院后8h内采集静脉血,检测凝血指标APTT、PT、TT及D-二聚体.对比不同颅脑损伤程度的凝血指标及D-二聚体,不同GCS评分患者凝血指标及D-二聚体,有、无迟发性血肿患者的凝血指标及D-二聚体.结果 中型组、重型组APTT、PT、TT、D-二聚体水平均显著高于轻型组(P<0.05),重型组APTT、PT、TT、D-二聚体水平均显著高于中型组(P <0.05);GOS评分预后较差的患者D-二聚体水平显著高于GGS评分预后良好的患者(P<0.01),APTT、PT、TT水平无差异(P>0.05);迟发性血肿患者APTT、PT、D-二聚体水平均显著高于无迟发性血肿患者(P<0.01),TT水平无差异(P>0.05).结论 不同程度颅脑损伤患者的凝血功能发生相应改变,损伤越重,凝血功能越差,影响预后,应引起临床关注,并采取针对性治疗.

    作者:叶琳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非脱垂子宫经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与单纯阴式子宫切除术疗效研究

    目的 研究分析非脱垂子宫经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和单纯阴式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比较.方法 选取我院自2014年两年时间收治的非脱垂子宫行子宫全切的患者,根据患者手术指征不同选择不同的手术方式,行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手术患者45例为观察组,行单纯阴式子宫切除手术患者45例为对照组,两组患者手术中记录观察指标,在术后比较并发症情况.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均短于对照组,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及术后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在观察指标上存在差异(P<0.01);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8.9%,对照组为33.3%,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和单纯阴式子宫切除术各有利弊,可根据患者不同病例指征选择不同的手术方法,腹腔镜辅助手术具有手术视野清晰,治疗范围广,安全性较高,适用于子宫较小且盆腔无粘连的患者.

    作者:杨钧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腹腔镜联合结肠镜治疗结直肠肿瘤的临床价值研究

    目的 探讨腹腔镜联合结肠镜治疗结直肠肿瘤的临床价值,为结直肠肿瘤的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60例结直肠肿瘤患者,根据患者所行术式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开腹结直肠肿瘤切除术,观察组给予腹腔镜联合结肠镜切除术,观察两组围术期相关指标、结直肠癌病变切缘阳性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引流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排便时间、术后下床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1),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围术期并发症发生率6.67%,低于对照组的26.67% (P <0.05);两组结直肠癌患者病变切缘均为阴性.结论 腹腔镜联合结肠镜治疗结直肠肿瘤具有创伤性小、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对恶性肿瘤的治疗效果可达到开腹手术效果.

    作者:吴培信;陈子彪;揭霞;林木本;朱法清;孙相钊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不同体位固定技术在胸腹部肿瘤放射治疗中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分析胸腹部肿瘤放射治疗中不同体位固定技术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行胸腹部肿瘤放射治疗的5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各26例.对照组采用胸腹膜真空袋体位固定术,观察组采用热塑体膜固定技术,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左右、前后和头足3个方向的摆位误差.结果 两种体位固定技术均能减小一定的摆位误差,但观察组的摆位误差以及无论受到呼吸运动影响大小如何,均能大程度的减小误差,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热塑体膜固定技术应用于胸腹部肿瘤放射治疗,不仅能减小摆位的误差,还能提高放疗提高精准度,建议推广应用.

    作者:司小三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内分泌失调性骨质疏松症综合治疗方案分析

    目的 分析综合治疗对内分泌失调性骨质疏松症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将58例内分泌失调性骨质疏松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将其分为常规治疗组和综合治疗组,各29例.常规治疗组患者实行常规药物治疗方案,综合治疗组则实行综合治疗方案,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经过治疗后,两组患者的VAS评分均有所下降,但综合治疗组的下降幅度明显大于常规治疗组(P<0.01).综合治疗组患者的Wards三角区、股骨大转子和股骨颈骨密度等均高于常规治疗组(P<0.05或P<0.01).结论 对内分泌失调性骨质疏松症患者采取促进钙质吸收、止痛、性激素替代及体内钙代谢调节等综合治疗方案,不仅可以有效减轻患者的疼痛,而且可以使患者的骨密度得到有效改善,其治疗效果非常理想,值得医疗工作者高度重视.

    作者:卢建敏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强化生活方式干预对血糖异常人群血脂、血糖及动脉硬化指标的影响

    目的 观察强化生活方式干预对血糖异常人群血脂、血糖及动脉硬化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取血糖异常者120例,随机分为强化生活方式干预组和对照组,各60例.干预1年后观察血脂、血糖及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IMT)、肱-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踝肱指数(ABI)等指标的变化.结果 干预后强化生活方式的干预组TC、TG较干预前降低(P<0.05),干预组患者TC、TG、LDL-C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干预后(P<0.05).干预后干预组体重指数(BMI)和空腹血糖(FPG)较干预前降低(P<0.05),且均低于对照组干预后(P<0.05).干预后干预组baPWV较干预前降低(P<0.05),且低于对照组干预后(P <0.05);ABI较干预前升高(P<0.05),且高于对照组干预后(P<0.05).结论 强化生活方式干预可改善血糖异常人群的血脂、血糖及动脉硬化程度.

    作者:韩静;李亚伟;翟书梅;卢宝金;王兆奇;苏瑞红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腹腔镜探查在诊断急腹症时的临床体会

    目的 评价腹腔镜探查在诊断急腹症时的临床价值,总结经验.方法 以我院收治的急腹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腹腔镜探查治疗患者62例纳入观察组,采用急诊开腹手术、穿刺探查治疗患者62例纳入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与康复情况、并发症与满意率.结果 观察组腹腔镜手术未中转开腹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卧床时间、术后恢复肠内营养支持时间、术后恢复普食时间和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终开腹手术患者(P<0.01).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9.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3.9% (P<0.01),两组满意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探查术用于诊断急腹症,可合理的安排后续治疗计划,有助于避免不必要的盲目开腹,减轻手术创伤.

    作者:范利;严希宽;温新如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腹腔镜微创治疗肝胆结石68例临床效果评价

    目的 探讨腹腔镜微创治疗肝胆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68例在我院行腹腔镜微创治疗的肝胆结石患者为观察组,同时选取同期在我院行传统开腹手术治疗的68例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组间对比,观察组各项手术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9%,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6.2% (P <0.01).结论 对肝胆结石患者实施腹腔镜微创手术治疗效果显著,有利于促进患者及早康复,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段国斌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神经节苷脂联合依达拉奉对急性脑出血疗效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的影响

    目的 分析神经节苷脂联合依达拉奉对急性脑出血疗效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影响.方法 将74例急性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7例.研究组采用神经节苷脂联合依达拉奉治疗,对照组仅采用依达拉奉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治疗前、治疗1周及2周时NIHSS、GCS、ADL评分及血清VEGF和MMP-9含量变化.结果 研究组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NIHSS评分治疗1周及2周时均低于同期对照组(P<0.01);研究组GCS评分治疗1周及2周时均高于同期对照组(P<0.0l);研究组ADL评分治疗1周及2周时均高于同期对照组(P<0.01);研究组血清VEGF和MMP-9含量治疗1周及2周时均低于同期对照组(P<0.01).结论 神经节苷脂联合依达拉奉对急性脑出血疗效显著,可降低血清VEGF和MMP-9水平,值得研究.

    作者:杨建;李鹏飞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泌尿外科腹腔镜手术围手术期应用FTS模式的护理观察

    目的 探讨泌尿外科腔镜手术围手术期应用FTS模式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择泌尿外科腔镜手术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43例.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快速康复外科(fast track surgery,FTS)模式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早期下床活动时间、排气时间、饮水时间、拔出导管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并发症以及护理满意度等指标差异.结果 观察组患者早期下床活动时间、排气时间、饮水时间、拔出导管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泌尿外科腹腔镜手术围手术期应用FTS模式可以减少应激反应,缩短卧床时间,加快患者术后恢复,同时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减少住院时间以及费用,提高护理质量,增强术后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杨新兰;陈阳玉;吴玉莲;吴志强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糖尿病酮症患者血糖水平与心肌酶、淀粉酶等标志物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 探讨糖尿病酮症患者血糖水平与心肌酶、淀粉酶等标志物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62例糖尿病酮症患者的临床资料(酮症组),另选取同期收治的无酮症糖尿病患者56例(无酮症组),对比两组患者心肌酶、淀粉酶等标志物的差异,并分析其与酮症患者血糖水平的关系.结果 与无酮症组相比,酮症组患者肌酸磷酸激酶(CK)、天门冬氨基转移酶(AST)明显升高,肌酸磷酸激酶同功酶(CK-MB)、肌钙蛋白I(cTnI)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酮症组患者淀粉酶、甘油三酯及血钾明显升高,血钠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糖尿病酮症患者血糖水平与心肌酶、淀粉酶等标志物相关性较强,辅以影像检查可提早诊治,避免病情进一步恶化.

    作者:申露;胡冰冰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白求恩医学杂志

白求恩医学杂志

主管:总后勤部卫生部

主办:白求恩医务士官学校